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2 10:23:3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凹凼()尴尬()烦躁()涎水()门槛()

  啃()黏性()蹿()撬()磕()揩()

  茬()筹划()晌午()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 ”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

  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学习研讨

  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讨论下面问题。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

  5、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拓展学习

  6、比较一下,《台阶》与《背影》在命题立意上有何不同。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八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下列词语读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琐屑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2.指导学生的朗读。

  3.学习文中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涵的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挚爱,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启发学生感恩父母,激发学生的报德之心、报德之行。

  二、教学重点:

  平淡之中的浓情;对"背影"深情而细致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四、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母爱。自古以来人们都歌颂母亲的慈爱和温柔,歌颂父亲的刚毅和坚强,可是朱自清却用细腻温婉的散文,写出一个同样细致入微,温婉如母的父亲。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背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第一次读课文,建议大家做两件事: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勾留 赋闲 蹒跚

  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写的事

  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车站依依送别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阅读课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几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眼泪很快又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比较一下,四次落泪,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车站,望父买橘,这是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步履蹒跚买橘时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父爱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灵,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三次是车站别离,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想起过去种种,回想起父亲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怅惘的泪。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特别是“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语又一次牵动作者的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情感一时迸发。心酸的泪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书: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心酸的泪

  3、总结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现在,请同学们默默的翻开书本,诵读课文,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文章中那真挚永恒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读课文,理解背影

  三读《背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同桌讨论)

  可以从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总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背影的理解,有内容的、有情感的。从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背影”既是文题,也是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文章中背影总共出现四次:开篇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写出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间车站买橘时的背影,写出了父亲的一片亲子深情;车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写出了惜别时对父亲的无限怜惜依恋;结尾泪光中的背影写出了别后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既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形”的方面的特点,也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父爱如山,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父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亲

  你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六、布置作业(播放背景音乐《父亲》)

  父爱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父爱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父爱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父爱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父爱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好吗?

八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

  2、明确文章的线索。

  3、体会父子情深。

  4、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3、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教学难点

  1、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2、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⑴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⑵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⑶“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⑴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⑵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⑶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地“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3、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四、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1、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⑵“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⑶“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⑷“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小结:

  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2、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⑴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⑵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⑶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⑷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积累语言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情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通过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浓浓亲情,你积累的有关父爱深情的优美句子有哪些?我们一起交流赏析一下吧!

  ⑴“父爱像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日子里擎着!”

  ⑵“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浓郁深远!”

  ⑶“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的时候,照亮我的行程!”

  2、有选择的投影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子,交流背诵。

  小结:同学们摘记的句子中都融入了浓浓的情意,希望同学们多积累背诵,你的语言也会靓起来。

  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

  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名篇的风范。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试试看,能发现吗?

  ⑴“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结论:文章的明线——背影。

  ⑵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

  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

  小结: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结构文章。

  三、语言训练

  探究“选材构思法——截取法”的片段写作练习。

  1、现在我们来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还缘于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同学再读课文,深人体会这一特色。

  2、现在请大家口头表达,写作交流。

  ⑴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吗?

  ⑵请同学们将父亲最精彩的瞬间融人你的情感,写下来。

  ⑶交流写作心得。

  四、本课小结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八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伐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

  (二)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用……线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画出你喜爱的句子。

  1、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

  踉跄(liàngqiàng)冻馁(něi)

  2、需要积累的词语:

  不堪回首战云密布阴云惨淡魔剑高悬座无虚席

  (四)探究课文。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

  2.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例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

  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挺拔的精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

  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8.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是无价的,但并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

  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

  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阅读比较、探究

  如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

  〔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

  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断,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是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文字要与主篇接近。

八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

  脚本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表示语气加强。)

  脚本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 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八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了解结构形式,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把握结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举两个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让我们今天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路;

  (屏幕欣赏《孙子兵法》竹筒微雕、鸡蛋微雕)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雕艺术,读来令人惊喜(屏幕显示课题)

  二、题解(屏幕显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据课文内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题意:介绍说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四、听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形式:总分总

  (第1段)(第2~5段)(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本课时讲解分析前两段)

  具体方法:请学生参照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分别讲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释疑并明确意思。

  第1段(总说):

