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02 08:43:1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snsngslgngmYYngling

  孙诵私利刚吗鸦养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

  就主动的问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掌握“典、楼、造”的写法。

  2、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3、知道字典的重要。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查字典的好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会想到去找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字典。它可以让你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认识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开展组词比赛活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知道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家乡的枣树多、枣花香、枣的颜色美和收枣的情趣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关于红枣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到红枣你想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到枣的家乡去看一看。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写了家乡红枣的特点,枣树的.生长情况,收枣时人们的心情,夸赞了家乡的红枣,寄托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3。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什么?

  (1)枣的特点:皮薄、肉厚、色红、味甜。

  (2)枣树多。

  (3)枣花香。

  (4)结枣多,颜色美。

  (5)收枣的热闹情景。

  (6)卖枣的情景。

  4。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整段有什么关系?其他自然段也有中心句,画出来。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写作方法:总——分

  2。枣的生长过程:

  春天开花——七月枣熟——八月收枣——晒干卖出

  四、提问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词语句子。

  朗读课文。

  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

  反馈:效果良好,充分感受到了植物的美和作者的心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故事的内容,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重点理解“侮辱”“尊重”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智慧和爱国气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的智慧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的含义,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进入角色。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当外交官?让我们也学学晏子,学当小小外交官,跟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看看晏子是如何和楚王唇枪舌战,挫败楚王的。

  2.回忆《晏子使楚》故事的起因,最后的结果各是什么?

  3.怎么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二、走近晏子,研读晏子。

  1.快速读课文,说一说楚王为什么从最初的想侮辱晏子到最后的不得不尊重晏子,这期间经历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交流反馈,紧紧抓住晏子与楚王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品读赏析。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晏子。

  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既紧张又精彩。各位随晏子出使到楚国的小外交官们,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要把你们当时观察到的楚王与晏子等人的动作、神态、说话时的语气通过表演表现出来。

  四、赞美晏子,深化情感。

  同学们既聆听了晏子能言善辩的外交辞令,又目睹了同伴甚至自己的表演。那么,你佩服晏子吗?那你想怎样夸夸他?

  五、学习晏子,尝试反驳。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示楚国的威风,却没有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受辱。突然,他看见你们这班小外交官,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哼!齐国是不是没有人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外交官?”小外交官们,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低头认输吗?那你们将怎样反驳?

  六、交流作业,理解尊严。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像晏子一样的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祖国尊严的关键时刻处变不惊,能言善辩,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像历史上的诸葛亮,新的周总理、陈毅、乔冠华、钱琪琛……请同学们拿出查找的资料,互相交流。

  七、全文,升华情感。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托木尔峰是个地势奇特,景色迷人的好地方,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2、继续学习根据重点词语了解自然段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2,3自然段的内容。

  3、重点理解“耸立”、“云雾缭绕”、“千姿百态”、“潺潺”等词语,通过想象冰川的多姿和动、植物的种类繁多及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出地势的奇特和景色的迷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加强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6、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朗读感悟到托木尔峰的地势的奇特和景色的优美。

  2.运用资料、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意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用具

  1、实物投影仪。

  2、计算机、光盘、

  3、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1.上一次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8课,你了解到托木尔峰是一个怎样的的地方、?

  2.板书:地势奇特景色迷人

  3.释疑:上节课上,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地势“是什么意思?哪个组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地势奇特是指什么呢?

  4.导入: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你们还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呢?学习什么呢?(画问号)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托木尔峰的哪些景物?

  板书:上空冰川流水植物动物

  2.默读,你从文中的哪些景物中感受到了托木尔峰地势奇特,景色优美?

  3.默读思考、回答(画问号、感叹号)

  (三)理解课文

  1.分讨论组,(立牌子)(拿资料),

  2.小组汇报汇报、老师辅导、学生练读.

  上空组:通过收集的关于高、大的.数字、想象上空的颜色、动态光彩、理解终年、四季、巨塔体会奇、美。

  板书:壮观

  冰川组:通过想象晶莹的光泽、形态、有关资料、图片体会千姿百态(补充省略部分)

  板书:千姿百态

  流水组(通过投影对比体会奇特、动听读出不同的感受)

  板书:潺潺

  4.总结第二段内容

  5.动物组(补充材料)

  以读代讲

  6.植物组(补充材料)

  (正因为托木尔峰有这样多的动、植物资源,因此怎样?读最

  的两句)

  7.概括三段内容

  (四)读全文,谈新、深感受。

  (五)自由选择,合作完成作业(画、写、抄、读、想、填)

  汇报:配乐朗读、文学创作、绘画展示、

  板书设计

  8天山的托木尔峰

  上空壮观(云、雾、雪、巨塔)

  地势奇特冰川千姿百态

  流水潺潺

  景色迷人动物珍禽异兽

  植物种类繁多

  一.按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海拔高度托木尔峰上的植物

  二.积累好词佳句:

  三.收集材料:

  四.文学创作: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精神。

  2.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句子写通顺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运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内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灵,在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哇!”与“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读词语,检查自学。

  (三)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纠正读音。

  “商量”的“量”在课文中应读轻声“liang”,“粘补”的“粘”在课文里应读“zh1n”。

  (四)质疑、设疑、解疑。

  1.读题质疑。

  (1)谁送给谁的新年礼物?

  (2)要送一件什么样的新年礼物?

