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阅读理解3篇
唤醒阅读理解1
《唤醒》
①晚自习,整个校园一片寂静。忽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拥向窗边向外张望,只见一个女子正追赶一名男生。
②“又是三班的李龙龙,看,又惹到他们班的英语老师了,这小子又在闹哪样啊?”一个同学说。
③“肯定又在上自习时打游戏被他们英语老师逮到了,这李龙龙,一天不整点景儿不算过完一天啊,安静安静,继续自习。”班长维持秩序。
④教室里恢复了平静,脚步声也渐渐远了。
⑤第二天一大早,李龙龙就被班主任请进了办公室,他站在那里不言不语,低着头垂着眼睛,不时悄悄偷望一下老师的脸色。
⑥另一边,英语老师正在“控诉”着他的罪状:“这样的学生开除回家算了,不好好学习,上课打游戏,还和老师顶嘴……”
⑦“李彤老师,您消消气,喝杯水,准备上课去吧,接下来的事我来处理好吗?”班主任颜老师是名教学多年的老教师,还有不到一个月就退休了。她不想让自己班的学生有被开除回家的记录,但最近,几乎每天都有任课老师向她反映李龙龙的“问题”,她一直帮他“开脱”。
⑧英语老师上课去了,其他老师也陆续走出了办公室,只剩下李龙龙和班主任。
⑨“你把我家长叫来好了,反正我也不想再上学了。”李龙龙先发制人。
⑩“来,过来,坐下。”颜老师让他坐到自己的位子上,转身出去了,不一会儿端来一盆水。“来,洗洗手,洗洗脸,咱们一起吃早餐,我今天特意多买了一份。”说着,拉过李龙龙的手,放进温热的水里。
吃过早餐,颜老师望着他,什么也没说,用手轻轻抚顺他杂乱的头发,整理好他的衣领,轻轻说:“回去上课吧。”
他望着颜老师,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努力抑制着眼睛里的热流。他快步走出办公室,寂静的走廊里,他的眼泪在无声地飞。
那堂课,他出奇地安静,很认真地听课,很认真地记课堂笔记。同桌看着一反常态的他,眼里满是惊奇。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龙依旧安静,其他老师对颜老师说:“这个李龙龙,一反常态啊,是不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啊。暴风雨来临之前,都是出奇地安静。”颜老师笑笑,肯定地回答:“不会。”
一天课间,李龙龙叫住了颜老师:“颜老师,我想……我想……我想向老师们道歉,您能帮我吗?”
颜老师笑了,李龙龙也羞涩地笑了。
“李龙龙,这次期中考试,英语你得了38分,不小的进步呢,要知道,以前你的英语卷子干净得就像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不着一点尘埃墨迹的。”英语老师李彤务必激动地说,接着鼓起掌来,同学们也跟着鼓掌。
李龙龙站起来,也鼓掌,整个教室成了掌声的海洋,一片温暖的海洋。
“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李龙龙同学的作文在全国作文比赛中得了二等奖,这小子一点消息都不露。同学们,你们说我们该怎样惩罚他啊?”颜老师举着获奖证书说。
“罚他去操场跑五圈,以发泄他无比兴奋的情绪。”
“罚他打扫卫生一周,谁让他明人做暗事。”
“罚他……”
同学们七嘴八舌,说着各种惩罚方式。李龙龙站起来,走向讲台,站定,他望着颜老师鞠了一个躬,然后面向同学们也鞠了一个躬,说:“谢谢你们,我敬爱的老师和同学。今天,我可以选择自罚吗?”
“行,李龙龙,我们今天同意你自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的自罚方式是我用标准的普通话来念我的获奖作文,这下你们解恨了吧?”说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个方式够残酷!李龙龙,就让我们听听你是怎样把那略带结巴、严重鼻音的齉齉腔转换成洪亮的悠扬的普通话吧!”有人带头鼓掌。
“题目是《唤醒》,作者:李龙龙……”李龙龙一字一句念着,表情严肃,声音深情。
“那段日子,爸妈离异,我感觉世界瞬间垮塌了一半,面对爸妈冷漠的眼神,我心灰意冷。是啊,我学习成绩不好,说话口吃,不伶俐,有什么理由让他们选择我这个累赘呢?我只好去奶奶家。我破罐子破摔,故意在班级捣乱,只为发泄我的愤愤之情。而我的心里,早被自卑的阴影笼罩,接满了厚厚的冰霜。幸亏遇到颜老师,她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教导我,耐心地与我谈心,让我看到我自己你也是个‘发光体’,让我找到了失落已久的自信,唤醒了我心中早已尘封的潜能……此时,窗外的柳树舒展着被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枝条,它仿佛也被轻柔的`春风唤醒了……”
颜老师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无比欣慰。冬天尚未离去,阵阵寒意让她不由裹紧了围巾,但她心里格外温暖。她知道,再寒冷的冬季,只要东风轻吹,就能唤醒整个春天。
1.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除第⑨段和第⑩段,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颜老师教育转化李龙龙的?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的含义。
(1)另一边,英语老师正在“控诉”着他的罪状……
(2)他快步走出办公室,寂静的走廊里,他的眼泪在无声地飞。
4说说你对第段画“ ”语句的理解。
5人的一生会经历风风雨雨,你怎样评价李龙龙面对父母刚刚离异那一段时间的态度和行为?
