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1 18:50:12 芊喜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孟子》的阅读答案(通用1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孟子》的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的阅读答案(通用17篇)

  《孟子》的阅读答案 1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春对公孙衍等名噪一时的纵横家崇拜不已,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只是妾妇之道,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对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点不谋而合。

  (2)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只能算是实现大丈夫之道的前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附答案】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附答案。)

  (2)(3分)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要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阅读答案 2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②子曰:“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1)选段①主要体现孟子什么思想?(2分)

  (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哲人对人优劣的评判标准的相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突出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尊重人民的意愿)(顺民的思想)(意思对即可)(2分)

  (2)同:尊重人民的意志(众人的好恶)是判断一个人的优劣的依据之一(2分)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2分)。

  参考译文:

  ①(对于一个人,)左右侍臣都说他好,还不行;大夫们都说他好,也还不行;全国的人都说他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

  ②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③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孟子》的阅读答案 3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9.(1)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每点1分)

  (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为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孟子》的阅读答案 4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④刀裂⑤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③諠:遗忘。④引:拿起。⑤裂:割断。

  1、从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失_________

  ②此_________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自是之后

  4、孟母引刀裂其织使孟子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諠②是

  2、从这件事情之后,孟子背诵就不再遗忘了。

  3、C

  4、背书要熟,要能一气呵成,背得断断续续,如同织布中间被割断,将会前功尽弃。

  《孟子》的`阅读答案 5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陈寿《隆中对》)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常常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这个人你可以前去拜访他,而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3.乙文中刘备描述了当时“汉室倾颓”的混乱局面,如果用甲文中的话概括导致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最恰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句1分,2分)

  4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乙文中的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类比论证或对比论证(1分) 求贤若渴,延揽人才,复兴汉室,礼贤下士,善听谏言,谦虚(答出一个即可,1分)

  《孟子》的阅读答案 6

  阅读下面的古文选段,完成小题。

  孟子曰:“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今夫弈之为数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 ( )

  (3)为是其智弗若与 (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小题3:文中画线句可以概括成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选段列举“学弈”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技艺(2)教导(3)通“谓”

  小题2:(1)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

  (2)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

  小题3:一曝十寒

  小题4: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孟子》的阅读答案 7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③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⑥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⑦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⑧,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⑨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③怵惕:惊惧。恻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⑤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⑥端:开端,起源,源头。⑦我:同“己”。⑧然,同“燃”。⑨保:定,安定。

  22、对“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所以对人说都要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B、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原因

  C、所用来证明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事 D、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23、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分)

  24、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xxx法。(2分)

  25、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在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2分)

  26.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22、B(2分)

  23、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每空0.5分)

  24、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用自己的话概括也给分,1分);例证法(1分)。

  25、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分)

  26.提示:不矛盾(1分),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1分),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1分)。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1分)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原因,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孟子》的阅读答案 8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睊睊胥谗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选自《孟子》)

  注:①雪宫:齐宣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官。②转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东的芝罘山。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③睊睊胥谗:群人侧目而视,怨声载道。睊睊,侧目而视的样子。胥,都。谗,谤。④慝:邪恶。⑤方:违抗。⑥畜:制止。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不得,则非其上矣/非:非议。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粮食:粮食被消耗掉。

  D.其诗曰:“畜君何尤?”/尤:突出。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C.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景公说,大戒于国/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以下六句话分成四组,全属于“与民同乐”的思想或行为的一组是( )

  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③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④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⑤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⑥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B.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1)以百姓之乐为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的,百姓也会以君主之忧为忧。

  (2)我该怎样加强修养才能跟古代圣君的游览相比呢?

  《孟子》的阅读答案 9

  孟子答梁惠王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意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承教:接受您的指教 (2)刃:刀子 (3)异:不同 (4)且:尚且

  (5)恶:厌恶 (6)恶:怎么

  (7)其:代词,指代“最初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2.翻译

  (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用刀子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

  3.上文中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孟子引用孔子的“始作俑者”来隐喻梁惠王领导无方,孟子批评梁惠王王府里那么奢侈,而老百姓却面带饥色,竟然饿死。

  《孟子》的阅读答案 10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离娄篇下》

  [注]①国人:路人。②服:穿丧服,守丧。

  (1)简要说明孟子理想中的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2分)

  (2)结合以上语段,请回答孟子是怎样对“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进行分析的。(4分)

  参考答案:

  9、(6分)

  (1)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志。(2分)

  (2)正反对比分析。(1分)先提出君对臣若做到“三有礼”,臣就能为旧君“有服”,(1分)再从反面分析君若对臣残暴、使用极端手段,臣则“何服之有”。(1分)君臣关系的关键在于君对臣的态度。(1分)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

  宣王说:“《礼》规定,要为先前侍奉过的'君主穿孝服。君主如何做,臣下才能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臣下)有劝谏被实行,有建议被采纳,恩惠润泽民众;(臣子)因故辞去,君主就派人领他出境,并事先到他所要去的地方做好安排;离去三年不返回,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下就愿意为他服孝了。如今做臣下的,有劝谏君主不实行,有建言君主不听,恩惠不能润泽民众;因故离去,君主就要拘捕,又(使他)陷困境于所要去的地方;离开当天,就没收了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一样的国君,还怎么为他服孝呢?”

