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我国历史上几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
2、联系课文内容,介绍文中书法家的艺术特点及其书法作品。
二、教程与方法:
1、赏析书法作品,享受艺术魅力。
2、自学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3、通过了解几位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的特点,体会书法艺术的丰富有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查找资料,学习课文,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
2、通过赏析书法作品和练习书法,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书法名家的书法艺术特色,感受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
2、练习解说碑文。
3、借助网络,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查找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书法作品和练习书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练习书法的材料。
2、通过网络查找几位书法家的资料。
3、几位书法家代表作品中的影像资料(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释题。
二、探究课文
1、默读课文,按要求完成《练习一》。
填写下表: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补充。
三、拓展解说,培养能力
1、小组练说。
2、指名上台解说。
3、评议解说。
四、情感升华
1、写作特色(完成《练习二》)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是按 的结构形式写的, 说明的方法主要有,。
2、感情朗读。
3、总结归纳。
五、练习书法。
附板书:
5名碑荟萃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
练习一:
认真读课文后,填写下表:
练习二: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是按 说明的方法主要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
4、了解精彩故事情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孙悟空战胜天兵天将被封为“齐天大圣”的经历,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视频 课 时: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曲导入新课
2、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歌曲,看着这精彩的画面,我们都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内容?(西游记) 我们知道《西游记》里有许多人物,难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呢?(学生各抒己见)
3、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一个与天齐名的称号吗?(齐天大圣)你们知道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的经过。
二、检查复习
1、读一读 调派 夸口 垂头丧气 神通广大擒拿 派遣 气势汹汹 蟠 桃
2、填空
他戴上( ),披上( ),手拿( ),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 )。
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 ),孙悟空金箍棒变作( ),打来( ),打去( )。
三、初读课文
1、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四、按照文章顺序深入学习课文
事情的起因
1、首先因为什么原因讨伐悟空?(悟空反下天庭)
2、孙悟空为什么反下天庭?(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
3、从中可以看出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非常勇敢,敢作敢为)
事情的经过
1、大战巨灵神(找学生分角色朗读)
①、在没有战斗之前,巨灵神是什么样的态度?(轻蔑、小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从语气喝道、喊道;从表情冷笑;从语言“弼马温”“妖猴”)相对孙悟空的态度是怎样的?(从语言:喝道;从表情:大怒;从语言:“毛神”)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悟空什么特点?(勇敢,不畏强势) ②我们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孙悟空这些特点?
A、众猴向孙悟空报告一开口就是“祸事来了!祸事来了!”(对话很传神,显出了焦急和害怕),而孙悟空则回答说“把我的披甲拿来!”(话语简短有力,毫无惧色,显得胸有成竹)
B、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孙悟空镇定,从容应对,且微风凛凛,体现了孙悟空的特点)
③在战斗中孙悟空是什么态度(不慌不忙)结果巨灵神大败,和前面态度有什么不同(垂头丧气)
2、与哪吒大战(分角色朗读)
巨灵神败下来,人们一定不服气,因为他们都小看了孙悟空,于是哪吒迎战了孙悟空。
① 这一部分中哪吒和孙悟空各有什么神通?(三头六臂 六般兵器变化 吹毛唤兵 分身变化)
② 他们打了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证明了什么?为什么哪吒最后输了呢?
③ 看两个人交战的场面(播放视频) 例: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打来密如雨点,打去疾似流星(说明两个交战场面非常激烈)
④ 从孙悟空与哪吒大战中你能看到怎样的一个孙悟空呢?(神通广大 从容面对 镇定勇敢)
3、事情的结果(分角色朗读) 巨灵神(败阵回来) 哪 吒(回头逃走) 玉帝害怕,封为齐天大圣 李天王(大惊失色)
4、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孙悟空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崇拜、喜爱,在脑海里久久不能挥去。
五、思考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请你总结一下文中还体现孙悟空其他哪些特点?(你觉得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在全剧中,还有哪些形象的孙悟空呢?(放视频)
六、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西游记》中哪些人物的特点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导学生通过小扬科的悲惨遭遇,认识人剥削人的社会摧残人才的罪恶,从而体会到自己童年的幸福。
2.巩固刚学过的生字,学习本课生词;体会比喻句在课文中的作用;继续进行段的训练。
