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前几次习作训练学习了看图和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本次习作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难度比前几次有所提高。
(2)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我们的教室》、《三味书屋》、《北京》都是按方位顺序写的,这次习作训练要求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我们教学时可以利用学过的课文作为例子进行方法的指导。
2.教材特点
教材中了一习作《我的小房间》,内容容易理解;方位顺序叙述清楚,便于学生仿写。教材的第三部分,提示了的范围,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教学目标
1.能按方位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卧室、客厅、阳台及教室、队室……的摆设。
2.能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并能按方位顺序说。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按怎样的方位顺序抓住特点来介绍。
四、教学准备
学生回家仔细观察某一场所。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按方位顺序说说家里卧室、客厅、阳台等的摆设。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队室、教师办公室、礼堂等的摆设。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这个单元,我们学过的《我们的教室》、《三味书屋》等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的教室》:教室中间是……课桌前面是……黑板正上方是……黑板右上方是……课桌后面是……作者用了方位词,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教室,使我们一看就知道了他们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也要用上方位词,有顺序地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
揭题:我家的房间(习作训练)(板书出示)
2.检查课前布置的观察任务。
(1)说说自己家的卧室、客厅、阳台等有些什么。
(2)你能用上方位词,说说什么地方有什么吗?
(3)你能完整地按方位顺序说吗?
3.按方位有条理地介绍我们的卧室、客厅、阳台还真不容易,下面我们要学学小作者是怎样介绍“我”的小房间的。
(1)默读,看看作者写了小房间里哪些东西。
(2)默读,划划作者用了哪些方位词。
(3)想一想,作者写这个小房间是按怎样的方位顺序写的,
(作者从写字台,然后写写字台右侧,到左侧,再写墙边的小床、台灯。)
4.按怎样的方位顺序写,我们还要认真思考一下,想想,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以怎样的顺序为好呢?
(1)教师引导:可先中间后两边或可按东、南、西、北……
(2)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家的卧室、客厅、阳台等地方的摆设吗?
5.带学生观察学校一个活动室。
(1)明确要求。
①认真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
②认真观察这个物品怎么样。
③想一想以怎样的方位顺序介绍为好。
(2)带学生参观活动室。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话。
2.学生自改,或互改文章。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说说上节课参观过的活动室。
(1)谁能按一定的方位顺序介绍上节课参观过的活动室?(肯定好点,指出不足。)
(2)指导抓住物品特点,加上修饰语,说得具体,说得好。
①同学们什么地方有什么说得很清楚了,但老师认为句子还说得不够具体。“什么地方有什么”这个“有什么”也就是物品是怎样的,说得还不具体。如“教室前面有块大黑板”可以说成“教室前面有块乌黑发亮的大黑板”,这样把“大黑板”是怎样的说具体了。
②你能像老师一样,按“什么地方有(怎么样的)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具体他说说吗?(指名说)
(3)再读《我的小房间》,体会小作者是怎样写的。
2.指导当堂书面。
(1)明确要求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可写教室、公园、礼堂……
(2)学生习作。教师可再作指导:开头可直接写出写的是什么地方,结尾可写写自己的感受。
(3)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评议。
(1)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对照要求,师生评议。(方位顺序写清楚了吗?句子写正确了吗?……及时表扬写得好的语句。)
(2)各自修改自己的或同桌互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1)出示课题:10、大作家的小老师,学生读题。
(2)提问:
①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作家?什么是大作家?
②课文中大作家是指谁?
③小老师又是谁?
(3)学生根据预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回答。
2、回答了这几个问题,现在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学生提出心疑问:这么有名的作家还需要老师吗?而且这个老师还只是一个小朋友啊?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提问呀,说明大家越来越会学习了。那就认真地来学学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说说对有关词语的理解。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贯穿全文
教师取出道具话筒,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萧伯纳。
教师发表谈话: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名记者,我现在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向大家作现场报导。我有幸采访到了著名作家萧伯纳,我们来听一听,他在这里访问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呢?
学生扮演萧伯纳,回答记者的采访:我在莫斯科遇到了一个小姑娘,他教育我任何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教师可适时激励,把问题留下来,到学习课文中或学习后解答。)
2、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先生,你为什么会与这么一个小姑娘“玩了好久”呢?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再以萧伯纳的口吻回答。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孩子?
