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说课稿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二、说重难点
1、教学目的: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2、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3、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2、说学法: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四、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暴力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暴力
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十九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①重视诵读和背诵;
②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
④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根据单元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本课学习目标可定为:
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②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④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三叠式结构”的写法;
⑤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⑥初步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设想】
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本课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期课文学习目标①②的完成。
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学习目标③④⑤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典故,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引用典故,解题导入。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注:此成语典故于楚庄王也有记载)
邹 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很大。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设计说明:先引用“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破题导入;然后请同学解题,老师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概念。特别是对题目这个“兼语式短语”的破解,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二、理解内容,探究写法。
1.课文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语言现象:就是很多内容都与“三”有关,并还可以用“三 ”的二字短语概括大意,请同学们试着找找看。
(一) 课文中的“三”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式结构”的写法: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其它还有这样的一些“三”:“朝、旦日、明日”;“孰视、自视、寝思”; 甚而情节结构上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在内容上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在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2.课文除了在“三”字上很有意味,在“比”字上也下足了工夫。请同学们说说文章中的“比”。
(二)课文中的“比”
①类比、喻比 (如:以“家事”比“国事”:私、畏、求)
②详比、略比 (如:“邹忌进谏”写得详;“臣民进谏”写得略)
③侧比、正比 (如:“三问三答”侧面比;“三思”正面比)
④明比、暗比 (如:“邹忌比美”是明比;“四国朝齐”是暗比)
……
(设计说明:采用“一字经纬式”的教学方法,串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这里,抓住了“三”、“比”两个字,从写法入手,促内容理解:通过“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内容理解;通过“比”字的深化,从而引出课文的写法探究。课中“关键字”的使用,力图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分析人物,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缘事及理;
忠于职守,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齐王”这个人物形象。
齐王:闻过则改,明智果断;
从谏如流,兴利除蔽……
3.补充相关材料,对比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一) 三 人 成 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庞恭(魏国臣子)陪同太子到邯郸(赵国国度)去做人质,他对魏王说:“现在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你相信吗?”回答说:“不信。”“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你信吗?”回答说:“不信。”“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国王你信吗?”国王说:“寡人相信。”庞恭说:“实际上街市上没有老虎,现在是邯郸离魏国比街市远,议论我的人不止三个人,希望国王您明察。”(后来)庞恭从邯郸返回,终于还是不能被国王召见重用。
(二) 螳 螂 捕 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
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译文】
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告诫他身边的大臣说:“胆敢向我进谏的人就处死。”他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向吴王阖闾进谏,劝阻他不要进攻楚国,但是又不敢,就藏着子弹拿着弹弓来到吴王阖闾的后园走来走去,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象这样经过了三个早晨。吴王阖闾说:“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那年轻的侍从官说:“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知了,知了在高处鸣叫,它吸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屈着前肢,想要逮住蝉,却不知道有一只黄雀在他的旁边;黄雀伸长了头颈,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拿着弹弓和子弹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吴王阖闾听了说:“对啊!”于是停止了用兵。
(设计说明: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拓展延伸,则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四、说古谈今,内化知识。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上的“进谏”故事。
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怎样给别人提出建议或者怎样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建议。
3.赠记名言,师生共勉。
铭记古人谏言,感悟现实生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唐)魏征
(设计说明:说历史故事,让学生之间实现知识资源共享,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谈现实生活,主要是想增强学生在 “提出意见”和“接受意见”的感受和体会,引起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注意和思考;在帮助学生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魏征的名言,让他们铭记。)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知识要点。
2.写好学习心得。(参考题目:①说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三”
②谈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比”
③“讽谏”和“纳谏”
④“谏臣”和“明君”
⑤“人言”与“自信”
⑥人贵有“自知之明”
⑦感情亲疏和认识事物的关系……)
(设计说明:小结,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回顾和复习,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写学习心得,则是对课堂知识的完善和深化,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思考。)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说教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从学者身份的角度形象地描绘了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这一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课文,突出了讲演者的形象,语言风趣而带感情,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熟悉字音,熟记字形。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诵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方法。
而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学会在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三、 说学生情况
1、 在心理上,青年初期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心理像成年人接近,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所以,应抓住这些因素,注意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文学中的美好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生理上,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所以要积极采用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教学方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我会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来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我会先进行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让学生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梁启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围绕“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的形象特点。通过探究,认识课文于记叙中描写了人物出场的描写,从而认识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③引导学生思考“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寻找文中抒情的语句,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含蓄抒情的语句,来体会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④探究人物的写法,认识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⑤课堂小结。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总结。学习本课使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刻画同学的形象或者写某一位老师的讲课等。