  1、重要词语:⑴奇巧;⑵为;⑶罔不因势象形;⑷尝:曾经;

  ⑸贻;⑹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据以上词语,学生讨论译出大意,老师再明确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4、朗读:

  第2~5段(分说)

  提问:根据方位词语,这几段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各段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

  ⑴空间顺序;

  ⑵各段介绍的重点:

  第2段(船的结构)第3段(船头游览者苏轼、鲁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第5段(船的顶部,题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体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词语。

  2、学生讨论后讲解大意,老师再明确。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确:

  第2段:介绍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并背诵第2段。

  2、完成阅读思考题。

  【结构图示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第1段)

  船体设计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记详述核舟之精妙船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第3、4段)

  船背技师的题款、着色(第5段)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第6段)

八年级语文教案7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八年级语文教案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要讲解这一问题使初一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4.继续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课时安排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要点

  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2.教学新课

  (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明确以下内容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2)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4)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

  ①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③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7)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3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反复朗读第六自然段。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组词造句。

八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xx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

  (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明确: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陈述句。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八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 : 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思考回答。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 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 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

  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4.用上述词语造句。

  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

  2.思考回答。 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

  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

  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

  (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

  (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

八年级语文教案11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 ”(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执策临之 (马鞭子)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谓之间)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

  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 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八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探寻人生哲理学习超然豁达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①学习目标4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学法引导:

  了解背景→想象意境→感悟思想→深情诵读→探寻哲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收集信息:苏轼重要经历、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下列词语及句子:

  宫阙(que) 绮户(qi ) 朱阁(ge ) ______婵娟(chan) 琼楼(qiong) 不胜寒(she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总结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品读文章(揣摩语句、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

  有感情诵读两遍,然后在组内展示比读,评出朗读最有韵味,最有感情的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

  四、心灵体验—转变角色、走进情境、感悟思想:以苏轼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叙述此情此景交流读书心得:

  展示交流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曲,学生展示读:①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语速,语调,重音)。

  ②男生配乐读上阙,女生配乐读下阙。

  二、由背景介绍到文章解析:

  1、以苏轼自述的方式有感情地描述情景

  2、解释重点词义:

  达旦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3、概括词主要内容,从词句中探寻作者思想感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5、背诵此篇

  三、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最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光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当你在一个恬静的夜晚,仰望明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放飞思维、以“月亮”为话题进行作品展示:

  ①借月抒怀的诗篇

  ②借月抒怀的歌曲

  ③画一幅画,体现一种意境

  ④说一段优美有哲理的话体现一种思想

  四、学习心得:

  清堂巩固

  默写《水调歌头》

  精彩语句的赏析

八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预习作业:查资料,每个同学找出我国3种生物入侵者(现象)并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话概括。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导入。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属菊科植物。这种花色泽亮丽,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在苏浙沪一带和广东省,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使植物大面积死亡,果园、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危及生态安全。(学生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引入生物入侵)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在文章中找一句话,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用波浪线划出)

  第1小节

  2、学生用△符号标出文章中所提到的生物入侵者,并且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蒲公英,鱼虾是不是?)

  入侵者有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等。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并且造成当地一定的损失。

  3、文章8个小节,学生用——符号划出中心句,或者在旁边总结,要求每小节大意都要与“生物入侵”有直接关系。(考虑各小节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段,人类文明早期,没有人为干预,生态系统不失衡。

  第三段,物种在新环境可能无节制繁衍,例:第四段,生物入侵者威胁物种多样性。

  第五段,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途径)

  第六段,生物入侵者很难控制。

  第七段,物竞天择VS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惊人。(不同的观点)

  第八段,采取的措施。

  教师对比点拔,明确说明顺序(教师简要叙说):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作者在说明生物入侵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每人2处)?还有哪些词语用的好,好在哪里?(每人1处)(文中各段落空白处注明)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提到一种说明方法,就让学生再找其他用此种方法的地方)

  1、列数字:①“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准确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②耗资数十亿美元------准确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如“仅”“就”等词。)

  2、举例子:①举蒲公英等为例------具体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具体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③蔬菜、水果、宠物等------具体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说明: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b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生动形象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词语的运用也有类似效果。如“啸聚山林”等)

