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18 10:00: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光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课题,司马是姓,叫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让学生打开书,看本课的内容,除课文以外,有一幅插图,课后有3个作业题。

  2.范读:边听边想,这一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范读。

  (2)看插图上画的都有什么?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课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玩:音w2n但是读课文时一般带有儿化音。

  读词语卡片:

  古时候孩子朋友跑去叫有一回

  5.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学习。

  (2)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3)指名汇报自学和同桌交流情况。

  同学们,老师现在指名来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叫到的同学,你不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为刚才是你们两人讨论的,一个说完后,同桌还可以补充。

  利用熟字记字形的有以下几个:

  古:上边“十”,下面“口”,

  时:左边“日”,右边“寸”,

  回:大口套小口,笔顺:回。

  朋:左边“月”,右边“月”,

  玩:左边王字旁,右边“元”。

  跑:左边足字旁,右边书包的包字,笔顺是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记字:

  候:左边单人旁,中间一竖,右边是:。

  孩:左边“子”,右边笔顺:丶亠。

  友:一横加一撇,带上一个“又”。

  让学生理解词语和一字组多词帮助理解字义:

  古时候:很早很早以前称古时候,昨天,前天叫古时候吗?不叫。

  古(古代)(仿古)(蒙古)

  时(时代)(时间)(小时)

  候(气候)(等候)。

  朋友:关系不错的人称朋友,本课小朋友,指关系好的小孩。

  友(友谊)(友好)(亲朋好友)

  玩(玩耍)(玩艺儿)(贪玩)

  跑(跑步)(跑来跑去)

  (四)在学习生字、生词的同时,把课文读通顺。

  1.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得”的音。

  请同学读词语:长得又大又圆。

  这里的“得”读de轻声;本课“得救”了,这里的“得”读二声d6,是得到的意思。比如:我得到妈妈的宠爱。我得到同学们的帮助。

  2.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一是注意生字词在句中的读音和字义,二是把课文读通顺。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包括每一笔的位置。

  2.重点指导下列字:候、孩、跑。

  3.学生在本上描一遍田格中的生字。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二)进行句子训练,体会词的作用。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遇事不慌,动脑筋想办法,在紧急情况下,做事果断的教育。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指名读。

  古时候小孩朋友跑回去

  (二)谁能告诉老师,司马光姓什么?叫什么?

  (三)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2.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四)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古时候”是指很早很早以前,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全是古代人的着装。

  2.学习第2自然段。

  (1)小声读这一段,数一数共有几句话,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每一句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找重点词理解。

  ①第一句话中“他”指的是谁?(司马光)

  ②学习第二句话时,让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插图,思考:

  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几个孩子,哪个是司马光?

  b.从图上假山和水缸的位置,再看这口水缸怎么样?从句子中哪儿看出来的?

  “假山”是用石头人工堆砌成的,大树下面有假山,假山脚下有口大水缸。

  让学生观察水缸到底有多大,和几个小孩子的个头比。里面装满了水。

  (3)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句要突出“他”的音,第二句话要突出“大”,“装满”,让大家能够通过你的读听出来这口水缸怎么样,里面装的水是怎么样。

  通过看图,指名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也为理解后面的课文打下基础。最后说一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4)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先读课文看共有几句话;接着找重点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学习第3自然段。

  小朋友们和司马光在花园里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插图,想象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里的。

  司马光和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的。

  (2)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3)再读这段,想一想,缸这么大,里面又装满了水,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一方面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下段课文奠定基础。

  4.学习第四段课文,小组学习。

  (1)小声读课文,自己想一想掉进水缸里小朋友的处境,再想一想别的小朋友的心情会怎样,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谈自己的理解:

  从“别的小朋友”看出是除司马光之外的小朋友。“都慌了”和后面句子中的“有的……有的”,“叫”、“喊”、“跑”、“找”是相对应的。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面临着被水淹死的危险,小朋友们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叫喊”目的是叫大人们听到呼救的声音,来救小朋友;“跑去找大人”,也是这样。再让同学们想象,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做能来得及吗?为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果断打下基础。

