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2-11-05 11:00:4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体验;通过组织口语实践交际活动,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总结口语交际方法,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意识。

  教学目标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2.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教学重难点

  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说清问题

  1.教师用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向学生请教,展开交际,走进话题。

  教师提问: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家长没有按时来接孩子的情况,学校要求学生没有离校,老师是不能先走的。我现在向你们请教,如何让家长按时来接你们?

  2.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问题。

  3.出示教材中的泡泡框,请学生默读泡泡框里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思考,泡泡框中的文字是怎样把自己的问题讲清楚的?指名学生尝试把问题说清楚,老师相机点拨方法。(方法:先说问题再举事例。)

  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

  4.请学生按照他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自主练习把问题说清楚,再抽查是否能把问题说清楚。

  【设计意图】用聊天的方式走进话题,并通过老师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通过学生的自主发言,打开学生寻找问题的思路,并利用泡泡框里的例子对“说清楚”进行方法指导。

  板块二 创设情境,学习请教

  1.看微课,掌握方法。

  (1)播放天天请教老师的视频。向人请教要注意些什么呢?

  (微课内容:老师正在打电话,天天去请教老师。)

  天天:周老师,您好!周老师,您好!(提高音量)

  老师:天天,等一会儿。

  老师:有什么事吗?

  天天:周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老师: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天天:我的邻居借了我的足球好多天了,到现在都还没有还给我,提醒他还,我怕显得我小气;可是又担心他一直不还,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去找他踢足球……

  天天: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2)相机拓展向陌生人请教应该怎样称呼,向十分熟悉的人请教又怎样称呼。复习学过的有礼貌的表达方式。

  (3)相机拓展请教时别人不方便的话,知道寻时机和耐心听都是有礼貌的体现。

  (4)总结请教他人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

  请教别人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清楚。

  不管别人是否能帮你解决问题,都要向别人表示感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里已有的问题,录成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向人请教要注意的地方,复习旧知,构建新知,让学生了解到寻时机和耐心听是请教时要注意的点。

  2.模拟情境,运用方法。

  (1)模拟情境,明确请教要点。

  ①引导:请教过程中,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不如大家来演一演吧!请大家默读课本中第一个泡泡框里的内容,如果你是情境中的“我”,遇到了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向同学请教呢?

  ②出示模拟情境的要求。

  ɑ.明确分工:同桌之间先确定好扮演的角色,一人扮演情境中的“我”,一人扮演被请教的人。

  b.身临其境: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想一想,在请教过程中,“我”可能会怎么说。

  c.实战演练:模拟情境。

  ③同桌之间模拟演练,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指导。

  ④指名表演,围绕三条注意事项进行评价,教师相机点拨。

  (2)模拟情境,初探追问方法。

  ①请大家默读课本中第二个泡泡框里的内容,想想“我”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默读,指名回答。

  ②引导模拟情境:请同学们就这个难题向同桌请教,请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我们刚才说的三点。

  同桌之间模拟演练。

  ③指名表演。相机提问:你问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如果还有疑问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交流。

  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引导:就刚才情境中的问题向组员请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练习追问。

  ①指名1~2个小组展示。

  ②相机点拨:追问的时候要注意时机,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4)教师小结:可以通过追问来解决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请教他人还要有礼貌、会追问。

  板块三 延伸练习,学会请教

  1.带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四人小组里向他们请教。

  2.请三组学生现场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3.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的问题在课堂上不能解决,你们还可以去请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要给足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再次向小组成员请教自己还没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耐心倾听、懂得追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请教

  说清楚

  有礼貌

  会追问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为生活实际服务。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打开寻找问题的思路,并利用泡泡框里的表达方式,进行“说清楚”的方法指导。我还利用微课,让学生自主发现向人请教要注意的地方,复习旧知,构建新知,学会有礼貌地请教。最后,我让学生再次向小组成员请教自己还没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耐心倾听、懂得追问。我力图把生活中的场景搬到教室,为交际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在轻松的活动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文中的生字,会写文中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文中的生字,会写文中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教育家陶行知:他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爱满天下,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2、谈话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校长时巧用诗歌教育孩子们的故事,板书课题:《爱满天下》。

