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29 18:08: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体会九寨沟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色,了解课文所介绍的珍稀动物,激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欣赏中品味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了解九寨沟的相关信息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九寨沟风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九寨沟风景图片(两三张),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追问。

  2、引出课题:九寨沟(美美地齐读课题)

  3、师介绍: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九寨沟是我国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到那游览,九寨沟究竟拥有怎样的神奇魅力,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尽情地去享受吧!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把预习中遇到的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或向同学请教,然后再放声朗读课文。

  2、出示四字词语,学生练读,把字音读准确。(雪峰插云、林深叶茂、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平湖飞瀑、高低错落、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诗情画意、人间仙境)——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3、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别人知道它的意思。

  (指名读、齐读)

  4、师: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描写景色的)

  5、检查读课文。

  三、再次读课文,理清层次

  四、钢笔字描红。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提问:你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九寨沟(齐读课题),在那儿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有许许多多的异兽珍禽,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细细地欣赏。

  2复习: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九寨沟在什么地方 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出示课件2句式:九寨沟位于 , 因 为 ,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学生口头填空。齐读课文课文第一自然段。

  3导入:教师引学生口述第二自然段内容"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板书:童话世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整体感知:那是怎样的童话世界?一进入风景区,你能看到哪几个景点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景物名称的词,用笔圈出来.(学生读后汇报,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2导读: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景物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描写景物的语句,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象描绘的画面.(板书:朗读,品味,想象),也可以和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

  3学生品读交流:

  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引导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入云,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么雄伟的雪峰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得真有气势)

  教师播放课件3,让学生欣赏.

  再引导学生说所看到的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九寨沟三条沟谷,层层叠叠,山势挺拔,皑皑雪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登上的尕尔纳山,眺望远方,还能看到云海连天,如波浪翻滚,峰顶再云海雾浪中沉浮升降时隐时现,似乎在天宇中遨游.)

  湖泊:①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播放课件4,学生欣赏,再说说看到的景象. 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得真仔细!你不仅看得仔细,还能用这么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真不简单!)指名读描写湖泊的句子

  引导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令人身临其境,真似到了"童话世界".

  ②这些湖泊还有好听的名字,是什么?("五花海","五彩池")为什么叫这些名字呢?书中是怎样说的?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引导体会"五花海""五彩池"之美和名称的由来.

  播放课件5,学生欣赏,再说湖泊的美丽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水, 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泊终年碧蓝清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彩.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雪山树木倒映在湖水中,"鱼游云端, 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经常出现,水上水下,虚实难辨.彩池中,鹅黄,黛青,绛红,翠绿等色彩组成各种图形,如同一匹五色锦缎,视角移动,色彩立即变化,走一步,变一态,真是变幻无穷.)

  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3)森林: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引导抓住"从河谷至山坡""遍布"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要求学生看课件3-6,再说森林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1500万亩原始森林,莽莽苍苍,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绮丽风貌.尤其是如今金秋时节,林涛树海换上了富丽的盛装.那橙色的黄栌树,金黄的桦树,绛红的枫树,殷红的野果子,深浅相间,错落有致,令人眼花缭乱.每一片森林,都有如天然大巨幅油画.)

  感情朗读这句话.

  (4)瀑布: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由此形成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引导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想象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师:“白练”是什么意思?“银花”指什么?

  生:白练指的是象绸缎一样的瀑布,银花指的是飞溅下来的水花

  师:那白练腾空就是_ _

  生:瀑布就象一条白色的稠带从天而降,倾泻下来,水花四溅。

  播放课件7,学生欣赏,再说瀑布的景象,教师点拨补充:

  师,假如,你现在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用什么样的诗句来赞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多么壮观,多么美丽。愿意用你自己的朗读来读好它吗?

  感情朗读这句话.

  (这里所有的瀑布都从密密的树林里狂奔出来,就像一台台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制造着各种白色丝绸.这里有全国最宽的诺日朗瀑布,从高高的岩石上倾泻下来,似巨幅水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激流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气.朝阳照射,常常出现美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4引导学生再齐读第三段,感受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

  5鼓励学生尝试看课件8(全景),分四人介绍九寨沟景观,背诵第三段,配乐.

  6教师小结:九寨沟的湖水千娇百媚, 景色处处美丽如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述过渡:"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珍稀动物,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找出它们的名字,用笔圈出来.

  学生快读汇报(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看课件,简单介绍,重点区别大熊猫和小熊猫。

  2这些动物都有怎样的特点呢,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四字次与概括出它们的特点.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9,练习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走进九寨沟风景区,向林子的纵深处行进,你也许会看到( )的金丝猴,( )的羚羊,( )的大熊猫,( )的小熊猫.