六、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一.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二.重点词音、词句
三.本文的情感特点
四.作者对梁启超的描写,突出其特点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促织》选自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它揭露社会的黑暗,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是一篇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悲喜剧,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至于艺术成就方面有三大特点:第一,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第二,描写细腻生动,情态毕现;第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此篇文言文时代较我们接近,浅显易懂,有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和文学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特点。(知识目标的设定有利于帮助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对作家作品的兴趣。)
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正是体现了语文学科性质的“科学性”。)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这个教学目标体现了“人文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观。)
3、教学重点
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探讨此教学重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概括语言的能力和鉴赏名篇名著的方法。)
4、教学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掌握了此心理描写方法对学生作文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特点与基础知识上)
疏通法(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疏通上)
讨论分析法(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情节线索整理上)
总结归纳法(重点放在对具体段落的分析归纳上)
三、教学手段
1、提供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借助电教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设想
由于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平行班的学生,所以整个过程注重以基础知识为主,抓住全文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熟悉故事大概内容。从分析情节结构开始入手,弄清全文线索,以及围绕“促织”所展开的人物悲欢情感故事。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学人物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清代邹弢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要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2、解题(遵循“回到原著去”的原则,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能阅读《聊斋志异》,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的修养。也正是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作者巧妙地通过这些离经虚幻的故事,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疏通文章重点词句(是对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的体现。)
假此科敛丁口假:借,利用成然之然之:以之为然,然:是靡计不施,迄无济靡:没有迄:最终,终究两股间脓血流离离:通“漓”流淌的样子。展玩不可晓展:展转,翻来覆去。玩:玩味,细细体会。循陵而走走:行走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通“尔”如披冰雪披:盖上,披着思试之斗以觇之之:代蟋蟀之:角斗的本领。径造庐访成径:径直造:到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虫尽靡靡:失败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赐予天子一跬步跬:跨出一大步的距离,两跬为一步,这指“一举一动”的意思。信夫信:确实,的确。
4、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完成此课教学的重点,体现第一课时的高潮。)
指导学生根据课内注释通读全文,编写情节结构。
[明确]《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情节概括如下: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
其中,“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一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
5、围绕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此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名著的能力与分析文章的能力。)
[明确]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
6、阅读重点段落“未几,成归”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单音节词语,填入括号内。(以此练习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赏析本文人物心理的细腻,指导完成教学难点。)
成名听说他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儿子尸则转为(悲)。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的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熔于一炉,有力地揭示了皇帝的荒淫,贪官污吏致使百姓的罪恶现实。
7、作业布置(锻炼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想象力。)
思考:如果让你来安排故事的结局,你会安排这样的结尾吗?为什么?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联系学生说教材
《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但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地思想和艺术价值。
二、根据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为依据,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过程与方法:与《醉花阴》前后联系,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与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与《醉花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时数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宋词的资料必不可少。另外,宋词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的障碍很大,然而,过分纠缠于文字的疏通会破坏宋词的“气”,丧失宋词的“神”,所以在学习时,应舍去条分缕析的理论评价,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然后引领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经由形象领略情感,感受其中浓浓的情。诵读的环节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独奏《长相思》,营造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音调,读出感情,细细体味,让或优或喜的情愫萦绕心间,我们就触到了作者的灵魂。同时注意让学生质疑探究——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列出疑难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质疑,互相解疑,达到掌握词作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目标。
质疑探究后,出示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即如何解读“淡酒”、“雁”、“黄花”、“梧桐”等意象的问题,发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逐步形成对重点意象的一致认识。
教师要相机点拨——上述三种方法,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把握艺术特点。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叠字的巧妙运用,这些内容的学习应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效果会很好。
五、教学程序及内容设计
(一)新课导入
因为《醉花阴》在前,以别的方式导入本课都比较多余。直接以南渡为切入点,讲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将对她的创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活动1: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
活动2:学生交流听读体会。
活动3: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
诵读要求:连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活动4: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活动5: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三)感悟词意,把握情感。
