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复习目标: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字词,能找准反义词,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从文中得到的启发。
复习过程:
一、 复习认读的字
1、 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表(一)中第七单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读错的读音。
2、 交流重点的读音:注意翘舌音:持( ) 耻( )逝( )
平舌音:素( ) 前鼻音:愤( ) 朴( )
3、 交流多音字,并组词
量( )( ) 盛( )( ) 称( )( ) 撒( )( )
二、 复习要求写字词
1、 读读词语表,记忆字形,注意难写的字
2、 提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矛盾” “谦虚” “鞋” “懂”
重点区分:抢 坦 般 阶 恼 朴 陶
抡 担 船 价 脑 仆 淘
3、相信词语的意思,找找反义词
进攻 傲慢 丑陋 懦弱 愚蠢 大方 冷漠 认真
三、 复习课文
(一) 复习《矛和盾的集合》
1、 说说矛和盾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 利用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什么?
3、 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4、 例举课外的例子说明最后一句话
(二) 复习《科里亚的木匣》
1、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动作的词,从中觉得科利亚怎么样?
2、 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
1找出两次挖有什么不同?
2从文中你又觉得科利亚有什么特点?
3、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告诉我们什么?
(三) 复习《陶罐和铁罐》
1朗读复习1-9小节
2找出描写铁罐与陶罐神态的词
3从中觉得它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
2、《陶罐与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会用“---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句式说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受到心灵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减少生活中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教学重点:
会用“---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
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联想、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PPT,多种音效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巩固词语。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复习完了生字,咱们就继续走进噼里啪啦城,去听一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三、品读课文,体会安静、舒适的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好处。
问题一:从前,有一座城市叫:“噼里啪啦城”,为什么这样叫?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语句来读一读。(播放音效)
问题二: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他听到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小男孩想的办法来理解)
问题三:结果,这位王子得到的是什么礼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安静”的?(播放音效让学生感受) 学会用“听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联想说话。
问题四:“安静”多好啊!它使得这个噼里啪啦城变成了 ?使得这个城里的居民也变得 ? 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 ? 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要 ? 在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要 ?
四、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 明白:噼里啪啦城里的响声是生活中的噪音,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板书设计 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小鸟歌唱 大自然的声音 微风低语 美妙 溪水潺潺 作业设计
1.完成以下练习:
①傍晚,我漫步在小溪边。听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
②清晨,我走在田野里,听到了 ,听到了 ,听到了 。
2.把这篇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思路一: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思路二: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
学习提纲
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
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4.间的意思是();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5.绿的意思是();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6.诗集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
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音:间、数、重、还。
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
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
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1) (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猫》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学生明确、完整、简洁地表达段意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踩印几朵小梅花”、“淘气”、“绝不会”等词和词组所表达的感情。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5.背诵课文第4节。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扎、编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塑、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炼字艺术。
2、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读鉴赏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并说说这些诗句分别体现的情感。提示:诗句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二、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三、品读鉴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四、课堂小结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 有声有色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借助《小猪变形记》绘本的情境,激发想象兴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快乐。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想象兴趣,让学生乐于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超级变变变”,老师说出一种动物的名字,你就要变成这种动物,做做它们的动作。(小鸟、猴子、袋鼠、大象、长颈鹿、小猪。)
二、师生共读故事(变长颈鹿)
师:你们扮得真像。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猪,看,你觉得这只小猪怎么样?看了这只小猪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身上有翅膀?怎么变形的?……)这么多疑问,那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去看看吧!故事的名字是______。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猪,过得非常幸福,天天吃得饱饱的,吃饱了就在大树下晒太阳,可是,日子久了,(图片)这时小猪心情怎样?(不快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真不错,读绘本有一个方法就是要看,要仔细看图片,感受图片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师读绘本(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真烦。”他嘟囔着,<生>:“烦、烦、烦、烦、烦!总该有点儿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于是,他小跑着出去了。
1、图一
①小猪小跑着出门了,跑到路边遇见了谁,在干什么?(出示插图)
②你看,小猪仰着头,瞪大眼睛,一个劲儿地盯着高高的长颈鹿,它会想些什么?
