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9 11:25:0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7篇【实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7篇【实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4能正确搭配词语。

  5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6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声母辨析、字词训练。

  教学难点:

  熟字组词、扩展词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3,希望小朋友学会正确辨析声母,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和能用熟字扩词。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

  二导练第一题

  1认读声母卡片,全班认读,开火车认读

  2出示小黑板,区别下列声母有什么特点?

  b ——d p——q b——p m——n(顺口溜记)

  l——r n——h f——t n ——l(识记)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明读,及时正音,齐读

  3出示sh——r zh——z ch——c sh——s 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认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集体认读

  5小结

  三导练第2题

  1联系旧知提问:小朋友已学过哪几种结构的字形?

  2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卡片.

  3学生尝试练习

  4指名板演

  5校对,订正

  左右结构:渴,许

  上下结构:吴,声,它

  半包围结构:送,近

  四导练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口头组词比赛

  3交流,讨论,评比

  4书面完成作业

  5老师出示提板,读词语

  办——办法,办公,办事

  友——朋友,好友,有用

  用——用心,有用,好用

  石——石头,石块,石子

  6你还有另外的组词吗?

  7质疑,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五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题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搭配词语。

  2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3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说话,明确任务。

  二导练第4题

  1读一读范例:山——高

  2照样子把第一行的词和第二行词连起来,读一读。

  3集体交流,教师出示

  山高 水长 鸟语 花香

  4教师:山高和水长合起来是个成语,把鸟语花香合起来也是一个成语。

  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5听写这两个词。

  三导练第5题

  1读题明题意

  2尝试练习

  先比一比两组字在字形或字音上有什么相同点,再想一想字义,最后填空。

  3反馈,纠错

  4教给顺口溜

  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水。

  5读句子。体会字意。

  四导练第6题

  1复习句号和问号的`名称。

  板书: ? 。 问;这是什么号?

  2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乌鸦喝水》中的问号,引导学生说出表示疑问的意思。

  3出示句子: 你看过大海吗?

  指导读,读出问的语气,句末语调上扬。

  范读——指名读——齐读

  4另外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句子: 我看见过大海。

  指导读,语气较平淡。

  为什么用句号呢?

  5同桌一问一答说这两句话。

  分组读

  6出示后两句话,自己轻声练读。

  同桌读——指名读——分组读

  7看图说话练习:请小朋友说说大海边的景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语。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精卫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 你们想知道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吗?

  3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读题,认读“精”“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 听读。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故事内容。

  自主互动、认读生字。

  1 出示本课生字词

  你认识哪些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自读词语)

  谁喜欢当小老师带读,请你来教教大家吧!(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不认识的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

  3 生字全认识了吗?请小组长把生字卡片分给小组的同学,请你们来教教同学或考考别人。

  4 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

  5 组词游戏并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1 师带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读不认识的字)

  2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进行评议)

  3 开火车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

  开火车读。

  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九个字?

  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记字的'方法。

  2师重点指导“与”、“仍”、“夜”的书写。

  3 观察其他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与同桌交流。

  4 生练习书写生字。

  感情朗读、感知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找出来再读一读。

  2 指名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

  3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课外延伸、拓展想象。

  1 学了这个神话故事,你将如何评价精卫呢?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2 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读、感悟、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文中感情充沛句子的品析,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朴实的父女之情————父亲对我无言的爱,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及怀念,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培养学生的对亲情的珍爱。

  重难点分析:

  两代人的灯,两代人的情,那灯光所传递的是两代人阴阳两界无法阻隔的亲情,引导想象,体会作者深刻含蕴。

  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潜心研读,深入领悟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抓住文章的线索,理顺脉络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父子亲情的故事及本课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语引入,激发兴趣,解读课题。

  (一)由灯入题(出示课件)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和你们一样喜欢灯,她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就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带给她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二)解读课题(出示课件)灯祭

  “祭”,祭奠。

  “灯祭”,用灯祭奠过世的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灯祭情景。

  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作者是祭奠谁,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一)自读课文,理解字、词

  要求: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小组合作,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出示课件)了解文章主要写了哪写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感知父亲在世时和父亲去世后两个不同的场景)

  全班交流并总结,梳理结构层次:根据时间来分,一部分为父亲在世的时候,一部分为父亲去世的时候。

  第一部分(1—8)父亲做的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第二部分(9—14)“我”给父亲送上了第一盏灯表达我的怀念。

  2、作者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幸福、快乐→思念、悲伤)

  (二)通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灯祭”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灯祭实际上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依恋和怀念。)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在父亲去世前后不同的心境,更体会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与缅怀。

  第二课时

  一、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快乐的情感。

  本单元主题为“情思满怀”,以真情贯穿整个单元。我们就走进这盏灯,体会作者与父亲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

  (出示课件)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是一盏不寻常的灯。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那盏灯哪里不寻常?