  (4)指名朗读:要读出小朋友们那种心里焦急的紧张气氛。读“有的”“有的”时和逗号前面的句子接得紧一点。

  5.学习第五自然段。自己学习。

  同学们,小朋友们都慌了,因为他们知道,时间长了,那个小朋友有生命危险。想通过叫喊,跑去找大人来救小朋友。这时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1)按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这一段。

  ①提醒同学们自学时,抓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去理解句子。

  ②看图,哪个是司马光,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司马光没有慌,从表情上看出来的,其他小朋友惊慌地咧着嘴,而司马光的神情表现很镇静,不慌张。

  ③指名读自己理解。

  “举”、“使劲砸”、“几下子”说明什么?遇事不慌,认真动脑筋,想办法,聪明、果断。缸破了,水从破洞里流出来,落水的小朋友就不会被水淹死了。④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6.学习最后一段。

  同学们,司马光遇事不慌,他机智勇敢地举石头砸破了缸,救出小朋友,这时大家的心情如何?带着轻松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得救”重读。

  总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句子训练。课后作业第2题。

  1.投影出示句子。

  2.让学生自己填空。

  3.填空后,自己读一读每一组的两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4.指名说一说。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意思更具体,更明白。“在花园里玩”限制了玩的地点。“石头”说明司马光用“石头”砸缸,不是用别的,意思比第一句更明确,更完整。

  (六)作业。

  1.巩固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4)“我”字第一笔是撇,“找”字左边是提手旁。

  同学们,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有很多字,音相同,还有很多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们学习要认真、仔细,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不要弄混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和1个偏旁“”。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二、教材说明:

  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利学生理解字义,认记字形,激发他们热爱汉字。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建议:

  (一)认字、写字

  1、认字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教认字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先指导学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认读“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告诉学生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读一读、记一记“目”。最后小结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在掌握学法后自学其余生字。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学生没有说到的为难点,就重点指导。在学生说字时,教师要针对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随“兔”的教学,认识“”(角字头)。

  巩固生字除认读外可采用图片与生字连一连、贴一贴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分,领着大家读一读。

  2、写字

  结合“十、木、禾”的书写,本课要认识“丨、丿、”三种笔画,知道“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为此,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的名称不必讲,或俗称带针尖的和不带针尖的)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收笔处为针尖状;不带针尖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重些。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同时送力到笔尖。

  本课的三个字较前有难度,教师必须当堂示范,示范的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感悟笔笔到位。三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带针尖。

  木:横短竖长,不带针尖。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二)实践活动

  课后“我会连”为扩展练习,其中的生字,学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汉字中这类象形字还有不少,只要联想实物的形状,很容易记住。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连一连,试着认一认,教师再检查、纠正,指点识字的方法。

  配合本课教学还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说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戏。(不拘于学过的生字,自己认识也可。)

  “木”加一笔是什么字?(禾、本)加两笔呢?(米、机)

  “口”加一笔是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

  五、教学设计举例

  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自主学习。

  (一)尝试认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问问谁认识,是怎么会认的?(这三个字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生活中也有接触,利用学生生活积累认字,激发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动学习。)

  (二)揭示课题,教“目”字

  1、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2、以学“目”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三)学生自学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相机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绍象形字的特点。举“兔”为例,并认识“”。

  3、再读字、看图,体会生字的象形特点。

  (五)巩固生字

  1、用卡片比赛认读。

  2、选生字卡片放在实物图下的括号里。

  3、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连”。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练习

  找找还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倒、模,理解22个新词。

  2、能说出第5段排句成段的顺序,说出哪几句是围绕同一方面的内容写的。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课文的最后两段。

  4、懂得自己遇到不幸境况,不要灰心;别人遭到不幸,不要嘲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训练点,按要求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积极意义,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准备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画像、磁带、录音机、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训练找反义词。

  2、读通课文,了解大致意思。

  3、学习第1、2段,朗读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安徒生画像及《安徒生童话》,简介安徒生。

  二、揭题,读题

  三、初读课文,思考

  1、丑小鸭的丑什么意思?

