《风筝》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1-02-18 14:40:28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风筝》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

《风筝》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根据课文,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A、拉 B、抓 C、掷 D、扔 E、踩 F、踏

  2、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3、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内容。

  4、画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5、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为什么?

  6、发挥想象,小兄弟的风筝被“我”踏扁后,他心里会怎么想?

  (二)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棗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7、“惊异”“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8、“我”极力去讨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这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9、课文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10、文章一再渲染“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是针对什么说的?应该怎样理解?

  《风筝》阅读题答案:

  1、B、C、F

  2、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和经营。

  3、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并且毁坏了它。

  4、用“惊惶” “失了色”“瑟缩”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绝望”二字与前句“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过与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的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

  5、不行。把“掷”改为“扔”,“踏”改为“踩”就无法表现“我”当时愤怒、生气的心情。

  6、我只感到一阵抽心的疼痛,我辛苦制作的风筝就这样被毁了,所有的希望瞬间化为乌有,伤心难过全涌上心头,几乎使我站立不稳,但我能说什么呢,我什么也不能说,那是我的兄长,可是哥哥,我心里的痛苦你能明白吗?

  7、小兄弟并不认为自己受到“精神的虐杀”,而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正当的行为,自认该罚,所以丝毫不放在心上,浑然忘却。

  8、突出“我”想补过却无法补过的沉痛心情。

  9、“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10、首先这是对自然环境的实写,二月的北京,确实是严冬;同时,也有对社会环境的感受,喻指自己所处现实的社会环境黑暗冷酷。作者一方面渲染残冬的寒威,一方面追忆故乡美好的春天,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