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1 13:09: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近日,本人开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小学语文地十一册第十课《山谷中地谜底》(苏教版)。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教材要求将朗读课文、进行字词的训练作为本课的重点,将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针对这两个要求,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围绕重点进行突破。通过一课时的训练,使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了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到“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可后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收集有关能证明最后一句话是正确的古今中外的事例;二是列举你从生活实际中得到启示的事例。要求作业尽可能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和家长一块完成。

  第二课时,我首先从第二个旅行者的那段话入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雪松是怎样作出适当的'让步,才得以生存下来,而东坡的其他杂树没能生存下来又是什么原因。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达到更好地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着句话的目的。接着,我让学生汇报第一项作业:用收集到的事例来证明着句话的正确性。在汇报过程中,学生思维敏捷,发言非常积极,所列举的事例也很有说服力。如:“卧薪尝胆”的故事,“小男孩智斗小偷”的故事,“女青年深夜巧捉劫匪”的故事,蚯蚓爬行时身体收缩是为了前进……每位同学汇报完了之后,还能主动地分析讲解事例,使听的同学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然后,我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讨论:“从这篇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试举一例说明。”由于有了前面的扎实理解做铺垫,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发言也很积极,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危险、阻力、挫折、打击时,应该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的事例。

  最后,我让学生汇报第二个作业:“列举你从生活实际中得到启示的事例。”几乎每位学生都有一个成功的答案。如:“从蚂蚁搬青虫,知道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从滴水穿石,知道了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我要求学生模仿这篇课文的写法,将自己想到的事例,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公开课后,听课的老师们褒贬不一,争执较大。

  我认为,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一载体,我们应该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一目标进行有效的实施。

  因此,在课堂上要改变原来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收集资料,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村庄为何有这样突如其来的大变故。

  3.在理解重点词句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乱砍树木的重大后果,培养他们环保种树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中心。

  2.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多栽树、护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预习作业自学生字词,理解村民靠锋利的斧头生活的后果。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这个小村庄什么样?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生字、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斧读fǔ,不要读成fó或fǒu

  造读zào,不要读成zhào

  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难确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

  具:查八字部

  黎:查禾字部

  4.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断:连续不间断。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一栋栋:一座座。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何处: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

  四、自由读文,把你不明白的句子画下来。

  五、作业。

  1.写生字、字词。

  2.读书。

  3.查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交流资料,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了解故事内容。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

  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计板书,练习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板书,然后给大家讲解自己所设计的板书。

  板书一:

  树木被斧头一棵棵砍倒,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柴火等。突然有一天洪水来临,使人们辛辛苦苦用树木换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板书(二)

  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题

  我们成功了

  知识教学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的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

  (二)创设情境

  1、播放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三)初读课文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2、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3、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4、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5、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

  6、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

  (五)识字写字

  1、在朗读重点词句中指导认读生字。

  2、识记生字的字形。

  3、写字指导

  实践活动

  “我为奥运出力”

  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再想想我们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本教材中的一次看图写话训练,而且是入学以来看单幅图写话的首次练习。课文由图和文两部分组成。图上画的是新村鱼乐池。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城镇都建造了居民住宅区,称之为“新村”,新村的建设者不仅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住房,而且还提供了娱乐和休息的场所,这就是住宅区公园。“鱼乐池”是公园的一部分。

  “新村鱼乐池”全图可分为“住宅区楼群”、“鱼乐池”和“绿树青山”三部分。“鱼乐池”是图的主体部分,也是写话的重点。图意如下:近处是鲤鱼喷泉雕塑:一个健壮的小男孩,身着背心短裤,背着斗笠,腰挂鱼篓,满面笑容地站在浪花塑座上,双手紧抱.着一条大鲤鱼。鱼尾向右翘起,圆圆的鱼嘴高高向上。那情景.像是男孩刚从池中抱出一条鲜活的大鲤鱼,乐得合不拢嘴。一股晶莹的泉水从色嘴里喷洒出来,宛如撑开一把珠帘做成的伞。展现的是男孩与鲤鱼一同沫浴在喷泉下的快乐情景。稍远处,池的左边有个观鱼亭,红柱黄瓦,四个亭角向上翘起。观鱼亭。靠岸建在池中,亭子的横梁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鱼乐池”三个大字。亭子里有少先队员,也有大人,他们悠闲地观赏池中的鱼儿。远处,东北角是居民住宅区,一排排色彩淡雅的四层楼房拔地而起。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停放着轿车和摩托车,这说明新村交通十分便利。再远处是茂盛的绿树和郁郁葱葱的群山,把环境优美的新村衬托得更美了。

