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

时间:2021-06-26 17:04:09 征文 我要投稿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写征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1

  我的父亲,是一个竹匠,爱喝茶,喜养蜂。

  年轻的时候,父亲学艺三年,仍然只会编织农村一些简单实用的竹制品,手脚还很慢,常被母亲称作“破霉竹匠”。虽然父亲没有匠师的精湛技艺,却有匠人的那股执着,竹子的那个部位适合那个用途,他总是心中有数,绝不将就。春天砍的竹子是用不得的,容易被虫蛀。簸箕挑把子的部位,一定要选用粗壮肉厚的竹子。每次他都要亲自上去挑选适用的竹子,因为慢工出细活,父亲编制的竹货经常是私人上门定做的。

  一条竹笕通水0年

  因为是竹匠的缘故,父亲习惯用竹笕穿过屋后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引泉水进一口方塘,清沙遍底,红黑相间,活了一群鱼。这眼泉水冬暖夏凉,在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的农村,夏天能喝上一大碗冷水是最酣畅淋漓的。父亲总是把大门和后门都敞开,接冷水解暑的村民络绎不绝。这个由40多根竹笕衔接起引水工程,管理起需要非常勤快,要不定期的更换腐朽的竹笕,要经常巡查线路,防止有树叶掉落在竹笕里,阻断水流,或有动物路过,带翻了水路。若一两天不到,水流量就会变小,甚至断流。后,我建议在泉水口建个水池,用塑料管接水,可是父亲对这些旧的方式近乎偏执,历经岁月,竹笕流水至今未曾断过。

  一句老话说了0年

  父亲不善言语,总把农村夜校学的那句“勤有工,戏无益”挂在嘴边,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竹匠。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用竹制品的地方越越少,他就开始种田,养母猪,养蜜蜂,养鱼,竹匠渐渐就成了副业,成了雨天农闲、夜晚灯下的“加班”。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从三十夜忙到初一朝”,因为他大年初一都不会参加打牌这些娱乐活动。每当我闲玩的时候,父亲也会安排一些任务,小时候的我也多有埋怨。放学回家,我只能想着怎么尽快割好一篮鱼草,才有时间去和其他发小玩耍。如今,早已懂得农村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的我,有一天在翻看给儿子买的《三字经》时,才第一次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父亲有所执着,也有所爱好,他的生活自得其趣。

  一把茶壶烧水0年,一个杯子喝茶0年

  喝茶是父亲的一种生活态度,父亲不用自水泡茶,在他眼中那些不是“活水”,也许这也是父亲不替换竹笕接水的原因吧。好水配好茶,即便是夏天,他也会生一炉炭火,拿起那把“”牌旧水壶,接半壶水,等水沸腾声响,再等两三分钟响声淡去,这时候才抓一把茶叶,沏一杯浓茶。喝茶的杯子边沿已经有些碎痕,略带泛黄,杯面印着闲云孤鹤,这是父亲结婚时候,景德镇的一个亲戚送的。茶叶则是到的阴面,在“天荒地不荒”地段采制的林生野茶。喝茶时,父亲有着小农特有的一种节俭,如果拿出自己喝的茶,客人没有加水喝一泡以上,他会觉得这是对茶叶的一种不珍惜。

  一本旧书读了0年

  父亲读初一时,因为家里兄弟多,劳力少,就辍学回家,学了竹匠。大伯父外出当兵时带回的一本书,他圈圈点点,小心翼翼的看了0多年。有时候回家,父亲还会欣喜的告诉我,又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一些养蜂经验。我想这才是书本真正的魅力,有些兴趣和读书一样,开始并不会发现他的价值,当机遇临时,才知道一切并不是命运安排。我读小学的时候,蜂蜜1元每斤都无人问津,那时候白糖已经要2元每斤。当市场经济渗透农村,婺旅游人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商品的价值已经完全反转,当村里人也开始重视,开始模仿养蜂的时候,因为没有一点的积累,没有时间的沉淀,他们似乎无从下手。

  岁月不见波澜,我已到而立之年。父亲用他0年简单而又重复的生活告诉我,人这一辈子要力行勤俭节约,也要有点品质追求。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2

  我的家乡在衡阳的一个叫“里仁冲”的地方。“里仁”是孔子《论语》的篇名。“里仁”意为“要和有仁义道德的人住在一起”。先人用这个寓意深刻的地名,寄托了他们美好的心愿。

