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征文

时间:2021-08-12 13:08:37 征文 我要投稿

家风的征文(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风的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的征文(15篇)

家风的征文1

  中国是文化大国,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每个名人的家庭里都有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中国一句古话,虽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们家也有家训,家风。

  今天老师给布置了一个关于家风的征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着这个问题。我心里想:我家有家规吗?什么家规?回到家,吃完饭,我就把老妈拉到写字桌前,把写征文事情告诉了老妈。她一边写一边对我说,我认真听着,当老妈写到尊敬师长是,我半懂不懂问问着老妈:“怎么才能做到尊敬师长?”老妈说:“师长就是老师,长辈。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上课不搞小动作,不说话,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参加学校的手拉手活动和各项活动。长辈比方说在过年时,吃饭时端上了你最喜欢的菜,不要因为你喜欢吃。而不顾别人,不要因为自私,而忘了别人,这样就没有人喜欢你了。”

  老妈不停的写着,不一会儿就离十来条。老妈一直强调最重要是以孝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学习,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让父母生气,有时间要多帮老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路边捡到贵重物品必须上交,当天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我记得10时我一次洗完,浪费了很多水,老妈对我制定了一条家规,勤俭节约是中华文化名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要节约用水,并且不剩饭不挑食,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节约用水“。一个家庭里有好的家规是关键,在老妈不在的时候,家规像老妈一样,一直管着自己!

  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我一直记在心里,约束着自己。

家风的征文2

  家风、家教、家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认为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团结友爱。

  妈妈常常教育我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要尊老爱幼。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我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妈妈看了我一眼,我边吃边问妈妈:“妈妈,您为什么看着我?”妈妈没有说话,我还是享受着自己的美食。妈妈还是用失望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有失望的眼光。原来我的外公、舅妈都坐在我的旁边,我没有让她们一起来分享我的美食,我只是一个人自私的享受。我的脸红了,低下了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没做到尊老爱幼。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尊老爱幼。

  还有一次,妈妈把饭菜都做好,喊我吃饭,我当时正在看电视,没理她。等我看完动画片,去吃饭,一看妈妈只盛了自己的正在吃。我很生气,凶妈妈:“怎么没有给我盛。”妈妈很生气,教育我:“我做好饭叫你吃,你都不过来吃,自己在那儿看动画片,你自己动手盛饭吃。妈妈很累的做好饭了,你还凶妈妈,太不孝顺了!”妈妈说我不会感恩。我从那天知道了,不能老是自己看动画片,要帮妈妈做饭,洗碗,扫地等,哪怕有些事像做饭我不会,也可以帮着做一些会做的,像淘米、择菜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孝顺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忙工作已经很累了,我要帮着他们多做些事情。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风、家训、家教。如果没有家训、家教就会把我们宠坏,只有知错就改,慢慢教育,才能把家风、家教、家训的风格,传扬光大。

家风的征文3

  清朝著名人物曾国藩,不但自己有所作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济济。他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一个是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是著名的数学家。孙子曾广钧,从小博览群书,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第四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多数学有所成。是严谨的家风家训促使这个大家庭辉煌起来。

  同样,我的爸爸妈妈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家织起了一张家风家训。

  爸爸常说要勤俭节约。

  又到了春节,大家都愉快而紧张地准备年货。而家里充满了我的抱怨声:“今年的年货又只准备这一点点,真小气,春节可是一年才一次,也不会多买点。”一旁沉默的爸爸忍不住开口了:"这不是小不小气的问题。之所以买这么少,是因为春节一年才一次,大家走亲访友,大多时间不在家,东西也就吃得少。买多了,春节过后就没人吃了,不就是浪费。我国自古以来,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你应该学一学。不然即使有几千万,都要给铺张浪费光了。“”哦“我轻声应道。

  妈妈常说要勤劳。

  走出门,肉肉还没睡醒的眼睛。”咦,已经很晚了,妈妈怎么还没有睡呢?她在干嘛?”一连串的问题想我砸来。我轻轻的叫了声妈。妈妈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轻声问道:”你怎么起来了。“”那个,我起来喝水。”我应声到。“你怎么还没睡呀?”“我手里的活还没做完,你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读书呢?”妈妈依旧忙着手上的活。那天晚上她似乎很晚才睡。

  原来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编织着一张严密的家风家训。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就是良好的家风家训让中国闻名世界。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去传承这些良好的家风家训。

家风的征文4

  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家。

  因为我们家是一个懂感恩的家,父母常用感恩来教育我们,也把感恩付诸生活当中,父母教育我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回报,感恩之心,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因此,我们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情感激,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引导我们前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做为子女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给我们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正所谓“你爱吃的三鲜馅,她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相儿时一袋闷烟,半壶老酒”,这就是父亲,是我们“登天的梯”是给我们“拉车的牛”。人不能忘本,人要懂得感恩,孝心不能等待,不善待父母就难取善于人,不感恩父母就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为人们所鄙视,善待父母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我们对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日后儿孙的效仿的模样。