  全幅图集中反映了一个“乐”字,男孩抱着鲤鱼一同休浴之乐,人们赏鱼之乐,新村居民生活舒适之乐。这就是本次习作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字部分提出了这次习作的要求:一是由近及远地观察图画,观察的内容有三个思考题,边看图边回答问题。二是由近及远(按观察的顺序)地把图上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一般的要求是“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训练目标

  1.会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图上的景物。

  2.会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把图上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

  3,体会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初步培养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导入揭题,明确本次习作训练与以往看图写话的不同点。

  同学们,上学期你们练习过哪几次看图写话?(4次,第一单元《知错就改》,第二单元《我要找妈妈》,第三单元《水打翻以后》,第五单元《搬煤饼》)这几篇习作训练的课文有几幅图,都是写什么的?今天,我们又要进行一次看图写话的训练,请大家翻开课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现在你们粗略地看看图,然后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的看图写话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本次是看单幅图写话,而且是写景的。)

  2.学习课文文字部分,明确习作要求和观察内容。

  (1)这次习作训练有什么要求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文字部分,并划出表示习作要求的句子(最主要的3句)。

  (2)讨论习作要求,归纳后出示投影或挂板,并齐读。

  ① 从近到远仔细观察图上的景物。

  ② 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把图上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

  ③ 用词正确,词句通顺,意思连贯。

  (3)文字部分提到的观察内容有哪些?(“画的是什么地方”及三个思考题)、

  3.引导按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图画,按观察的顺序逐一说说各景点的景物。

  (观察方法: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景物怎么样?)

  (1)我们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和观察的内容。现在按第一条要求去做(齐读第一条要求,板书:近。远),然后说一说你所观察到的景物。

  (2)指名说说这幅图是由哪几个景点组成的。(板书:鲤鱼喷泉、观鱼亭、住宅区、绿树青山)

  (3)现在我们就按从近到远的顺序逐一说说各景点的景物。

  要把话说好,不仅要说清你看到的,还要说出你想到的。听时要认真,听后要进行评议。(板书:看到的,想到的)

  指名看图说说“鲤鱼喷泉”,说后进行补充及评议。

  (板书:雕塑、斗笠、鱼篓、像……沐浴、快乐)

  近处是造型优美的鲤鱼喷水雕塑。一个身着背心短裤的健壮男孩,背着斗笠,腰挂鱼篓,双手紧抱着一条大鲤鱼。圆圆的鱼嘴高高向上,扇形的鱼尾向右翘起,那鲜活的样子像是小男孩刚从池里捉出来似的。一股晶莹的泉水从那鱼嘴里喷洒出来,像撑开一把珠帘组成的伞,又像是鲤鱼与男孩一起快乐地沐浴。你看那男孩脸上的笑容,他是多么地快乐!

