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12-09 08:59:28 登绮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习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2】。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注释:【1】渔浦潭:今浙江富阳县东南。时诗人在此处漫游。【2】水獭捕鱼为食,常捕鱼陈列于水边,有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亦称獭祭。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与渔人早起的行动惊扰了水边宿禽。

  B.五六句写光线变化使视野更开阔,细节真实生动。

  C.诗人取景于日常,用语平实质朴,风格清淡自然。

  D.本诗于叙事中写景,笔触生动,堪称“诗中有画”。

  14.“猿”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诗句写“猿”与其他三项寄寓情感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B.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C.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韩愈《湘中》)

  D.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徐祯卿《送萧若愚》)

  15.同样写早行,《早发渔浦潭》与《早发》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早发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答案:

  13.A(3分)14.A(3分)

  15.参考答案:

  《早发渔浦潭》:描绘了早晨渔浦潭及作者江上早行所见景象,明朗开阔,活泼有生机,表达了诗人旅途之闲淡悠然及对美丽江景的喜爱与置身自然的喜悦。

  《早发》:描绘了清秋早晨郊野客栈及周边的景象,凄清萧瑟,荒芜冷寂,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独寂寞及对家乡的思念。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2

  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阅读题

  1、请解释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中 “惊聒” 一词的意思,并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2、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日出江景图?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3、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舟行过程中有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如何体现的?

  4、诗中 “美人” 这一意象有何作用?

  5、本诗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

  1、答案:“惊聒” 意思是受惊而聒噪。作用:“惊聒” 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早晨太阳升起的光芒惊扰了水渚上的禽鸟,它们发出嘈杂的叫声,从听觉角度渲染了清晨江边生机勃勃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灵动的基调。

  2、答案:诗中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日出江景图。太阳升起,光芒四射,水渚上的禽鸟被惊起聒噪。在渔浦口能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日出后江面上气象分明,道路显得开阔。美人在江边弄水,水中有猿猴饮水、水獭捕鱼的景象,江景开阔而富有生趣。

  3、答案:诗人的心情是闲适、愉悦的。这种心情通过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体现出来,诗人说自己在舟行途中本就没有烦闷之感,更何况遇到晴朗开阔的江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愉悦;同时,诗中对日出江景的细致描绘,如禽鸟的活动、江路的开阔、美人的嬉戏等,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4、答案:诗中的 “美人” 起到了增添画面美感和丰富诗歌意境的作用。美人在江边 “照影弄流沫” 的场景,与日出江景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同时,美人的出现也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诗人闲适的心境相呼应,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5、答案:诗中运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如 “东旭早光芒” 是视觉描写,展现太阳升起的景象;“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是听觉描写,通过禽鸟的叫声和船桨划水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现场感。这些感官描写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日出江景的生动和活力,仿佛身临其境。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早发》阅读答案11-12

《姐妹潭》阅读练习及答案10-28

《潭上作》的阅读练习及答案09-26

《渔光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3-14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练习08-30

《秋浦途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8-15

早发竹下诗文阅读及答案08-18

《螺川早发》阅读答案12-21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答案07-23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习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

  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2】。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注释:【1】渔浦潭:今浙江富阳县东南。时诗人在此处漫游。【2】水獭捕鱼为食,常捕鱼陈列于水边,有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亦称獭祭。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与渔人早起的行动惊扰了水边宿禽。

  B.五六句写光线变化使视野更开阔,细节真实生动。

  C.诗人取景于日常,用语平实质朴,风格清淡自然。

  D.本诗于叙事中写景,笔触生动,堪称“诗中有画”。

  14.“猿”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诗句写“猿”与其他三项寄寓情感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B.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C.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韩愈《湘中》)

  D.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徐祯卿《送萧若愚》)

  15.同样写早行,《早发渔浦潭》与《早发》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早发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答案:

  13.A(3分)14.A(3分)

  15.参考答案:

  《早发渔浦潭》:描绘了早晨渔浦潭及作者江上早行所见景象,明朗开阔,活泼有生机,表达了诗人旅途之闲淡悠然及对美丽江景的喜爱与置身自然的喜悦。

  《早发》:描绘了清秋早晨郊野客栈及周边的景象,凄清萧瑟,荒芜冷寂,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独寂寞及对家乡的思念。

  孟浩然《早发渔浦潭》阅读练习及答案 2

  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阅读题

  1、请解释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中 “惊聒” 一词的意思,并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2、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日出江景图?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3、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舟行过程中有怎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如何体现的?

  4、诗中 “美人” 这一意象有何作用?

  5、本诗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

  1、答案:“惊聒” 意思是受惊而聒噪。作用:“惊聒” 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早晨太阳升起的光芒惊扰了水渚上的禽鸟,它们发出嘈杂的叫声,从听觉角度渲染了清晨江边生机勃勃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灵动的基调。

  2、答案:诗中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日出江景图。太阳升起,光芒四射,水渚上的禽鸟被惊起聒噪。在渔浦口能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日出后江面上气象分明,道路显得开阔。美人在江边弄水,水中有猿猴饮水、水獭捕鱼的景象,江景开阔而富有生趣。

  3、答案:诗人的心情是闲适、愉悦的。这种心情通过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体现出来,诗人说自己在舟行途中本就没有烦闷之感,更何况遇到晴朗开阔的江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愉悦;同时,诗中对日出江景的细致描绘,如禽鸟的活动、江路的开阔、美人的嬉戏等,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4、答案:诗中的 “美人” 起到了增添画面美感和丰富诗歌意境的作用。美人在江边 “照影弄流沫” 的场景,与日出江景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同时,美人的出现也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诗人闲适的心境相呼应,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5、答案:诗中运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如 “东旭早光芒” 是视觉描写,展现太阳升起的景象;“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是听觉描写,通过禽鸟的叫声和船桨划水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现场感。这些感官描写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日出江景的生动和活力,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