  预设一:父亲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地年年做灯。

  (一)(出示课件)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父亲是怎样给我做灯的。

  作者对做灯的过程描写细致,详细具体,让人一目了然,我们好像真的跟着作者看到了那“不寻常”的灯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也正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我”才对做灯的过程熟记于心。

  (二)作者为什么这样细致的描写做灯的过程。

  父亲每年都为“我”做灯,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那灯是不寻常的”。

  预设二:提灯过年带给我无限的快乐。

  (出示课件)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

  围绕以上段落学生自己勾画,标注,小组讨论: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快乐,对我的爱。

  1、(出示课件)“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灯能做到我满意,肯定付出了劳动,每年都做,不厌其烦灯蕴含了父亲对女儿的伟大的爱。)

  2、(出示课件)“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引导学生理解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美啊!说明了一个小姑娘在父爱的呵护下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她在炫耀父亲做的灯,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觉的“不寻常”。)

  3、(出示课件)“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教师引导父亲见我吧油都快烧光了,还开心的开玩笑,说明父亲眼里都是对孩子的爱。)

  4、(出示课件)“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教师引导我之所以感到灯光如此美丽,是因为光中感受到的是父亲那浓浓的爱。)

  5、(出示课件)“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教师引导本句运用对比手法,更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父亲。)

  6、充分展开以后,再齐读中心段

  教师小结: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头;有了父亲生活也会很快乐美满幸福。生活在艰苦,过年也能得到一盏灯,使年更加妖娆迷人。作者通过一盏灯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出示课件)

  二、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悲伤的情感

  因为享受惯了有父亲的幸福时光,没有父亲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一)(出示课件)填空

  因为没有了父亲,以前的满院光明变成现在的,没有了父亲,往年的年有声有色,变成现在的,没有了父亲,我再也迎不来父亲送我的,我多么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

  (二)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的?

  作者给父亲送灯来祭奠他,“周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让人感觉凝重、伤感。

  (三)回归课题,给父亲送一盏灯,来祭奠自己的父亲,流露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三、回顾文章揣摩表达方法

  (一)善于捕捉细节进行描写

  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做灯过程,文笔流畅,正因为父亲年年给我做灯,所以我对做灯过程才烂熟于心。

  (二)文章线索

  明线:灯暗线:思父情并举,感悟跟着作者一起欢乐一起悲伤。

  (三)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不管它们有多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这些句子让我们清晰感到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涌动出一种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去用心体验亲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珍惜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强调母爱的力量,可事实上呀,父爱同样也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就像鸟儿起飞的两只翅膀一样,对我们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其实,父亲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包容着我们。有时候,父爱真的是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

  (一)(出示课件)

  1、面对生活的艰辛,父子俩相依为命……

  2、如果说父爱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那应该还有对我们心甘情愿的纵容吧……

  3、如今我们已慢慢长大,那你是否依然记起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觉?是否依然记起老爸背上的感觉?那种温暖的感觉,惬意的感觉……找到了吗?

  (二)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父爱深情呢?愿意把它讲给大家听听吗?

  (三)总结升华: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浓浓的父爱。现在我们应该感受得到,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洋溢在外,但却一样深厚宽广如海洋。如果说母爱是山涧的小溪,是那样的绵长而具体,那么父爱就一定是小溪所缠绕的那座高山,是那样的厚重而坚实。父爱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常常读不懂它,直到真正长大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之后,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挚的心。我相信,你们读懂自己的父亲,不会太晚!