  (3)为什么要送这样的新年礼物?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设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指名回答问题,解疑。

  教师可出示填空练习的方法,检查读书情况。

  ________送给________的新年礼物。

  弟弟把________做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

  这礼物代表了弟弟送给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读懂课文内容。

  1.“弟弟”他们小队商量要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礼物?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让学生思考后分点回答。

  他们小队经过商量,准备送给老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怎样有意义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动脑筋做;三是不能花钱买。

  (3)“弟弟”要送给老师的礼物是什么?

  ——一个认真书写的作业 本。

  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从文中标画出有关句子。

  (4)指名读句子。

  “这是我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

  (5)课堂讨论:“弟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生通过阅读3、4、5自然段,从中理解“弟弟”是在邻居小苇撕破了他的作业 本,“弟弟”非常生气,“瞪着眼睛”,脸“气得红红的”这种情况下,才说出这句话的。联系上文可以看出,这之前,“弟弟”对谁也没有说这件事,因为这是他们小队同学悄悄商量的。从“悄悄”一词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次行动是有计划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张扬。二是想用实际行动给老师一个惊喜。这次“弟弟”说出实情,可见是气愤极了,同时也可看出“弟弟”对送给老师这件新年礼物非常重视,十分珍惜。

  (6)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第6、7自然段。

  思考:

  从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对这份特殊形式的礼物非常珍惜?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7)指名读句子。

  “这一阵子弟弟做作业 之前,总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擦了又擦,做算术总要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在作业 本上”。

  这段话作者从两个方面写出“弟弟”非常认真地做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纸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见“弟弟”是在用实际行动向老师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正因为“弟弟”这样认真,所以他现在的作业 本“又平整又干净”,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一连几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业 什么样?

  让学生联系上文,读第2自然段,展开讨论。“弟弟”原来的作业 写得“毛毛草草”,错别字多,算术常出错,老师提醒,爸爸教训就是“改不了”。

  (9)对比讨论:“弟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①“弟弟”长大了,所以作业 就写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

  ③“弟弟”爱老师,想用改正缺点的实际行动,献给老师一颗真诚的心。

  (六)读懂重点句,理解内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2.讨论:

  (1)“真诚”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为什么又是“最好的礼物”?

  (2)“真诚”就是真实、诚恳。作为一名学生,送给老师一份认真书写的作业 ,确实算不上什么礼物,但是因为“弟弟”过去学习不专心,做作业 不认真,老师提醒,爸爸批评他都改不了,现在“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缺点,进步了。这份礼物寄托着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希望,表明这是“弟弟”进步向上的开始。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正因为这本作业 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它代表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对老师的一颗真诚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紧扣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

  精读、摘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⑴嫩嫩的、绿绿的、

  ⑵偷偷地、钻

  理由:

  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重点:

  1、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不断探索未知世界。

  2、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3、层层设疑,安排巧妙。

  二、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鸟的叫声、乐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引入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简介: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大家肯定还记得他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论吧。

  二、字词教学

  啁啾(zh uji ) 臆(y )断 饶(r o)有兴味 迥(ji ng)然不同

  毋(w )宁 翌(y )日 愕( )然 窒(zh )息 宽宥(y u)

  笃(d )信 嗣(s )后 门枢(sh ) 悠(y u)扬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臆断:凭臆测来断定。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嗣然:以后。(书面语) 愕然:形容吃惊。

  宽宥:宽恕,饶恕。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小一大两个圆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试看看下面的图形,请你结合本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图形见课后练习一P83)

  由此可见: 。

  学生讨论后明确:

  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

  思考: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到自己的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蝉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第二段详细叙说了一个人知识愈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找出文中的几个事实?说说这表明了什么?

  (说明:这一段由学生自己处理,教师点拔。)

  学生讨论后明确:

  起先生活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这个人,喂养了许多鸟,能够欣赏鸟类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娱”,并对“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大为佩服。可见此时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悦的。后来他听到牧童吹笛发出的“十分悠扬”的声音,本以为是一只小鸟,便“出去捕之”,待到发现真相,惊诧不已,表明这个人对笛的无知。“他通过思索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晓得,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这一个“意识”,表明这个人已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惭愧过去的自得自满。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主动地进行探求。

  接着,文章写第二天这个人发现了提琴的演奏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并竭力让读者去想像他的“惊愕”之情,表明这个人进一步发现了新的天地,也越发认识到自己过去知识的贫乏。“他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遂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句话总结了上两次的发现,指出笛声、琴声都是“偶然见识”,“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经解放,相信还会有其他发出声音和乐间的方法,似乎对于这个已有了一定思想准备的人来说,不会再有什么让他惊讶的声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写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开门之际门框和铰链也会奏乐,“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昆虫与鸟雀相比,发声的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人原有的声学知识完全不能用来解释昆虫的发声原理,他更有了无知之感。渐渐的,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对声音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可避免了知识愈多,愈显得无知,愈加惊愕。这个人研究蝉发声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响蝉的发声,充分表明蝉的发声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他认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发声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却有“上百种”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随着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进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写他知识的增加,一次次转折开去写他愈感自己的无知。

  三、能力训练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四、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语文教案 篇10

  1、重点:

  ⑴感知艺术形象。

  ⑵欣赏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⑶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2、难点:

  课文的难点是理解作者除塑造范进这一典型形象外,还塑造了以胡屠户为代表的另一类人物的形象。胡屠户是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如果说作者塑造范进这一形象是为了表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毒害,那么塑造胡屠户这一类典型则不仅表现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恶劣影响,而且在更大范围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

  3、能力点:

  ⑴展开联想和想像,感知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⑵把握作品主题,欣赏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精品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10-10

语文《石榴》教案10-11

语文母鸡教案10-15

语文配套教案01-15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