3.能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学习描写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
4.启发学生想象,描述画面,并在感受形象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欲望。范读课文。读后谈感受。自学课文。讨论段落划分。讲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第三课时:讲读课文第五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这一课我们再学习一篇写人文章《小音乐家杨科》,(板书:小音乐家扬科)
扬科是个波兰孩子的名字。这里的“扬”不是我们姓“杨”的“杨”,所以它不是“木”的偏旁,波兰,你们知道吗?它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每当我们提起“小音乐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心里都很羡慕。但是,小音乐家扬科的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
(引导儿童带着关注的心理学习新课。)
请你们打开课本,听一听,小音乐家扬科的命运是怎样的不幸。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感受。
(通过将题目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谈感受。)
小音乐家扬科。
(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小结: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这个故事的大意就清楚了。小音乐家扬科是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爱音乐,因为他想看一看、摸一摸提琴,竟被地主打死了。
四、自学课文。
课文大意清楚了,还细道课文的层次,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你看一看书后的第三题,根据那五个提纲把课文分成五段。
学生默读,试分段。
五、讨论段落划分。
六、讲读课文。
第一段。
1.指名读。
2. 扬科几岁就当了牧童?最后一句再来读一遍。深情地讲述: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了?哦!你们有的十岁了,有的十一岁了,扬科在比你们小两、三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妈妈,到地主家里去放牛、放羊。扬科的妈妈怎么舍得呢!(利用儿童亲身体验,激发情感,使学生在刚接触课文时,就朦胧地觉得扬科是值得同情的,这样一步步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3.默读课文。
启发边默读边想象画面:
课文一开始就描写了扬科的形象,你们读读课文,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什么地方,有个什么样的牧童在放着牛羊。(并不立即要求学生描述,只是通过想象,进入情境。)
4.提问:扬科长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显然,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妈妈却为什么让扬科到地主家去做牧童?(解释:“短工”,引导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
5.讲比喻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寄居”是什么意思?居,是居住,寄居,本来的意思是借了住。课文上是说妈妈今天在这家干活,明天在那家干活,一切都得听主人的摆布,随时随地都可以叫她离开。这就像燕子寄居在人家的檐下。从这个比喻里,使我们知道,扬科的妈妈生活很不安定,没有保障。
6.齐读本段。
小结:课文一开始就写了扬科和妈妈穷苦的生活。
第二段。
1.过渡:扬科虽然是个穷孩子,但非常爱音乐,他怎么爱呢?大家默读课文第二段。
2.这一段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书上的哪一句话概括?
(读后以能找出“扬科很喜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概括全段内容的答案为最宜。)
3.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具体说说走到哪里,听到什么乐声。走到哪里,又听到什么乐声,最好能用上象声词。
例句:(1)小扬科在树林里,听见“噢咦、噢咦”的声音。
(2)小扬科来到小河旁,听到青蛙“呱呱呱”地叫着。
(3)小扬科在果园里,听到麻雀在“唧唧喳喳”地为他歌唱。
4.谁能把这些内容排成一连串的句子,最好先说一句,“无论……总……”;接着,具体说,无论走到哪儿总能听到什么乐声;最后再说一句,“凡是……。”
(贯穿语言训练,使学生进入情境的感受分外明确,语言能力亦在其中得到培养、提高。)
板书:
总“无论……总……”
他来到……听到……
分他来到……听到……或“在……在……在……”
他来到……听到……
总“凡是……”
5.学生描述
6.指点: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这些声音都是音乐。
从这儿我们知道扬科对声音特别敏感。这说明扬科具有音乐的天才。难怪大伙儿都叫他“小音乐家”。
小结:杨科很爱听自然界的音乐。
第二课时
讲读第三段。
1.设问过渡:第三段一开始又说扬科在听音乐,这次他在哪儿听?
2.默读课文。
3.小扬科他在哪儿听音乐?是在旅店的里面,还是在外面;是门边,还是窗口?
(引导学生对扬科在墙角这意想不到的处所听音乐的感而为之动。)
指点:连门边、窗口都不让站!(激起学生情绪)他在哪儿呢?(“扬科悄悄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
4.这一句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躲)他为什么要躲呢?他曾经有过什么教训?这个“躲”字说明了什么?
(联系第二段中因为听风吹木叉而被监工毒打,点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天才儿童的摧残。)
5. 指点:尽管是躲在墙角下,还是在“静听”,而且“常常”去听,说明他对音乐爱的程度之深。
6.借着旅店的灯光,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哪儿听音乐?同学们想象一下那个情景,先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然后描绘一下,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听音乐,他怎么听着,听着……最后点明他是谁。(启发学生结合第一段中所描绘的小扬科的形象加以想象描述。)
7.学生描述。
8.他静静地听着。在乐声中,什么声音最吸引他?(小提琴的'美妙的声音。并抓住“觉得”一词帮助学生理解。小提琴的声音吸引了扬科,他简直听入了迷。以至觉得“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这是他想象中的奇妙的情景。
9.齐读“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两句。
10.扬科用什么做了一把小提琴?树皮和马鬃怎么能做小提琴呢?但为什么他还是做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扬科多么爱小提琴!