  五、拓展延伸

  (一)迟子建的《白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

  (二)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的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比如包书皮、扎风筝、做柳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

  过度: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师板书:端)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感受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首先,请大家看学习提示)

  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请小红读。(出示课件、录音)

  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我听到有同学说夫人临危不乱,很好,还有吗。嗯,急中生智,镇定自如。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急忙、轻轻变红)

  师:这些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理解,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读。听得出,你在夸赞伯瑙德夫人的聪明。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

  生。哦!你读出了他的沉着、冷静。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收获。

  总结:伯诺德夫人此时此刻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她却故作镇定地端上油灯,这个举动不仅是想用油灯换走蜡烛保护情报,而且她也在给孩子们作表率,告诉孩子们要镇定、要勇敢、要坚强、要机智。所以说伯诺德夫人是个机智勇敢、了不起的`妈妈。带着你的理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读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出示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来谈谈。(重点句子变红)师、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变红)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师、不能想象,后果很可怕。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再说。请你说。

  师:是的,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还有吗。对,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法西斯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好,请你接着补充,嗯,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

  师:很好,你们出色的朗读,你们凝重的神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师:下面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请看:(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德军、盟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支对立的军队。德军是侵略者,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据统计,二战期间,光是奥斯威辛这一个集中营,死难人数就达到100万——150万人。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雅克却能沉着冷静的想出对策,真是了不起呀。谁能读出雅克的沉着与冷静。请你试试。(生读书)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明明有机会逃走,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妈妈的好儿子。还有吗。杰克能在母亲拯救情报行动之后,而且自己的行动也遭到阻止之后,依然表现的镇定自如,依然去搬柴,完全不动声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更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师: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男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录音:男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请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三、感受杰奎琳的机智、勇敢,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录音: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录音: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嗯,她天真、可爱、聪明,镇定)

  师1:她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对女儿的思念。

  师2:时间刻不容缓,他非常聪明的拒绝了少校想和他交谈的要求,既委婉又得体,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女孩子们,让我们用读来感受杰奎琳的可爱和机敏吧!

  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同学们,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刚才,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学习,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得是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用词准确巧妙。希望同学们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四、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化险为夷,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我们也感受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与勇敢、镇定与从容。

  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谁来读读你写的内容。

  生汇报交流:

  师: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还有吗。

  师:对。我们要向他们那样永远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请这位同学接着说。嗯,说得好,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因为现在的幸福生活可是战士们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不希望再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同学们,课下有兴趣的可以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核心提示:教学内容:讲读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2、能力目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3、情感目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① 红军是怎样抢时...

  教学内容:

  讲读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① 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②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说它是重点是因为红军夺下泸定桥的关键是要抢在敌人前头,攻天险又最表现红军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本组训练重点是“按一定顺序写”,故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这个训练内容。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第一篇课文,是紧接前面“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注意事物的联系”而编排的,所以教学本篇课文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说写。另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初读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对课文的脉落已经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将着力分析红军是怎样抢时间及攻天险的,同时也将着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叙事有顺序的写法。

  教学准备:

  录放机、电视机、录相带、投影仪、投影片①②、自制投影片⑴⑵⑶。

  教学方法:

  ① 从中心思想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录相,使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夺桥的“难”,红军的“勇”;③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④训练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精心选择运用与读书相关的演示,讲解、提问、议论等方法,使学生以读促写,以读学写。

  学习方法:

  ① 充分运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做到以读的为本,注重读的效果;②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桥的“险”,红军的“勇”;③注重课堂交流,做到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同学投入到交流中,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设想:

  本节课在上述切实可行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精心设计出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步聚,摒弃串讲串问,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取“以读为本,以学为主”,同时做到教学目标以语言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以指导读书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入情入景的学习,能有顺序地讲述课文的内容及领会红军的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首先是新课导入,大约需2分钟,出示投影片①,教师唱《长征》歌,激情创景导入课题及文章中心,(板书:飞夺泸定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然后设置悬念: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

  接着是讲读课文:

  第一步:放录相,让学生入情入影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重点记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约6分钟)(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第二步:讲读第一段,学生默读,画出文中说明“天险”的词语,并请学生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约2分钟)。

  第三步:重点讲读第二段,先抽学生朗读第2、3小节,让学生思考讨论①“诡计”的意思,敌人的诡计是什么。②我军决定怎样娄碎敌人的阴谋。③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板书:时间紧)然后让学生齐读第4、5小节,读后思考讨论:①红军怎样同敌人的援年代抢时间?找出书中说明红军速度快如飞的词句作上记号。②在短时间内赶到泸定桥,红四团遇到哪些困难,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的,也在书画出并请同学起来读一读,红军是怎样克服的,说明了什么?③当对岸敌人出现援年代时红四团用什么办法对待敌人?这说明什么?④敌人为什么不疑心?⑤我军与敌人赛跑把敌人抛在后面!体会“抛”字的用词准确?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后,教师小结:红军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用飞一般的速度把敌人援兵远远抛在后面,终于预定时间赶到泸定桥(板书:路程远、速度快)(该环节大约10分钟)