  二、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学习工具(字典),读通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词意,了解课文大意。

  2、同桌互查:生字是否会认,课文是否读通。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1)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读,哪个最容易读错?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免、评、训、凶”。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重点指导书写。

  (1)“毕”的部首是比,上下结构。

  (2)“免”与“兔”的区分。

  (3)“凶”的偏旁是凵,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先里后外。

  (4)同是左右结构的字,“批、评、训”左边要写窄一些,而“朗”以竖中线为界,两边基本上一样宽。

  (5)教师相机指导范写。

  (6)请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视)

  (7)评一评,反馈,交流学生写的字。

  5、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陶校长用爱——“小诗”代替训斥教育孩子们要相亲相爱的故事。

  三、作业布置。

  阅读课文,抄写生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bì yè nán miǎn pī píng

  xùn chì xiōng hěn lǎng song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失声痛哭不甘示弱牛毛细雨

  (2)恍然大悟桃满天下相亲相爱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难免——()凶狠——()批评——()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毕业难免批评训斥凶狠朗诵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失声痛哭不甘示弱牛毛细雨

  (2)恍然大悟桃满天下相亲相爱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难免——(未免)凶狠——(狠毒)批评——(责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与人相处应规范自己行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轻读,注意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不同的语气。

  从“毕竟”“难免”“不训斥”“也不责怪”“不动声色”“注视”这些重点的词句中,体会陶校长对学生的爱。

  (二)学习第3—6自然段课文。

  1、指名读。

  (1)发生争吵后,陶校长是怎么做的?

  (2)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陶校长的办法好?

  (3)陶校长的做法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全班交流反馈。

  (1)陶校长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来打自己。

  师小结:从这首小诗中,同学们认识到吵架双方都被骂,明白吵架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2)学生和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师小结:这些都是生活中难免的纠纷,而这些小诗在学校里流传,使育才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友相亲相爱。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说说这两首小诗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像)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

  扩展延伸,创造思维。

  四、作业设置。

  结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也来和一首类似的小诗。如:踢、画、瞪……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加点的关联词仿写句子

  (1)陶校长不训斥,也不责怪,他自有好办法。

  (2)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举手说:“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吧!”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不动声色:

  (2)爱满天下:

  3、学完课文,说说陶行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用加点的关联词仿写句子

  (1)陶校长不训斥,也不责怪,他自有好办法。

  她不漂亮也不聪明,可她很善良。

  (2)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举手说:“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吧!”

  这个女孩既年轻又漂亮。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不动声色:形容非常镇静,一点也不着急。

  (2)爱满天下:到处充满了爱。

  3、学完课文,说说陶行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陶行知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善良,而且有爱心。

  板书设计:

  《骂人》——双方都被骂

  爱满天下相亲相爱

  《打人》——双方都被打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这一课,我结合学生身边的小故事来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这样,学生在课文分析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的小故事来感悟文章的主题。

  今后改进的方案:

  在今后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交流的需要,预先布置学生收集相应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 ,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它快去航海。

  我要替雏鸟给妈妈写信,是因为 。

  2)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听说了,感到,他决定。

  3)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4)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着、的外形:整座建筑,像,又像,再仔细一看更像。

  5)“幻想世界”——

  “远古世界”——

  6)大侦探在展厨下面的小孔边发现,想到。

  大侦探在报纸上登出已经抓到“罪犯”的消息是为了。

  大侦探又在报纸上登一则“取表”的启示是为了。

  7)月食开始了,慢慢地,月亮成了一般,接着像,像,像,天色。最后,整个月亮,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

  过了一会儿,月亮又露出,接着像,像,像,天色也。最后,月亮整个儿从黑影里出来了,仍旧像。

  三.选词填空

  发明发现

  1)指南针、造纸、火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

  2)在一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偶然()了一颗新的行星。

  果然居然突然

  1)妈妈说,茉莉花的香味很醉人。我摘下一朵闻了闻,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2)初夏,我随手把几粒西瓜籽丢在院子里,过了一段时间,()长出了几株小苗苗。

