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28 17:21: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演示,激趣引入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自由汇报,诵读感受,引导评价。

  四、拓展延伸,领会深化

  1.小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识记字形。

  2.小组向全班汇报是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

  4.用生字进行组词和说句。

  四、巩固识记

  1.小组合作,互相检测。

  2.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五、发展语言

  出示课后练习3,让学生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里。

  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乘、坐、引、餐、具、糊、或、者、绑、否”10个生字,知道“乘”是个多音字。积累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正确书写“乘、具、或、者、否”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感知感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太空中有趣的生活,知道太空中的生活为什么有趣,并能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4、能结合课文以及课外知识,展开想像,练习说说当自己飞上太空时,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以及课外知识,展开想像,练习说说当自己飞上太空时,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入新课

  1、师介绍“太空”:地球——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也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它是我们至今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太阳系包括地球在内的9颗行星就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阳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带领它的成员,万古不息地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是一个星系,银河系中至少有20xx亿颗星。宇宙中有着太多的奥秘,因此人们萌生一个愿望——到太空去。(揭题)

  2、是否还记得这个时刻。放录像。

  3、请学生仔细听:“到太空去曾经是人类美好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再听老师说一遍,学生动唇不发声。指名说。

  4、回忆:人们怎样进入太空的?(乘坐火箭、航天飞机)读准“乘”,在田字格书写,讲解记忆方法,学生书空。

  二、整体进入深入学习

  1、听录音:让你大饱耳福。边听边记,“太空中什么有趣?”

  2、自己读一读,“太空中什么有趣”?(餐具、吃饭喝水、睡觉)

  3、文中那几小节为我们介绍太空中有趣的生活?按常规读课文,自学课文。

  4、读3、4两节,划出具体描写餐具、睡觉、吃饭喝水、睡觉有趣的句子。大声读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5、指名三人分别读句子,要求读通句子。再请三位。

  6、在三方面选择一方面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方面,出示“有磁性的”

  指名读第二方面,出示“装在牙膏管里挤出来吃。”

  指名读第三方面,出示“坐、卧、趴拿、大顶”、“必须把自己绑在一个地方”。(一起介绍。)

  7、借助板书,同桌相互介绍太空中有趣的生活。(指名一个人说,师生配合读。)

  8、出示:引读第二节。

  9、快速读文,用“——”划出为什么会出现有趣的生活?出示:引力(开火车读)

  老师介绍:引力(又称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指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而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失重。

  10、放录像:还看到了那些有趣的事?请交流看到有趣的事?

  三、总结复习

  1、复习词语:开火车读。

  2、师生配合读。

  3、出示一段话:同桌互读——齐读。

  4、课后抄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材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学好学习内容。

  课堂不只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

  一、文本解读走向生本

  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要深入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会跟老师心中的^答~`案完全一致,可能会有多种情况。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答~`案和对策,并准备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内容选择走向生本

  语文课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儿童就该有一片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过早地让他们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之类的道理并不一定是好事。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三、教学过程走向生本

  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针对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学: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策略,努力达成目标,这就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

  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该装傻时就装傻”。建议采取的措施:

  1.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谈感受,已经知道的就无需再纠缠。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质疑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提出“真问题”。

  3.十分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4.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作业。尽量设计分层作业。

  提倡“先试后导”、“先学后教”,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总结、运用的过程。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低效的感悟和讨论。

  四、反馈评价走向生本

  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反馈评价要实事求是,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是老师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评价语言,先求正确、规范,通俗明白,让小学生听得懂。在此基础上,再求生动形象,有文采,有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誊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6个生字“雏、巢、蜜、蜂、航、封”。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子的含义:“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3.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默读课文,默读时要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时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在电话没有普及之前,要和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

  人们通常采用写信的方式。你写过信吗?收到过信吗?见到过信吗?