(指导读文字)跑到路边,他看到长颈鹿在吃树梢上的叶子。他瞪大眼睛,一个劲儿地盯着人家瞧,“我敢说,做长颈鹿一定很刺激。”生齐读,边表演。
师:是啊,长颈鹿好高啊,脖子真长,小猪羡慕不已啊!
③师:突然,小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会是什么好主意呢?孩子们,谁猜到了?(把自己变成长颈鹿)
2、图二
①看,小猪来了。
(图)谁说说,小猪是怎么做的?(学生看图说话)
(图文)指名读文字。②理解高跷(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踩着高跷散步的感觉如何?
3、图三
①小猪站在高跷上走啊,走啊,啊,他可从来没有这么高啊,周围的东西一下子都好像变小了,小猪心里高兴极了。这时,他遇到了——斑马(出示插图)
②高高在上的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呢?(学生自由说)
那文中的小猪是怎么说的呢?(得意洋洋)
指名读:谁愿意来做这只小猪呀?
③那斑马会怎么说呢?
齐:“你不是长颈鹿!”斑马大笑着说,“你是一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最好小心点儿。”
师:小猪一听,可不高兴啦,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走多远……你猜怎么了?
4、图四
①(出示声音、插图)瞧,小猪摔得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指导读文字。
师:这回小猪还神气吗?一齐读。
是呀,当长颈鹿虽然站得高看得远,可是会摔倒的呀!
5、想象故事
过渡:不过,还没走出两步,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你们猜猜小猪又想到了什么?
小猪来到路边,看到(谁在干什么)___________,他想:哇!____________。
于是(他去怎么做的?变成了什么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它遇见了(哪个动物?它们有什么对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小猪怎么样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自主阅读
1、师播放ppt,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默读,声情并茂地读出声都可以)
2、总结:小猪这趟变形之旅变了些什么?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小鸟
四、演一演
师:小猪的变化中,什么地方特别有意思?
师:带上动作和这生动的语言,和你的同桌一起演一演吧!你喜欢哪部分就演哪部分。(待会上台表演还要请一位同学来帮忙说旁白。)
五、继续读文,深化主题
1、师问表演小猪学生:请问这只小猪,变成了______你快乐吗?小猪用尽了各种办法把自己装扮成别人,想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可是它并不快乐。那么,最后小猪找到真正的快乐了吗?让我们再去泥潭里看看吧!
2、读结尾
1)配音,读结尾。
2)师:这会小猪的心情如何呀?“太棒啦!”小猪高兴得大叫,“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生齐读该句。
小猪终于找到自己的快乐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做自己,最快乐!(板书,齐读)
就像我们班,52个同学各有各的优点,有的可爱,有的聪明,有的懂事,在老师心里你们都是最棒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所以也请大家对自己说一句:做自己,最快乐。
六、读封面
1、师:同学们,咱们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绘本的名字是:《小猪变形记》,作者是谁?
2、介绍:这本书是英国插画家本·科特自写自画的作品,是金波审译的。
七、推荐阅读
1、同学们,像《小猪变形记》这样画出来的书,就叫做“绘本”,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本,我想,只要你用心读,用心看,一定会爱上这些绘本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男孩,别哭”四个字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含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联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与价值观
感知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
2、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方法: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果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不理解的词句旁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2)理解词语。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重若千钧:形容担子很重。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试着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家乡山雨的特点。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回忆“我”10岁那年被山雨所困的情景。
第三段(第7自然段):“我”对“男孩,别哭”四个字的感悟。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归纳学法:将课文各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总结
1、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因为从那一刻起作者明白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应对困难。)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题目。
六、板书设计
男孩,别哭
男孩:遇到山雨——哭泣
深沉父爱
面对困难,学会坚强
父亲:吆喝扶起——别哭过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8-06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案04-12
小学语文教案04-12
小学语文《天马》教案06-21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06-22
小学语文《祝寿》教案06-22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