11.教师深情地描述:小提琴使他着了迷,他愿“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然而他知道,除了这瘦弱的身体,除了这破旧的衣服,他是一无所有的。于是他把要求降低了又降低,“只要让他摸一下,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心满意足的了。”
(教师用语言描述情境,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
12.指导表情朗读,(进一步强化感知)“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一节,在“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句后停顿长些。突出“多么”、“要是”、“真愿意”、“一切”“摸一摸”、“摸一下”等词语,把小扬科对小提琴的情感表达出来。
指名读本段二、三两段。
小结:扬科在旅店外面听音乐,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
第四段。
1.过渡:自己做的一把毕竟太小,像蚊子在哼似的。刚巧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每当小提琴声响起时,小扬心里会怎么想呢?请看课文第三段。
2.指名读。
3.小扬科心里怎么想?照我们的想法:看一看总是可以的。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扬科为了看个提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三个小节。
学生默读,要求把写扬科爱小提琴的句子画出来。
4.这三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并理清扬科动作程序:望、走、闯、跪)
5.扬科是个牧童,他住在草堆边,地主的食具间是不允许进去的。但是,他终于走进去了,课文中打了一个什么比方,把小扬科当时的恐惧和情不自禁的心情写出来了。
6.讲比喻句“自己好像是闯进笼子的小动物。”
(1)用“笼子”比喻什么?
(2)小扬科就像什么?
(3)笼子中的小动物的命运怎么样?(失去自由,随时都可能遭到主人的鞭打、残害。)
(4)照应“他怕”、“他不敢动”、“恐惧越来越紧地抓住了他”。突出扬科的“怕”。解释:恐惧,就是害怕。所以课文上说“夜静得可怕”,主要是说扬科心里害怕。
(5)他是这样的害伯,但他却走进了地主的食具间,句子中的“闯”告诉我们什么!(他对小提琴强烈的爱,战胜了“怕”,
这种“爱”已经到了没有办法阻挡的程度,这就是课文上所说的“无法抗拒的力量”。)
(6)照应:“眼巴巴地望着”、“望了很久”、“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推着他往前走”、“向门口移动”。
(7)指导朗读。这两节写了扬科心里的怕和爱。写扬科的“怕”,进一步写出地主的残酷,也更衬托出扬科对小提琴的爱。我们朗读时,写“怕”的情绪,要读轻声,好像不敢出声;写“爱”的感情,要读得深沉、强烈。(示范。)
7.提示:小扬科深情地望着小提琴,只是想做什么?
(他只是想仔细地看一看小提琴。照我们的看法,看一看总可以吧!)
8.默读本段三、四节。
9.扬科在小提琴面前跪下了。指导看插图。(注意他的动作,想象他的眼神。)
(凭借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复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⑵了解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手法⑶阅读成语故事⑷写写和亲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扎实学生语文的基本功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海拾贝部分
2.阅读两首古诗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卡片
2.大家读一读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又拿到一把怎样的金钥匙
三、成语故事
1.教师出示成语:胸有成竹
2.教师讲述:成语的来历
3.学生自读
四、教师介绍诗人,学生自读古诗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反馈理解诗意
3.提升体会情感
4.对比找出异同点五、课堂小结:写作文就像画竹子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记下来,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收集成语 3.背诵古诗
语文教案 篇6
语文园地八- 教案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槐树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快乐了呢?
同学交流
同学们在学习中、游戏时感受到了快乐,而有一群小伙伴,他们的快乐却是在劳动之中,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去体验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要求: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长句子、一下子读不同的句子多读几遍。
(自由读课文。)
师:下面请几个同学分段读读课文,请别的同学当评委。
分段读课文和评议,重点是生字和词语。
师: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槐树高大。槐花是淡黄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样大小,叫槐米,清香好闻,可以做药。
生2: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自己的家乡。
生3: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劳动,自己挣钱交学费。
生4: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生活得很快乐。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还有几个问题: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什么样?文中还把花苞称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三、品读体验
师:槐乡的孩子爱家乡、爱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并把描写他们快乐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生(认真读课文、找句子、作记号)。
师:谁能读读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生2: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生3:女孩……
师:你们能够读出槐乡孩子的那种快乐吗?
生:(高兴地说)能!
师:下面哪几个同学能用快乐的语气读出这几个句子呢?
生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师:从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甲:我体会到了孩子们起得早,当大人们生火做早饭的'时候,他们已经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生乙:我体会到了孩子们很辛苦,但是他们以苦为乐。
生丙:我体会到了孩子们收获很大,非常高兴。
师:体会得深刻。你们感受到快乐了吗?
生:(反复读、体会)。
师:同学们找的句子都对,剩下的句子你们分组交流吧。
生:(学生分组交流)。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槐乡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四、小结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
生1:我们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读准字音。
生2:我们再根据课文前面的提示来边读边思考。
生3:我们最后和同学们互相讨论来解决疑难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还有一点要提醒你们,那就是要靠自己读,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尽量自我思考、自我质疑,力争自己做出新的发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四、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8)学生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六、总结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七、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八、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三、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四、训练姿势
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
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
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
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
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交流。
七、板书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
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
1、要按一定顺序
2、要有重点
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4、观察以后要动笔
4、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评议。
5、(1)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2)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①指名说。
②评议。
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
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小结。
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评议。
5、(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七、作业写观察日记。
八、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情,朗读全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5-30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5-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园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