  词语的好处有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自主探究

  1、其实,我们身边的生物入侵现象还是很多的,设置“你还认识我吗”环节,图文(在课件中出现)展示文章中出现的入侵生物的资料,让学生辨认,解说。

  2、学生自主展示“我所知道的生物入侵者(现象)”(主要在我国出现)(主要是学生朗读课前找到的资料),教师补充(也许,做好准备)几种现象:薇甘菊、水葫芦、飞机草等。(材料在课件中出现)

  四、总结提升: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省城“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五、作业

  1、准备的反馈练习

  2、拓展延伸作业,其实这篇文章只粗略谈到防的措施,而如何治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谈谈具体的防治措施。

八年级语文教案14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八年级语文教案15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4、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来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3、采用讨论、质疑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父母内心的声音,从而化为他们感恩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2、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突破:

  通过复述课文和内容框架问题的解决,帮助熟悉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紧扣文本进行问题探究和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并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文章大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前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营造新课氛围。然后由一组台阶图片,引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完成生字词教学。

  四、复述课文,熟悉小说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对三个框架性的问题学习,进行课文复述,了解小说故事情节。

  五、问题探究,研读课文。

  通过对六个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把握文章意蕴。

  六、把握理解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1、安排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句练习,粗略感知父亲形象。

  2、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要求学生通过对文中重要事件的分析,来概括父亲的.特点。

  3、在此基础上归结父亲形象。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七、欣赏歌颂父亲的歌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配合投影图片展示。

  八、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写写你的父亲,或者写写你知道的父亲,并试着感受父亲的品格或胸怀。

  九、板书设计。(略见投影)

  十、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八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经典教案02-22

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12-06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08-19

八年级语文单元教案07-26

八年级语文雪的教案10-14

八年级语文雪的教案10-14

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22

八年级语文教案03-17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08-06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08-19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教案1

  【学习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凹凼()尴尬()烦躁()涎水()门槛()

  啃()黏性()蹿()撬()磕()揩()

  茬()筹划()晌午()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 ”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

  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学习研讨

  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讨论下面问题。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

  5、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拓展学习

  6、比较一下,《台阶》与《背影》在命题立意上有何不同。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八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下列词语读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琐屑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2.指导学生的朗读。

  3.学习文中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涵的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挚爱,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启发学生感恩父母,激发学生的报德之心、报德之行。

  二、教学重点:

  平淡之中的浓情;对"背影"深情而细致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四、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母爱。自古以来人们都歌颂母亲的慈爱和温柔,歌颂父亲的刚毅和坚强,可是朱自清却用细腻温婉的散文,写出一个同样细致入微,温婉如母的父亲。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背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第一次读课文,建议大家做两件事: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勾留 赋闲 蹒跚

  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写的事

  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车站依依送别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阅读课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几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眼泪很快又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比较一下,四次落泪,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车站,望父买橘,这是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步履蹒跚买橘时的背影映入我的眼帘。父爱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灵,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三次是车站别离,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想起过去种种,回想起父亲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怅惘的泪。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特别是“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语又一次牵动作者的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情感一时迸发。心酸的泪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书: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心酸的泪

  3、总结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现在,请同学们默默的翻开书本,诵读课文,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文章中那真挚永恒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读课文,理解背影

  三读《背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同桌讨论)

  可以从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总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背影的理解,有内容的、有情感的。从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背影”既是文题,也是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文章中背影总共出现四次:开篇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写出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间车站买橘时的背影,写出了父亲的一片亲子深情;车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写出了惜别时对父亲的无限怜惜依恋;结尾泪光中的背影写出了别后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既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形”的方面的特点,也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父爱如山,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父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亲

  你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六、布置作业(播放背景音乐《父亲》)

  父爱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父爱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父爱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父爱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父爱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好吗?

八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

  2、明确文章的线索。

  3、体会父子情深。

  4、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3、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教学难点

  1、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2、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⑴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⑵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⑶“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⑴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⑵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⑶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

  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地“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

  3、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

  四、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1、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⑵“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⑶“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⑷“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小结:

  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2、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⑴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⑵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⑶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⑷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积累语言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情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通过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浓浓亲情,你积累的有关父爱深情的优美句子有哪些?我们一起交流赏析一下吧!

  ⑴“父爱像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日子里擎着!”

  ⑵“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海,浓郁深远!”

