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9-25 18:55:07 秀雯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1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粗的词。(2分)

  ①月色入。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10.这两段文字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8、①门 ②精巧,精妙

  9、①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草交错,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②这种乐趣留给僧人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对俗人说呢?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

  后者则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月光的别样趣味。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2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4分)

  (1)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

  (3)月色入户

  (4)念无与为乐者

  2.下面句子的“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 B.皆以美于徐公。

  C.骗死于槽枥之间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文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1)花 (2)交错通达 (3)门 (4)想到。(每个1分,共4分)

  2.B(2分)

  3.(1)老人和小孩都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2)庭院里像是积满了水,澄清透明,其中水藻和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每句2分,共4分)

  4.【甲】突出了桃花源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2分)【乙】文描写了月色下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2分)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①念:________ ②但:________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相似点是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__________的人,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__________之人的不满。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想到,考虑 ②只,只是

  2.B

  3.院中月光 积水 空明(澄澈清明)

  4.①淡泊名利、流连自然。 忙于投机钻营的“不闲”

  ②不得不做“闲人”的无奈和不甘心做“闲人”的积极进取之间的矛盾心情 (意近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4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室明,水中莲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夜游》)

  (二)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复如画中。

  (节选自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

  【注释】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桥名。古时原是西湖从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荡:荡漾。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庭下如积水空/幽变化者(《醉翁亭记》)

  B.相与于中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小石潭记》)

  C.欣然起/性淑均(《出师表》)

  D.遂至承天寺张怀民/向所志(《桃花源记》)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6.语段(一)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3分)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17.同样是描绘月色之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一种即可)(3分)

  答案:

  14. D(2分)

  15.(2分)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6.①苏轼满腹才华却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才能无以施展,可谓职闲;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赏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谓情闲;③作者以闲人自称,既有被贬的惆怅苦闷,也有赏月中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可谓心闲。(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一:都运用了侧面描写。(1分)语段(一)(二)分别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来表现月光的明亮。(2分)(共3分)

  示例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语段(一)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语段(二)将湖面比作镜子,将美景比作画。(2分)(共3分)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参考答案:

  1.A

  2.D

  3.C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 6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月色入( )

  ②少闲人( )

  ③无与为乐者( )

  ④相与步于中庭( )

  7.翻译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8.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2分)

  答案:

  6.答案:①门;②只是;③考虑,想到;④共同,一起

  7.答案:①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满清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8.答案:被贬后无所事事的自嘲;观赏月色的闲情雅致;旷达乐观的胸襟。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07-02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2-20

记承天寺夜游的阅读答案09-19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04-11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7篇03-08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答案【精华8篇】07-02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02-15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02-14

《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阅读答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