  2、丑小鸭长大以后成了什么?

  四、学习第1段

  1、自学该段生字

  2、自读课文

  A、说说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B、划出说明丑小鸭长得难看的句子

  3、朗读指导

  4、填空

  嘴(大大的) 腿( 的) 样子( 的)

  五、学习第2段

  1、自读,思考:你觉得丑小鸭怎么样?

  2、填空:()的丑小鸭

  3、朗读指导:孤独、可怜

  六、作业

  1、齐读1、2段

  2、给多音字注音

  等待() 待()会儿

  模()样 模()糊

  3、课作2、3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3—6段,能按问题找到对应的课文段落。

  2、能按要求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

  3、能区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3—4段

  1、自读3—6,思考:哪几段是写丑小鸭离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读3、4段,先自学生字,再填表

  来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鸭()

  ()里小鸟()猎狗()

  ()丛中天气()

  3、再读课文3、4段,继续填表(接上表右边)

  丑小鸭怎样做

  离开了水草地

  白天()晚上()

  ()在芦苇丛中

  4、朗读指导

  4、丑小鸭离开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学习5、6段

  1、哪几段是写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天鹅,很快乐?

  2、自读,学习生字

  3、学习第5段,巩固单元学习提示

  A、齐读,思考: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B、回顾按事情发展写的段,应该怎样读?

  C、自读,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哪几句说同一方面的内容?这段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4、学习第6段

  A、默读,用~~~划出说明丑小鸭快乐的句子。

  B、训练有表情地朗读。

  5、丑小鸭发现自己长成了美丽的天鹅,为什么那么快乐?

  四、作业

  1、课作5

  2、齐读3—6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默写5、6段

  2、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学会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丑小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作1、2、3

  五、理解、学用“极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初读课文。

  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

  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命。(板书)。

  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2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

  (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

  2.过渡。

  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

  1. 出示生字。

  2. 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

  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

  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

  3. 师范写。

  4. 生练写。

  5. 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

  生背诵有关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选出读得的同学,呆会向全班展示。

  2.朗读展示。(展示2到3个小组)(视机板书)

  小组代表读课文。

  问小组内其他成员:你们推选他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感受要说得细腻些。

  既然你们体会得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和他一样棒,小组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升华全文。

  师:春天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四、拓展视野,发挥联想。

  这首春的颂歌其实并没有唱完,还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学写生字。

  小鸟在枝头上唱出了清脆的歌声,蜜蜂探访花朵,小鱼追逐嬉戏,它们也来教我们写字了,瞧:(枝、脆、访、逐)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枝、脆、访都是左右结构,不能写分家,脆、访左窄右宽。

  逐是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弯勾从第一撇中间起笔,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笔是点。

  3.师范写。

  4.生练写。

  5.作业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诺贝尔晚年将自己的巨额资产用于捐助祖国医学事业和设立诺贝尔奖的辉煌业绩,歌颂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首先概要介绍了诺贝尔一生的发明创造和拥有的巨额资产,接着以主要篇幅叙写了诺贝尔晚年的心愿和业绩,最后简要说明了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与文明事业的巨大贡献。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诺贝尔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是通过诺贝尔晚年的业绩,体会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

  1、比鲜侗究7个生字。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3、倍炼课文,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感染。

  4 、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按阅读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然后展开讨论。要鼓励学生独立钻研,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作出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提出下面两方面问题。

  第一方面:

  ①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

  (“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②这个心愿是怎样实现的?

  (捐助祖国医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③为什么要设立诺贝尔奖?

