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07 12:38: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从“威武”、“勇敢”、“昂首挺胸”3个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情感。

  5、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可爱、勇敢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情感。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都见过鹅吗?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白鹅,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Y1]?

  5、汇报:

  1)美丽的大白鹅。

  2)勇敢的,聪明的大白鹅。

  3)可爱的,雄健的等等。

  6、那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中画一画。

  7、汇报。

  8、那么你喜欢这只大白鹅吗?简单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Y2]。

  9、下面让我们先把这课文的生字解决一下,以便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只大白鹅。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颈例

  3)重点指点字形:昂博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了解大白鹅是个漂亮、勇敢、可爱的小动物,感受“我”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理解描写大白鹅的句子,并能体会有关句子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张嘴振翅两眼圆瞪

  2、比较听写,说一说这些词语是形容谁的?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两句话介绍鹅吗?

  二、新授

  读题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鹅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只什么样的鹅呢?快读一读书吧。

  (一)默读课文,思考:你喜欢这

  只大白鹅吗?为什么?边读边批画。

  (二)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漂亮机灵勇敢

  1、漂亮第一自然段(略)

  2、第二自然段(下蛋、机灵)围绕“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展开

  过渡:你是从那里感受到它的机灵的?

  (1)我想:这家伙真是个机灵鬼儿,下完蛋还用草盖上,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它的“宝宝”吧!“宝宝”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是一句比喻句。看到这么机灵的大白鹅下完蛋还能用稻草盖上,我心里怎样?(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

  (2)它东张西望,神色慌张,一会儿钻进鸡窝,一会儿又跑出来嘎嘎的叫,最后蹲在鸡窝旁的一堆稻草上,才平静下来。一系列的词语把一只紧张不安的大白鹅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当一当这既紧张不安的大白鹅吗?看到这么机灵的大白鹅,我心里。。。。。。(真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

  (3)除了因为看到机灵的大白鹅,我心里比三伏天吃凉西瓜还高兴,还有什么原因使我这样高兴呢?(下蛋)出示:啊!一个比我拳头还大的雪白的蛋露出来了。

  (4)大白鹅的一举一动全挂着我的心,同桌分别读读描写“我”和大白鹅的句子。

  3、第三自然段(勇敢的都黄鼠狼,保护鸡群)围绕“大白鹅面对黄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好像一位得胜的将军。”

  过渡:大白鹅因漂亮而惹人喜欢,因机灵而可爱,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大白鹅更可爱了?

  (1)出示: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觉得大白鹅更可爱了。

  (2)语言渲染:那是个晴朗的夏夜,碧蓝的夜空中有满天的小星星,我们早已睡了,鹅照例睡在鸡窝旁,周围十分安静。突然,一阵鸡的叫声把我惊醒,我侧耳细听,沙沙沙,好像有什么在搏斗似的。我一骨碌爬起来冲向鸡窝。

  啊!。。。。。。指导学生读出黄鼠狼的凶样。

  (3)面对凶恶的敌人,大白鹅怎么做的?(大白鹅伸长脖子,喘着粗气,张嘴振翅,两眼圆瞪,为我极了!猛然间,它用嘴对准黄鼠狼猛啄过去。那家伙急忙向院外逃窜。鸡得救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当一当这只勇敢的大白鹅,做做动作体会朗读。

  (4)你们觉得大白鹅像什么?出示:大白鹅面对黄鼠狼逃走的方向,引颈高叫了两声,好像一位得胜的将军。你听出它在说什么吗?打败了敌人它多么自豪都读读这两句。

  (5)大白鹅不仅漂亮、机灵,而且勇敢,所以我望着这位勇敢的英雄。。。。。。

  三、质疑

  四、回顾全文

  大白鹅因漂亮而可爱,因机灵而可爱,因勇敢而可爱,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寻找那只可爱的大白鹅吧!

  五、作业:

  1、课文中的大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中摘录描写大白鹅的句子或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2、你生活中肯定也见过有趣、可爱的小动物,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现。(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

  板书设计:15、鹅

  漂亮

  可爱机灵下蛋

  勇敢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课文围绕谁能当小小卫生员节目主持人展开。小动物们只关注自己的形象是否卫生,而忽视了作为一名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关注周围的环境,维护公共卫生。使学生初步懂得学习要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道理。本文共有九个自然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识字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熟练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从中找到小白兔录取的原因,并进行课文表演,懂得的道理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落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第十单元“考验”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特殊的考试)谁来读读课题?“特殊”两个字我们没有学过你是怎么认识的?