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外貌描写,小黑板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3、小节过渡:大作家萧伯纳与可爱的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相遇了,在一起玩了很久。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别着急,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3、这几个该怎么写呢?先在自练本上试写两到三遍,在告诉大家书写的秘诀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4、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反馈词语,表扬优秀。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第二部分(情境采访)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你(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你(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想法?——得意。自以为了不起,有点瞧不起别人,希望别人崇敬他。
(3)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①出示句子——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②讨论回答:
A、“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
B、出于谁的意料之外?
C、萧伯纳意料之中应该是什么样的?
D、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
E、小姑娘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好在什么地方?
F、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思想?为什么?
G、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5)你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A、“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B、“意识”是什么意思?
C、意识到了什么?
小结:正因为这件事情是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意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三)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3)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总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点题)
3、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萧伯纳很多思考,那他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读萧伯纳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总结升华
1、课文我们已经读完,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对这“大”“小”两字有没有新的发现?
2、如果萧伯纳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
如果小姑娘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
3、让我们再读课题,把感受读出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课文就是例子,抓住课文读写训练点,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说具体是三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写作要求。课堂上抓住这些读写训练点,就能为孩子们提供仿写打下基础。
再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描写景物颜色的段落。为让学生能较好的仿写,我做了以下引导学习: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谁来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生: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这么多颜色,还可以用哪一个词来说?
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这儿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生:因为“五光十色”说明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而“五颜六色”只是说明了海水的颜色多。
师:说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出的一个“光”字。每当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五光十色。
(教师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生:瑰丽无比。
师: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至此,通过学生反复地读和悟,懂得了怎样把看到的景物颜色写具体。于是,我提议让大家将学到的描写景物颜色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写写戚城公园的郁金香,于是,就有同学写出了这样的一段话:
“戚城公园的郁金香真是五颜六色,瑰丽无比:有金黄的、粉红的,天蓝的,火红的,紫红的,雪白的,墨黑的,还有红白相间的。一丛丛,一片片,相互映衬着。从远处看,就像灿烂的五彩云霞。”
学生能仿照着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写具体了,还应能把景物的形状同样写具体。于是我引导说:
“同学们,你们仿照着会写郁金香的颜色了,那如果让你用这种写法把郁金香的颜色和形状都写具体,相信你也一定会。注意观察的顺序由远到近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经过一番引导,学生写出了这样一段话:“戚城公园的郁金香真是五颜六色,瑰丽无比: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若云,粉的像霞,还有天蓝的,紫红的,墨黑的,红白相间的。一丛丛,一片片,相互映衬着。从远处看,就像灿烂的五彩云霞。走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有的已经怒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怒放的花朵由四片花瓣围在一起,像四个小朋友手拉手在做游戏,又像一个盛满美酒的高脚杯,那浓郁的香味把游人都醉倒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迁移这种写作方法,我出了这样两个句子“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和“元宵节的夜空,烟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无比。”就有孩子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元宵节的夜空,烟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无比。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有的像春天的‘蝌蚪’欢快地游,有的像哪咤的‘风火轮’飞快地转,‘天女散花’、‘宫灯高照’、‘千条瀑布’等等真是数不胜数,蔚为壮观。只听“啪----”一声脆响,天空出现朵朵硕大的‘菊花’,那丝丝菊瓣伸展着,越开越大,变成了一盏盏巨大的水晶吊灯笼罩在我们头顶,红绿黄紫变幻无穷。‘菊花’刚谢,‘滋滋滋’一阵响声,只见数条‘巨龙’腾空而起,那闪烁的点点金光如龙鳞发出夺目的光芒。它们翻滚着,盘旋着,争相遨游。紧接着,数百米的高空中闪现万点金光,瞬间又化作一片‘流星’,星星点点般飘洒下来,我真担心会被这流星雨淋湿了呢!五彩缤纷的焰火使城市的夜空光彩夺目,天空变成了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
当然,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三年级学生处在写作的起步阶段,从课文入手抓住读写训练点,指导学生写具体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方法。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的第三幅插图,请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在学生基本说出意思后,老师激趣:“兔妈妈为什么要给小白兔一个最大的蘑菇呢?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就读一读《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吧。不过,你一看课题就会更奇怪了,蘑菇到底该奖给谁呢?兔妈妈做得对吗?也请小朋友在课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寻找答案。
2.检查反馈。
(1)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参加临走得意蘑菇
练习乌龟
(2)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朗读给大家听。
三、细读课文,悟情明理
1.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喜欢读兔妈妈与两只小兔子的对话。现在,我们就来重点读“对话”。
2.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小黑兔妈妈的话。大家想一想:兔妈妈问这话时,心里会想什么?那么,她会是什么神态呢?说话的语气会怎样?谁能再来试试。
(2)指名读小黑兔的话。想一想:小黑兔为什么要抢着说?说话时是什么神态?谁能把“得意”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当学生做出得意状时,请他读小黑兔的话。
(3)同学们再来看看小白兔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表示神态的词语:难为情。谁能来读小白兔的话,让大家来感受到“难为情”的意思?