  3)刚才还是阳光明媚,()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秀丽华丽

  1)装饰一新的迎客厅显得又()又气派。

  2)几株青翠的竹子给我家的庭院增添了几分()

  像向

  1)牛顿的身子有时候()这风,有时候背着风。

  2)牛顿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一只蝙蝠。

  买卖

  1)聂耳因为家里穷,()不起小提琴,就把冬衣()了。

  2)我很想()一本《名人童年故事集》,可是跑了好几家书店都没有()到。

  练炼

  我每天早上起来()习长跑,把身体锻()的棒棒的。

  美丽漂亮

  1)这个小男孩长得真()。

  2)春天到了,杭州苏堤桃红柳绿,风景非常()。

  叫唤呼唤使唤

  1)天黑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妈妈在():“孩子,你在哪儿啊!”

  2)他总是()别人为自己做事,大家都不喜欢他。

  3)我在心里大声():老师请相信我,我一定能行的!

  屈曲

  1)妈妈没问清情况就批评我,我感到很委()。

  2)汽车行驶在那条弯()的小路上。

  踩睬

  1)我们到公园去玩,老师叮嘱我们不要()坏花草。

  2)小英到老师那儿告状,我气得三天没理( )他。

  赏 尝

  1)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在院子里( )月。

  2)凡是我感兴趣的事,都能( )是做一做。

  仰望注视俯视观察

  1)上课了,大家()着黑板上的板书。

  2)()得越仔细,描写得就越生动。

  3)站在瀑布脚下(),不由得让人想起“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4)从飞机舱口向下(),高山像土丘,大河似玉带。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

  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3、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置身于多重对话关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意义。从而达成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标。

  三维目标

  认知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九个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年轻护士用母爱唤醒小女孩儿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母爱可以拯救一切,它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相比的,感受护士高尚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理解小女孩儿苏醒过来的原因;

  理解“母爱可以拯救一切”这句名言的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悬疑导人,情迷离,急于求知。

  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同学们来看一下(板书母爱),请大家齐读。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相信同学们也深有感触,谁想说一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你的?是啊,母爱的方式有多种,只要它存在,不管有多深,总会显现。母爱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拯救孩子的生命,让奇迹发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八》去感受一下母爱的力量。(板书)

  二。 自读自悟,情燃烧,构建认知。

  1。我会学: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主要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我能认:检查识字情况。

  3。我来说:课文讲了()用()唤醒小女孩儿的故事。

  4。我会读:

  5。师生品读:课件出示三句话,逐句分析读法:

  ①女孩儿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引读:女孩儿多么想有妈妈陪伴她,帮助她逃离死神的魔掌,所以……

  ②女孩儿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

  引读: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经用尽了,女孩儿现在需要的是自救,所以……(设疑:从这两句中,你能否知道女孩儿对谁充满生的渴望?是啊,女孩儿命悬一线,这一线生机就在妈妈身上,不禁让我们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只要女孩儿的妈妈来了——她的妈妈会来吗?)

  ③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引言:花一样的生命呀,怎忍心看她在春天就凋零?什么力量才能挽救她呢?)请同学们走近那位可敬的护士,用笔画出描写她的语言行为的句子,去感受一种神奇的力量。

  学生速读6——10自然段,勾画相关语句。

  三。 拓展延伸,情深化,发展认知。

  学习自选课文《第三个遇难者的电话》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语言描写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四。 读写结合,情升华,提升感知。

  小练笔:

  运用语言描写,写一段我和妈妈的小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小作者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兴趣,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精读

  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相关的段落,估计学生对春季进桃园会比较感兴趣)

  (一)精读第四自然段

  1、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谁来说,你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很美。

  生(2):我也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引来了无数的蜜蜂,我喜欢小蜜蜂。

  生(3)春天里小朋友们都来了,很热闹。所以我喜欢。

  ………

  2、启发想象

  师:告诉你们吧,我呀特地从王大伯的桃园为大家拍摄了一部分景象,想看吗?(想)可是照片在冲洗的过程中出了点麻烦,我没能给大家带来。怎么办呢?同学们我有个办法,你们来猜想一下老师拍摄的景象好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猜出来!