  2.板书课题:信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有个小朋友,刚学会写信,想写好多的信。这些信都是替谁写给谁的呢?自由读课文。

  2.交流讨论,多媒体出示:

  雏鸟妈妈

  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云

  树树

  自己自己

  3.结合交流讨论,学习“雏”

  媒体演示:

  (1)雏鸟的图片。“雏”的意思就是刚出生的鸟。

  (2)“雏”共有()笔。

  (3)比一比组词:雏()准()难()推()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二节——第六节。

  1.读读想想,这么多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交流讨论,媒体出示:回巢、采蜜、航海、春雨、森林。

  3.结合交流,学习“巢”。

  媒体出示鸟巢图:

  (1)“鸟巢”是什么?“鸟巢”又可以叫“鸟______”?

  (2)“巢”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注意。练习写字。

  4.再读读2——6节,想想为什么要写这些信?

  5.交流讨论,媒体出示:黄昏、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理解词义:黄昏(读读第二节,说说黄昏指什么时间?)

  姹紫嫣红(指导看注释,启发说说春天有哪些花?)

  读读2——6节,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

  (1)因为,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她快去航海。

  (2)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快回巢。

  (3)*因为__________,所以替______给______写信,__________。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指导读第6节,理解“心贴得更紧”的意思。第2——5节:学生自选一节练习朗读,

  大组交流。

  (二)研读第一节

  1.读读,思考:为什么信要用心来写?

  2.练习默读第一节。

  四、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雏鸟、回巢、自己、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春雨、天边森林

  2.试试你身手: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说几个:

  例:风(平)浪(静)

  山(清)水(秀)风(和)日(丽)

  情(深)义(重)窗(明)几(净)

  3.熟读背诵课文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1)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2)模仿课文的样子,试着写几句话,第一节可以用,也可以自己写。

  2.作业:

  (1)抄写词语,一词一行:雏鸟、黄昏、森林、自己、风平浪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陬。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利用生活现象,巧妙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人们用秤称一些东西,想知道那件东西的什么?(对,那东西有多重。)可是,你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为什么要称大象?都有谁在想办法称大象?

  2、讨论为什么要称大象。(略)

  3、讨论都有谁在想办法称象?(官员们和曹冲)

  官员们和曹冲的办法谁的更好,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三、详读第三段,为学习下一段打好基础

  1、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称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段。

  2、先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

  官员们想出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造一个特大的秤,第二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来称。

  这两种办法行的通吗?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备课系统”中的动画设计来演示,生动地展示这两种方法的弊端。

  曹操对这两种办法满意吗?从哪可看出来?

  比较: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指名读这两句话。提问: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样了,语气和语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满意。

  3、分角色读第三段,再次体会。

  四、精读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难点

  1、可见这办法不行,那曹冲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曹冲的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我请四名同学来分别来读这四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个办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3、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学们提出“把大象赶上岸后,为什么要‘沿着水面’画一条线呢?”什么是“沿着水面”呀?“沿着”就是靠着水面、挨着水面、贴着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画一条线,这就叫“沿着水面”画一条线。

  那为什么要画这条线呢?很明显是为第二步船上装石头做准备的。这条线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这么重。

  在看第二句,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为什么船沉到线就停了,不能再装石头了呢?再装会怎么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出示字片比较:

  船上装石头,船身超过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样了?(说明石头比大象重了)

  船上装石头,船身没有下沉到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样?(说明石头比大象轻了)

  因此,只有当船上装石头,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条线,这时石头的重量才会与大象相等。

  第三句,称石头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说出了称象的过程,同学们再把这段读一遍,试着总结一下每一句的重点内容: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下船 装石到线

  称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学习第五段

  六、总结全文

  1、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种办法?

  因为他很聪明,善于动脑筋,善于注意观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积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错误意见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这不切实际中却包含着一个“切实际”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个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诞无几,谁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个完整的大象分开呢,怎么能把它“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取了这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先设法找到了一个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当于秤盘,水相当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线相当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这样就可以实现“化整为零”,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大象的重量。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

  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

  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

  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

  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

  哗夸机智勇敢

  5.作业 。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0Ll,高声

  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

  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

  (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是件,要沉着

  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

  慌字中间没有—点。

  砸缸救人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伙伴》教案06-23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6-23

小学语文《插秧》教案06-23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6-2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6-24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演示,激趣引入

  1.出示实物“算盘”让学生观察珠算的减法。

  2.导入新课。

  3.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注意把生字读准。

  2.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

  3.再自由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添字。

  4.给课文上序号,指名轮流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自由汇报,诵读感受,引导评价。