1、这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直接抒情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其余为间接抒情。
2、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
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提示与点拨: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最后,教师点评并板书。
愁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六、课堂小结: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离别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性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最后,师生配乐同诵,二胡独奏《长相思》
七、延伸拓展:
结合柳永词和李清照词,谈谈自己对婉约派词的感受。
参考:婉约派词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调蕴藉,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和谐婉约,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八、作业:
必做题:查阅资料,摘录带有“梧桐雨”“黄花”“孤雁”等典型意象的诗句,至少十句,写到读书笔记上,并与同学分享;
选做题:将苏轼或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比较,体会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处理
《外国散文两篇》选自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自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我觉得这两篇外国散文情感丰富,文质精美,艺术性很强,适合引导学生精读、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单元教学要点,从"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层面上去让学生自读,是不能充分发挥这两篇美文的熏陶作用的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我把本课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
二、说教学目标
本着"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我在备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领悟"美"的内涵,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2、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
3、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其中,目标1属情感目标,目标2,3属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我认为,制定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本课,我力图贯彻"四主三性"的教学思想,"四主"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创新为主旨;"三性"就是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我力争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让学生诵读全文,品味文中写景精美,情感浓烈的语句;对于重点句段,我让学生质疑,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机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如两篇散文的比较鉴赏),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世间最美的坟墓》,《冬天之美》,都提到了"美"。教学本课,我就把探讨什么是"美"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领悟"美"的内涵,然后,再通过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范读,更有学生的诵读,在诵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师生的共同质疑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鉴赏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两篇散文读完后,我还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两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加以比较,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最后,我又出示了两篇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在学生读课文前先介绍作者茨威格,接着再介绍托尔斯泰、我想,把对托尔斯泰的介绍放到读了课文之后,学生对坟墓的"朴素"和"美"有了感知时再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说辅助课件
教学本课时,我用Powerpoint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我认为,多媒体课件能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限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声,色,像中受到课文情境的感染,还是十分有用的。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其中“梳理探究”是体现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材内容,它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一起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部分,忽视甚至无视“梳理探究”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第五个方面是“发现创新”,“梳理探究”就是根据这两个方面设计的,理应得到重视。“梳理探究”是一项全新的内容,属于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对教师而言,这部分的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本人尝试就必修②“梳理探究”之“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进行教学设计。
成语的梳理,教材提供了三个方面,即“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侧重成语的理解。通过对成语来源的梳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的古代典籍,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对成语结构的梳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成语,但由于语文学习淡化语法,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学习语法,再加上语法本身的复杂,成语结构的分析可能会降低学生对成语梳理的兴趣。从“成语与文化”方面梳理可以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等。但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而本课内容的教学时间只有1至2课时,如果不能找准梳理探究的角度,就可能导致教学内容表面化或片面化,难以实现教材所说的“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豹”。“成语的运用”包含了成语的理解又高于成语的理解,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就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而成语的运用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梳理兴趣。但“成语的运用”也是宽泛的,需要把这一教学内容具体化,考虑到人们常误用成语,因此把这一专题的范围缩小为“正确运用成语”。要求学生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以正确理解容易用错的成语,丰富其成语积累,并强化其正确运用成语的意识。
二、说学情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过不少成语,但对多数成语一知半解,对误用成语的现象不够敏感,因此要求他们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时,他们感到新鲜有趣又表示为难,不知道哪些有错,哪些没有错。报刊上有不少误用成语的例子,但不可能也没必要一本一本一篇一篇去查找,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他人整理出来的资料。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正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他们能在课外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用Powerpoint做出课件以便在课堂上交流梳理探究的成果,这样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效果会更好。问题是,虽然学生是全县最优秀的,学习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住校,在教室以外用电脑不方便,上网不方便。这就更需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
三、说教法设计
本教学设计拟实践以下教育教学理念:
1.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或者做“__目寸光、老__舐犊、__视眈眈、守株待__、望子成__、画添__足”这类的填词练习,也许学生会很高兴,课堂会很热闹,但学生原有的成语库不见得有所丰富,知识水平不见得有所提高。高一学生掌握的成语量还不大,绝大多数学生还不懂“罄竹难书”“处心积虑”“炙手可热”等成语,或者听说过这些成语但不会正确运用。让学生梳理容易用错的成语,这样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会太难,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学生对学习既有兴趣又有信心。
2.由课内到课外,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语文学习中要有“大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学生处处可以学语文,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本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课前、课外的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搜集、整理资料,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育是非常特殊的艺术,学生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要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组搜集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小组内互助学习,然后各小组之间在课堂上交流成果,互相学习,课后各小组合作把容易用错的成语按类型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和同年级其他班级交流,全年级共享成语梳理探究的成果。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让学生学会协作和分享。