  指名看图说说“观鱼亭”。说后补充及评议。

  (板书:红柱黄瓦、亭檐、匾、悠闲观赏)

  稍远处是红柱黄瓦的观鱼亭。亭的左边靠岸而建,半面建在池中。亭搪的四角往上翘起,横粱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鱼乐池”三个大字。两位少先队员和两位大人正在悠闲地观赏池中一群群的游鱼呢!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成群结队地追逐嬉戏,给货色的人们带来了欢乐。

  指名说说“住宅区”,说后补充及评议。

  (板书:一排排、拔地而起、幽雅美丽、平坦宽阔)

  远处,它的东北角是居民住宅区,一排排崭新的四层楼房拔地而起,屋前屋后种着许多树木和草坪,把住宅区装扮得幽雅美丽,楼群边建有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上停着汽车和摩托车。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出入十分方便。

  指名说说“绿树青山”。说后补充及评议。

  (板书:茂盛、郁郁葱葱、衬托、幸福)

  再远处是绿树青山。它的北面种着茂盛的参天大树。楼群的东北面是郁郁葱葱的群山。绿树青山把崭新的楼群树衬托得更美了。在这样优美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是多么舒适,多么幸福!

  4.指名把各景点连起来说一说,注意说清表示顺序的词。

  先分小小组每人说一遍,再指名在班上说,井组织评议。

  5.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开始作文)。

  6.交流评价(待学生基本完成后进行,可视时间而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讨论,悟出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示投影片,指导学生从秆、穗、根三方面观察,了解高粱的特点。

  3、插图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课题为什么要加一个“情“字?作者对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词语。

  神圣:崇高而庄严。

  贫瘠:形容土地质量很差,不肥沃。

  强悍:原指勇猛无所顾忌。课文中指坚强,经得住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

  跋涉:爬山涉水。课文中指艰难前进。

  三、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体现高粱特点的语句读一读。

  3、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哪些段落写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作者对高粱有怎样的`情感?从哪里可以看出高粱在我心中是那么崇高而神圣?

  二、学习3——5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

  2、作者从总写高粱到具体写根,哪个词起到衔接的作用? (尤其)

  3、指名读3——5自然段,思考: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作用?

  (1)长着许多气根。 (2)很苦。 (3)扎得很深。

  4、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高粱有气根,扎得牢,就能抵御风暴,支撑秆子,保护穗头;根扎得深,就能吸收营养,提供给秆子和穗头,而把土地中的盐碱等苦东西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齐读第6自然段。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朗读第1、2 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1)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

  (2)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

  2、总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深厚感情及对它坚忍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秆:正直、挺拔、粗壮

  穗:硕大、血红

  高粱情 有气根 坚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励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红色、黄色、棕色)

  2、那么,谁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 课,让我们从

  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蓝树叶》。

  二、进入新课: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3)自己练习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容易写成撇,教学时应注意提醒学生。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学生容易将“目”写成“日”,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三、练习巩固:

  1、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2)让学生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况。

  3)在书中

  练习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抄写难字、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林园园认识到自己没有帮助同学而感到羞愧这件事,使学生懂得同

  学之间要助人为乐,互相帮助。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了解人物的特点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如果给你一片树叶,请你为它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绿色、红色、黄色……根据树叶在不同时间的颜色不同而定。)

  2、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李丽画了一片蓝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3、齐读课题《蓝树叶》。并进行板书。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

  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丽是怎样向林圆圆借绿铅笔的?

  2、指名说一说:

  (第一次李丽小声问林圆圆可不可以借绿铅笔用一下,林圆圆说自己还没有画完;第二次李丽等她画完向她借,她担心李丽把她的笔尖弄断;第三次林圆圆再三嘱咐李丽要注意这注意那,李丽一再表示会小心,只画树叶和小草;第四次林圆圆皱着眉嫌李丽画得太多,这一次,李丽没有再接林圆圆的铅笔。)

  3、整个借笔过程,课文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写具体的。自由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体会。

  4、根据所画内容,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李丽的话应读的比较温和,是耐下心来尽可能按照林圆圆的意思办,尽量不给林圆圆添太多麻烦,她一心想画一片漂亮的绿树叶,所以在林圆圆显示出不愿借的情况下,李丽尽量迁就、忍耐;林圆圆不愿帮助别人,当李丽向她借时,她是吞吞吐吐,想办法拖时间或找别的借口,面对同学,她不好意思不借,但心里又舍不得,于是小气的她就嘱咐这嘱咐那。读她的话,应读出那种不情愿、小气、挑剔的语气。)

  3)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有表情的朗读。

  4)全班范围内有语气朗读。

  5)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5、当林圆圆看到李丽本上的蓝树叶时,不由得脸红了。此时她会怎样想?

