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意欲借而不敢言欲 ________
(2)借者无不皆给 皆__________
(3)阮后闻之 之 _________
(4)遂焚之 之__________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想
(2)都
(3)(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
(4)车
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言之有理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2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3
褚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②,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③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④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②记室参军:官名。③伧父(cāng 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④修刺:备办名片。
1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褚因举手答曰中的`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B.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C.高祖因之已成帝业(《隆中对》)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4.从选文内容看,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11.(2分)D
12.(2分)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划对两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划五处及五处以上不得分)
13.(2分)褚季野和他饮酒吃饭,言谈和表情都和平常一样,好像没有觉察到这些事一般。(每小句1分,扣完止)
14.(2分)褚公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意思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4
魏武①尝过曹娥②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③”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④’。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⑤三十里。”
【注】①魏武:即魏武帝曹操。②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最后也投江而死。当地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写碑文,这就是曹娥碑。汉末蔡邕又在碑背上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③齑臼:捣制细末状腌菜的器具。④辤:“辤”字是“辞”的.异体字。⑤觉:通“较”,相差,相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魏武尝过曹娥碑下_________
②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魏武谓修曰_______________
④待我思之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此短文后,你觉得曹操和杨修两人,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短文写出你对其中一人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曾经
②写
③告诉
④它,代碑背所题的八个字的意思
2.我的才华比不上你,竟然相差三十里。
3.示例:杨修能立刻明白碑背八个字的意思,并干脆有力地回答曹操:“解。”可见杨修才思敏捷,但锋芒毕露;曹操不明白字义,便问杨修,但让杨修暂不说明,后又感叹自己才不如他,可见曹操能够赏识人才,承认差距,但也带有嫉妒之意。
(意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5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名人。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________________
②不宜劳思于此 劳思: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译文: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实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
1.①胜过、超过 ②劳神,费心思
2.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
3.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6
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题。(7分)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因语恭( )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小题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答案
【小题1】①对说 ②拿
【小题1】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小题1】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7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8.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凡三往,乃见。( 总共 ) ⑵先主遂诣亮。( 拜访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 ⑷昔武王伐纣。(讨伐,征讨 )
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1.刘备为求贤而三顾茅庐(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瞬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百里奚。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8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①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 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 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②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 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大师,也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③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注①]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 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 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的最具体的表现。
④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 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气息。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唐修晋书也多取材于它)。
⑤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
⑥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 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 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
⑦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世说》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同)、 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了!
⑧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 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如,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节选自宗白华《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 》有删改)
(注)①罗曼司:除了用于表示男女爱情之场合以外,罗曼司还是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指讲述英勇 事迹传说或重大历史传奇的文学作品。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汉末魏晋六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汉末魏晋六朝富有的艺术精神特质,来源于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以及人们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行为。
B.我们历史上,汉末魏晋六朝以后的文学艺术发展方向,基本上就是由汉末魏晋六朝打下的基础和确定了发展方向。
C.以前的汉代,艺术上过于质朴,以后的唐代,艺术上过于成熟,这两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都远不如汉末魏晋六朝。
D.汉末魏晋六朝的社会特点,促使很多人物的命运都富有传奇色彩,由此也诞生了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作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世说新语》的解释与评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性格画出了两晋时代的精神风貌、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全面真实地还原了两 晋的历史真实。
B.《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刘孝标为它做过注释;这本书语言简练而且遒劲,具有非常强的表 现力。
C.《世说新语》反映了晋人在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之后,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D.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这在《世说新语》中都有反映。
3.下列对本文结构的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前三段是总述汉末魏晋六朝的风貌,后五段是以《世说新语》 做事例来证明前三段的论断。
B.文章前三段概括出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目的是做铺垫,为的是引出后文来论说《世说新语》 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C.全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前三段是对汉末魏晋六朝的整体风貌的概述,后五段论说《世说新语》表现出来的晋人之美。
