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刚才我们讲到了电脑,那如果说一座房子,它所有的东西都由电脑来控制,那么这样的房子就称为“电脑住宅”(板书:住宅)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预设:电脑住宅里有什么?电脑住宅是怎样的?
过渡:还有这么多的同学想提问,真好。读书有疑问是个好习惯。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介绍了一栋安装了( )台电脑的住宅,具体写了( )、( )、( )、( )、( )、( )等地方的特殊电脑装置以及它们的功能。
2、写作顺序:这是课文里的顺序。如果我将这些顺序调乱,你觉得可以吗?那个更好?你看,课文先带我们到大门外,然后走进门口,到了一楼的会客厅,再到厨房,接着来到二楼的卧室、浴室。像课文这样随着空间的转换有顺序地介绍,这样的顺序,我们叫做什么顺序?(空间转换顺序)【板书】以后,同学们在介绍类说明文或是参观某个地方的作文,也可以按照空间转换顺序来写。这样,文章写起来就显得有条有理,线路也是清清楚楚。 那我们就把这条清清楚楚的线路送进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我们一起说一说:
过渡:那么,在这个电脑住宅当中,你最喜欢课文给我们介绍的哪个地方?
三、 精读
1.那你喜欢这住宅里的什么地方呢?
2.预设“卧室”段落
3.自己先读一读这个段落。(课件出示“卧室”段落)看看你们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这段话写了什么)
地方——卧室
卧室里安装了什么电脑设施——“休息”开关
电脑在卧室里是如何工作的?——主人睡觉前,只要
感受——你觉得电脑真是这住宅的(节能专家、尽职的保安 )。
四、略读
其实不仅是“卧室”,作者在描写其他地方的时候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现在请大家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交流时说的同学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表达流利,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2、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发现一些音同或音近、形近字,准确区别。
4、读背农谚歌谣。
5、读词语,认识“肩”、“臂”等七个生字。
6、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了解、搜集更多资料。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1、启发谈话: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鱼儿总是睁着眼睛睡觉;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闭拢叶子,多有趣啊!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2、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
3、自由组合,把自己的有趣发现说给自己的好伙伴听。对谁的发现感兴趣,跟他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选择几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交流。可以互相问答,呼吸补充,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现在,让我们大家再来交流交流我们的“观察日记”。
2、同桌交流观察日记。
3、评一评同学的或自己的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明白:日记内容重点将观察,以及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准备写哪些内容,观察中有什么新发现。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3、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是否写通顺了,写出了自己的新发现没有。
4、再把自己的习作给同伴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
5、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抽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齐读。
6、选几个字再组新词。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毛竹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竹子)
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竹笋)
竹笋又叫笋芽儿,你知道它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
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读生字:
同桌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
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
7、最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师范读:
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
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四、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1、小组内谈谈。
2、集体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一、交流展示,引入教学
1. 交流课前搜集的对子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有谁在课前搜集到了对子词句?是从哪儿搜集到的?请给同学们说说好吗?(交流)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一口气说了很多对子,说得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相信其他同学都能说。
2 .谈谈课前了解的对子知识,鼓励探究学习。
师:前面,有很多小朋友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对子。现在呀,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什么叫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对子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学习更多的对子,了解更多关于对子的知识,好不好?
二、熟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初读对子,感知生字。
(1)小朋友,请把课文试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想想办法。
(老师可以边巡视边点拨指导,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哪位小朋友敢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3)谁来评一评这两位小朋友读得怎么样?
(4)两位小朋友评得很对,范读得也很好。现在全班齐读课文。
生齐读(也可自由读、分组读,直到读准、读通、读熟为止)
2、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非常调皮,跳到这儿来了(出示课件),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
(1)生自由读、小老师带读。
(2)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它们记在头脑里。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生字,看谁能想出最好的办法把它们记住(教师出示生字卡)。
(3)同学们想的办法非常好,有些字还可以组成对子(组词)来记住它。如记“恨”-字,可以通过组“爱对恨”来记;记“贫”字,可以通过组“贫对富”来记……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悟积累
l .引导学生朗课文,感悟课文的基本内容。(出示课件)
(1)现在同学们读课文第一组对子,边读边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值得爱,哪些应该恨?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生读(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或学生示范读……,总之要读出感情来,读出节奏来,读出意味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能说多少算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适当点拨一下“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等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
(2)现在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二组对子边读边体会: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冷、什么是暖?什么叫饥寒、什么叫温饱?……
生读(侧重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对“索取”、“奉献”等较抽象的词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2 .简要介绍对子的有关知识,启发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
(1)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全部是对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是对子?