  上面这些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呢,请你们将描写自己喜欢动物的语句多读几遍,读出它的可爱.

  3汇报交流:(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可以用书中的语句。)

  (1)金丝猴:体态粗壮,机灵顽皮 抓住"窥视""眨巴""攀吊"等体会.读出它的机灵可爱.

  (2)羚羊:善于奔跑 从"突然窜出"又"突然消失"体会奔跑速度极快,是长跑冠军. 读出它奔跑的本领.

  (3)大熊猫:憨态可掬 从"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地咀嚼"体会.

  (4)小熊猫:行动敏捷,爱美 从"行动敏捷""美滋滋地照镜子"体会.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这些动物是不是只要进入九寨沟就能见到呢?为什么?(从书中哪些此可以看出来)。

  这些动物正因为很稀少,很珍贵,人们不常见到,所以称它们为异兽珍禽(板书:异兽珍禽)再读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

  4引读:让我们一起再进入原始森林,希望能遇上它们.有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5 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试背第四自然段。(看课件)

  5拓展补充:九寨沟的珍稀动物还有许许多多,继续向前,也许你还会看到什么

  学习第五自然段.

  1教师引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人间仙境)

  2出示词语,同学们说说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前面文章有没有介绍过?同学们看老师板书,引读:联系前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

  3由此可知,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与"童话世界"前后照应)

  总结.

  播放课件12,教师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所有去过九寨沟游览的人回来都说,世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够把九寨沟的美丽神奇都表现出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语句这么美,也不能把九寨沟的美丽全部表现,真正的九寨风光还要美得多呢!让我们用眼睛再次领略那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的迷人风光.

  (学生欣赏)……

  同学们,你们向往九寨风光吗? 将来你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希望你们把这美景积极介绍给周围的人们,也希望所有热爱九寨沟的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珍惜爱护这片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地,让它永远成为我们祖国的骄傲.

  板书:童话世界 雪峰 湖泊 森林 瀑布 【朗读 品味 想象】

  九寨沟 异兽珍禽

  人间仙境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

  作业:

  课内:完成练习册习题:字词句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寄情于物的写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呼兰河传》

  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师梳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思考: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2、分类检查词语

  3、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三、走近园子 感受美丽

  1、祖父的园子美丽,充满生机

  祖父的园子美丽,充满生机,你从哪里感受到?默读1-3、17-19自然段,划出句子读一读。

  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四,走进园子,感受快乐

  1、除了动、植物还有谁也是快乐、自由的?

  2、结合文本,交流以下趣事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3、萧红为什么这么快乐、自由?交流体会祖父的慈祥。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感受祖父的慈祥: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板>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五、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5.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再读课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多彩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自由的园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知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同学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同学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掌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同学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俺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俺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俺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分、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俺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俺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俺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身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俺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出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假如是自身将会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把自身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研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俺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俺将不时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同学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俺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同学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2、学生汇报。

  (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⑴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⑵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文中的“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新词佳句。

  2.默读课文,能通过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态、行为变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教授对“我”真诚的无私的鼓励和帮助,懂得对人要多些宽容、多些关爱;同时通过对“我”拉小提琴经历的了解,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勇气、有信心、有毅力。并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4.运用抓住课题及课文关键词句等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教学准备:

  老师

  乐曲:《月光奏鸣曲》,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认真朗读课文,抄写下列词语。

  白痴 沮丧 绝妙 懊恼 神圣 蹑手蹑脚 潜滋暗长

  2.形近词组词。

  锯( ) 蹑( ) 眶( ) 受( )

  踞( ) 镊( ) 框( ) 授(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 懊恼---- 诅咒----

  和谐----洋溢----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声望----安详----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______

  5.读课文找出人物的变化。

  “我”演奏变化

  家人情感变化

  老教授鼓励言语的变化

  像是据桌腿的声音

  简直是个白痴

  “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二)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说明: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质疑可有多种角度,其中对课题的质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对课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读课文。

  (一)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二)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请同学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对于文中这两位主要人物也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唯一的听众: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引读体会老教授的身份之高。“声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则是一个乐团的灵魂人物。这位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还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见她是多么受人尊敬啊!

