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品读、美读。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二、图片感知
展示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
师相机对部分图片做简单的解说,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
1.学生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3.理清文章层次。
四、合作探究
师: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辅以抒情。请大家在阅读中感悟吧!
1.默读“云海”和“日出”两部分,把喜欢的句子画上记号。(动态美的画上“—”,静态的画上“﹏”)
2.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云海:变幻莫测、景象万千 日出:瞬息万变、美丽壮观)
3.边读边现象,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描写的意境美。
4.再次默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是观察和描写有一定的顺序。二是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三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4)朗读现代诗。
(5)进行口语交际。
(6)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3)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思考。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8、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三、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学生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1)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2)扒扛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3)跺踢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
6、自由再组几个词。
四、作业。
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形近字。
2、学生辨认,口头组词。
3、学生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
4、再给学生五分钟朗读。
5、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6、学生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三、学生谈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
2、说话时要态度大方,讲文明。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都爱自己的班集体。可小华作为值周生,却遇到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大家都来帮帮他吧。(板书:大家都来帮帮他)
二、出示课件或图片
1、学生看图后,议一议。
2、汇报看图所得。
3、分小组讨论问题:小华怎么办?
4、汇报讨论结果:记下名字,教育小龙,让他以后不迟到。
5、请学生上台演一演。
6、学生评价表演者。
三、总结:
同学们知道了班集体的荣誉要每个学生来争取,每个学生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齐心协力,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展示才艺
教具准备
才艺展示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吧!
二、分组展示自己的展品。
三、小组评议后选出几个展在黑板上。
四、讲评或评比。
五、把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台。
六、作业:
动手办一份墙报(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从内容体会思想。
3、通过对课文的感悟,体会父亲坚毅、自信和勤劳的品格。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深入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描写父亲言行词句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深化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文插图)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就在这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块碧绿的翡翠”,这就是父亲的菜园。(板书)荒山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菜园呢?读完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
2、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研讨,深入理解课文
1、组内交流自学收获,组长负责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疑点、难点。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讨论问题:
⑴ 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体会菜园对我们一家的重要性。此外还要明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
⑵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格。
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出示课文插图)
望着荒凉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绿的翡翠”,你此时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可能只从“父亲真伟大”“我真佩服父亲”“父亲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等表面认识来谈。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从内心真实地感受父亲身上的那种坚毅、自信和勤劳的品格。更深一步地懂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永远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五、以本文为例,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阅读一篇写人或记事的文章,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板书设计】
28* 父亲的菜园
坚毅
荒凉的山坡 没有气馁 一块碧绿的翡翠
信心十足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和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声调的.音。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新课教学:
1.出示插图,这个阿姨在干ü绕口令,牙齿对齐iii。
2.齐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纠正学生发音。
3.再出示卡片,i的四个声调,尤其要注意第二声的教学。
插入绕口令:小汽车平走一声ī,小汽车上坡二声í,小汽车拐弯三声ǐ,小汽车下坡四声ì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i,学生凌空跟着老师写,然后请学生自己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5.u的教学,出示图片一只乌鸦在窝里,提问:这是什么鸟?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说出了是乌鸦。那它的窝象什么呢,学生回答象字母u,出示卡片u。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6.学习u的四个声调,还是用“小汽车平走一声ū,小汽车上坡二声ú,小汽车拐弯三声ǔ,小汽车下坡四声ù”的儿歌。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7.在黑板上范写u,请同学们仔细看,再让学生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8.ü的教学:出示图片,一只小鱼,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一只小鱼,插入口诀,一只金鱼ü。
9.齐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纠正学生发音。
10.再出示卡片,ü的四个声调,尤其要注意第二声的教学。
插入绕口令:小汽车平走一声ǖ,小汽车上坡二声ǘ,小汽车拐弯三声ǚ,小汽车下坡四声ǜ。
11.在黑板上范写ü,请同学们仔细看,再让学生在书本上写一个,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i、ü及四个声调。
2.读i、ü的四声,齐读,个别读。
3.复习小汽车的儿歌。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卡片y,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因为i和y的发音一样,所以可以花少量的时间,而且y没有四声的练习)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y,学生看,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写一个y,教师巡视。
3.出示整读音节yi,插入口令:整体认读yi。再请学生给yi找个朋友,学生自然说出衣服。出示yi的第一声,要求学生看清楚,标调是标在什么上面,告诉学生,我们称y为声母,声母是没有声调的。而我们把i叫单韵母,我们总共学过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
4.出示yi的另外三个声调,齐读,开火车读。
5.再出示另一张卡片,一只乌鸦,插入口诀,一只乌鸦w,告诉学生,w是我们学的另一个声母。
6.在黑板上范写w,学生先看,再写,教师巡视。
7.出示整体认读音节wu,插入口诀:整体认读wu,再给wu找个好朋友:乌鸦。出示第一声的wū,提问:这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标调标在哪里?学生回答。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y、w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以及四个声调。
2.读yi、wu的四声,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复习儿歌整体认读yi,和整体认读wu和四个声调。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卡片yu,插入儿歌:小ü见到声母y,擦掉两点还念ü。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复习
出示yi、wu、yu的四个声调,将这几个整体认读音节打乱,请学生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布置作业
完成生字本,要求书写端正,姿势正确。教师巡视。
iuü的教学反思
在iuü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比较顺利,但到了整体音节的时候发生了很多问题,学生始终记不住“yu”到底怎么读,即使他们的绕口令绕得非常顺利,但是独个放在黑板上,许多学生还是认不着,到最后只好一个一个学生地教。写的过程也发生了点问题,许多学生在写yu的时候ü总是忘了摘帽子。所以在教整体认读的时候花了不少的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全文详细叙述了弗莱明经过不懈的研究探索终于发现了能给人类解除疾病痛苦的青霉素。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探索科学发现。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七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
3、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
重点:
了解青霉素的发现经过,学习弗莱明的探究精神。
教法:
讨论法
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青霉素是什么吗?
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 自读课文,深入理解
(1)1927年,弗莱明的研究课题是葡萄球菌,但是他怎么发现了青霉素了呢?
(2)找找发明青霉素一共做了几次试验。
(3)找出弗莱明决定做实验的句子。
(4)读这些句子,谈感受,体会弗莱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精神。
(5)说说每次实验的结果。
(6)弗莱明是弗莱明怎样的条件下发现青霉素的?
(7)弗莱明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发现了青霉素,他的发现为人类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8)齐读最后一段。
(9)学完课文,你觉得弗莱明是什么样的人?
四、回归课题,理解“发现”与“发明”。
五、课外拓展、丰富知识
作业:
自选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2、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1)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2)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①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②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1)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2)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3)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
课外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从相关的课文、课外书以及网站上去搜寻列宁的故事,两周后召开“感悟列宁”综合学习报告会。(形式自拟)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鲸
<<鲸>>
教学目标 :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这幅图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三、赏读,展开想象。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尾段导入,了解意义。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二、小组合作,专题探究。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整幅的《清明上河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老师提供资料,供学生查找。
三、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交流,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二是清明活动,三是市招类。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车,三是轿子,四是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痛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等。
四、按专题习作。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筑》等写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也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的体会。可以个人写,也可以小组合作写。写后互相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8-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学语文《眼睛》教案10-27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4-09
小学语文《习作》教案02-25
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07-30
小学语文《松鼠》教案07-06
小学语文教案07-23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