  2、我们都参加过考试,说说你经历过的考试。

  什么是特殊?这次特殊的考试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评:“特殊”两个生字的教学,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关注了生字的字形,而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继而导入课文学习,有效引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记住它。

  2、自学完了小组进行检查,识字中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有什么好窍门也可以说说。指名领读生字。

  3、同学们生字掌握的不错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

  [点评:当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探究的权力时,他们不再揣摩老师的想法和标准答案,认识、思考是真实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为什么熊猫台长用香蕉皮做考题?”“为什么小白兔捡起了香蕉皮,其他人没有捡?”“小白兔要是也打扮了,他还会捡吗?”“小熊要是先捡起香蕉皮,其他人怎么考?”一个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和相互解答,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相互间的交*补充,而且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理解、思维、表达、合作的更自主、更开放的空间。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尝到了发现的乐趣,而且还获得了深刻的感悟、丰富的体验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细读感悟。

  1、去应聘主持人当然要打扮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准备的?指名朗读相关段落。

  2、读到这里你想选谁当小小卫生员的主持人?那么熊猫台长最后宣布谁录取了?

  3、小熊、小猴、小狐狸都精心做了准备,为什么没来及准备的小白兔被录取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读读课文,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这次特殊的考试。

  学生表演,相互进行点评。根据学生的点评再读课文,再找一组进行表演。

  [点评:以往教学,“表演”基本成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而本课中,教师却将“表演”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设计巧妙。开始学生演得不好,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相互点评,依据课文找出演不好的原因。因而,在这一环节中,细读课文已成为了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也自然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4、小白兔就是这样被录取的,你知道熊猫台长选择主持人的标准是什么吗?

  5、学生解决前面的质疑。

  6、齐读课文。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和四个小动物一起经历了这次特殊的考试,其实生活中这种考验处处都有,《语文天地》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和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五、板书设计。

  特殊的考试

  小熊 围巾 想 不关

  小猴 手套 想 又一想

  小狐狸 红皮鞋 想 又一想

  小白兔 看 就

  六、课后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看到小动物的准备后选择干净漂亮的主持人,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没来得及准备的小白兔录取了这一矛盾而设疑,自然形成了本课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非常有兴致地进行了小组交流与表演。在表演中的点评中,使学生理解到小熊、小猴、小狐狸之关注了自己卫生,而忽视周围的环境卫生。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将本课所要告诉大家的道理理解了。这节课中学生们的质疑也很值得回味“如果小白兔戴了白手套他会不会把果皮拣起来?”“如果小熊把果皮拣起来,那么这样对后面的小动物不就不公平了?”看出,学生真正在积极主动地思维了。

语文教案 篇3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

  难点:运用幻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朵七色花,七片花瓣。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 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故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的文章,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 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看出来的?请你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我要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心愿,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 )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制成随机板书:(每片花瓣上的愿望由小朋友写,交流后贴到黑板上来)

  7.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 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地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 (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

  指名读(指2到3名)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的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

  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是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呀!(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补天)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所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3.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四、总结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

  2.指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一、 说话

  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 揭题

  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 :荷兰)

  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 新授

  1、 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 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 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4、 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板书:向往赞美)

  5、 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

  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

  (生配乐朗读)6、 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四、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五、 作业 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 12 田园诗请

  水之国

  荷兰 花之国 向往赞美

  牧场之国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解决思考问题。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

  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

  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

  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

  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

  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

  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四、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心里

  鱼——纸上

  恒心、专心

语文教案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l、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学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三)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步骤

  (-)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简练的语言。

  2.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试读全文

  1.提示以下句子的音节组合:

  当其/南北分者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极天/云/一线异色

  是日/观/道中石刻

  其远石刻/尽漫失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2.以下几处凡须连读以明确语意的,用底线标示:

  余始循以入

  磴几不可登

  望晚日照城郭

  极天云一线异色

  视日观以两峰或得日或否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二、第一段导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诵读原文语句。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了万壑争流的壮美景观,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横亘于哪里?诵读原文语句。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怎样介绍日观峰?诵读原文语句?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小结:这幅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面。作者系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5.诵读。要求层次分明,字音清晰。前两句重音在“阳”“阴”“阳谷”“阴谷”上;后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

  三、第二段导读

  1.由三人分读第二段,并全段由几幅画组成?

  2.为第一层内容拟标题:旅游路线图?/p>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揽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层内容拟标题:登临泰山图。

  5.划出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品读登山之险。

  作者从南麓出发,取道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经由中岭,复循西谷,到达山顶,重点表现一个“登”字。作者好像一个导游,引导我们一道攀登,突出“险”字。“成如容易却艰辛”,山高达四十五里,石级竟七千有余,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山路,人们称之为“天门”,峰峦险峻,雾重冰坚,攀行何其艰难,正如作者在《岁除与子颖登日峰观日出作歌》一诗中所写:“坚冰登滑澄如脂”“攀空险才到顶”,登山充满苦趣,但乐趣亦在其中。

  6.为第三层内容拟出标题:晚清文照图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8篇】相关文章: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6篇06-05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五篇05-26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7篇05-25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05-20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06-05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06-04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05-29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合5篇05-27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编6篇05-22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