对子就是同学们常听说的对联,对联又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在形式上有正对、反对……)
(2)同学们读了今天的对子有什么发现?(老师可出示例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每组对子的两句字数相等、每组对子的内同都是相关的,上下是衔接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新知识,遇到一组句子要判断它是不是对子,要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来判断!
3、指导学生积累对子,练习对对子。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背一背,并学着课文中的对子练习对几个对子。
生读背对子,练习对对子(可以先分小组对,然后在全班交流,并引导评一评)。
(2)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好、背得好、对得也好!现在我们要练习用在第一册和本册中学到的字词对对子。
例:硬—软、浅—深、反—正、容易—困难… …
二、指导书写,引导拓展
1 .引导观察,把握要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要写的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字的特点)。
(1)“丑”字不能把中间的“横”写成“点”… …
(2)“暖”字的右边不是“爱”字;
(3)“贫”字上面是“分”不是 “今”。
2、生练写、评价。
3、引导拓展,增强素养
今天,小朋友们学了很多对子,还知道怎么对对子!回家后,把学过的对子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抽时间搜集一些对子或写一些对子,准备在班上交流,好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草、的、空、灯、过”5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课文。
2、正确读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里、星、么、入、太、中”
2、用以上字口头组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正确读课文,师注意正音。
2、出示生字,学生在文中画出,认读。
“草”是平舌音,“珠”和“着”是翘舌音。空”“晴”“盲”等字是后鼻音。学生反复认读。
“的”“与”“着”应读轻声,在朗读中师进行指导。
3、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草”与“空”是上下结构,“的”“灯”是左右结构。
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
(2)指导书写:注意“的”“空”“过”等字的“点”。“灯”的火字旁与“火”字进行比较,注意笔画的变形。
(3)学生书空,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2、展开一定的想象,能背诵课文。
3、培养人文情怀。
重点难点:
1、掌握字义,朗读课文。
2、展开想象,学说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指名板写。
3、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文。
1、指名朗读,齐读课文。
2、师领读,注意停顿,本课的句式基本相同,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露珠/是小草的/眼睛
3、学生反复读,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生字词不达意意及课文的表达方式。
4、听录音,试背诵课文。
三、拓展。
1、领读诗句的时候,可借助图画,展开联想。
2、讨论:我们应怎样帮助盲人爷爷。
3、学习课文:“————是——————的眼睛”的表达方式,补充句子。
如:窗户是楼房的眼睛,蝌蚪是池塘的'眼睛。
花朵是树林的眼睛,萤火虫是星空的眼睛。
路灯是街道的眼睛,月亮是夜空的眼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补充句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能力训练点: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美育渗透点: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
预习布置:
1.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掌握字词,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
教学过程
一、由插图导入
关于维纳斯与维纳斯雕像。 罗浮宫的世界“三宝”: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莎》画像。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它是1820年在爱琴海南部的米洛岛上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两臂虽已失去,却让人感到一种残缺的美。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还是拉裹在下身的破布?……近年来的考据则较肯定地认为,她的一只手正伸向站在面前的“爱的使者”丘比特。虽然不少人曾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还不如就让她缺两只胳臂,因而以“断臂美神”而闻名世界
二、检查预习(见人教社教案226页)
三、讲析课文
(一)中心论点
本单元学习的是文化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
(提问:本文属于那一种?第二类)那么本文作者提出来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作答)
答: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二)中心论点第一方面:为什么必须失去双臂?(请迅速在文中找出能证明这一观点的重要语句。)
⑴“(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的]烘托〈着〉作品。”
提问:“某些东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即“美术作品的命运”,也就是艺术作品完成后,它的坎坷经历,这会给它带来一种经历沧桑的厚重感,或者更多的东西。因为世界是相对的,只有失去过才懂得珍惜,因此那失而复得的东西,不它是完璧,还是残缺,都显得更加珍贵。那种经历也便成为艺术的一部分,看不见却可感,所以我们称之为“虚”。
引申:虚实相生,即空的部分和实的部分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空的部分可以补充实的部分,由实的部分又可以想象空的部分。正如中国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出示几幅国画,例如“独钓寒江雪”
⑵“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这一句的含义是,如果手臂完好无损,那只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是单一的,特殊的,欣赏者在欣赏时难以跳出具体的“这一个”;手臂残缺,雕像所要表现的内容变得不确定起来,欣赏者不受雕像内容的限制,进入更带有个性色彩的审美活动中,即可以展开想象,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玉臂,那是不定型的,具有普遍性的。
“舍弃部分”指的是失去的双臂 ,“获取完整”意义是维纳斯失去双臂后,从整体效果上看,艺术价值反而大大提升了。
⑶“散发着……神秘气氛”
⑷“获得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
⑸“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⑹“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学生活动]
1.维纳斯是一种真正美的东西,她的手的残缺会影响她的美吗?(当然不会)
例如:西施 从“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知道,西施有胃痛,而且据说她还经常咳嗽,难道仅仅因为她有这些毛病,就没人喜欢她了吗?(生笑笑说:“不会,很多人抢着呢!”)关键的因素就是本质上美与否,对吗?
