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28 10:53: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图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动物王国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教师举起一个信封),你们想看吗?(想)

  (教师打开信封,读信中内容)“一甲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们进行一场‘比尾巴’的活动,可大家谁都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帮帮我们?“(愿意!)

  好,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它们比尾巴。(板书:比尾巴)齐读课题(注意指导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会生字

  1、教师范读。思考: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

  2、小朋友,你们想象老师这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想读好课文,就得先把大屏幕中用红色写的这些字都读准。试试看,你都认识吗?如果不行,你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小组交流,相互帮助。

  4、教师检查,总结识字方法,练习说话(认识3个偏旁“矢、八、鸟”。重点要检查“把”和“最”,并练习组词说话)。

  5、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过渡:同学们字认得这么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会读得更棒!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读,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课文读得熟不熟。(注意指导疑问句的读法)学生评议。

  6、读中感悟,背诵课文

  (1)分角色一问一答式对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3)师生对读,读后以学生为主开展师生共同评议。

  (4)分角色表演对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不看书背出儿歌,是吗?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可以加上你最喜欢的动作。

  (5)背诵课文。

  (三)、思维拓展活动

  1、选尾巴。过渡: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瞧!老牛、小马、小鱼也赶来凑热闹了,(出示图片:无尾老牛、小马、小鱼及它们的尾巴)它们也想请小朋友们给它们选一条尾巴呢!谁愿意帮助它们?

  (1)学生先在书上练习。(2)请学生上台选择粘贴。

  2、学编儿歌。

  (1)小朋友能根据它们的尾巴特点像书上一样编出有关尾巴的儿歌吗?(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小组讨论

  (2)回答问题。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不错,尤其是儿歌读得特别好,还有几位同学编的儿歌也特别棒。小猴淘淘出来夸奖大家啦!(课件播放:小猴淘淘的画面)其实,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能开动脑筋,多学习、多思考,编出更好听的儿歌。

  五、作业布置:回家编一两首儿歌。

  六、板书设计: 矢、八、鸟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

  1、谈话导入: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看动物比尾巴吗?谁来给小动物找找尾巴,帮它们把尾巴贴上去。再说一说:( )尾巴( )。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再背一背。

  (二)、完成课后第三题

  1、听音导入:请听,(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看书告诉老师。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2、动手画画,给动物加尾巴。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三)、指导写字

  1、学习写“车”。

  (1)还记得这个字吗?(出示“车” )(2)复习“车”,口头组词。

  (3)学习新笔画“ ”。(4)看老师在田字格写字。(5)学生书空后,描红,仿写。

  2、学习写“云”。

  (1)出示“云”。这个字读什么?你们见过哪几种云?(2)自己描一描,写一写。

  3、学习写“公”。

  (1)巩固识字:同学们在哪儿见过“公”字?

  (2)观察田字格:哪几个笔画的起笔靠近竖中线?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4、作业讲评。

  (四)、巩固练习.同桌对读会认的字,互背课文

  (五)、扩展活动

  1、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2、赛读活动:续编问与答。

  五、作业布置:

  1、连一连、读一读: 尾 长 猴 松 公 鸭

  短 巴 鼠 鸡 子 子

  2、照样子,选一选、填一填、读一读。

  ①最 ②长 ③伞 ④弯 ⑤短 ⑥扁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 ),公鸡的尾巴( )。

  鸭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好看。

  六、板书设计: 车 云 公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不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l.通过研读,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1)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2)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放映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3)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2)教师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3)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引导:“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5)说说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以“黄河魂”为题?

  (6)有感情地朗读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l.教师: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六、布置作业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继续开展浓浓乡情的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⒈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⒉把重点句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情启思

  ⒈(配上《梅花三弄》音乐),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

  ⒉交流:听了大家的朗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⒊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悠悠的乐曲,传达了对梅花的赞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眼中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这是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在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

  ⒋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梅花魂》,读课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⒈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三、对比朗读,感悟情怀

  ⒈指名读第一段,谈感受。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扣住又总让我想起来感受我对外祖父的怀念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农艺师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的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嚼、醉、蚌”等生字,会写“园、导”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植物奇异的地方各在哪里。

  【重点难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知道的奇异的东西有哪些呢?(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去植物园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奇异的东西。

  二、提出学习要求

  1.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2.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通顺。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从文中画出“会认字”和“会写字”。

  3.同桌互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4.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5.教师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卡片认读)。

  6.指导写好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你认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写好?

  (2)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参观完植物园后,能不能说说你的感想?

  3.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的?小组合作解疑。

  五、课后交流,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把你搜集到的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互相交流,选出最好的向全班展示。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

  2.从文中找出这几种植物,理解“奇异”的意思。

  3.小组学习,思考: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来。

  (1)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说,选出说得最好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

  (2)师小结。

  4.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见到这些植物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体会这些植物的“奇异”。

  5.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思考:同学们按照什么路线去参观的。

  6.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课堂拓展。

  课文是按同学们参观植物园时行走路线的顺序来写的。在习作中,同学们应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事物。

  三、指导朗读,积累词汇

  1.过渡:同学们见到不同的植物时感受是不一样的,课文分别用了什么词来描写的,请在文中找一找。

  2.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如理解“奇怪”“惊叫”“好奇”等词的意思以及语气的变化。

  3.自由说说你喜欢哪些词语,并记住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参观完奇异的植物园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小组交流。

  2.自然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还有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课后找找课外读物,认真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3.你还知道哪些奇异的植物?说给大家听。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

  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在校门外,老师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学。有的小同学结伴来到学校,有的小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画面上,一个小同学正在听妈妈说着什么,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说“再见”,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老师互相问好。校园里,教学楼高高矗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几个同学正在扫地、浇花。

  通过观察此图,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学习生字“马、牛、羊”。黑板上贴着马、牛、羊的图片,一位小同学正在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女教师亲切地望着她,愉快地微笑着。其他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地看着黑板。

  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第三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第四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这两幅图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

  1惫鄄焱蓟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币谰莼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惫鄄煊胙萘方岷希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准备:国旗、写有“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关国歌的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高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2敝傅佳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

  (2)画面上有什么人?

  (3)他们在做什么?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3、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人物的身份。如:“这是老师。这是新同学。这是新同学的妈妈。

  (2)、通过自主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学生逐步了解学校生活,知道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教师切忌用单纯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4.情境演练。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1)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孔阳同学……

  王洋(起立):老师早!

  老师:孔阳,你早!

  (老师继续创设情境,相遇的地点可以分别是学校门口、校园里、办公室前、教室里……同学志愿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问早、问好。)

  5、联系学校实际。把观察图画和观察校园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了解:

  (1)我们学校的旗杆设在哪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05-21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05-20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5-22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05-21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05-18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集锦9篇05-09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10篇05-2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21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