4.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使学习更高效。
学生搜集资料可以利用网络,展示梳理探究成果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学习更方便高效,同时又在语文学习中巩固信息技术知识。
5.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要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这堂课对教师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较高:课前,教师既要调动学生参与成语学习活动的热情,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恰当的分组,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梳理探究成果的汇报交流,要根据生生(主讲学生——班上其他学生)互动情况作纠正或引导或补充,教学内容更多地在课堂上生成。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梳理探究”课必须有较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外搜集资料。布置全班学生分组(按褒贬不当、望文生义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搜集媒体上用错成语的例子并查出该成语的正确意思,做成书面作业交给组长。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学习本组搜集来的成语,然后选出同学们普遍认为最容易用错的三个,做成演示文稿(内容包括误用成语的例子和对该成语的解释说明),以便在课堂上与其他组交流。
2.课堂导入。
(教师安排汇报交流活动)
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把梳理成果拿出来与其他组交流。因为时间关系,课堂上只请其中三组的主讲人上讲台各讲三个该组认为最容易用错的成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有疑问马上向主讲人提问,并随时准备被主讲人请出来用成语造句。
3.抽取三个组的主讲人依次上台讲解成语。
(每人约用8-10分钟讲三个成语)
这是本堂课的最主要环节。主讲人就着课前做好的演示文稿讲解成语,分析误例,并随机请同学用成语造句以检验讲课、听课效果。主讲人毕竟也是学生,有些成语知识可能理解不正确,有些难点可能没分析到或分析不全面不深入,对同学的回答可能一时无法应对,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绝不能成为旁观者无所作为,而要随堂点拨,使课堂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和延伸。
4.教师对汇报交流活动进行总结。
(要求学生就划线部分说出成语)
教师总结如下:媒体误用成语的现象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屡见不鲜)。媒体误用成语有什么不好呢?成语误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一知半解)。要准确地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长时间地积累(日积月累)。我们语文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同学们要注意观察语言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今天,我们按成语误用类型分组搜集整理资料的几组中只有这三组上来展示成果,展示的又只是其中的三组成语。他们讲的这九个成语,在成语中只是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九牛一毛)。同学们课后要把你们组搜集来的媒体误用成语的例子与其他组交流,大家合作把这些容易用错的成语按类型整理成一本小册子(此为本节课作业),以便和其他班级交流,共享成语梳理探究的成果。
5.课堂练习正确运用成语。
考虑到讲了这些误用成语的例子后,学生可能会因为成语容易用错而不敢用成语,教师投影显示冰心《忆读书》中的一段:“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帮助学生体认其中“无病而呻”(无病呻吟)、“自作多情”、“风花雪月”、“不能自已”等成语的运用有使语言简洁、典雅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因为成语有言简意赅等特点,恰当运用成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指出别人对成语的误用是为了促使自己正确运用成语。接下来让学生练习正确运用成语——请学生写出关于本堂课(环境气氛、同学教师的表现、学习效果等)的两三句话,要求用上一两个成语。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课堂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心灵的启迪!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8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本课指导学生了解《诗经》,使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的节奏。
二、说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从《诗经》中选了三首诗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其中《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b、 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c、 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b、 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德育目标
a、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三、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1、 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对比教学亦能使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 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说学法
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经》的“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
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就是《诗经》的名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2、学习《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a、“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b、“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c、“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a、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 b、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c、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d、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3、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5)、梳理课文叙事线索。
4、具体研习 教师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从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女子:纯真、热烈、专一、痴情、温顺迁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实则性情暴躁易怒。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 答: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5、课文重点: (1)、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2)、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3)、整体看是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结合课后练习第2题)
(4)、诗三、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 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的怨恨情绪。
(5)、结合文章最后一章,全诗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勤劳、温顺、忠贞、坚强、刚烈
(6)、结合课后练习二,从全文看,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全文直陈其事,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
6、思考问题 1、应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2、试分析“氓”的性格特点? 3、《梁祝》和《氓》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7、作业: 1、翻译诗歌第六章
2、以书面表达形式完成思考题3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方面,主要突出了重点内容,概括诗歌每段的内容,展现人物形象。体现了概括性、简洁性。