  后悔自己的小气。

  从来都没见过蓝树叶,李丽把树叶画成蓝色,也是迫不得已。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因为树叶是蓝色的影响李丽的成绩,那自己真是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李丽是我的同桌,现在同桌有困难,我却推三阻四,真是不应该。

  如果哪天我忘带彩笔,李丽也这样对待我,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

  (三)、联系实际,说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结合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

  教师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

  三、有语气的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

  3、进行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最后评价。

  四、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句。

  板书:

  探究活动

  收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开一个“夸夸……”的座谈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获得言语美感。

  2.品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感悟九寨沟的迷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九寨沟如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般的美丽神奇是教

  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九寨沟》。(齐读课题)

  这课的四字词语比较多。谁来读?出示词语,组织认读。(认读词语)

  2.每一个词语都蕴涵着很美的意思,你能边读边想它的意思,再读读吗?

  (边读边想意思,再读。)

  二、精读感悟,感情朗读

  1.从学生的朗读中,老师觉得大家还记得“九寨沟”的美。那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个最能概括和赞美“九寨沟”的美的词语或句子吗?

  (快速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找。)

  2.组织交流。相机板书:神奇。

  出示“童话世界”和“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3.你觉得“童话世界”“人间仙境”是怎样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互补充。联系生活经验,谈谈对“童话世界”及“人间仙境”的理解。)

  过渡:那九寨沟又是一个怎样的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到九寨沟旅游一番,好好感受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自由读第三段。)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边走边看,遇到自己喜欢的景色,不要忘记用照相机拍下来。

  ●组织交流(引导抓住山、水、木等方面)。

  ⑴、刚才在游览的过程中,什么景色吸引着你?你用照相机拍下了什么景色?⑵、相机出示句子。

  能说说这里的景色是怎样的吗?你觉得那里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⑶、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你觉得怎样?你觉得怎么读这句话更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把你领略到的神奇美丽用朗读表达出来让大家欣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竞赛读,比比谁读得最传神。边读边想像。)

  ▲重点指导体会“雪峰插云”中的高;“平湖飞瀑”的数量多、湖水清、色彩丰等美丽壮观景色;“古木参天”中的密。“五花海”的形成。

  ▲随机点题“神奇”“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播放课件,将各部分连起来欣赏。指导配乐朗读。(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整段。)

  过渡:九寨沟的神奇景色如诗如画,引人入胜。我们不要停下脚步,前面还有很多美景等我们去欣赏呢。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自由读课文第四段。)……我们会看到哪些珍稀动物?(交流有哪些动物?)

  ⑴、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找,边想边体会。)

  ⑵、组织交流。(读读有关句子。谈自己的感受。相互补充。)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出示句子和图片。指导体会不同的特点。

  (演一演,体会“憨态可掬”。)

  ⑶、你能读出你喜欢的原因吗?指导朗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各自的特点。)

  ⑷、出示四句。你从这四个“也许”知道了什么呢?组织分角色读。(齐读,分组读。)

  ▲出示第五段,再次总结,引导学生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三、实践作业

  1、寨沟的美相信已经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你想为自己布置一个什么作业呢?(为自己布置一个作业。交流,相互补充。可读、可背、可抄、可画、上网了解更多的九寨沟风情。)

  2、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9、九寨沟(人间仙境)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

  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2、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讨论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图画描绘:出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3、研读赏析

  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b.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并说说你的感受。

  例: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吗?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4、互动释疑:学生提问,小组全班相互解决

  三、联系生活,体验延伸

  以海盐的秋天为生活舞台,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2、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①写海盐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③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知识点梳理

  多义字据词定义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三、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习作

  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三、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我的发现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3、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大部分字为形声字,左形右声)

  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02-24

趣味语文小学教案08-25

小学语文莫高窟教案07-3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8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