(4)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为什么小黑兔很“得意”,而小白兔“难为情”?(小黑免得了冠军,小白兔落在最后。)
(5)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1)兔妈妈没有马上作出奖励,而是再问了一句(师读兔妈妈的话)--“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这一次,两只小兔子又分别作了回答。不过,与上次对话不同的是,这次课文中没有描写他们的神态。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看看,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2)学生尝试后,进行交流:尽管没有提示语,但从他们的话语中,仍可以感受到小黑兔的“得意”和小白兔的“难为情”。再让学生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的。(小黑兔:“所有的”--得意;小白兔:“都”--难为情。)
(3)指导朗读两只兔子的回答。
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
(1)听了两只小兔的这一次回答,兔妈妈很快作出了奖励。那么,兔妈妈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谁呢?指名读兔妈妈的这一段话。大家来看看,兔妈妈在说这话时,是什么心情?(激动)你能从哪几个词语上看出兔妈妈的激动心情的?(“好孩子”“亲了亲”“挑出”)现在,哪位同学再来读读,我们一起听听,看能否感受到。
(2)指名读小黑兔的话,看看这次小黑兔是什么神态?(不服气)小黑兔为什么不服气?老师也在为小黑兔报不平,得了冠军却没有得到奖励,最后一名却获了奖,这没道理。同学们说,对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题目上面的两幅图。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曾经看到的骏马奔跑的景象(有条件的学校可放一段草原奔腾的录像),以及乌龟们是怎么爬的。再比较一下他们的速度。之后,再观察一下小白兔和小黑兔是怎样参加比赛的(小白兔跑得满头大汗,而小黑兔却跑得轻松悠然)。现在,再来比较:今天两只小兔子谁跑得速度快?
(4)看来,兔妈妈奖励得一点没错。那么,兔妈妈的奖励单单是因为速度吗?指名读最后一段。原来,兔妈妈奖励小白兔是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那同学们来研究
一下:为什么兔妈妈更看重这一点呢?可让学生结合两只小兔子比赛的情况来讨论,引导他们得出:与高手比能激发人奋起直追,促使能力提高;与低手比常会使人消磨斗
志,能力也会退步。而且,与高手比需要勇气和决心。
(5)啊,兔妈妈的奖励一点没错。不过,小黑兔还没有认识到,你能把道理说给它听吗?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同时加深课文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一、听写
听写词语: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三个听写词语在课文中的句子。
2、读这三个句子,这三句分别在每一小节中是什么句?(师提出:学习总起句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3、这三句话能否变成一句话。
4、读到这三句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概有:山里的孩子长得怎样结实?山里的孩子怎样热情?山里的孩子有哪些幻想?)
5、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山里的孩子结实健壮?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6、学生回答:从哪里看出山里的孩子结实健壮?
7、用“山里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话。
8、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如:想当山里的孩子……)
9、师:用这样的想法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评价。
10、还从哪里看出山里的孩子结实健壮?
(熟悉每一种鸟叫……喜欢每一朵野花)
播放鸟鸣声,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叫声?
师:你们不知道,老师也不知道,可是山里的孩子却知道,说明……
朗读这句话,评议。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带着第二段中的问题,朗读课文。
2、山里的孩子怎样热情招待客人?