安静地淌着,秋风把深秋最后的几朵花打落,花瓣浮散在水面上??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谢谢!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清冈卓行。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剖析本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美的真谛,本文是一篇艺术随笔,蕴含作者的美学主张,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审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接受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艺术的残缺与完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卢浮宫的视频最后定格在维纳斯雕像之上,激发学生兴趣,顺势导入新课: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卢浮宫的“首席珍宝”,被公认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欣赏她的美吧。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结合导学案,了解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和有关传说,把握维纳斯雕像的形体美。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师生讨论,共同明确: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余段落则分别从正面、反面和侧面对这一中心进行论述,分别阐述了必须失去双臂、不能复原双臂以及只能失去双臂,层层递进,全面支持了主旨句。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出问题: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小组自由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我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秀美的双臂,种种虚像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艺术欣赏的一条规律,即残缺美。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所有的残缺都是美吗?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读通到读懂,进而读中设疑。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舍弃一些东西,反而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残缺和完美的认识,发布到班级博客中。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必修五本书,共有2个单元中外小说单元。一个必修3的第一单元,一个是必修5的第一单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祝福》是属于前者。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以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也是有助于学生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的小说阅读打下基础。
鲁迅的《祝福》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三个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读好这篇文章,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说的写作都有深广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2、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3、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并研究形成的原因。
4、总结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5、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中国妇女悲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深入认识到造成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所造任务的方法。
2、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学法及确定的依据
A、预习
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B、对比阅读法
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但是,学生接触鲁迅小说并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教师注意突出不同点。在思想内容方面,本文与《孔乙己》、《故乡》、《药》相比,
其一,虽然它们的题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侧面,有的反映的是读书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压在底层的一般农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贫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则是压在底层的被雇佣的乡村劳动妇女的生活;
其二,虽然都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否定,有的侧重于对封建等级观念和私有制观念的批判,有的侧重于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则是对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全面而猛烈的抨击,作者对祥林嫂的同情也甚于其他三者;
其三,虽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们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就生活环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恶劣得多,她没有孔乙己好吃懒做、自视清高的恶习,却也同样遭到周围人们的冷遇,她有闰土、华老栓一样的勤劳,但是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可见其命运更悲惨,更令人同情。
在表现形式上,本文与《一件小事》、《孔乙己》、《故乡》等相比,虽然都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是,由于各自表现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各自采取了仅适合自身的故事顺序。《一件小事》以顺叙为主,以此表现"我"的思想认识的进步。
《孔乙己》顺叙中有补叙,使历史和现实连为一线,以此来揭示主人公性格发展的必然性。《故乡》顺叙中有插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突出封建制度给人造成的影响之大。而《祝福》则采用了倒叙,把祥林嫂的被沦为乞丐和悲渗的死提在篇首,与地主阶级"祝福"的欢乐声形成鲜明的对照,然后再追叙祥林嫂的生前事迹,揭示两个阶级严重对立的社会根源,表达作者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切齿痛恨和愤怒鞭笞。
经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学生不仅能够捕捉课文的新意向和灵魂,而且也提高了质疑、析疑、释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势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掘进,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C、比较法
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如"决计"、"肯依"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D、讨论法主要运用在第三课时中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上。
三、说教法
编者希望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体会不同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我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讲述人物遭遇
学生读小说最关注的是情节,所以就从情节入手。让学生讲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要求:
(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
(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
(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二)理清情节
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介绍小说的情节大致有几部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探讨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礼的社会环境的描写
祝福之夜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1、列表比较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前的三次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2、列表对比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当时不同的内心变化。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4、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总结人物描写的几个方面。(还暗含了心理描写)
(五)问题探究
1、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祥林嫂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
得出结论: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2、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总结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三)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七)作业布置
把祥林嫂丧子之后回到鲁镇的那部分,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练。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1
一、自读的准备
自读是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仅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贯穿还不够。为了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读好《柳毅传》,我在前面的课文《促织》的学习中,采取了条块分割(分段、分组)的研读学习方法,实施了方法点拨——教师示范解读(第一段)——师生集体研读(第二段)——学生分组讨论(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中心发言——补充发言——教师总评(包括总结全文)的教学流程。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自我研读的体验,教师已经为学生垫好了自读的底子。
二、自读的点拨
既然是创造性自读,我不想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更不想用什么情感和观点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尽量让他们在自读中去体验一切。在师生一道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几个自读研究参考题,适当的给予了方法或内容上的点拨。具体内容如下(ppt幻灯片展示):
自读研究参考题:(注意:这只是研读方向或研读的副标题,不可视为题目)
⒈文言知识点滴集萃
方法提示:任选一个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延伸及总结。
参考内容:几种典型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积累及拓展实词积累及拓展
⒉我眼中的龙女、柳毅、钱塘君、洞庭君形象
内容提示:可以从性格特征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去探讨,也可以进行比较评析。
⒊课文表现艺术管窥
方法提示:不求面面俱到,采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研讨方法,也可以进行多方位的比较阅读。
参考内容:情节结构语言艺术人物塑造
⒋课文思想意义初探
方法提示:可以超出作者本人或其他评论家的理解,读出你最动人的思想,还可以此为引发点,延伸或拓展你的思维理解。
参考题目:爱情呼唤自由时代需要热心肠别悲凄,幸福路我来闯!