D.文章后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由论说《世说新语》表现的晋人之美、艺术精神、追求自然主义, 一直到晋人的“一往情深”。
阅读答案:
1.(3分)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这两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都远不如汉末魏晋六朝”于文无据。故选C。
2.(3分)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全面真实地还原了魏晋的历史真实”错,原文是“离真象不远”。故选A。
3.(3分)B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由标题“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可知AC 错,D项,“文章后五段采用的是递进式结构”错误,后五段是一种总分结构,第④⑤段是总说,后三段是分说。故选B。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遣信令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太傅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谢公语同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才
(2)派
(3)他,代东阳(或谢朗)
(4)告诉(或:对……说)
2.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
①新病起
②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③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④廉约⑤,韩豫章⑥遗⑦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⑧邪?”范笑而受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挑〕挑挖;挖出来。③〔身体〕“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④〔洁行〕品行高洁。⑤〔廉约〕廉洁俭省。⑥〔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⑦〔遗(wèi)〕赠送。⑧〔言(kūn)〕裤子。
1.用“/”给文中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韩 豫 章 遗 绢 百 匹,不 受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误伤指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啼耳________________
(3)遂至一匹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宣挖菜误伤的手指,大声啼哭,是因为“痛”才哭吗?到底因什么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手指;此,这;终于
3.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意对即可)
4.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伤了自己的就等于伤了父母,范宣不敢伤害父母,所以才哭起来。(意对即可)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俭省;严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意对即可)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注)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_____
(2)元帝异之 异_____________
2.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明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_________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热水;(2)对……感到惊奇
2.C
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聪慧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2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①。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 ⑵取诸兄弟鹅悉杀之
⑶既晓,家人咸以惊骇 ⑷云是变怪,以白车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乃夜往鹅栏间 蒙乃始就学
C.云是变怪,以白车骑 皆以美于徐公
D.问,果如之 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原句: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译文: ▲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参考答案:
1.⑴生气 ⑵全、都 ⑶天刚亮的时候(或:早晨) ⑷说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2.B 评分标准:共2分。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评分标准:共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
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是一个凶残的人。(答到“心狠手辣”也可得分)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点1分。要求能概括出性格特点,并能结合内容作适当阐发。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3
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①车骑②。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白——告诉。②车骑——车骑将军桓冲。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⑴甚以为忿( )
⑵家人咸以惊骇( )
⑶云是变怪( )
⑷果如之( )
2、“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句中的`“之”,与下列哪个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
A、何陋之有
B、录毕,走送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桓南郡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很、非常、十分⑵都⑶说⑷果然、果真
2、B
3、没有什么能引来怪异,应该是桓南郡开玩笑罢了!
4、斗鹅“每不如,甚以为忿”表明他心胸狭窄,“夜往鹅栏”“取诸兄弟鹅悉杀之”表明他也是一个凶残的人。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4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②贼出吴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孙恩:字灵秀。③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④未展:来不及。⑤沪渎:水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值孙恩贼出吴郡 ②母好食铛底焦饭
③恒装一囊④逃走山泽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归以遗母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丛草为林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1分)
②遗独以焦饭得活。(1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适逢、正赶上②吃③经常④跑
【小题2】B
【小题3】①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②唯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小题4】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值”是多义词,另的一义“价值”,“食”也是多义词,有“食物”“吃”“饲养”的.意义。“走”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中是“跑”,很少有“行走”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意义”指的是字词的意思,古文中有的字词意义有变化,这种变化就叫“用法”。B句中“以”是“认为”的意思,其它三项都是“把”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句中“以”字后省略了“之”,代“焦饭”,翻译时要补充出来。“遗”读wèi,意为“送”。两句中的两个“遗”意思是不同的,两个“以”的意思也是不同的,第一句中“以”意为“把”,第二句中“以”意为“因”。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简单明白,如答案中所示,围绕文章的中心“孝道”谈谈什么是“孝道”或如何尽孝道或宣传“孝道”对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15
世说新语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遗虎贲收之。即行,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世说新语》)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礼竟,允无复入 竟:结束。
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赶得上。
解析 C项夺:改变。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若才流及父,当收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假设代词,你们。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
①故当有意,卿宜查之 ②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 ⑤若才流及父,当收⑥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③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自己辩解;⑤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解析 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答案 D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唯允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
【参考译文】
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就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辩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07-02
《世说新语》选文阅读答案01-06
《世说新语》选文阅读答案12-05
《世说新语》的阅读训练及答案06-27
《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精选19篇)03-17
《世说新语·乐广善辩》阅读及答案参考08-14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09-16
海龟的阅读答案|海龟阅读答案04-02
阅读及答案12-06
等 阅读答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