  学生猜想

  生(1):我想老师一定拍摄了红云片片的桃园。

  师:你猜的可真准啊!

  生(2):您拍摄的桃园的桃花一定美极了!

  师:我还拍摄了很多镜头呢,有从远处拍的,近处拍的,高处拍的,等等。

  生(3):老师拍了桃园的远景就像是晚霞一般。

  生(4):从高处往下看,那桃园就像是一个花的澡堂,如果能在里面洗澡该多好呀!

  (评析:教师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既感到老师的问题简单,又感到新鲜有趣,这一环节巧妙的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我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这样激趣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互动,也为下一步的朗读作好了铺垫。)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话说的都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文字读好?

  学生练读

  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点评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指名说

  1、指导读好“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又急又疑谁来读?

  指名读

  评价

  2、过渡:面对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齐读王大伯的话。

  3、师提问:从王大伯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些粗壮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

  生齐说:粗壮的

  师:是吗?难道只要是粗壮的枝条就都要剪掉吗?

  生再读课文

  生: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

  (评析:“语文是读出来的。”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同时读、思、议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达到目标。)

  4、指导朗读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从王大伯的话中,知道那么多东西,真不简单,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

  (关注弱势群体:我要找那个这堂课没举过手的同学)

  (2)指名读。

  (3)点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用心的读读王大伯的话,你一定能读的非常棒!)

  (4)再练

  (5)指名读。

  教师评价

  (6)学生总结

  剪枝的学问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全班交流

  (评析:合作学习,生生、师生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合作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共享成果。)

  5、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

  6、教师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小作者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生:他相信王大伯的桃园能获得大丰收。

  师:他凭什么就相信呢?

  生:因为课文中说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师:你真了不起,会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问题。

  (评析:教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再次联系文本,问的是成功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必须要验证验证,好!咱们就一起走进夏季桃园。

  1、自由读课文

  思考: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

  师: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

  生(1):王大伯的桃子获得了大丰收了

  生(2):王大伯的桃子个个光鲜红润。

  生(3):桃子结的可多了,都挂满了枝头。

  2、齐读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来感受桃子的多和好

  3、提问:当小作者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指名说

  (四)通读全文

  师:小作者三个季节都在关注着王大伯的桃园,从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终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话。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读,感受感受。

  通读全文

  (五)谈感受: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谈,谁来说?

  生:王大伯真不愧是种桃能手

  生:我们家也有桃树,可桃子结的不好,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要告诉爸爸剪枝的学问,让我们家的桃子也象王大伯的桃子一样又大又甜。

  生:我要种一棵桃树和王大伯比赛,看谁结的桃子多

  生:我真想到王大伯的桃园去摘几个桃子带来吃。

  生:我想请问王大伯一个问题:桃子是毛多的有营养还是毛少的有营养?

  ……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升华情感,使学生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真正做到“课已毕,趣犹存”。)

  三、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学问,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善于思考的头脑去探索,你一定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冬 剪枝

  春 开花

  夏 结桃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和词语、根据题目质疑。

  教学步骤:

  一、帖图导入,学习“帽”和“窝”:

  1.帖图(帽子):问同学:这是什么?

  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帖图(鸟窝):问同学:这是什么?