  ⑶“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的时候,照亮我的行程!”

  2、有选择的投影学生积累的优美句子,交流背诵。

  小结:同学们摘记的句子中都融入了浓浓的情意,希望同学们多积累背诵,你的语言也会靓起来。

  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

  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名篇的风范。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试试看,能发现吗?

  ⑴“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结论:文章的明线——背影。

  ⑵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

  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

  小结: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结构文章。

  三、语言训练

  探究“选材构思法——截取法”的片段写作练习。

  1、现在我们来学习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还缘于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同学再读课文,深人体会这一特色。

  2、现在请大家口头表达,写作交流。

  ⑴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吗?

  ⑵请同学们将父亲最精彩的瞬间融人你的情感,写下来。

  ⑶交流写作心得。

  四、本课小结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八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伐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

  (二)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用……线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画出你喜爱的句子。

  1、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

  踉跄(liàngqiàng)冻馁(něi)

  2、需要积累的词语:

  不堪回首战云密布阴云惨淡魔剑高悬座无虚席

  (四)探究课文。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

  2.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例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

  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挺拔的精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

  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8.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是无价的,但并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

  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

  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阅读比较、探究

  如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

  〔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

  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断,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是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文字要与主篇接近。

八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 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 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朗诵语调的处理,共同编注朗读脚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编注,善加引导。

  脚本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表示语气加强。)

  脚本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 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八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了解结构形式,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把握结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举两个例子:

  1、三千多年前,甲骨上已刻下让我们今天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2、唐代,能在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路;

  (屏幕欣赏《孙子兵法》竹筒微雕、鸡蛋微雕)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雕艺术,读来令人惊喜(屏幕显示课题)

  二、题解(屏幕显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据课文内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题意:介绍说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

  戌(xū)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四、听录音范读,学生朗读课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形式:总分总

  (第1段)(第2~5段)(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本课时讲解分析前两段)

  具体方法:请学生参照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分别讲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释疑并明确意思。

  第1段(总说):

  1、重要词语:⑴奇巧;⑵为;⑶罔不因势象形;⑷尝:曾经;

  ⑸贻;⑹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据以上词语,学生讨论译出大意,老师再明确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4、朗读:

  第2~5段(分说)

  提问:根据方位词语,这几段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各段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

  ⑴空间顺序;

  ⑵各段介绍的重点:

  第2段(船的结构)第3段(船头游览者苏轼、鲁直、佛印)第4段(船尾舟子二人)第5段(船的顶部,题名、篆章)

  疏通第2段文意:

  具体方法:同第1段相似。

  1、指出重要词语。

  2、学生讨论后讲解大意,老师再明确。

  3、概括出文段大意。

  明确:

  第2段:介绍核舟的大小和格局。

  4、朗读。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并背诵第2段。

  2、完成阅读思考题。

  【结构图示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第1段)

  船体设计的大小、格局(第2段)

  核舟记详述核舟之精妙船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第3、4段)

  船背技师的题款、着色(第5段)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第6段)

八年级语文教案7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八年级语文教案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要讲解这一问题使初一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4.继续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课时安排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要点

  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2.教学新课

  (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明确以下内容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2)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4)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

  ①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③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7)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3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反复朗读第六自然段。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组词造句。

八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xx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

  (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明确: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陈述句。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八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 : 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思考回答。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 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 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

  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4.用上述词语造句。

  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

  2.思考回答。 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

  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

  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

  (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

  (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

八年级语文教案11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 ”(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执策临之 (马鞭子)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谓之间)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

  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 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八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常识;

  2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探寻人生哲理学习超然豁达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

  4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①学习目标4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

  学法引导:

  了解背景→想象意境→感悟思想→深情诵读→探寻哲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收集信息:苏轼重要经历、写作背景。

  二、自读课文两遍,注意读准下列词语及句子:

  宫阙(que) 绮户(qi ) 朱阁(ge ) ______婵娟(chan) 琼楼(qiong) 不胜寒(sheng)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总结阅读效果,在此基础上品读文章(揣摩语句、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心情)。

  有感情诵读两遍,然后在组内展示比读,评出朗读最有韵味,最有感情的一位同学在全班展示。

  四、心灵体验—转变角色、走进情境、感悟思想:以苏轼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叙述此情此景交流读书心得:

  展示交流

  一、播放《春江花月夜》曲,学生展示读:①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语速,语调,重音)。

  ②男生配乐读上阙,女生配乐读下阙。

  二、由背景介绍到文章解析:

  1、以苏轼自述的方式有感情地描述情景

  2、解释重点词义:

  达旦 把酒 不胜 何似 何事 婵娟

  3、概括词主要内容,从词句中探寻作者思想感情。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5、背诵此篇

  三、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最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光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当你在一个恬静的夜晚,仰望明月,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请你放飞思维、以“月亮”为话题进行作品展示:

  ①借月抒怀的诗篇

  ②借月抒怀的歌曲

  ③画一幅画,体现一种意境

  ④说一段优美有哲理的话体现一种思想

  四、学习心得:

  清堂巩固

  默写《水调歌头》

  精彩语句的赏析

八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预习作业:查资料,每个同学找出我国3种生物入侵者(现象)并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话概括。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导入。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属菊科植物。这种花色泽亮丽,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在苏浙沪一带和广东省,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使植物大面积死亡,果园、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危及生态安全。(学生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引入生物入侵)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在文章中找一句话,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用波浪线划出)

  第1小节

  2、学生用△符号标出文章中所提到的生物入侵者,并且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蒲公英,鱼虾是不是?)

  入侵者有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等。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并且造成当地一定的损失。

  3、文章8个小节,学生用——符号划出中心句,或者在旁边总结,要求每小节大意都要与“生物入侵”有直接关系。(考虑各小节之间的关系)

  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经济损失。

  第二段,人类文明早期,没有人为干预,生态系统不失衡。

  第三段,物种在新环境可能无节制繁衍,例:第四段,生物入侵者威胁物种多样性。

  第五段,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途径)

  第六段,生物入侵者很难控制。

  第七段,物竞天择VS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惊人。(不同的观点)

  第八段,采取的措施。

  教师对比点拔,明确说明顺序(教师简要叙说):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作者在说明生物入侵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每人2处)?还有哪些词语用的好,好在哪里?(每人1处)(文中各段落空白处注明)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提到一种说明方法,就让学生再找其他用此种方法的地方)

  1、列数字:①“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准确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②耗资数十亿美元------准确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如“仅”“就”等词。)

  2、举例子:①举蒲公英等为例------具体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具体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③蔬菜、水果、宠物等------具体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说明: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b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生动形象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词语的运用也有类似效果。如“啸聚山林”等)

  词语的好处有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自主探究

  1、其实,我们身边的生物入侵现象还是很多的,设置“你还认识我吗”环节,图文(在课件中出现)展示文章中出现的入侵生物的资料,让学生辨认,解说。

  2、学生自主展示“我所知道的生物入侵者(现象)”(主要在我国出现)(主要是学生朗读课前找到的资料),教师补充(也许,做好准备)几种现象:薇甘菊、水葫芦、飞机草等。(材料在课件中出现)

  四、总结提升: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省城“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五、作业

  1、准备的反馈练习

  2、拓展延伸作业,其实这篇文章只粗略谈到防的措施,而如何治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谈谈具体的防治措施。

八年级语文教案14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八年级语文教案15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4、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来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2、用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内容,分析人物。

  3、采用讨论、质疑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父母内心的声音,从而化为他们感恩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2、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突破:

  通过复述课文和内容框架问题的解决,帮助熟悉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紧扣文本进行问题探究和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并布置学生预习。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文章大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学习前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营造新课氛围。然后由一组台阶图片,引入新课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完成生字词教学。

  四、复述课文,熟悉小说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通过对三个框架性的问题学习,进行课文复述,了解小说故事情节。

  五、问题探究,研读课文。

  通过对六个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把握文章意蕴。

  六、把握理解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1、安排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句练习,粗略感知父亲形象。

  2、结合具体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要求学生通过对文中重要事件的分析,来概括父亲的.特点。

  3、在此基础上归结父亲形象。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七、欣赏歌颂父亲的歌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播放崔京浩的歌曲《父亲》,配合投影图片展示。

  八、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写写你的父亲,或者写写你知道的父亲,并试着感受父亲的品格或胸怀。

  九、板书设计。(略见投影)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