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21 10:18:2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导入,由居里夫人的画像引出。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的作家梁衡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一百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女同学,甚至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学生漫谈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力量使居里夫人在这百年之后还对我们每一位有着这样的迷人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重点研读(5—7段)

  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作业

  1、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展作业: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和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谈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或给自己的启发。

  3、预习作业:朗读《论语十则》,力争背过前四节。

  课后记:

  居里夫人大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她是谁,通过搜集材料来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居里了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前课后让学生读《居里夫人传》《跨越百年的美丽》,再次感受她伟大的人格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习上学习她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了怎样的服装。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质疑导入

  1、出示“雷鸟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2、师:雷鸟与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更迭,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3、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方式检查。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师配乐读第一段文字。

  2、师:喜欢这白雪世界吗?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学习第二段。

  1、渡: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读。

  3、反馈。重点体会第四句“……又清凉,又香甜……”

  二、学习3—7段

  1、过渡: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自读——反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练习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生再次表演。

  三、学习8——9段

  1、过渡: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听录音)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10——14段。

  4、生反馈。

  5、师小结。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15——25自然段。思考:春天到了,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

  3、小组活动:配合读15——25段或试演此情景。

  4、师小结。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一)

  冬:白色大衣

  春:白色带有棕色斑点的大衣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珍珠鸟因为信赖而与“我”逐渐亲近。

  3、研读课文第10段,通过换词比较,感受作者观察细致用词的贴切,感悟珍珠鸟对作者逐渐信赖的变化过程。并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贴切。

  4、探究珍珠鸟对“我”逐渐信赖的原因,是作者对它的不打扰,不管它,不伤害。

  5、升华“信赖”的内涵并对“信赖”有自己的理解。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了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2)师小结: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傍蹦腻扭蔓雏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雏儿细腻淘气扭动

  不由自主信赖索性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四、指导学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语文教案 篇4

  重点: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难点: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二、正字音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四、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

  一、提问字词,复习旧课。

  二、分析

  1、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找出本文论点。

  2、第二段如何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非常有说服力。

  3、第三段如何论证?

  4、分析二僧之南海之事。找出去之困难的体现,僧贫者能至和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

  5、最后一段怎么样扣住论题再论证?

  三、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

  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 ,如果水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设计思想

  对于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文言。要加强诵读的落实。用一课时对论证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用讨论法进行落实。

  板书设计

  为学

  清 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天下事:为之:难→→易 人之为学 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 不学,易→→难

  (普遍真理) (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 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 需“为”需“学”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严谨作风,同时揭示了这仪发现的重要意义。全文共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综观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课文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课文的难点所在。因此,要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自然段中要么要么句式和第三自然段中的因果关系复句并试着仿照例句说话。

  相关材料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人,著名博学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生于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收集贝壳和动物标本。1831年底,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每到一处,他总是认真进行地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以后,达尔文还发表了几部有关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对生物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生经验:

  动物,相信对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昆虫,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以激起对课文内容的'共鸣。学生对达尔文了解甚少,但对科学家这个概念已存在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因此,教学是可从科学家这个概念出发,来引领学生了解达尔文的具体形象。

  目标预设:

  1、学会容、易、研、究四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写端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初步领悟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图片、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出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学生齐读。

  谁能读好有趣?指名读再次齐读。

  教师引读: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有一次,他乘船到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那他发现了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回答,

  随机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教师划出要么,要么,奇怪。

  3.你能不能给要么换的词呢?指名回答(或者)

  4.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把奇怪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精讲第三自然段

  过渡:那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就知道了。

  1.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课文写了几种昆虫?它们的结果怎么样?)

  名称

  原因

  结果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将图片(翅膀特别大的 没有翅膀的 翅膀小的)与卡片(生存 消失)贴在表格相应位置

  3.那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结果的呢?再次读课文,同桌之间说一说。

  4.集体交流,教师随机贴卡片(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 顶得住大风 顶不住大风)

  5.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一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6.现在我们来当一回这昆虫,好不好 ?女生做没有翅膀的昆虫,男生做翅膀小的昆虫,翅膀大的昆虫我们一起来读。(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

  7.那达尔文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从哪儿知道的?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句子: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花了很长时间?指名回答,教师划出反复终于

  8.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看来达尔文为了找到答案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我们小朋友在学习上也应这样,才有所收获。