三、自读的实施
创造性自读的最好表现形式是用真纯的文字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在点拨的基础上,我组织大家在课堂上撰写自读笔记,为改变学生学习的拖沓作风,促发学生的灵感,我采取当堂收卷的方式。
自读笔记的撰写至少应该有两个层次:一般创造性的知识整理和较高层次的创造性地阅读理解,而我更加侧重于鼓励后者的写作。
自读,应该是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向现代的创造性学习转型的良好契机,也是学生把从教读课文中所获得的阅读能力转化为自我阅读能力的锻炼过程。阅读所获得的体验,比起那些题海战术的阅读训练也许还会更有效些。
四、自读的展评
在学生的自读作品中,我发现我原先考虑到的所谓重点、难点,学生几乎都有涉及,体会得也很到位。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从学生的作品中读到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有的探讨还是我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忽视的,或是没有发现的。就写作的形式来讲,作品也超出了单一的鉴赏文章模式,有的由此文联想到了女权运动和女权思想,还有的以抒情的笔调和社橘树的视角,来抒发自己对课文的情感,也有的把《语文读本》的有关文章拿来对比阅读等等,不一而足。
我把这些作品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组织学生按专题分门别类地进行展示,点评。学生作品的展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看,可以是片断式的部分展示,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全部展现等等;从形式上看,可以是师生的点评,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展评等等。最后,我把这些作品制成ppt展示课件,结集办了一份班报,让学生们在多种形式的展示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他们兴奋的脸上,我明白了:那种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是绝对没有他们自主阅读吸引人的了!
其实,我们仅仅从学生的文题中就会发现学生存在着无限的阅读潜能:
《“礼”中窥洞庭》《不给天帝面子的钱塘》《寥寥数语现明君》《“侠肝义胆”还是“怜香惜玉”》《挣脱枷锁,让爱自由》《从龙女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出于尘也归于尘的社橘树》《独特的想象奇异的世界》《见义需勇为》《神话下的几抹影子》《水与火的较量》《仙与人的叠合》《自由的花才娇艳》《从〈柳毅传〉中读唐代的神仙境界》等等。
最后,还是听听学生的自读之声,让他们稚嫩而勇敢的声音来为我们创造性自读的真正魅力喝彩助威:
⒈我不以为钱塘君是个英雄,他应该只是个武夫,至多也只能算个真空中的英雄。他发怒,则是一方土地洪水泛滥长达九年;他有恨,则杀生六十万,殃及六百里;他的一个喷嚏,一声怒吼,都会让无数的生灵留下伤疤。他凭借的是自己的威猛,而把自己的情感渲泄得淋漓尽致,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声势的浩大,这也是“神”的灵性才惊动天地,然而,这是不值一提的——如果人有了力量,照样可以展现出雄壮的场面,因为情感的渲泄是每个人都会的。我觉得他在没有他物的时空中,才可以尽情地渲泄自己,大展雄壮之美,并且不留下任何破绽。(谭劫)
⒉龙女的不幸来源于包办婚姻,至少洞庭君应该为女儿的不幸负一半的责任。也许是出于其与泾川家的世交,也许是出于门当户对的世俗思考,也许还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但他还是亲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乐逸”之徒。这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中庸者不断隐忍所酿成的悲剧。(吕杰)
⒊龙女很不幸却又很幸运:首先她嫁给了泾水龙君的次子,这是古代的所谓门当户对的“良缘”,但偏偏泾川次子不务正业而且由于婢仆之言而轻视龙女,龙女的公婆却帮亲不帮理的糟踏龙女。这时的龙女没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吞,而是寻求到了柳毅的帮助,这是龙女不幸中的第一层幸运;洞庭龙君他们没有以“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态度看待来龙女,钱塘君怒杀泾川为侄女出了气,此龙女之二幸;玉皇大帝没有降罪于钱塘,为三幸;龙女后来嫁与柳毅,柳毅未以“破鞋”视之,这是四幸。我们从龙女的幸与不幸中,读到了包办婚姻的恶果,同时也触摸到了作者的新婚姻观念——“一女能待二夫”。(唐橙橙)
⒋矛盾之中见真人:刘毅见龙君“设拜”,见钱塘君“趋拜之”,可见其“知礼”,但其后刘毅连问:“钱塘,何人也?”“何故使不知?”似有不懂规矩之嫌,但我觉得,正是这“知礼”与“不懂规矩”的表现,作者刻画出了一个下层儒生的真切形象,知书达理之中流露出来的几许率真;柳毅为龙女毅然前往龙宫,途中也未见其怯懦的表现,其勇敢可见一斑,可当他见到钱塘君“真身”时,却“恐蹶仆地”,其胆小,又让人可怜,或许作者是在以怯衬勇,使勇更勇,从而凸现出其勇气后的善良与狭义;柳毅还家后访洞庭时,毅答武夫话曰:“走谒大王耳”,并且“不告其实”,足见他的机智和谨慎,而龙女只是他路上偶遇之人,所说的话未必全可信,况且,龙女还“闻君将还吴”,的确有些蹊跷,柳毅还“气血俱动,恨无羽毛,不能奋飞”,其愚又之极,我想,作者这样在矛盾中突出他的善良是别具匠心的。(胡南)
⒌“景从云合”四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君随从的众多,还把侍从唯命是从以及臣僚的仗势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张成成)
⒍作者在刻写洞庭君的礼仪之举的过程中,流露出了一种平等、民主的思想。也许他希望当时的天子,能够对布衣平民以礼相待,能够互拜互举。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这也许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了。(葛蓝天)
⒎《柳毅传》是想象佳作,真是美不胜收:龙宫的超凡脱俗之美或许让《西游记》神往已久了,大有摹仿此文的嫌疑;洞庭、钱塘人如其名内涵美,让人颔首称笑;人界与神界难得的和谐之美,使水火都相融了。(王建芳)
⒏壮哉!冲冠一怒吃薄情,我献歪诗一首给钱塘:泾川顽童意猖狂,纵情声色弃新娘。唯有龙宫钱塘君,敢教次子见阎王。(王啸)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序言”单元。《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悠闲、散淡、平和,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本文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根据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写作散文的实际,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习分析事物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味。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能力目标:①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②通过分析“胡同文化”的典型意义,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①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三、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三个步骤。