  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对于生字的学习与理解,应掌握适当的时机,不一定固定某种模式,如讲读课文前,或分析课文之后。可以顺情、顺势而学。老师板书到这两个生字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此时学习生字既能印象深刻,又有助于理解意思。]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漫无边际地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勇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学生可能会问:鸟窝与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翔翔和小朋友们把帽子送给小鸟做窝的事)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议学生发言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清课文内容。]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指导书写“鼠”

  1.引导学生观察整体形状:长方形。

  2.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上短下长;上窄下宽。

  3.难写部分研究:下面竖提、竖提、斜钩及四点之间的间隔要均匀。斜钩要长。

  4.学生练写,实物投影展示、师生评议,修改。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查找关于小鸟做窝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课文中的词语,体会任务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1)课件出示:

  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课件出示: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课件出示:

  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五、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课件: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培养学生查找、运用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做:

  (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

  (2)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毕、废、购、酒、斤、录、疾、驶、郊、段”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了”。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能在说话、写话时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2、弄清楚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如何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借题激疑

  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收购废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首先,请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记生字词,和本课出现的一些成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师:都找出来了吗?我想请来把第一行的字词读一读。生:……

  师:真不错,普通话很标准,声音也很洪亮。

  师:第二行的字词老师还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希望你也能像一样,做

  到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

  生:……

  师:你可以当小老师了,你来带大家把第二行读一遍。

  师:下面再跟老师把生字词读一遍,注意咬准字音。生:……(去掉拼音读)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汇报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师:在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觉得比较难记或者是难写的字呢?

  生:…

  师:你又是如何把这么难的字给记住的?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生1:……

  生2:……

  2、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好“购、酒、驶、段”,注意左窄右宽。

  师:老师认为呢,难写的字有“购、酒、驶、段”,请大家自觉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注意左窄右宽。(生练)

  3、及时评议,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出示“明了”)你还能给“了liǎo”组几个词吗?

  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我想请字写得的一位小朋友读读第一句话。

  生:……

  师:你来读读读第二句。

  生:……

  师:认真听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我们这里有一个…、、

  生:多音字。(板书)师:谁能分别给它们组词?

  生:……、

  师:相信通过你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能记住这组多音字,谢谢你!师:课文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成语。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成语有哪些?

  生:(预设)一望无际、画蛇添足、关门闭户、自相矛盾。

  师:那你能说说你对一望无际的理解吗?一望无际在我们书本的第5自然

  段。请其他同学做好笔记。

  生:……

  师:解释非常到位,表扬。师:那画蛇添足又是什么意思?

  生:……

  师:看来你对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理解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事的时候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师:再看到关门闭户,你来解释。生:……

  师:自相矛盾呢,是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四)听范读,划分段落大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范读,注意听清楚字音,

  边听边思考:

  本文可划分为多少段?每段分别又说了什么?(段落大意连线)

  师:你把课文分为了几段?是怎么分段的?生:……

  师:真会归纳。下面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分段的。(PPT连线)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知识目标:

  认识8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情感目标: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教学难点: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国宝金丝猴

  问:

  1、你见过金丝猴吗?它长的什么样?

  2、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自学课文,看看书中介绍了关于金丝猴的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二)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

  (一)自学提示: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二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金丝猴的那些知识?

  3、三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二)自学情况交流。

  1、自学字词情况:

  腹部、乳白色夺目、高雅华贵、忍耐

  惧怕、酷暑、幼芽、拒绝、率领

  砍伐、仅仅、赠给、逼人、逃之夭夭

  (三)朗读课文,解答问题。

  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四)读一读有关的段落。

  四、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

  (一)说一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讨论明确:金丝猴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只有在我国才能看到。

  (二)补充材料:

  (三)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面临灭绝,打算怎样保护它们?

  五、总结。

  (一)现在大家有什么最想说的话?

  (二)选做:设计以金丝猴为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能够基本的理解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9个。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美丽的大森林中,有一块美丽的草坪,他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小动物们都说他非常美丽,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草叶上的歌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来,问一问身边的同学或字典小老师,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阅读情况,进行分小结指读。

  3、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

  4、“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通过这三个词,你觉得这块草坪怎样?

  这一小结应该怎样读。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试一试,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5、教师指读,学生评价。

  6、分小结学习课文。

  (1)你认为什么样的草坪最美?你从哪感受到的?

  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a、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挣开明亮的眼睛。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溢出”说明什么?