2.既然残缺不影响她的美,那现在要不要复原她的手呢?如果复原,怎么复原,请大家根据断臂维纳斯的形体及其有关传说,展开想象。
3. 想象完毕,请三位学生谈谈心目中的“完整的维纳斯”。
4.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来看课文的第五段,其实还可以有更多更美好的想象,比如…… 学生齐读第五段开头三句。
5.作者是怎么认为的?(不要复原)你从文中那些话看出来的?(请一位同学读出来)
从“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一直到段尾。
6.为什么“我翻阅着书中的说明图”,会有“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怎样理解这种心情?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审美心态,正如:上网聊天 两个人未曾谋面,却在网上相知相交,情深日笃,直至朝思暮想,此时此刻,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呢?是希望和对方见面吗?生:害怕,恐惧生:怕来了一头恐龙!
由此可见,真正怕的应该是现实会打碎原有的想象。作者对维纳斯的欣赏也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他怕新的形象会影响原有的欣赏模式。
7.为什么我会对真正的原形那么恼火?
作者认为,真正的原形,有手臂的维纳斯,远没有双臂残缺的维纳斯那样富有无比神妙的整体美。从艺术性上说,应该肯定的,不是有手臂的原形,倒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一旦真正的原形出现在面前,一旦由残缺而产生的美感丧失殆尽,那倒是令人恼火的。
8.作者以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用文中的话作答。
答:“以艺术的名义”,他认为自己排斥所谓的“原形”,不是出于个人好恶,而是对“两件”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衡量后得出的判断。
(二)、中心论点第二方面
⑴上面我们所讨论的是“为什么必须失去双臂”,再仔细研究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好象不止这一层,大家看看这句话还包含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
其实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开始我们已经找过跟第一个问题相关的重要语句,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集中在1-5段,那么另外两个段落讲的是不是第二个问题呢?浏览一下,迅速回答我。(是)请告诉我能证明你的答案的重要语句。
答: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
为什么丧失的部位必须是两条胳膊呢?
⑵ 那么你可不可以在这两段中找到答案呢?
答: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正相反,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 怎么理解这些话?比如: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女神仙,她以手多著称,(生答:千手观音),她有这么多的手,这些手都在干什么呢?有的手也许在托着一个花瓶,有的手也许在捏着佛珠,有的手也许在拿着一个手机,因为手太多了,因此,有的手没东西可拿,只是在迎风招展,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即使她有一千只手,也数的尽,看得透,但是如果她把手遮起来,藏在她的衣袖里,又有谁知道她有多少只手呢?
再如金庸、古龙里武侠人物,‘整天把武器挂在身上的人,与从不让人看见他的刀的小李飞刀比起来,那个给你冲击更大呢?现在如果你按照你心目中最完美的样子去复原,满意的是你个人,别人未必会喜欢,但如果不复原,则皆大欢喜,对不对?何止是对啊!简直是太好了,现在我都恨不得把我的手臂也砍下来了!(完整≠完美)
但是仔细想想,作者的话也不免有些武断,比如前文所说的胜利女神。
四、小结
经过对“断臂维纳斯”艺术的分析,我得到了两点感悟:
一是艺术创作注重虚实相间,“形体的残缺”不等于艺术的残缺,有时恰恰相反,形体的残缺会铸就“艺术的完整”;
二是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艺术创作中舍去一些东西,但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一件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这也就是艺术上“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原则。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中也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从绘画到音乐,到文学无不展现。
比如,我们上面说的国画中的“留白”手法;另外还有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我国古诗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经常说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或“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之类之类。
唐代贾岛有一首〈〈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让学生来赏析)
明确:妙在“云深不知处”,倘使改为“只在此山中,岭后石头上”,则成村夫俗语。
崔护也有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让学生赏析)
明确:动人之处在于留下的遗憾和悬念,如事情成为“人面已到山后去,骑驴迎来不宜迟”,就简直是赵本山演的小品了。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时似矫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美不可言的效果来自虚写,人间没有谁可以扮演林黛玉,她只能活在读者心中。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05-18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5-0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6篇05-17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5-06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汇编7篇05-18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05-18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13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05-12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集锦6篇05-11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