  2.“我”:“音乐白痴” 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理解“音乐白痴”:父亲和妹妹一开始认为“我”是一个——(音乐白痴),因为他们觉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二)默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快速浏览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运用抓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理解“指点”并质疑。

  1.结合妹妹前后评价的两句话。

  2.理解“指点”(在技艺上进行指导、点拨。)

  3.对照妹妹的话质疑。

  说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统领全文中心的重点词语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条主线。

  (五)小结。

  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四、作业。

  基础题

  1.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易混易错字)

  2. 多音字注音组词:藏( ) ( )调( ) ( ) 曲( ) (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 懊恼---- 诅咒---- 和谐---- 洋溢---- 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 声望---- 慈祥----

  4.抄写文中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将故事主要内容完整地叙述出来吗?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爱的雨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直奔重点,挖掘主题。

  一个人由开始被人认为在音乐方面是白痴的、弹琴如锯桌腿的,到后来的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这有多么大的变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说明:直奔主题,要求明确,使学生学有方向,心中有数。

  三、深入学习老教授的话,体会对“我”的鼓励和指点。

  (一)初读老教授的话,理清线索。

  1.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老教授说的话,并大声念出来。

  2.交流,出示

  “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句学生可能找不出,可让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九节)

  3.自读,读通句子。

  4.引读,理清线索。

  由于父亲和妹妹说听我拉琴是种折磨,于是,有一天清晨,我独自躲在林中练琴,恰巧遇见了一位老人,在我准备溜走时她对我说了这么几句话——(男生读)我被这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此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去林中拉琴给她听,而她也总不忘对我说——(女生读)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渐渐地,我开始变了,有一次,她竟对我说——(齐读,随机改成直接对话)

  说明:通过引读,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二)细读老教授的前3句话,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过渡:初次见面时,“我”被老教授那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因此才会有以后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给她听的事情发生。

  1.你觉得怎样的语言称得上是“诗一般的语言”。(节奏明快,语句优美)

  2.自读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读起来感觉优美吗?

  3.指名读读2-7节,划出老妇人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师:这些话看上去很平淡,为什么会令我觉得像诗呢?老人是怎么会想到说这些话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初次见面的那天她看见并听见了什么?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琴声就像在锯桌腿。

  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一个白痴!”

  我的脸顿时红起来。

  4.结合看到和听到的内容,想像老教授说这番话时的心理活动。

  想像说话

  师:现在你就是这位老教授,请联系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说说此时你会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听到……,心想……

  随机理解“诅咒”,体会“我”的自卑。

  “诅咒”就是咒骂的意思。“我”为什么要“咒骂”自己?(懊恼、沮丧到了极点。)

  指导读句,读出懊恼的语气。

  小结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补充,明白了老教授对“我”说这些话的用意。

  5.体会“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诉“我”拉琴贵在坚持。

  老人最后还嘱咐我——(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中你有没有听出来,老人其实是在告诉我什么?

  6.再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自读,现在你就是“我”,听了老教授的这3句话之后,分别会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读读、议议。)

  师生配合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7.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些话读起来感觉并不优美,但却令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了吗?

  8.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妇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9.指导朗读。

  自由读句: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点,自己试着读好句子,要注意语气、语调。

  指名读

  说明:通过细读老教授的 “诗一般的语言”,再体会“我”的内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对年轻音乐人的关心、热情鼓励。

  (三)质疑,理解第一个“秘密”。(学习第8节)

  指导学生抓住两处“秘密”提出问题。(预设:秘密是什么意思,这两个秘密一样吗?)默读课文的第八节,我心里珍藏的这一个秘密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四)细读老人的后两句话,体会对我的鼓励。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

  积累: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书----------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读书经历----------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作心得----------别出心裁、真情实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着”,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

  3.阅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有趣的谜。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着”,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神奇与魅力。(重点)

  3.阅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同一种事物。(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金字塔夕照》用流畅、饱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概况。

  四、品读释疑

  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着重描写了金字塔的金色,写出了金字塔的意境美,译名妙,色彩难忘,引人遐想。

  第二篇文章是说明文,运用图片和各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雄伟、神奇的特点以及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

  (一)金字塔夕照

  1.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夕阳、田野、沙漠都是金色,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由此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2.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色的夕阳、田野、沙漠、泛着金光的河水、像是纯金铸成的金字塔,调动读者的视觉,写出了金字塔的绝美意境。

  3.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远望所见的金字塔的美丽样子。

  4.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把这里的景色比作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突出了夕照下金字塔的雄壮美丽。

  (2)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意境?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的、局部的特色,而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5.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对令人陶醉的金字塔的赞美,也体会到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

  6.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运用对比,突出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最美。

  7.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这是一篇“风貌通讯”,也是散文,文章结构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描绘非常出色,构思巧妙。