  《孟子》的阅读答案 11

  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①色重!往应之曰:‘轸②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轸,则不得食,则将轸之乎?’”

  注:① 翅:同“啻”,只。② 轸:扭转.

  ( 1 )文段中孟子用 和 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2 分)

  ( 2 ) “告子曰:‘食、色,性也。’”文中孟子是阐明“礼重”还是“食、色重”?试作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9 .文化经典

  ( 1 )诡辩 比喻论证(每空1 分)

  ( 2 )孟子阐明“礼重”( 1 分),主张要维护和捍卫礼制(1 分)。食、色虽为人性的重要内容,但礼制是必须遵守的伦理原则(1 分);比较“礼重”还是“食、色重”应让双方在同一基准上,不能把食(生存)与色(承继后代)的问题和礼的`细节“礼食”“亲迎”相比较。(1 分)

  《孟子》的阅读答案 12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张仪: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说各国连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②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③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④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⑤独行其道:行:固守,坚持。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1) ①方法 ② 这,这样的人 ③ 居住 ④违背 (2)A

  9、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0、(1)金钱和地位不能使其迷惑(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其改变(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2)略

  1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孟子》的阅读答案 13

  文言文阅读。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2)其母引刀裂其织( )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常常犯错误 (2)割断

  2.(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孟子》的阅读答案 14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9-13题。(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本文选自《 》,孟子,名 ,是春秋时期著名的 家, 家。(2分)

  10、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2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

  1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13、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2分)

  答:

  参考答案:

  9《孟子?告子上》 轲 思想家 散文家 10、C 11 ⑴生 义 舍生取义 ⑵贤者(2分)

  12、①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不仅仅是贤者有这种秉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3、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孟子》的阅读答案 15

  孟子见梁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③然问曰:‘天下恶④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⑤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⑾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2)语(yù预):告诉。(3)卒:通“猝”,突然。 (4)恶(Wū乌)平:怎样,如何。(5)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6)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7)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8)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9)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10)领:即脖子。(11)由:通“犹”。

  【参考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1)语:告诉 (2)卒然:突然 (3)恶:怎样 (4)定:安定

  (5)一:统一天下 (6)孰:谁 (7)嗜:喜欢 (8)与:归附

  2.翻译

  (1)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

  3.简要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本文主要论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滥杀无辜,人民才会“引颈而望”,进而“定于一”。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孟子》的阅读答案 16

  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①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①要:通“邀”,求取,追求。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值得尊崇的。

  B.“人爵”则是偏重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完全靠人委任、封赏或世袭取得。

  C. “天爵”、 “人爵”思想,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为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D.孟子所谓的“天爵”,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修炼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

  (2)这段话主要讲了“天爵”“人爵”,请根据选段谈谈你对“天爵”和“人爵”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13.(1)B项 获得“人爵“也需要通过人的勤奋努力和成就等。

  (2)【答案示例】孟子把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比作追求人爵,而把向人间散播仁义忠信,无私奉献比作追求天爵。我认为追求天爵优于追求人爵,因为前者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还会生出无尽的快乐;后者会生出种种烦恼痛苦。

  【参考译文】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天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是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丢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

  《孟子》的阅读答案 17

  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后稷:人名。②树艺:种植。③契:人名。

  (1)下列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后稷教百姓从事稼樯、种植五谷,使谷物成熟来养活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B孟子认为,百姓丰衣食足,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教养就会和禽兽差不多。

  C孟子认为,纵然百姓生活穷困,衣食没有着落,但对他们的'教化也不能松懈、放弃。

  D孟子认为, 在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之后,统治者应该以人的伦常关系来教导百姓。

  (2)概括文中所体现的孟子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文段中无此内容)

  (2)孟子认为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化。(意思对即可)

  【译文】

  孟子说:“……后稷教导百姓要种好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到了养育。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但不进行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担忧了,便派契做司徒的官,主管教育,用关于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大道理和行为准则来教导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相亲相爱而又有内外之别,老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孟子》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孟子》的阅读答案11-09

《孟子》阅读答案11-04

《论语》《孟子》选段阅读答案11-03

孟子与邹鲁之风阅读答案08-22

《论语》《孟子》阅读答案及翻译07-05

《论语》《孟子》选段阅读答案4篇11-03

《孟子·滕文公下》阅读及答案参考12-14

文言文阅读《孟子》题目及答案06-17

《孟子两章》练习题阅读的答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