  这一小节写的这样美,仿佛写出了森林老爷爷经过沉睡忽然醒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小结。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朗读,教师配上音乐。

  如果我们把冬天的森林比作老爷爷,那春天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b、“酣睡的露珠”、“快乐的探身相迎”,这里把露珠当作了什么来描写。“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镜”读到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这样充满生机的草坪,你们喜欢吗?我们应该怎样读着一小节。让学生带着动作的自由朗读。

  c、“腾空”、“发出笑声”、“醉入花丛”、“舞步轻盈”,通过这些快乐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是多么开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小节吧!

  d、“温柔的和平”、“搏动的生命”、“绿色的云影”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吗?

  让学生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美读课文

  为学生提供条件,进行配乐朗诵。

  你喜欢朗读哪一小节,就来朗读哪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习

  1、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诗歌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几个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分析。

  3、找一找,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些句子写的,你最喜欢?为什么?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拟人、比喻在文章书写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生字

  1、复习认读的字

  采用重点检查学困生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巩固。

  “曈”的读音要进行重点纠正。

  2、教写生字

  进行认真的观察,说一说,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先进行交流。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淅”字,注意他是左中右结构。

  “酣”指导学生进行重点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检查。进行适时指导。

  (三)总结

  在这么美丽的草坪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洗碗》,了解小作者是怎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洗碗的整个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1教案设计

  2、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看单幅图作文的要领:除了善于观察,还要适当展开想象。

  3、能仿照例文的方法看单幅图《浇花》,想象浇花的过程,先说一说,再写一段话。要写清时间,地点和浇花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顺序,连贯讲述。

  难点:想象经过。

  三、教学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四幅。

  2、指导学生参加浇花活动。

  四、拟定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学生交流“当好小帮手,爱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学文明法:

  1、指导看图,口述图意。

  什么时间?/sjbwz/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指名读例文。(边读边点评)

  第1句:收拾碗筷,做好准备。

  第2句:洗碗的顺序。

  第3句:小芳认真的洗碗,洗的很干净。

  第4句:洗好后收拾好碗筷。

  3、小结;这篇短文具体写了小芳是怎样洗碗的,内容具体。

  4、自由读“习作要点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小芳洗碗这件事写清楚的?

  5、引导归纳:小作者看图时,看清楚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整个过程,把观察和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比较具体,生动了。

  6、指名表演在家里做事的经过。

  7、表演后学生说说。

  8、指名读作业要求。

  9、指导看四幅图,说说图意。

  10、小结:小朋友在做些事时,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书上没有全部画出来,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加进去。

  三、快速成文:

  1、任选一幅图,自由练说。(师生点评)

  2、同位互相说。

  3、投影出示: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世界人种的相关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等,丰富学生认知。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录象(出示图片),丰富学生感知。

  3、同学们,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例如,我们中国人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卷曲黑发、黑眼睛的黑种人??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国诗人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最美的花束。

  4、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标记。

  2、检查自学情况:请五名同学分节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板书生字:漆、冠。

  除了说“漆黑的头发”,还能说漆黑的什么?引导学生用漆黑说句子。 “冠”是一个多音字,你知道吗?学生给它注音组词。

  3、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注意互相评价。

  4、男女生合作读课文,男生朗读一、二节,女生朗读三、四节,第五节齐读。 5、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诗歌。

  (四)理解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一、二节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眼睛。(三、四节教法一样。)

  3、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最美的花束是什么?为什么把孩子们比作漂亮的花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5、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在读诗歌。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国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们都是平等的。孩子们,我们班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你们能谈谈自己平时如何与同学相处的吗?

  (六)作业:

  回家读儿歌、并且练习背诵,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怎样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2、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五、拓展阅读

  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

  ⑴ 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⑵ 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⑶ 结果怎样?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二、畅谈感受,总结全文

  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齐读这段话,说说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4、再读这段话。

  三、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发明家的故事。

  2、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谈谈感受。

  四、抄写词语

  1、同座互相读词语。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作业

  1、摘抄课文里的好词好句。

  2、自己设计一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