3、谁能代表山里的孩子给大家说一句欢迎词呢?
4、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山里的孩子热情?(歇歇脚)
5、谁能代表山里的孩子叫大家歇歇脚?
6、不从哪里看出山里的孩子热情?(递凉茶)
7、这几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凉茶为什么甜到心窝里?这句话美吗,谁能读出来,背下来?
8、齐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带着“山里的孩子有多少幻想?”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三段,小组讨论。
2、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3、如果四季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天天开满鲜花又会怎样呢?
如果小草永远翠绿又会怎样呢?小溪永远欢跳又将是怎样的呢?大山里的动物住上自己的家又将是怎样呢?
4、你们有自己的幻想吗?用下面的句式说说,
(1)我也像山里的孩子充满幻想,我想像着()
(2)我也像山里的孩子充满幻想,我想象着让(),让()。
5、山里的孩子这些美好的幻想都是给谁的?如果这些幻想实现,大山将会怎样?山里的孩子为什么把这些幻想给大山呢?
五、学习第四段
1、读这一段。
2、读了这段,你觉得大山像孩子们什么?
所以说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六、师生朗读全文(师读总起句)
学生选择一段背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师:同学们,假期里大家完成了多项作业,坚持了读书学习,这就是好样的。其实在假期里老师也写了份特殊的作业,它的名字叫做《课程纲要》,请看我写出它的名字。(板书)这也是我送给大家的开学礼物。它就像一位导游,会提前告诉我们这学期的语文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以及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礼物好吗?
【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初步感知什么是《课程纲要》。】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册书的课文篇目和课时安排。
师:打开三年级上册语文书,映入眼帘的是目录,它显示了每组教材的课题和页数,是本册书的路标。通过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本册书和上册课本一样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因为需要认真仔细地研读,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故我们按照每篇2课时的进度来进行学习;略读课文8篇,这类文章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无需字斟句酌,故按照每篇1课时的进度来学习,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对此我们则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分别插入相关单元进行学习。
(二)了解每组内容的主题和学习要求。
师:当你深入浏览课文时你会发现,本册书同上册书一样,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仍有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构成。根据上学期的学习经验,我们知道要想了解每组课文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就要从各单元前的导语入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各单元的导语,了解一下本学期我们的学习内容和相关要求。
师:先来看第一单元的导语部分,自己来默读一遍,通过阅读你认为本组的主题应该选择哪一个更为恰当呢?从哪句话发现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主题,还可以知道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短短的一段话不仅告诉了我们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且还给我们指明了要达到的目标,看来导语的作用可真是不容忽视呀!
师:再来看看第二单元的导语吧!(师朗读)这一单元的主题和什么有关呢?学习这一单元又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师: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导语,我们已经能准确找到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了,接下来剩下的六个单元我们就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讨论,比比看哪个小组能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应单元的学习内容好吗?(每位组长随几抽取任务后带领组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后标记在书上,然后各组派一发言人在班上按顺序进行汇报。)
生:……
师:八组内容,八个专题,大家找得都相当的准确,看来每位同学都用心思考了,你们真棒!
(三)了解课程目标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从初春到盛夏我们将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一册书的学习,到了六月份我们就要采摘丰收的果实了。会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看!
(课件依次出示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相应目标)
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
师:通过刚才晒出的五大类收获,不知道细心的孩子有没有注意到,随着我们识字量的不断增长,我们语文学习的重点已经开始由低年级的识字逐步地向阅读方面过渡。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大家共同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有效的达成目标呢?
各个小组相互讨论一下吧,讨论的时候可以借助你手中的本子记录,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开始吧!(8分钟后选择小组进行汇报)
师: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课本、课外读物、报刊杂志……
阅读方法的选择方面:对于不同的材料我们要选择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比如像课本中的精读文章,我们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有时甚至要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就可以为我们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对于一些课外读物,必要的时候我们则可以采用默读、甚至略读的方式,只需了解文章大意,达到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目的即可;此外像报刊杂志之类文章,你甚至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跳读或浏览的方式,只读你感兴趣的部分即可……掌握了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那么相信大家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徜徉于书海,品味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了!