  第四步:重点讲读第三段,首先引读第6小节,读后提问,本自然段分几层意思讲述泸定桥?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敌人“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句话的含义(板书:敌守天险)接着抽学生朗读第7、8小节,让学生弄清红军是怎样飞过去的?在这节教学中,要主学生注意体会作者对动词的准确运用及作者叙述的顺序(发起总攻、突击连冲、三连铺桥、桥头激战,(随即板书,发起总攻:桥头激战。)随即让学生思考:①在夺桥战斗中哪个词最能说明红军英勇顽强,在课文中,画出表现红军“奋不顾身”的语句?②党的号召是什么?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这说明了什么?随后打出投影片(①②)让学生看着灯片结合课文内容讲红军夺桥经过。最后,让学生明确夺桥过程,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红军的英雄气概?(该环节大约13分钟)。

  第五步:讲读第四段,齐读后,师生小结,与第一段前后呼应,既是对“飞夺泸定桥”的伟大意义的揭示,又是对红军战士飞夺泸桥的原因的补充交代(该环节大约1分钟)。

  然后是总结阶段:该环节大约用3分钟问:①这篇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时出示投影片(1));②学习了这课后,你学到了什么?一是从写文章要有次序引导,二是从红军的精神方面引导。

  最后检查学习效果,大约用3分钟,出示投影片(3)(4),再次让学生体会红军战斗任务的艰巨性,时间紧迫性及泸定桥的“险”和红军的“勇”。

  另外,再谈板书设计:这则板书设计寓形象美与图示美、文字美为一体,重点突出,脉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师的教路,又体现了学生的学路,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使学生对文章理解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时间简史》是许多孩子听说却不曾读过的书,霍金是孩子们听说却并不了解的人。那张“龇牙咧嘴”的照片是孩子们对于霍金的全部认识。《轮椅上的霍金》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本课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地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

  品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处说,有:命运残酷与生命顽强的对比;身体禁锢与思维飞翔的`对比;命运无情与成就杰出的对比;生活不幸与乐观感恩的对比。从小处讲,有顶礼膜拜与静静思考的对比;成绩卓越与做人低调的对比;女记者的唐突尖锐与霍金的坦然、平静的对比等。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第8自然段展开教学。合作探究两个主要问题:1.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2.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思考,打破了我原来的以“非凡”入手的教学思路。我觉得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应是层层深入、心领神会、水到渠成的。所以,在课堂建构方面,我充分挖掘了第8自然段过渡段的独特作用展开教学,并及时的回扣这一自然段,不断升华对霍金精神与人格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写话训练,不能仅仅关注情意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形式。本课的写话设计,我力求凸显言意互转,既能让学生从精神层面对霍金产生深深的景仰,更能从写作层面进行有效的写法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 出示课题《别了,我爱的中国》

  学生读题

  2、 释题

  我指谁?简介作者郑振铎

  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词?

  别写作的线索 爱是课文的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

  作者被迫离开又是一种什么的` 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

  2、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个句子在课文反复出现?起到什么作用?

  3、 学习单元提示,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二、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思考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

  那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请?

  比较句子练习

  A、 我听到鞭炮啪啪的的响着,我流泪了

  B、 我听着镜面模糊了

  这样写有什么用?

  2、 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朗读(语气伤感,中速缓慢 ,第一句要强烈)

  四、学会字词,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一、复习巩固

  1、课文是水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中心句在文中出现几次?第一次在那里?

  3、带着依依惜别的感情朗读第一段。

  二、研读第二段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哪里看出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恨?比较句子

  (1)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2)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3船慢慢驶出港口,我看到哪些景物?这时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我在感情上从热爱祖国变化到对帝国主义的恨。

  3、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读第三段,思考:我不忍离开祖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 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哪些词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开。

  2、为什么又说我不负责任是个罪人?体会用词正确

  3、读出热情,激昂、坚决的语气

  4、读最后一句话体会

  四、巩固练习

  1、作业本3、5、6题

  2、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02-24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2-09

小学语文教案05-29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