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时间:2021-03-16 11:06: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聚室而谋曰(谋划,商量) 杂然相许(纷纷)

  B、惩山北之塞(惩罚) 出入之迂(曲折,绕远)

  C、毕力平险(险峻) 且焉置土石(哪里)

  D、山之一毛(毛发) 何苦而不平(愁,担心)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于:运于渤海之尾 告之于帝

  C、焉: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D、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3、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是以发展的眼光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所以对移山充满信心。

  B、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愚公和智叟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同时,运用二人姓名加重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C、“其妻”与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疑问,其态度是一样的。

  D、本故事以神话结束全文,更加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A 2、B 3、C 4、⑴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⑵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2

  愚公移山

  北山愚套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迭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 )

  A.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C.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D.何苦而不平必

  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于是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愚公移山

  (节选)

  河曲智叟关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曹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固不可彻( )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3)何苦而不平( )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2)穷尽;(3)愁;(4)通“无”。

  2、你太不聪明了!

  3、D

  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的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4

  《愚公移山》(节选)(15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基,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4分)

  (1)惩山北之塞 惩(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 )

  (3)指通豫南 指(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 )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

  (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

  15.“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寓言故事具有很强的劝诫意义,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1)苦于

  (2)险峻的大山

  (3)直

  (4)即使

  14.(1)凭着你的力气,并不能损坏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2)你也太不聪明了!

  15.“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16.?示例:愚公移山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山”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一个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试题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注意本题中“险”属于词类活用词语,“虽”属于古今异义词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1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以”“曾”“损”“惠”等关键词的理解,注意句(2)倒装句的翻译。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具体的言行以及文章的具体的情节来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要通观全文,筛选出重要信息。注意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典型细节、事件来进行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阅读文本,根据“其妻献疑”与“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可知:?“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于谈认识类的题型,我们可以在阅读了全文之后,把握中心主旨,然后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出我们健康积极的观点。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水平,但不能脱离文章。《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最有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篇寓言。它通过一个老人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挖掉挡住他家出路的两座大山,最后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山背走了的故事。据此可认识到:愚公移山强调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山”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种困难,只要我们坚守一个信念,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5

  【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Ⅹ”(2分)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2)通(3)通“慧”,聪明(4)不久(4分,每对一个得1分)

  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分)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2分)

  3、A× B× C√ D√ (2分,每个0.5分)

  4、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能就一篇文章谈感想即可得满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6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下列兔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3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7

  【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0xx题。(共14分)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 (2)以残年余力( )

  (3)甚矣,汝之不惠( ) (4) 虎亦卒去( )

  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2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6分)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参考答案:

  20、(1)苦于 (2)凭(3)通慧,聪明 (4)终于

  21、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1)苦于 (2)凭(3)通慧,聪明 (4)终于

  22、(1)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23、B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8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⑶何苦而不平( ▲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20。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答案:

  18.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19.你太不聪明了! 评分标准:整体意思答对,关键词“惠”、“甚”翻译正确,得3分;“惠”、“甚”翻译错误,每词扣0。5分。共3分。

  20. D 评分标准:共3分。

  21.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目光或“发展的目光”, 得1分。意近即可。共3分。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9

  《愚公移山》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之息壤②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③杀鲧于羽郊④。鲧复⑤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释】①鲧: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禹的父亲。②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③祝融:传说中的火神。④羽郊:羽山下的郊野。⑤复:肚子,现在写作“腹”。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汝之不惠: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曾不若孀妻弱子: (4)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而山不加增 朝而往,暮而归 B.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始一反焉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8.老子曰:“慈故能勇。”请运用愚公移山、鲧治水这两个事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5.(4分)(1)通“慧”,聪明 (2)地面所生的草木 (3) 比得上 (4) 铺填 6. D (3分)

  7.(6分)(1)持着蛇的神听说了这件事,担心愚公不停止(挖山),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2)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却)没有经过天帝的同意。

  8.(3分)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怀着慈爱之心,爱所有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你就拥有与一切破坏力量做斗争的勇气。(1分)愚公爱大山,爱民众,希望让他们过上更便利的生活,于是他拥有搬走大山,征服自然的勇气(1分);鲧热爱百姓,在洪水泛滥,百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之际,他挺身而出并冒死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慈而能勇,勇而无惧。(1分) (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0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请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亡通无,没有;②灭亡;③逃跑。

  2.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3.示例:要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方七百里 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B. 年且九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D.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 甚矣,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C. 欲穷其林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山不加增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从中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 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用智叟来突出愚公的形象。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改造自然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的颂扬。

  答案:

  6.D 7.B 8.A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2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惩山北之塞(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方磨铁杵( ) (4)媪自言姓武(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用原文回答)(2分)

  5.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一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参考答案:

  1.(1)苦于(2)通“返”,往返(3)正在(4)说

  2.D

  3.(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 孔子/韦编三绝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0.5分)

  6、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予,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顺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小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意对即可)

  2.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足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慰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足“智”,而是真正的“愚”。(意对即可)

  3.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问长。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4

  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①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③于东海。

  【注释】①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②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③堙(yīn):填。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__________ 是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画一处)

  常 衔 西 山 之 木 石

  3.下面划线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常衔西山之木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

  C.其上多柘木/其如土石何?

  D.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什么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且:将近 是:这

  2.常衔/西山之木石

  3.B

  4.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5.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大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意对即可)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5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

  答: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答: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6.(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7.(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8.(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3-30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4-25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04-25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15篇06-12

列子寓言《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05-28

理发阅读答案 理发阅读理解答案12-10

求婚阅读答案 求婚阅读理解答案12-10

相认阅读理解答案 相认阅读答案12-10

榆树阅读答案12-14

微波阅读答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