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
师:为了让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还专门制定了一套评价方案,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通过这个方案可以看出本学期我们的评价方式主要从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这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加油鼓励、树立信心
师:最后在认真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对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来为自己打打气吧!谁愿意先来说?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大家下课的时候运用写话的本领,把对自己鼓励的话记录在课本的首页,让我们不断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好吗?
师:同学们,其实每一本教材,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只要我们找准前进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然后再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一定可以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学习“又字旁、绞丝旁、门字框”。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识字,培养想象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再整体感知。
1、借音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组合作,轮读课文。再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4、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再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教师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把你最喜欢的选几个填在花篮里。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再小结全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继续学习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重点
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对人要有爱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精读课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还遗留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让所有的`同学都戴帽子?)
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完的同学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自然段:
1、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汇报。
2、想一想那么可爱的小汪霞却得了重病,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几乎都没了,她得心情怎么样?请你画一画表现汪霞心情的句子
如果你就是小汪霞,你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读一读。(指名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还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所有同学都戴帽子呢?)
1、思考:汪霞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请你把表现汪霞变化的句子画出来。
她来到教室门口,迟迟没敢进去,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1)为什么戴着一顶帽子就迟迟没敢进去?
(2)此时汪霞会是什么心情呢?怕什么?
(3)那你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2、正在此时,她发现了什么?
当她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时候,感到十分意外: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
(1)意外是什么意思?
(2)大家想象一下:他们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样式的呢?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那么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同学们的帽子呢?
3、同学们都戴着五花八门的帽子,跟他们那些帽子比起来,汪霞觉得怎么样?
跟他们那些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轻松地笑了,大步走进教室。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门口,看到眼前的景象,还是迟迟没敢进去吗?还会担心害怕吗?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5、比较句子
她来到教室门口——大步走进教室。汪霞有什么变化呢,谁能概括一下?由不安——轻松6、齐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汪霞心情的变化。
第二自然段:
(过渡:汪霞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的变化,是谁让同学们都戴上帽子的,我们来看看老师说了什么)
“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认识各种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漂亮越好!”
1、为什么越新奇越漂亮越好啊?
2、老师是怎样宣布这件事的呢?
3、什么是和蔼而郑重?
4、为什么让同学们戴帽子老师要和蔼而郑重的说?
5、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同学们汪霞的病情呢?
6、现在谁能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让所有的同学都戴着帽子?老师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过渡:从老师看似普通的两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汪霞的关心和爱护,也正是因为老师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轻松的相处。)
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1、汪霞常常忘记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同学们似乎也忘记了,那同学们是真的忘了吗?
总结:汪霞是不幸的,因为病魔不仅让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拥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
板书设计
9、帽子
关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师:美国有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他被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一条大鱼》。指名读——齐读。
2、师: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师:你们可真会动脑筋,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吧!
二、自主探究
1、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第11课自由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相信这些生字也都会认了!谁能读?
聊天鱼饵挣扎筋疲力尽鲈鱼叫嚷遵守
小岛急切划破乞求余地慢吞吞嘴唇
涟漪周旋月光如水小心翼翼一收一放翕动
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指名读——正音——齐读
3、师:同学们的字词读好了,相信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流利。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给一个提示:一天夜晚,汤姆和爸爸去(),汤姆(),可是爸爸坚持()。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 学习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大地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当花儿,草儿,鸟儿,鱼儿们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谁来了?(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谁能用歌声表达出你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呢?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春的颂歌,出示课题。颂就是赞美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歌的歌词就在我们语文书的第一课里。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课,想一想,是谁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把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记住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生初读课文。
2.请生读课文。正音。回答刚才的问题。是春风给大自然带来了变化。(板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生再读课文,思考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
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给大自然送来了和暖的空气,也送来了勃勃的生机。(板书)
春风还唤来了毛毛细雨,给干涸的小溪带来新的生命。(板书)。
四、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2自然段。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2自然段,想想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原野上,小草活力。(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率先、鲜绿、活力等词以及小草的姿态来理解生命力的旺盛。)师指导朗读。
(2)各种花朵春天已经来临。(板书)
你感受到什么?(从不甘示弱、纷纷、艳丽、漫山遍野等词以及省略号表示的花很多来理解。)师指导朗读。
2.过渡。
春风不光让草原上充满了勃勃生机,她还唤醒了沉睡了动物们。下节课就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那些春天中可爱的动物朋友们。
五、学写生字。
刚才我们见到了小草们弯腰,花朵们不甘示弱地宣布春天的来临,他们就来教我们写这四个字:弯、甘、宣、临。
1. 出示生字。
2. 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弯:上扁下长,两点向外。
甘:也是甘甜的甘,第一横长,中间只有一横。
宣:宝盖头下面一横短,最后一横长。
临:左边是两竖,第一竖短,第二竖长。
3. 师范写。
4. 生练写。
5. 作业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风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还记得小草和花儿的样子吗?
