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1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宋孝宗乾道二年,词人因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开篇点题,勾勒出了青草湖上水波不兴的画面。
B. “表里俱澄澈”既写出了洞庭月下的清亮明洁,同时也寄寓深意,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C. “孤光自照”一句写作者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不为人知的孤独彷徨心境。
D. 作者将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展现了恢宏意境,抒发了豪迈气概。
15. 赏析“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中“冷”和“稳”两字的妙处。
【答案】
14. C .“表现了不为人知的孤独彷徨心境”错误。“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15. (1)“冷”字写出了词人从岭外北归,泛舟湖上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表明词人萧瑟的心境。
(2)“稳”字写出了词人稳稳地泛舟湖上,应和了“更无一点风色”,也能看出作者秉持内心的旷达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所以“冷”字写出了词人北归泛舟湖上的真实感受;结合注释“宋孝宗乾道二年,词人因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可知词人的处境,“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所以这“冷”不仅仅是躯体感觉之冷,更是心境之冷,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
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稳泛沧溟空阔”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稳”字写出了词人稳稳地泛舟湖上,应和了“更无一点风色”;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不但如此,诗人还有更加雄伟的气魄,也能看出作者秉持内心的旷达之情。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2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无一点风色”营造了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
C.“肝胆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
D.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有独到之处,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和谐融会在一起。
16.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15.B.“暗点月华星辉,明写波光水色”错误,应该是“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
16.(1)写洞庭湖的平静优美,表达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之情;
(2)写洞庭湖的浩淼和开阔,流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主人公自居的豪迈之情;
(3)“无人可说”,表明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
(4)写月夜之景,流露出作者的.悠然自得和坦荡旷达之情;
(5)以孤月为伴,引清光自照,表现了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之情;
(6)为人高洁而遭贬,流露出不改初衷的超然物外的自信与旷达之情。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11-09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阅读答案11-10
《念奴娇·过洞庭》鉴赏试题及答案08-19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6
念奴娇阅读答案06-25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03-18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09-24
念奴娇·过洞庭的原文及赏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