  (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胡夫金字塔。作者用画图的方法展示了胡夫金字塔的塔高和塔基边长,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塔的重量、体积和塔基面积,简洁、明了、直观。

  2.◇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中感受到胡夫金字塔非常高大雄伟,在当时的情况下,修建十分不容易。

  3.仿写: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胡夫金字塔的概况呈现了出来。请你也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一种事物。

  示例: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薄,越来越轻。今天我看见一个小型的笔记本电脑,居然跟平时用的会议记录本大小相当,薄厚也差不多,我感到十分惊奇。看了一下说明,它居然只有?25厘米长,15厘米宽,2厘米厚,重量只有945克,真是名副其实的笔记本!

  4.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手艺精湛,技术高超,超乎人们的想象,太了不起了。

  5.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写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金字塔的巧合,引人深思。

  6.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开始;而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象征生命的结束,那里是亡灵的世界。陵墓正好是两个世界的交界口,由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再从东方再重新出现,所以他们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7.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

  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这段文字与哪段文字相印证??这段文字与“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相印证。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金字塔夕照》用流畅、饱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概况,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课堂小结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我们课后可以通过资料进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六、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简单又神秘的游——金字塔(节选)》

  板书设计:

  意境绝美

  金字塔夕照译名绝妙人间奇迹

  色彩难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课通过展示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预习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基本扫清课文障碍,大致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知识面狭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特别对状物类课文的学习比较困难,仅凭课文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课本中有限的几幅插图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相信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置身于课文中,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第五自然段总结赞叹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珍禽异兽。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有关九寨沟的知识。

  ②学会“插入云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文字,想象并表达出课文描绘的童话世界般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③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感受课文描绘的九寨沟美景,培养喜爱九寨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长难句,理解描绘九寨沟的一些词语,体会九寨沟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九寨沟的神奇、美丽,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好,并且懂得这样美好的家园是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护的,树立起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视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过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2、板书课题:10 九寨沟

  3、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范读课文,欣赏美景

  1、同学们对九寨沟这个地方一定向往吧。可是要想拿到走进九寨沟的门票,必须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找一找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异兽珍禽)

  3、位置。

  4、谁知道“沟”是什么意思?(山沟)

  过渡:几条普通的山沟竟然会像童话世界?看来九寨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跟着巴金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风光吧!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俗话说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九寨,透过文字去聆听九寨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板书:自然风光)

  2、用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九寨沟哪些奇丽的自然风光,用着重号在文中标出来。再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认真地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自由读第3自然段。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雪峰(板书:雪峰插云)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B、你为什么喜欢雪峰?你觉得作者哪些词吸引了你?

  从“一座座”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多、重重叠叠)

  从“插入云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高)

  C、过渡:九寨沟的雪峰高耸入云,重重叠叠,峰顶白雪覆盖,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吗?

  D、指导朗读:“一座座”读得重而急,以突出雪峰多、重重叠叠的样子,“插入云霄”读得重,读出雪峰的动态美,“银光闪闪”读得深情、缓慢一些,把银光读“闪烁起来”,读出雪峰的雄奇璀璨。

  E、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男生齐读。

  湖泊

  A、(课件出示湖泊图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湖泊?

  B、(指名说)找出描写湖泊的相关语句。

  C、体会湖泊的特点。

  从“大大小小”“颗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泊多)

  学习比喻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了解湖泊和沟谷的特点,体会比喻的用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水清、湖底石块色彩多)

  D、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图片。

  大家看,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分外壮丽,真是美不胜收呀!这就是五花海、五彩池的美丽景色,怎么样?美吗?大家能用朗读把这美表现出来吗?

  E、指导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想象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

  F、指名读,女生齐读。

  森林(板书:古木参天)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九寨沟的森林很多,遍布着九寨沟。)

  B、教师指图讲述:是啊,这个地方叫河谷,从河谷到山坡都布满了森林,这样的景色可真美呀!

  C、指导朗读。

  D、指名读,齐读。

  瀑布(板书)

  A、你能找出描写瀑布的相关语句吗?(指名读)

  B、(课件出示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齐读。

  C、九寨沟的瀑布有什么特点?(瀑布十分壮观,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D、你知道“白练”、“银花”是指什么吗?