生背诵有关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春天中的动物们又是怎样展现它们的活力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选出读得的同学,呆会向全班展示。
2.朗读展示。(展示2到3个小组)(视机板书)
小组代表读课文。
问小组内其他成员:你们推选他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感受要说得细腻些。
既然你们体会得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和他一样棒,小组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升华全文。
师:春天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四、拓展视野,发挥联想。
这首春的颂歌其实并没有唱完,还有好多美妙的景象有待我们去发现,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呢?
五、学写生字。
小鸟在枝头上唱出了清脆的歌声,蜜蜂探访花朵,小鱼追逐嬉戏,它们也来教我们写字了,瞧:(枝、脆、访、逐)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生字。
2.请生说结构特点,注意事项。
枝、脆、访都是左右结构,不能写分家,脆、访左窄右宽。
逐是半包围结构,先里后外,弯勾从第一撇中间起笔,注意三撇的位置。
第七笔是点。
3.师范写。
4.生练写。
5.作业讲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1
[练习要求]
1、能按笔顺写字,比较形近字并组词,按课文填空,。熟记成语,丰富积累。
☆2、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照样子修改病句。
☆3、口语交际练习。
4、学写毛笔字。
[练习提示]
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按笔顺写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在句中填反义词,用关联词语造句,熟记成语,口语交际和写毛笔字。其中造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1、写字训练。
首先认真观察字形,弄清笔顺,再把字写正确、写美观。特别提醒:“贼”的第九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点”;“舅”上半部分“臼”笔顺。
2.汉字训练。
题2:比一比,再组词。这一题要求学生辨析形近字,然后组词,巩固字词。三组字读音相同。第一、二组字“蜜”和“密”、“济”和“挤”由于形旁不同所以字义也不同。同学们最难区别的就是第三组字,“形”有“形状、形体、实体、显露、表现、对照”等意思,可组成“图形、有形、无形、喜形于色,相形见绌”等词语;“型”有“模型、类型”等意思,可组成“型号、大型、小型、脸型”等词语。
3.词句训练。
题4: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本题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整地说一句话,并能根据不同的句子恰当地运用标点。第一道题要注意多种标点的运用与写法,同时应注意妈妈话语中人称的正确使用,第二道题要求补充句子的后半部分,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第三、四两句为补充句子的前半部分,回答谁或什么,通过朗读体会出感叹句和一般陈述句,应分别标以感叹号和句号。
题5:照样子修改病句。本题是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正确造句,使用规范化语言的能力。了解了例句的病因及其修改方法后,领会这种类型病句的修改要领。这三个病句的共同病因是词序不当。答案:第一句应改为:“我给来宾们介绍学校的情况。”第二句应改为:“飞机离开地面飞上了天空。”第三句应改为:“我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顽皮的猴子。”
4.读背训练。
题3:按课文填空,再读一读。本题要求学生在熟练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正确填写题目中所缺部分的词语,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
答案:努努、束手就擒、东逃、翩翩起舞、飘动
题6:熟记成语。这则成语歌由8个成语组成,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都是“海”。同学们可先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边读边初步体会成语的意思,对理解有困难的成语,可查成语字典或请教别人。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熟背,在读背中加深体会。
注释:
海纳百川:大海能容得下许许多多河流的水,比喻容受、包容之大。纳,接受、包容。
海晏河清:大海平静了,黄河的水也清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晏,平静、安逸。
海沸山崩:大海沸腾,高山崩裂。比喻声势很大。
海枯石烂:大海枯干,岩石风化成土。形容经历极其久长的时间。多用作誓词,表示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海誓山盟:指所定盟誓像山海那样重大,永久不变。
5.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张照片。
同学们准备一张自己家的照片,要说出关于照片的四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照的。
特别提醒:介绍时要注意词句是否通顺连贯,内容是否具体,叙述是否有条理上,要摒弃那种非要说出“大义”不可的做法,要说出真情实感。
6.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的运笔方法。
横折折撇的写法:藏锋起笔,顿势后向右上横出,渐轻,折处提笔向上,轻顿后转向左下方行笔,至折处笔锋向右带出,作短横行笔至折处冉提笔向上顿后转势作撇。
横折折折钩的写法:藏锋起笔.顿势后向右上出,渐轻,折处提笔向上,轻顿后转向左卜方行笔,至折处笔锋向右带出,作短横行笔至折处再提笔向上,轻顿后转势向左下行笔,至钩处略提笔回锋向左上,由重至轻钩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4、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5、课件出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以及小气泡:二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语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那么“明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课堂点评: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教完了。我的教法很简单,就是带着他们读读课文,然后把“我”的大大小小的发现一一找到。边读边找,我们共同完成了如下的发现:
第一发现:天开始放晴了。
第二发现:天空多么的明朗。
第三发现:地面是潮湿的。
第四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第五发现:水洼映着小小的蓝天。
第六发现:闪着雨珠的、金黄的梧桐树叶粘在湿的水泥道上。
第七发现: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
第八发现:是一块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地毯。