2、三步教学法: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课的学习以能力培养为主,为了集中紧凑、提高效率,未使用多媒体课件。
3、具体操作:①立足课文,点拨导思;②重点内容,讨论演板;③点评诵读,领会情感;④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四、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2、学法指导: ①早读预习,理清课文思路;②课堂上展开讨论,明确重点;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内涵,品情感,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分析
1、知识习得:
①解题。分析“胡同”和“文化”的词义,理解“胡同文化”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②分析理解“胡同”的特点。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讨论归纳,明确:正、俗、多、静。
③概括胡同里的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学生阅读讨论,将结果演板,教师小结明确:安土重迁(居住心态);过往不多(人际关系);易于满足(生活态度);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④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明确:封闭;忍。
2、拓展延伸此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
①“封闭”的实质:民族心理的反映。比如“长城”、中外文化上的差异。
②“忍”的实质:民族性格的缩影。比如:中国人的谦逊、一些俗语。
③理解作者对胡同文化态度:批判中带有伤感。
3、迁移训练课堂上讨论分析武汉“热干面”文化的内涵;课外写一篇关于广州“凉席”文化的作文。
六、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1、化繁为简,重点突出。教材的处理,遵循“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
2、板书简洁,钩弦提要。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3
1说教材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学习荆轲的忠义正直、英勇爱国的精神,通过诵读质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翻译的能力。
②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③教学难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说教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3说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②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
③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④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了解行刺的缘由,认识荆轲“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了解行刺的准备特别是易水诀别的场面,感受慷慨悲歌的氛围,认识荆轲刚烈勇武的性格。了解廷刺秦王的高潮,抓住“顾”“笑”“前”,认识荆轲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了解荆轲被斩,认识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人物的形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⑤朗读并背诵易水诀别一段,结合课后练习二,引导学生探讨景物描写与音乐描写的渲染悲壮气氛的作用。
⑥探讨课文中所展现的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体会人物的性格。
⑦课堂小结。多角度的描写,有利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本文通过环境描写、音乐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荆轲这一勇武、侠义、果敢、忠义的人物形象。
⑧作业,搜集课文中的省略句并补足省略成分,根据课后练习四,探究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评价荆轲的行刺。
5板书设计
行刺的缘由:“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行刺的准备:白衣冠——荆轲刚烈勇武
行刺的过程: “顾”“笑”“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行刺的结果: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高一语文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荷塘月色》一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其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历来为人所称道。文章结构采用了内在和外在双层结构,一层表现作者赏荷的路径,一层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本文的语言魅力尤其感染人:惟妙惟肖的叠词、形象生动的动词,再加上新颖别致的通感修辞,营造出淡雅出尘的艺术之境。读完全文,一副清新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就会浮现在眼前。学习本文,除了体悟语言艺术之美,学会鉴赏抒情散文,更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艺术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鉴赏语言艺术之美,尤其是通感修辞。
2.难点在于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他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分析写江南采莲旧俗的原因。
二、说学情
