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

时间:2023-05-17 14:09:22 雪桃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歌。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题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张五的,首联“隐者自恰悦”就表现了作者对于张五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B.诗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飞,逐渐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不禁有行将就木的破灭之感。

  C.诗中的时间接近黄昏,但作者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由此从愁绪中走出,生发出兴致。

  D.“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诗人对张五的思念。

  E.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时分的景色。

  15.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结合“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四句,说说这几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6分)

  答案

  14.C、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C诗中的“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号啕大哭。D应是“第七句照应颔联,第八句照应颈联”。

  15.对自己滞留他乡数月且衰病一身的遭遇的悲愁。对乱离时代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个人无止境的漂泊生活的感伤。(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秋登兰山寄张五》注释

  1、隐者:诗人自称。

  2、兴:秋兴。

  3、发:激发。

  4、荠:荠菜。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

  5、洲:水中沙洲。形容远处沙洲犹如一弯新月。

  6、何当:何时能够。

  7、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代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8、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一作“兰山”,误。

  9、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10、试:一作“始”。“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11、薄暮:傍晚。

  12、清秋:一作“清境”。

  13、平沙:又作“沙行”。

  14、舟:又作“洲”。

  《秋登兰山寄张五》翻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09-10

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02-24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赏析10-12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赏析03-08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注解孟浩然10-14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古诗词鉴赏10-20

《秋登兰山寄张五》诗词翻译11-01

《秋登兰山寄张五》拼音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