1.颜老师关心教导因父母离异而自卑自弃的李龙龙,增强了他的自信,唤醒了他的潜能,
2.侧面描写。通过李龙龙念获奖作文中的内容“她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教导我,耐心地与我谈心”,来描写颜老师的关爱教育转化
3.
1)“控诉”:英语老师讲述李龙龙上课打游戏,顶撞老师等不遵规守纪问题。(2)“飞”:颜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关爱,使李龙龙感动得热泪奔流。
4.颜老师坚信: 再难教育转化的学生,只要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关爱,耐心细致地教导,就能够树立其自信心、激发其潜能,从而促进其健康地成长。
5.半开放题,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语句顺畅即可。观点示例:李龙龙应该正确面对父母的离异,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在学习上更不应该破罐子破摔,更不应该故意捣乱,而应该个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自己健康地发展。
唤醒阅读理解2
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
①20xx年2月10日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相撞,导致一颗正在工作的美国“铱33”商用通讯卫星彻底损毁。连同一起丧生的是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卫星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犹如“天女散花”,成为两团可怕的太空垃圾云。
②太空是如此广阔,卫星为何还会发生相撞?
③专家解释说,尽管卫星发射后都在其事先计算好的轨道上运行,通常都很难见到其他卫星的踪影,但是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诸如稀薄大气层、地球不规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卫星受到的引力并不是线性和恒定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积累,就有可能使卫星大大偏离原有轨道。
④其次,尽管这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小概率事件”是首次发生,但是卫星在太空中与各种太空垃圾同处共存,可以说早已是危机四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6000多个各种各样的航天器,目前,在太空中不仅仍有600到800个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工作,更有数千个丧失功能的航天器在轨道上乱闯乱窜。另外还有发射航天器时产生的大大小小数以亿计的碎片,它们像雪花一样漂浮在地球的上空。更可怕的是,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这就是说,航天器一旦碰到碎片,就难逃机毁人亡的厄运。
⑤因此,不少航空航天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次美俄卫星相撞是一个“偶然”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终将发生的“必然”事件。
⑥让人担忧的是,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xx年,太空废弃物将比目前增加3倍,到2300年,可能任何航天器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当前,不仅地球需要环保,就连浩如烟海的太空也需要环保!”一位长期从事环保科研的专家发出无奈的感慨。
⑦据悉,世界有关国家正在积极开展被人们称之为“绿盾计划”的清除太空垃圾行动。他们宣称,人类将采用以下5种方法来对付太空垃圾:第一种方法是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让它们在太空中永久“安息”;第二种是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让它们“粉身碎骨”地坠落;第三种是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第四种是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利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第五种是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让其“火葬”,烧成灰烬。
1.本文通过美俄卫星相撞事件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回答此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盾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请分条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
原句: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
改句:太空中一块较慢速度飞行的小碎片,其破坏力也很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太空也需要环保。
2.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卫星在太空中与各种太空垃圾同处共存,早已危机四伏。
3.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
4.原句使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指出任意两种即可),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碎片的巨大破坏力。
唤醒阅读理解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18分)
唤醒生命
①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xx多公里外的西藏。
②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③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
④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
⑤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⑥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
⑦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⑧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死去了。
⑨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
⑩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
(选自《知道窗》20xx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祁文斌)
小题1: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
小题2:“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4分)
小题3: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3分)
小题4: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⑨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小题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2分)
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2分)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3分)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意思对即可)
小题4:不矛盾(1分)。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5:点明题旨,画龙点睛。(2分)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选择以及人称的好处,做第一问时既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结合主题来理解,本文主要是通过“他”的经历来表现唤醒生命的主题,如果过多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就偏离主题了;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小题2: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概述”“这段经历”的提示,结合前8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概括时要注意抓住重点。
小题3: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要结合主题来理解,主题是唤醒生命,那么可以推测出作者这一做法的目的。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的观点与文中“他”的观点的不同,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来进行分析,“他”的求生成功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小鸟的出现仅仅是起到了一个引发作用。所以做此题时要综合考虑,多角度深层次考虑。
小题5: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既要考虑最后一段的作用,又要与上文内容进行联系。最后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而前文以记叙为主,最后一段属于议论,是对前文记叙内容的深入。
【唤醒阅读理解3篇】相关文章:
唤醒阅读理解04-29
项链阅读理解题答案 项链阅读理解12-13
黑白阅读理解答案 黑白阅读理解12-13
《竹子》阅读理解05-04
野菊阅读理解05-03
教诲阅读理解05-02
灯笼阅读理解05-02
做客阅读理解05-02
赤壁阅读理解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