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5 09:02: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范例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 。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

  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者字音。

  2、观察图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全班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观察得出。

  三、 学生讨论。

  四、 分角色朗读对话。

  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五、 想象:

  当他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七、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落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5.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1.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解词语。

  (四)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二)理清文章思路。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谁见过玻璃?你能说说玻璃有什么作用吗?(教师板书:“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教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

  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1)夹丝网防盗玻璃;

  (2)夹丝玻璃;

  (3)变色玻璃;

  (4)吸热玻璃;

  (5)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三)指导分段。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每个自然段讲的都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因此均可以独立成段。由此,可得出本课的自然段也就是它的结构段。

  (四)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划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归纳。

  3.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例:熟字加偏旁“型、罪、恙、炎、调、促、粘、阻、踪、付、店、废。”

  熟字换偏旁“浅”、“线”去掉“纟”换上“氵”;“粘”“战”去掉“戈”换上“米”;“调”“绸”去掉“纟”换上“讠”。

  编顺口溜:两“火”“炎”。

  编谜语。一“心”咬掉羊尾巴。(恙)

  4.巩固练习。

  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习。

  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

  比一比,再组词。

  型( )非( )足( )发( )付( )

  刑( )罪( )促( )废( )寸( )

  占( )周( )且( )浅( )

  店( )绸( )阻( )线( )

  粘( )调( )祖( )践( )

  (五)理解不懂的词。

  1.提出不懂的词,学生解答。

  2.查字典,理解词义。

  例:安然无恙——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害。

  报警——一般指报告紧急情况。本课指发出紧急信号。是动词。

  警报——发出的表示有危险的信号。是名词。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自动窗帘”——就是指变色玻璃。

  “问世”——词典中解释是指著作等出版跟读者见面。联系上下文本课中的“问世”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六)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

  1.“看守”中的“看”读k1n,不读k4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1n,不读ni2n;“调节”中的“调”读ti2o,不读di4o。

  2.“促”“罪”“阻”“踪”是平舌音,“粘”是翘舌音,要读准。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3、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赏析课文

  ㈠、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

  皋gāo 坂bǎn 行xíng 鲈lú

  从:使跟从,译为“带领”

  坂:山坡,斜坡

  乐:以之为乐

  行:走

  已而:不久,一会儿

  何:怎么办

  薄:迫近

  举:撒

  顾:可是

  谋:商量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须:通“需“

  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

  顾→乐→叹→谋→游

  (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不时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

  2、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①、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

  ②、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

  “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也未能给予重视的一种审美能力。

  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新,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认识,有必要说明一下。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时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稍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

  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

  要特别提一下“以备子不时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本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体贴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普通百姓中早已闻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普通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所有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浪费,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常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

  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体贴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

  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态度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

  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细细体味生命的平台。)

  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

  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

  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

  ㈡、齐读第二段,正音、释义

  巉chán栖qī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iǎo凛lǐn

  断:阻隔

  曾:才,刚刚

  摄:提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

  履:践踏,踩

  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

  披:拨开

  蒙茸:茂盛的草丛

  踞:蹲坐

  危:高

  焉:相当于“之”,译为“我”

  悄:忧愁样子

  肃:恐惧的样子

  凛:恐惧的样子

  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

  最喜欢哪句,为什么?(先教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后教师小结。)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情绪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

  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该语段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变化。节奏由急而缓,暗示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变化。

  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

  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平静的乐→激昂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

  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

  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彩

  是阴暗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

  从流飘荡,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变化?

  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7、小结:

  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

  情感的变化:平静的乐→激昂的乐→悲→平静

  第二课时

  三、齐读第三段,正音、释义

  裳cháng 缟gǎo 戛jiá 翩piān 跹xiān 揖yī 俛fǔ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裳:古人穿的下衣

  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

  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

  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

  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

  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

  畴昔:过去,以前

  寤:睡醒,与“寐”相对

  户:泛指门

  1、该段共三层:

  ①、江中见鹤

  ②、梦中道士化鹤

  ③、不见其处

  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发明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朋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一传,很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心真的走失了这个罪人,急急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非常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将信将疑的。)

  3、学生乙朗读第三段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教师小结)

  1、景物不同:清幽的秋色,江与月;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2、起兴不同:预先计划;对美景陡起游兴

  3、游踪不同:人不离舟;舟游、山游、舟游

  4、抒情方式不同:主客问答,自发议论;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

  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六、小结

  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寂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平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鲜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巧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触,必然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教师可有感情地朗诵苏轼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四题

  八、布置预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5-30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5-11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语文园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