  四、拓展延伸,领会深化

  1.小组讨论交流: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鹿或獐子,你会怎么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找出小鹿和獐子的说话,先练习读一读,再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识记字形。

  2.小组向全班汇报是怎样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

  4.用生字进行组词和说句。

  四、巩固识记

  1.小组合作,互相检测。

  2.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五、发展语言

  出示课后练习3,让学生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里。

  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乘、坐、引、餐、具、糊、或、者、绑、否”10个生字,知道“乘”是个多音字。积累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正确书写“乘、具、或、者、否”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感知感知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太空中有趣的生活,知道太空中的生活为什么有趣,并能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4、能结合课文以及课外知识,展开想像,练习说说当自己飞上太空时,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以及课外知识,展开想像,练习说说当自己飞上太空时,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入新课

  1、师介绍“太空”:地球——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也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它是我们至今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太阳系包括地球在内的9颗行星就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阳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带领它的成员,万古不息地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是一个星系,银河系中至少有20xx亿颗星。宇宙中有着太多的奥秘,因此人们萌生一个愿望——到太空去。(揭题)

  2、是否还记得这个时刻。放录像。

  3、请学生仔细听:“到太空去曾经是人类美好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再听老师说一遍,学生动唇不发声。指名说。

  4、回忆:人们怎样进入太空的?(乘坐火箭、航天飞机)读准“乘”,在田字格书写,讲解记忆方法,学生书空。

  二、整体进入深入学习

  1、听录音:让你大饱耳福。边听边记,“太空中什么有趣?”

  2、自己读一读,“太空中什么有趣”?(餐具、吃饭喝水、睡觉)

  3、文中那几小节为我们介绍太空中有趣的生活?按常规读课文,自学课文。

  4、读3、4两节,划出具体描写餐具、睡觉、吃饭喝水、睡觉有趣的句子。大声读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5、指名三人分别读句子,要求读通句子。再请三位。

  6、在三方面选择一方面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方面,出示“有磁性的”

  指名读第二方面,出示“装在牙膏管里挤出来吃。”

  指名读第三方面,出示“坐、卧、趴拿、大顶”、“必须把自己绑在一个地方”。(一起介绍。)

  7、借助板书,同桌相互介绍太空中有趣的生活。(指名一个人说,师生配合读。)

  8、出示:引读第二节。

  9、快速读文,用“——”划出为什么会出现有趣的生活?出示:引力(开火车读)

  老师介绍:引力(又称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指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而且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失重。

  10、放录像:还看到了那些有趣的事?请交流看到有趣的事?

  三、总结复习

  1、复习词语:开火车读。

  2、师生配合读。

  3、出示一段话:同桌互读——齐读。

  4、课后抄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材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学好学习内容。

  课堂不只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

  一、文本解读走向生本

  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要深入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会跟老师心中的^答~`案完全一致,可能会有多种情况。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答~`案和对策,并准备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内容选择走向生本

  语文课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儿童就该有一片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过早地让他们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之类的道理并不一定是好事。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三、教学过程走向生本

  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针对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学: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策略,努力达成目标,这就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

  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该装傻时就装傻”。建议采取的措施:

  1.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谈感受,已经知道的就无需再纠缠。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质疑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提出“真问题”。

  3.十分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4.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作业。尽量设计分层作业。

  提倡“先试后导”、“先学后教”,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总结、运用的过程。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低效的感悟和讨论。

  四、反馈评价走向生本

  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反馈评价要实事求是,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是老师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评价语言,先求正确、规范,通俗明白,让小学生听得懂。在此基础上,再求生动形象,有文采,有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誊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6个生字“雏、巢、蜜、蜂、航、封”。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子的含义:“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3.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默读课文,默读时要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时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在电话没有普及之前,要和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

  人们通常采用写信的方式。你写过信吗?收到过信吗?见到过信吗?