  (“我生于瑞典,长在俄国,在美、法接受知识的启蒙,曾到过德国养病,如今在意大利安度晚年。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类的权利。我的财产不仅要献给我的祖国,还要献给世界。”)

  ④诺贝尔晚年对自己巨额财产的安排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反映了诺贝尔爱科学、爱祖国、爱人类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方面:

  ①“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②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

  (这两个问题实质是一回事。“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晚年把自己的巨额资产用来捐助祖国医学事业,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对世界和平、科学事业的发展、文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课文也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

  ③这两件事有怎样的联系?

  问题③,学生是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这个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难度。可先让学生自己谈,教师再作指点。

  这两件事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件事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为了科学而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件事则表现了诺贝尔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强烈的爱。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基础,第二件事是诺贝尔思想感情的进一步发展,是诺贝尔无私奉献精神的升华。诺贝尔一生辉煌,第二件事是诺贝尔“最后的辉煌”,使诺贝尔的名字留芳百世,万古垂青。

  1.无论学生按怎样的思路提出问题,都应加以鼓励。从对所提问题的讨论中能说出表现诺贝尔辉煌的两件事,并从中领悟到诺贝尔爱祖国、爱人类、爱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就行了,就说明学生读懂了课文。

  2.朗读课文时,要体会诺贝尔对巨额资产的安排作出决定前后的不同心态和感情。晚年的诺贝尔既要忍受疾病的折磨,又要忍受亲人逝去的痛苦;既依恋着自己的事业,又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要理解这个时候诺贝尔内心的痛苦、郁闷和矛盾,读3、4自然段时,声音要低沉缓慢。当诺贝尔对自己的巨额资产作出最有意义的安排后,心情格外愉快,“感到无比幸福和轻松”,因此读倒数第2、3自然段时,要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感。朗读诺贝尔遗嘱的文字,要读得庄重、严肃,字字清晰,句句深沉。

  3.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崎岖:形容道路凹凸弯曲不平坦。文中指在科学事业上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

  辗转:文中指诺贝尔由于疾病折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安稳入睡。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自己身后事的嘱咐。文中指诺贝尔晚年以书面形式写下的对自己巨额资产所作的安排。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诺贝尔的资料读一读,加深对诺贝尔的了解。

  四、参考资料

  诺贝尔奖金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的遗产设立的奖金。根据他的遗嘱规定,将其遗产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每年约20万美元)分设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种奖金。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金。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评定各类奖金的机构为:物理、化学、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物或医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医学外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金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所选出的五人委员会评定。读读背背

  这里选取的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词作者叙写了自己赴边关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词分上下两阕,即两段。上阕写行程艰辛,下阕写夜不成梦。

  词的具体内容大概是这样: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榆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篷点点灯光。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教学时不必作过细的解释,疏通句意,初知内容即可。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好这首词。词作押韵和谐,上下阕结构一致,琅琅上口,好读好背。朗读时要突出韵脚:程、程、行、灯;更、更、成、声。这样就显得和谐悦耳、响亮动听。同时要处理好节奏,如,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下阕后两句节拍与此同。教师可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要求达到熟读成诵,人人背会这首词。

  参考资料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12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10个会写字。

  3、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其他植物传播种子办法的儿歌,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师生合作、同桌合作探究,交流反馈。

  2、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旅”“蒲”等12个认读字,会写“已”“甲”等10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了解“四海为家”“降落伞”“纷纷出发”“带刺的铠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感受语言的趣味,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有探究科学的愿望。

  三、教学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

  2、观察事物苍耳,亲身实践,体验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

  3、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4、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重视在阅读中复现认读字。

  5、通过自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接读、全班齐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感受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一读。

  2、植物种子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孩子,传播种子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字词学习

  1、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条里面的认读字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再读读生字所在的词语。

  2、出示课件:词语

  (1)认读字所在的词语:旅行、蒲公英、娃娃、纷纷、苍耳、知识

  (2)需要借助图片了解的词语及相应图片:降落伞、山洼、带刺的铠甲

  (3)需要声音和动作了解的词语:啪地一声、炸开、观察、蹦着跳着

  (4)课后练习中AABB式词语

  小老师带读。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做动作了解词语,并拓展AABB式词语。

  3、词语送进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课件: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学生读课件中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同音字“得”在课文中的不同读音。