  E、(课件出示瀑布图片)你们看,那瀑布激流而下,或宽或窄,或高或低,哗啦啦,轰隆隆,白浪翻滚,水花四溅,犹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呀!由于九寨沟的河谷有高有低,出现了“一级级天然的台阶”,因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谁能再读一下,让同学们感受到瀑布的壮观(有感情朗读)

  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又领略了雄伟壮观的瀑布,用书中的一个词就是——平湖飞瀑(板书:平湖飞瀑)

  F、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美)

  (4)同学们,九寨沟的山美、树美、水也美,让我们齐读第三段,把这童话般的世界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

  1、难怪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呢,真是名不虚传啊!领略了九寨沟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森林深处行进,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看看又会发现些什么呢?

  2、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动物名称 主要特点动作

  3、交流、汇报。

  (1)金丝猴(板书)

  ①为什么喜欢它?

  体态粗壮

  攀吊眨巴窥视(偷偷地看,读的轻一点,调皮一点。)

  ②金丝猴虽体形粗壮,但是那样机灵可爱。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

  (2)羚羊(板书)

  ①喜欢理由:善于奔跑

  ②“突然窜出又消失了”说明了什么?(速度快)

  比较:句子中把“窜”换为“跑”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分组读。

  (3)大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

  理解“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咀嚼”。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小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行动敏捷

  ②去掉“美滋滋”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同桌互读,做动作表演读。

  4、理解“也许”。

  (1)来到九寨沟,我们一定能看见这四种动物,是吗?为什么?前面用的“也许”是什么意思?去掉不行吗?(不行,因为他们住在---- 林深叶茂处。)

  (2)指导学生认识本段中的排比句。

  (3)在九寨沟你还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动物呢?也许,——(什么?在干什么?)

  想象力真丰富!如此多的异兽珍禽在九寨沟落户,说明什么?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4)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5)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见证。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家园。如果我们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如此美得景色,我们很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样需要保护。

  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你觉得九寨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九寨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用作者的话来说:“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师引读)”(板书:人间仙境)

  (1)这句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2)比较句子。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3)通过小组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等方式,体会“前后照应”的特点。

  2、此时,作者也用他那饱含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九寨沟的无限赞美之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对九寨沟的感受吧?

  四、作业

  办一张关于九寨沟风景的手抄报。

  五、拓展升华

  1、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做画,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赞美九寨沟。我国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2、其实,我们祖国还有许许多多像九寨沟一样的“人间仙境”,比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的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有朝一日去祖国的各地看一看!

  板书设计:

  10 九寨沟

  雪峰插云

  自然风光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金丝猴

  异兽珍禽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前后照应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2

  教材内容

  本组教材以“语言表达的艺术”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杨氏之子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学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了解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三”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三”也是紧紧围绕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积累精妙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艺术。

  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引导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体裁表达方式,在学习中积累优美语言。

  预计课时

  《杨氏之子》1课时 《晏子使楚》2课时

  《半截蜡烛》1课时 《打电话》1课时

  《口语交际三》1课时 《习作三》2课时

  《回顾·拓展三》1课时 共计9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重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泊船瓜洲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

  (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

  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

  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理解“绿”和“还”的意思。

  绿:吹绿、染绿。

  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

  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

  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

  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四、入诗境,悟诗情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绘的画面。

  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

  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

  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

  4、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

  《长相思》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题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词

  1、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三、初读后想象

  1、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四、悟词意

  1、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2、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⑴ 作者的“身”在那里?

  ⑵ 作者的“心”在那里?

  3、学生再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五、想象画面

  1、教师放音乐指一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朗读。

  4、写片段: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5、再读。

  六、课堂延伸

  1、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2、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校长扬州之行的一大发现,某次偶然的机会向本人推荐,本人初看教案,也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决定一试。在此之前我从未曾想象到,一首简简单单的词,能上得如此之丰满,如此之浑厚,如此之动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断的起承转合的节奏变迁中咏唱着那一份情感,让激越的思绪不断飞扬,不断扩散。

  读是这节课的元神,是这节课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诗词教学依托载体是读,所以我对读的训练是足够的,并都尽量做到每一次读都解决一个问题。从读准字音到理解词意的读,从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园的读,从领悟故园梦美到征程心碎的读,一个“读”字里,把作者纳兰性德思乡的情切、思乡的无奈、思想的痛楚表现得一览无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从前面的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两个农夫》,看看从这篇文章中你又会有哪些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教学环节

  一、铺垫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实践应用

  四、全课总结

  五、拓展练习

  六、作业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水与生命》语文及教案10-28

五年级语文乐园教案02-23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06-25

五年级语文《燕子》教案06-25

五年级语文教案03-08

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07-30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09-10

五年级语文桥的教案08-26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13

五年级语文天马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