  2.板书课题:信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有个小朋友,刚学会写信,想写好多的信。这些信都是替谁写给谁的呢?自由读课文。

  2.交流讨论,多媒体出示:

  雏鸟妈妈

  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云

  树树

  自己自己

  3.结合交流讨论,学习“雏”

  媒体演示:

  (1)雏鸟的图片。“雏”的意思就是刚出生的鸟。

  (2)“雏”共有()笔。

  (3)比一比组词:雏()准()难()推()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二节——第六节。

  1.读读想想,这么多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交流讨论,媒体出示:回巢、采蜜、航海、春雨、森林。

  3.结合交流,学习“巢”。

  媒体出示鸟巢图:

  (1)“鸟巢”是什么?“鸟巢”又可以叫“鸟______”?

  (2)“巢”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注意。练习写字。

  4.再读读2——6节,想想为什么要写这些信?

  5.交流讨论,媒体出示:黄昏、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理解词义:黄昏(读读第二节,说说黄昏指什么时间?)

  姹紫嫣红(指导看注释,启发说说春天有哪些花?)

  读读2——6节,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

  (1)因为,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她快去航海。

  (2)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快回巢。

  (3)*因为__________,所以替______给______写信,__________。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指导读第6节,理解“心贴得更紧”的意思。第2——5节:学生自选一节练习朗读,

  大组交流。

  (二)研读第一节

  1.读读,思考:为什么信要用心来写?

  2.练习默读第一节。

  四、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雏鸟、回巢、自己、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春雨、天边森林

  2.试试你身手: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说几个:

  例:风(平)浪(静)

  山(清)水(秀)风(和)日(丽)

  情(深)义(重)窗(明)几(净)

  3.熟读背诵课文

  五、拓展作业

  1.拓展:

  (1)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2)模仿课文的样子,试着写几句话,第一节可以用,也可以自己写。

  2.作业:

  (1)抄写词语,一词一行:雏鸟、黄昏、森林、自己、风平浪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陬。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利用生活现象,巧妙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人们用秤称一些东西,想知道那件东西的什么?(对,那东西有多重。)可是,你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请同学们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为什么要称大象?都有谁在想办法称大象?

  2、讨论为什么要称大象。(略)

  3、讨论都有谁在想办法称象?(官员们和曹冲)

  官员们和曹冲的办法谁的更好,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三、详读第三段,为学习下一段打好基础

  1、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称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三段。

  2、先分组讨论,再指名回答:

  官员们想出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造一个特大的秤,第二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来称。

  这两种办法行的通吗?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备课系统”中的动画设计来演示,生动地展示这两种方法的弊端。

  曹操对这两种办法满意吗?从哪可看出来?

  比较: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指名读这两句话。提问: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样了,语气和语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满意。

  3、分角色读第三段,再次体会。

  四、精读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难点

  1、可见这办法不行,那曹冲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曹冲的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我请四名同学来分别来读这四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这个办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

  3、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句话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学们提出“把大象赶上岸后,为什么要‘沿着水面’画一条线呢?”什么是“沿着水面”呀?“沿着”就是靠着水面、挨着水面、贴着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画一条线,这就叫“沿着水面”画一条线。

  那为什么要画这条线呢?很明显是为第二步船上装石头做准备的。这条线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这么重。

  在看第二句,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要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停”的意思。为什么船沉到线就停了,不能再装石头了呢?再装会怎么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出示字片比较:

  船上装石头,船身超过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样了?(说明石头比大象重了)

  船上装石头,船身没有下沉到那条线,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样?(说明石头比大象轻了)

  因此,只有当船上装石头,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条线,这时石头的重量才会与大象相等。

  第三句,称石头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很有条理地说出了称象的过程,同学们再把这段读一遍,试着总结一下每一句的重点内容: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下船 装石到线

  称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学习第五段

  六、总结全文

  1、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种办法?

  因为他很聪明,善于动脑筋,善于注意观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积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错误意见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这不切实际中却包含着一个“切实际”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个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诞无几,谁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个完整的大象分开呢,怎么能把它“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取了这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先设法找到了一个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当于秤盘,水相当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线相当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这样就可以实现“化整为零”,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大象的重量。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

  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

  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

  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

  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

  哗夸机智勇敢

  5.作业 。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0Ll,高声

  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

  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

  (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是件,要沉着

  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

  慌字中间没有—点。

  砸缸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