  (三)新课讲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

  引导学生说出田野、草原、山间、海边等地方,感受“四海为家”。

  (2)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植物的家,这就是课文中说的“四海为家”。读一读。

  (3)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呢?快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出示图片:蒲公英及空中飘浮的种子。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像“降落伞”。

  ①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认识蒲公英。“蒲”是认读字,在这里复现。

  ②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的快乐。

  ③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

  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

  ④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

  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和降落伞,读词语“降落伞”。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大多数学生有过在路边吹蒲公英的经历。结合生活感受,对于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易理解。“降”是认读字,在此复现。

  (2)结合生活,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

  ①很多同学都轻轻吹过蒲公英,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带着感受,再读读这一节,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风可以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②出示图片:蒲公英种子四散飘落。大自然的风儿就像我们的小嘴,轻轻一吹,看,这个娃娃出发了,这个也出发了,还有这一个,这一个。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就表现了它们出发的样子,快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纷纷”。

  (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

  ①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教师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有趣、奇妙。

  ②多么有趣又奇妙的大自然,看着老师的提示,你能试着背一背这个小节吗?

  出示课件: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___,

  把它________________。

  只要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就____________。

  3、借助实物,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出示实物苍耳:请学生摸一摸,感受“带刺的铠甲”。

  ①苍耳妈妈又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快接着往下读一读。

  ②这是课文里说的苍耳。你们都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感受带刺、硬硬的。

  ③它的身上有数不清的小刺,扎在手上有点疼。课文里又是怎么描绘苍耳的呢?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个小节,找一找哪个词语写了苍耳的样子?

  同桌读课文,找到“带刺的铠甲”。

  【设计意图】有很多同学没有见过苍耳,通过触摸实物让他们感受课文中“带刺的铠甲”一词的准确使用。

  (2)生生互动,动手实践,知道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①同学们,其实这带刺的铠甲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呢!再读一读这小节,看看谁还发现了它奇妙的作用。

  ②苍耳是怎么挂在动物皮毛上的呢?聪明的同学们,谁愿意试试,看苍耳能不能挂在你身上?

  学生尝试苍耳挂在有纤维的衣服上、头发上,感受神奇和有趣。

  ③难道因为有刺就可以挂在我们身上吗?细心的同学们,你再仔细观察观察手里的苍耳,看看谁有新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苍耳小刺的顶端带有倒钩。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实践和再一次的细致观察,发现苍耳传播种子的奥秘,突破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愿望。

  ④就是这些小钩,会挂在我们的衣服上,也会挂在动物的皮毛中。刚才把苍耳放在自己头发上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⑤出示书中插图:是啊,痒痒的不舒服。就像这只浑身挂满了苍耳的小兔。小兔轻轻地甩甩绒毛,苍耳的种子就来到了田野、山洼。

  (3)总结交流感受,读出感受,尝试背诵。

  ①这就是苍耳妈妈的办法,你觉得怎么样?

  ②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个小节吧。

  教师评价要抓学生读出的不同语气。

  ③多么聪明的苍耳妈妈,多么神奇的大自然。自己试试,看着老师的提示,背一背苍耳妈妈的做法吧。

  出示课件: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__________。

  只要______________,

  孩子们_______、___。

  4、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

  (1)出示书中插图。豌豆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同桌两个同学读一读,结合着插图和课文内容,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晒过后,豌豆蹦着跳着离开。

  (2)豌豆荚经过太阳的暴晒,失去了水分,炸开后跳出了豌豆宝宝。想不想一起看看这神奇的景象?