  9.现在哪个小朋友能将这3种昆虫的结果以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整地说一说。

  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这就是有趣的发现,为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卡片:

  容 易 研 究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书写是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告诉大家。

  集体交流

  2.组词

  3.描红

  六、作业

  完成《习字册》中的容,易,研,究 四字的描红,仿影,临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说明的顺序。

  2、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8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文体介绍

  本文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它短小精练,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它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它力求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三、检查预习

  1作者

  布丰(1707~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xùn)良 矫(jiǎo)健 蛰(zhé)伏 苔藓(táixiǎn) 缨(yīng) 圆锥(zhuī) 榛(zhēn)子 榉(jǔ)实

  四、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2初步阅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如何分段?

  对象:松鼠

  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在本文中有讨人喜欢、聪明、心灵手巧的意思)

  3、依据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根据以下提示,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标明各段的起止点:

  第一部分( 1 ):总写松鼠的特点 总

  第二部分( 2--5):分别介绍松鼠的特点。 分

  第三部分( 6 ):补充介绍松鼠的用途。

  4围绕这三个特点,文章中间是怎样具体、分别体现的?

  分析文章:

  (1)找出关于松鼠的几个词语,哪些是直接写的,哪些不是?

  这三个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提示:不能,观察顺序由外到内,为什么采用这种顺序,与下文第2—5自然段内容相照应。

  (2)这些词语分别与下文哪些段落相对应?(分层)

  (3)教师示范分析第二小节

  写松鼠漂亮的外形。 (从两方面来写“漂亮”和“最不像四足兽”)

  (4)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分析松鼠驯良、乖巧的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明确

  ① 写松鼠驯良的习性。

  (1)活动的范围

  (2)活动的时间

  (3)主食及寻食习惯)

  ② 写松鼠乖巧的个性 。 (从聪明警觉,轻快敏捷两方面写的。

  ③ 写松鼠筑窝。 (从环境选择,搭窝方法,窝口特点三方面写的。)

  ④ 写松鼠是有用的动物。(从松鼠多产,皮毛的色泽、肉、尾毛和皮的用途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小结:这篇科学小品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先总说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松鼠的特征,补充说明了松鼠的用途。让人一目了然。

  五、品味语言

  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同学认真品读文章,从文章中找出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学生轻声朗读并划出相应句子)

  人格化的描写,赋予松鼠人的习性

  拟人化的手法:

  肖像:清秀的面容

  动作:练跑、搬、放、编扎、、挤、踏

  感情:会恨会恼

  习性:驯良、乖巧

  六,比较阅读

  我们再来看一篇介绍松鼠的文字,想一想两篇在语言上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又称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体中型,长20-30厘米,尾20多厘米,尾毛蓬松。体毛多灰色,有的赤褐,腹面灰白色,冬季耳尖生出毛簇,耳壳灰黑色。前后肢均发达,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钩爪锋利,便于攀登。行动敏捷,善于在树枝间穿行、跳跃,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冬季有贮集食物的习性,为森林害兽。可用树叶等筑巢,有时也用鸦、鹊废巢安身。每年产仔1~4窝,每窝5~10仔。尾毛可做笔,毛皮可制衣。我国东北分布最多,西北等地也有出产。

  明确:这段文字采用平实说明,而课文采用了拟人化得手法,赋予松鼠人的性格、动作,使文章生动形象。

  七、本课小结

  本文用细腻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八、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学习本文后,请你仿照本文抓住动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生动形象的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字数300字以上。

  九、板书设计

  松鼠 启示:

  (一)、总说特征: 漂亮、驯良、乖巧

  1)说明要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

  2)要言之有序

  (二)、分说特征 习性——驯良

  3)运用拟人手法

  (总分 性格——乖巧)

  4)仔细观察事物

语文教案 篇7

  《长城》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 崇山峻岭 了望 屯兵 堡垒 互相呼应 凝结 陡峭 气魄雄伟 奇迹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见课件)

  (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

  (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指挥来完成这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3、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总结全文。

  1、学生画出课文中最能表现本文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

  三、布置作业。

  1、语文练习。

  2、预习第二课。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7篇】相关文章: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05-09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7篇05-19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锦集7篇05-11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08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14

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05-20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锦集6篇05-17

实用的语文教案锦集6篇05-08

关于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20

【精华】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