  我家堂屋正中墙上挂有一块木匾,上有“祖德流芳”四个正楷大字,字是用金黄色蜡光纸剪贴的,从颜色看已有好些年头。打小,小叔叔就反复教我指认“祖德流芳”这四个大字。朦朦胧胧中,我逐渐明白了这四个字的含义,就是要把祖先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小时候,我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少二十口,主要生活是租种几亩田,生活十分困窘,可这并不影响我家勤劳俭朴、尊老爱幼的氛围。当时这个家由祖父祖母当家,父亲兄弟姊妹七人明确分工,下田种地,进屋挑水,各司其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就上砍竹,编织箩筐菜篮等日用竹器到界牌小镇上去卖,有时还要去做挑夫,挑上一百多斤重的`界牌出产的瓷器,走上百多里路,赚取那种很苦的脚力钱,贴补这个大家庭的日用。当时我还只有两三岁,曾祖母生活不能自理,饭都要喂。只比我大六岁的小姑妈每天用一个陶瓷罐子煨一罐烂烂的软软的白米饭,先喂老祖母吃,然后再喂我。家里主粮不够,小姑妈亲手做的罐子饭自己却一口都舍不得吃,但一定要保证我们一老一小有白米饭吃,而且是先老后小,跟今天先小后老不同。

  家里虽穷,可“祖德流芳”四个大字,却是我巨大的精神财富。崇尚诗书的心愿,从小就植根在我心中。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读书,走向外的世界。

  我家离小学有八里远。六年小学,我无数次走过村里那座独木桥,无数次翻越那条虎狼出没的谷。有一次上学途中遇到一条凶恶的蝮蛇,主动向我进攻,几乎送了小命。可是再苦再累,我都咬紧牙坚持。

  初中快毕业了,父亲得了水肿病,几乎失去劳力。家里连我已有九个孩子,沉重的家庭重担压得母亲喘不过气。即使这样,父母也没有让我放弃求学。我初中毕业考取了衡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可是,家里再没有能力供我读高中了,我是长子,我做好了不再读高中的思想准备。生产队会计屈告生叔叔资助我家1元钱,这样,我又得到了读高中的机会。196年7月,我考取了清华大学,里娃走进了北京城。

  一生风风雨雨,家传的美德和草根化情怀我从不敢忘怀。当年家里堂屋那块“祖德流芳”的匾额,深深铭刻在我心里。儿子出生后,我仿效写了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挂在客厅。从孩子似懂非懂的儿童时代起,我也像当年小叔叔对我讲“祖德流芳”一样,把对国家要忠诚、做人要厚道,要讲道德,要有化有修养,以及草根化精神和种种传统美德,当作故事,时常给儿子讲上一点。时间一长,儿子也像当年的我一样,接受了中华传统化、传统美德以及优良家风的启蒙,健康地成长。他顺利完成了医学博士学业,实现了“用柳叶刀解除病人痛苦”的理想。

  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加坚定!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3

  “家风”是什么呢?我对家风的理解就是“家庭风气”虽然不知道对不对。在学校经常听老师说:“我们这些同学的行为也反应着我们父母的行为和每个家庭的规矩。”一开始不懂老师的意思,逐渐发现了,果然是这样。

  脑子里有件事记得别清楚,而且这事应该永远铭记在我心里吧,谁让我身有体会呢。

  星期五放学回家,心里特别高兴,那个时刻地我活像一只从笼子里被放出的鸟,迫不及待地要呼吸新鲜空气,那心情教一个爽啊!谁让家里那么舒服呢,有零食有电视……还没有让人头疼的作业。到了家里,我扔下书包,拿上零食,走进房间,跳上大床,答开电视开始了我“自由鸟”的生活,别提多么舒服多自在了、可是好景不长,吃饭的时间到了,我被爸爸驾到了饭桌前,看到桌上不起眼的饭菜,我心想还是去吃我的零食吧。我就连板凳都没碰一下,直接来了一句:“我不吃了,先回屋看电视了。”

  要是按照平常的话,爸爸妈妈肯定什么也不说可是我刚转身就要走,爸爸就发话了,“你是想回屋吃零食吧,好好的饭你不吃就吃一些垃圾食品,每天回家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进屋玩手机,看电视,你看你还有个样子吗?你都多大了,怎么还不让我和你妈这么操心,快中考了,是时候加把劲了,以后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手机,好好学习,听到没有。”

  爸爸最后一句几乎是吼着出来的,我没说什么,心里当时很生气,干嘛对我这么凶,我还是不是他女儿了,直接就甩门而去。那天我在朋友家过了一夜,晚上想了很久很久。其实爸爸说的没错,这些我早就应该体会到的,我长大了,不能再让我父母每天为我操心,不能再这么任性下去了,是到我努力的时候了,我不想让自己失望,我要证明给父母看,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不会让他们担心,我要让他们为我骄傲。

  家庭里往往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妈妈,一个脾气很凶的爸爸,还有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正是因为我那个脾气很凶的爸爸我才会长大懂事,正因为那个善解人意的妈妈,我才知道要更加孝顺。父母永远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我们应该体谅他们,不要让他们担心。我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这么爱我,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长大了。”

【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相关文章:

家风伴我成长征文【精】01-05

家风伴我成长征文【热门】12-17

家风伴我成长征文【推荐】12-17

【热】家风伴我成长征文12-17

【推荐】家风伴我成长征文12-16

家风伴我成长征文【荐】12-16

【荐】家风伴我成长征文01-04

关于清廉家风故事征文:好家风伴我成长07-19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的优秀征文11-29

好家风伴我成长的征文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