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他们有了一定散文知识的积累,但是如何利用审美技巧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赏析,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2.我的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在知识面和社会阅历方面还很浅,对于散文的内涵理解不深,有待于深入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精彩语句;背诵第4-6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趣味。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品读赏析”和“问题探究”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安排2课时。
借助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味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的特点;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二)说学法
1.朗读法: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质疑法: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播放歌曲《荷塘月色》的MV,让学生在美的画面和歌声里感知荷塘月色,沉浸到一种淡雅唯美的氛围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境。导入之后,板书课题。
2、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3.学生自由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3)抽学生起来朗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4)再次自读,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这次自读有两个任务:一是借助词典和注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二是分清文章中主要写景和抒情的段落各是哪些段。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在学生分清了写景和抒情的段落以后,接下来是对整篇文章最精彩、最重点片段的品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巧妙安排整篇文章的结构,在情景交融中抒发思想感情的。
本文很巧妙之处在于它的环形双层结构,因此通过理清文章思路来发现内在和外在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文章内外结构,而且可以给学生以后的赏析散文以及写作散文以启发。因此,在深入品读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整体结构。
(1).课文结构
对学生的引导主要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质疑。问答的方式,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作者夜里去赏荷的原因了吗?去赏荷,他首先做了什么?
(2)作者决定去赏荷花,在到达荷塘之前,他经过了哪里?在去荷塘的路上,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3)在荷塘赏荷花,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色?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4)赏完荷花,作者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的家,这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5)根据这些问题,你能发现作者赏荷所走的整个路径、他看到不同的景物而产生的不同的心情了吗?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画出你们所得到的本文的线索(结构)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5分钟左右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尝试画出结构图。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我会进行总结评价,并和学生们一起得出最后的双层环形结构图。课文结构如下:(1)1-3段:夜里赏荷的缘起: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
结构: 出门(不宁静)---小径(寻求宁静)
(2)4-6段:漫步荷塘:荷塘月色图
结构:荷塘(暂时平静)
《荷塘月色》说课稿
(3)7-10段:回到现实
结构:进门(走出宁静)
由此,我们得出了文章的双层结构,一个是以作者的游玩顺序为线索的外在结构,另一个是以作者的心境变化为线索的内在结构。而且,每层结构都构成了一个圆形。(板书:课文的双层结构)完成此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
(2)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得出了文章的结构以后,着重来看本文的语言特色。在这一环节,我会问学生们最喜欢的段落是哪些?在我的预想里,学生们一般比较喜欢第4、5段,或者第7、9段。请同学说出他们喜欢这些段落的原因,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质疑上来:这么美的语言,到底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在学生的质疑之后,我会让学生找出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他们会说出比喻、叠音词,有的人也许还会发现动词的精妙使用。我会根据大家的发言,总结比喻、叠音、动词在本文描写中的作用,然后出示两个例句:
请同学们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有何特点?它给了你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来进行图示分析:
清香(嗅)——相通——歌声(听)
月色(视)——相通——名曲(听)
两种感觉相通,这便是通感,更加增强了作者所描写的景色的感染力。
然后,老师对通感这一新的修辞手法进行概念的定义和作用的说明。通感: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觉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修辞手法。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4.小结:
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5.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高一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雷雨》说课稿07-23
高一语文优秀说课稿01-20
高一语文黄鹂说课稿08-30
高一语文黄鹂说课稿11-03
高一语文《氓》说课稿11-26
高一语文说课稿07-28
高一语文内蒙访古说课稿03-26
高一语文说课稿欣赏06-16
高一语文《窗》说课稿介绍07-06
师说高一语文说课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