  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极少有见过豌豆荚炸开的景象,因此通过视频突破难点。

  (3)多么奇妙的景象,快和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读出你们的感受。

  我们一起合作背一背。

  课件: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____________。

  啪地一声,______,

  孩子们就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拓展

  1、大自然还有很多有趣和神奇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

  引导学生依据课外知识去发现。

  2、出示图片:柳树和柳絮、松树和松果。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

  3、只要你用心发现和学习,就能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呢!就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

  4、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吧。老师读课题,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最后一小节,全班一起读植物妈妈们的办法。

  (五)书写“会写字”

  1、按结构分类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按偏旁分类指导:纷经、如好、娃洼。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与不同。

  2、重点指导“已”,区分学过的“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介:

  《书的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单元。通过逛书店购书,借阅图书的实况片及自己介绍图书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书知识,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并进行渗透性识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获得图书的途径。

  2.了解书名、书的分类等有关书的知识。

  3.学会生字、新词。

  (二)能力目标

  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写字。

  2.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获得一些关于书的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情感目标

  围绕“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让学生明了书的意义,引发学生对书籍的向往和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有关书的知识,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通过活动、游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师:请大家一起来猜猜谜语。仔细看一看,这则谜语里面,有没有你不认识的字?

  课件出示谜语:有厚又有薄,有长又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

  (可能有的学生不认识“厚”、“薄”、“藏”三个字,教师请同学互相帮助识字,并顺便讲解“厚”和“薄”是一对反义词,“藏”是多音字。)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了,那么大家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则谜语。

  (生齐读)

  师:猜猜是什么?

  生:书。

  师:为什么是书?

  生:因为谜语中说“知识里面藏”。

  师:为什么“知识里面藏”就是书呢?

  (生答略)

  师: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就让我们到知识的海洋中去认识书吧!

  (生齐读课题:书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目的。同时,在猜谜活动中渗透识字教学。】

  二、观看短片,自主识字。

  师:你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书是什么样的吗?请看短片:书的历史。

  (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短片,边看短片中的字幕,边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合作解说短片。)

  【设计意图:学生不仅了解了书的演变过程,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对书的兴趣,而且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

  师: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感受)

  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虽然书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出示PPT,生齐读: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领略不同历史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书海”赞叹的同时,学生也在活动中自主识字。】

  三、走进书的世界,活动中识字。

  1.了解书的世界在哪里。

  师:走进书的世界,书的世界在哪里呢?翻书48—49页,寻找有书的地方。

  (学生汇报寻找的结果,并阐述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读词,强调“厅”的读音。把词条贴在黑板上,并指导“报”的书写。)

  师:黑板上的这些词语,都是小朋友们找到的有很多书的地方。谁还能帮它们分分类,哪些是买书的地方,?哪些是借书的地方?

  (学生分类,教师移动词条在黑板上分类。)

  买书的地方:新华书店、报刊厅……

  借书的地方:阅览室、图书馆、文化站……

  【设计意图:观察寻找、进行分类,使学生了解到获得书的途径。相机进行识字教学,字音、字形、字义教学落实。】

  2. 在书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1)阅览室见闻

  师:在书的世界中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呢?昨天,孩子们去参观了阅览室,谁能说说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师生聊天,谈论在阅览室的见闻,引导学生关注书的分类,并掌握在阅览室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的方法。)

  (在师生谈话中,相机指导“杂志”的读音和字形,强调“工具书”中“具”的字形。)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中,学生明了书是有分类的,了解到大致有些什么分类,分类的目的等,从而能在“书的世界”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书。同时进行识字教学的落实,字音、字形、字义的教学就水到渠成。】

  (2)设计“藏书格”小游戏

  师:为了便于人们阅读和快速查找书籍,工作人员对书进行了分类。现在这有五个小箱子,分别装着不同类的书,工作人员准备把它们放到书架上去,想看看吗?

  (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五个不同颜色的盒子,点击不同的盒子,出现不同类别书的封面或书名:有科普类的《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安徒生》,漫画《父与子》,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一个盒子中只有书名《木偶奇遇记》,书名号为蓝色,偶和遇分别为红色和绿色进行区分强调。)

  【设计意图: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游戏,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其中,有趣、自然、和谐的课堂情景,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认读书名,认识书的分类,活动中识字,教师巧妙指导。如“浒”字的认读,变生字小魔术,去三点水变成“许”,去言字旁变成“午”。小结: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呀!去掉一点点,多出一点点,就变成另一个字了。咱们小朋友可要特别留意呀!