第九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第十发现: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落叶不规则、有些凌乱,但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第十一发现: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蹦跳、歌唱……
我把这些发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着共同寻找的发现,都笑了。肯定有老师说,这样教,太碎了,合并成三五条就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告诉我不要合并;课堂上,同学们的全部参与,告诉我这样找发现有意思。我手中有有关部门给我的四本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学设计、教案,但他们所教都比我复杂,那些复杂教法,总觉得就是按部就班,虽然他们也谈到发现,但都是相当概括性,几乎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谈的。大家可以细读这十一条,顺序不要变,相信你一定会读出某种逻辑。
为什么要这样一条一条找出来?因为背着书包上学,经过门前的水泥道,就这么点的路,为什么作者能写下这么细的文章?不就是将这些一条条发现串起来的吗?
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若干发现串起来就行了。不难,作家张秋生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熟视无睹是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年四季的微妙差异,如果你发现不到,同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这一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句(课堂上可以讲),但两次同样的句子,意思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谈一谈理由。学生说,最后一次是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感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从“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第一回觉得看出来的。
我顺势说,如果“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改成“一夜春风,一夜春雨”“一夜夏风,一夜夏雨”“一夜冬风,一夜冬雨”,门前的水泥道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说,肯定是不美的,因为没有金色巴掌在上面。
同学们所说的感谢,我认为是对的。但教学参考书及名师们设计的那些课,看不出有这种设计与思考。他们所说的,我无法认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这么简单的读与对答,我相信简单之教,学生们会有不少变化的。因为他们知道了平常之路、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一天的美,与季节有关,与自己的一条又一条的发现有关,与自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发现串成文章有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
(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
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
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
第一,想象奇特合理;
第二,说得清楚明白;
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2)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
(2)学生质疑。
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
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
2.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
练习朗读。
3.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
小男孩怎么回答?
“这条小鱼在乎!”
他认为怎么样?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学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
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
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板书设计:
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弯捡扔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教完这篇课文,不禁感慨:课文中的男人不是没有经历过童年时代,那么他是怎样丢失了一颗童心而变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过来说,若干年后,男孩也会长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时他还能保持这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吗?在人类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怎样消除这种隔膜和异化现象呢?令人深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绚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汇报推荐:推荐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竞赛。
3.巩固识字。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写一写。独立练习书写。一起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空虚,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推荐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出示自读提纲,自读推荐。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5.想象说话,朗读指导。练读、范读、互读评读。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
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范文影片。多篇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案04-26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8-17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教案12-17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七》教案04-20
小学三年级语文《语文乐园七》教案08-25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07-22
小学三年级语文《雪儿》教案07-22
小学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07-22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