  留白设计:一个空盒子。告诉学生书被借走,只留下书名。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书名,指导学生认识书名号。要求认读的形近字“偶”和“遇”,由于课件上颜色的区分,难点也迎刃而解。

  师:(小结)这些书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去读的书籍。走进书的世界,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3.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

  师:今天,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让我们来看看你们都带了什么书。

  (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书。)

  师:请向同桌介绍你所带的书的书名,并领同桌小朋友一起读读书名,还可以说说你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学生小组学习。)

  师:大家刚才都很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你们小组谁的书名最感兴趣?

  (学生集体交流。)

  师:(小结)还有很多有趣的书,咱们今天就不再逐个介绍,不过没有关系,我相信以后的课余生活,你们一定会更加丰富。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去了解别的小朋友手中有些什么书,你对谁的书最感兴趣,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师:我们的语文书也为我们推荐了一些好书,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书的书名。

  (学生读书名)

  师:如果你和书交了朋友,你就走进了书的世界,你就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设计意图:交流中学生互助学习,交流中展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和个性化表达,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好书的渴望。】

  四、书签创作,拓展识字。(7分钟)

  出示PPT: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师:老师把这句话写在了书签上,勉励自己努力去读书。我还写了两句,一起来读读。

  出示PPT: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师:请拿出自己的书签,也试着写一句,勉励自己认真地读书。

  (请学生读自己的书签。)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和好书交朋友,与好书一生为伴。

  【设计意图:这节开放性的识字课,在课堂的结束环节——书签创作的设计中,把对全课的总结升华、识字学习的延展、开放性的写字练习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感谢社区服务者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周围不同人的劳动,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

  [智育目标]:

  1.了解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尊重并感谢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者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尊重社区服务者并感谢他们。

  教学准备

  有关社区服务者的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学生活动设计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我们生活的社区是个大家园,社区内有很多服务者,你知道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吗?你了解他们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为我们提供方便的人们

  提问 你知道你所在的社区都有哪些便民店吗?他们都是提供什么服务的?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提问 除了书中提到的便民店,你还知道有哪些便民店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内还有修鞋店、修表店、配钥匙店、废品回收站等等很多便民店,这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们,为我们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社区环境而辛勤地工作着,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人们的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提问 你知道废品回收站吗?回收废品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物质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既能促进环保又能节约资源,是一件利国又利民的好事。

  承接 每天清晨,人们还在熟睡中,是谁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的环卫工人每天辛勤地工作着,把我们的社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活动 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社区服务者的。

  小结 这些社区服务者为了给我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勤劳地工作着,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感激他们为社区所作的一切。

  过渡 城市社区有如此多的社区服务者,那么农村社区有没有呢?

  活动 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农村社区是否有社区服务者,如果有,都提供了哪些劳动。

  小结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与城市的人们一样,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例如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生活解决不了的困难,都能得到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它们被称为“农民的致富中心”。通过这些服务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社区的服务者的劳动,不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服务者的劳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为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社区环境。他们的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并感激他们的劳动。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社区里有很多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劳动者,那么,还有其他方面的服务者吗?

  (讲授新课)

  板书 二、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

  提问 当你在社区内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里有保安人员和社区民警,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社区里居住的退休人员,他们是社区治安保卫积极分子,义务为我们的安全服务。

  提问 你知道你所在社区派出所的位置和功能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社区派出所一般都有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值班,维护社区的安全。你一定要记住自己生活社区的派出所的电话,做到“有困难,找民警”。你可以回家后,调查一些社区治安的信息,并向自己的家人汇报,把与民警联系的电话号码写在家里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以便急需时使用。

  承接 你已经知道了社区派出所的位置、电话和功能,那么你知道他们的工作情况如何吗?

  案例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阅读 教材P.53材料“王奶奶笑了”。

  活动 谈谈自己对社区保安人员和社区民警的认识。

  小结 社区里的治安人员和民警的工作非常辛苦,我们要尊重和感激他们的劳动,同时也要增加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居家生活一定要注意自我安全的保护。

  板书 三、提供文化服务的人们

  讲述 社区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了,生活的富裕带来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涌现出了许多社区的文化使者。

  提问 你知道所在社区有哪些文化场所吗?这些设施和服务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方便?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里有图书馆和文化站,在这里我们可以读书、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并且那里的叔叔、阿姨、老师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站、活动中心等等,在那里他们可以更加愉快地生活,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提问 社区里服务的人很多,通过你对社区设施和服务人员的调查,你对社区的感受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其他一些社区服务者,并通过调查社区设施和服务网点,更加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劳动为我们的社区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激发了我们对于社区服务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 板书设计

  主题四 感谢社区服务者

  一、为我们提供方便的人们

  二、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

  三、提供文化服务的人们

  教后反思:

  我们生活的社区里,不仅有许多方便我们生活的设施,还有许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的人们,他们默默地为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帮助,其中有为社区清洁卫生服务的人们,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为社区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人们等。教材呈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不同人的劳动,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

  我引导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列出社区服务的网点位置,社区服务的项目、种类和数量。使学生了解劳动者的服务劳动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按照买项链和退项链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课件(柔美的音乐)、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真情无价。

  2、教师示范读,学生跟着读。

  3、教师引导谈话: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吗?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柔美的音乐,认真倾听老师朗诵。要求:画出生字新词,思考:课文中无价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2、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强调要点。

  (1)字音:橱是卷舌音。

  (2)字形:庞是半包围结构,广字头书写的大小要能藏得住里面的龙,另注意龙上的撇和点都不能丢。

  3、教师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大家一齐读一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4、指名反馈:文中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5、教师小结:姐姐和妹妹间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间则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真情,这更是难得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细细体味这种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6、教师播放课件中的柔美音乐,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后说,理清文章的条理。

  1、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妹妹买项链,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姐姐退项链。

  2、指名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照买项链、退项链的过程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动了吧!他们都拥有一颗集真、善、美为一体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动和羡慕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想像画面,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体会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总结全文,拓展思维,启发学生用真心换真心,用真诚对待真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的那一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知道店主为什么会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小女孩。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项链、手帕、不胜枚举、寂静、脸庞、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满心欢喜、连蹦带跳。

  2、教师导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姐姐、妹妹还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围绕一条项链展开的。你能不能用这根项链把这个故事串起来。

  妹妹想送项链给姐姐——妹妹到商店买项链——店主把项链卖给妹妹——姐姐来退项链——店主把项链送给姐姐。

  3、师导:

  作者围绕条项链,为我们展示了人间用真情买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去感受这无价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体会真情。

  1、教师导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无价的真情分别体现在姐姐和妹妹之间、妹妹和店主之间、姐姐和店主之间。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用文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探究。

  3、集体反馈。

  4、教师导读:

  妹妹要送项链给姐姐,是因为――(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说的话)

  5、教师质疑:

  可是,店主为什么要把贵重的项链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卖给妹妹呢?请大家把店主人说明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6、指名反馈后引导学生想像:同学们,当店主人了解了妹妹一家的境遇,体会到了妹妹这份真情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水想些什么?

  7、教师小结:是呀,姐妹间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店主,让他看到了人世间不能用金钱买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几枚硬币的价格把贵重的项链卖给了妹妹。当姐姐来还项链时,他把项链送给了姐姐。他的行为一样令人感动。他用自己的真情保护了姐妹俩的这份真情。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导:

  同学们,小女孩、姐姐、店主这三个人,你想赞美谁?赞美她什么?

  2、指名反馈:

  我想赞美,我赞美她。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美丽的瞬间留在了姐妹俩的心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感谢姐妹、店主,他们用真情唤起了我们所有人的这份真情。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部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8-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画风》教案07-16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学语文园地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