  其次父母教我们要感恩师教诲之恩,因为恩师对我们孜孜不倦,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像父亲一样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我们人生之路;像春蚕一样,执着付出,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开化了我们的蒙昧,给我们信心和力量,教我们学知识,懂做人,会感恩。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我们要懂得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提携帮扶之恩,社会是个大熔炉,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就业、提升能力、成长成才的机会,但我们作为一沧海中的一粟,实在太渺小了,工作中有我们的同事,还有给我们就业机会的企业,培养我们的领导,关心我们的朋友,所有这些人不仅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使我们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还使我们做出了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正因为如此,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充满阳光。

家风的征文5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在我们家,妈妈总是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讲明,懂礼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家的前面是村里的一些宣传画,有一天,我和我的侄子在街上玩耍,跑累了,靠在墙边休息时,他一不小心把宣传栏拍了个大洞。我一看说:“哇,这是什么纸啊!我还以为是布呢,怎么这么不结实?”我玩心大发也在宣传栏里拍了个大洞,就在这时,门开了,走出了个人,是妈妈!她对我们说:“你们干什么呢!”

  我低声对妈妈说:“雷雷不小心在宣传栏里拍了个大洞,我眼一热,也跟着拍了一个。”

  “你们都看一下这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点了点头,对妈妈说:“知道,这是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又说,:“村里贴上这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一起学习村风家风的。你们弄坏了,这让村里人怎么看,你都上六年级了也不小了,你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让它在你的心里扎根。”

  这些事让我想了好久,恶事再怎么小,但它始终也是个恶事,我也是不能做的,但善事再小我也要去做,而且要做好,才能充分说明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恶事小到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善事小到把小树扶正,随手捡起地上的每一片纸屑,现在我每天看到宣传画中的两个洞,心里还很不是滋味呢!

  在每个家庭中,家风是很重要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是否是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是与家风分不开的。

家风的征文6

  我生活在农村的新时代,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风祖训,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对我唠叨:做人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之类的话。唠叨长了,我也就只当耳旁风,现在想想这几句话大概应该是我们的家风祖训吧!

  我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从我上学前班的时候,爸爸就叮嘱我上课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不要和同学打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不许撒谎,做诚实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记爸爸的话,在学校谨遵老师的教诲,团结同学,认真学习,从不和同学闹矛盾,每当同学有困难如没有笔写字、没有笔擦等,我都会主动帮忙;当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时候,我总是笑笑说:“那就那么办吧!如果不行,再采取别的办法。”就这样,班级同学都很愿意和我交流问题。到头来,常常还是我的办法好,同学们都说我是“乐于助人的小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笔擦丢了,我就帮他找,正在这时,一名同学说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里,是呀,我的笔擦和他的一模一样,可是我的是爷爷早上新给我买的,不是他的,后来老师经过仔细调查,真相大白了。老师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听,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并鼓励我今后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诚实的孩子。

  记着有一次,爷爷来学校接我,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张开双臂奔向爷爷,此时爷爷手中正好拿着几个被人乱扔的塑料瓶,于是,我疑惑不解的问:“爷爷,捡塑料瓶有什么用?”爷爷不慌不忙地回答“卖钱,给你买雪糕呀!”我当时就愣住了,爷爷看到我此时的情境,就笑眯眯地对我说:“勤俭节约,才能有吃有穿吗。”我和你奶奶就是这样勤劳节俭才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当我乱扔纸张、还有半截铅笔时,爸爸也总是这么说我:“不要浪费,要勤俭节约。”从此以后,我就慢慢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到尊老爱幼,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去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特别想吃一根雪糕解解凉,正在这时,从南边的胡同口走过一位饱经风霜奔波劳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爷爷来接他的“心肝”放学回家,他看到别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买雪糕,他也从兜里掏出一张旧的一元钱,也买了一颗递给了我,当我接过雪糕送到他的嘴边,爷爷轻轻地舔了一下说:“你快吃吧!回家好写作业。”我的这一举动被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情不自禁地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现在的孩子能有几个这样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美德给丢了,您老人家为有这样的孙子多自豪呀!”听了别人的夸奖,我高兴极了,爷爷也笑了。从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我在吃,现在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紧着她吃。我的行为不仅受到家人的夸奖,也受到老师同学及亲朋好友的赞许。

  好的家风,能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能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印证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让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更强大。作

家风的征文7

  细数风雨兼程的成长旅途中,父亲与母亲对我不曾刻意,却点滴渗透在生活中的家教,深刻而不乏色彩,有如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月。

  母亲的话是星。

  从小学起家里人就忙碌,谁都没有空闲接送我上下学。我总是每天一个人往返于那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流连一路独好阑珊的风景。开始我从不抱怨,直到某个大雨瓢泼的雨天,焦虑忐忑地站在校园门口,看着三三两两的同学一个个被赶来送伞的笑意嫣然的父母接进干净温暖的小车,直至天色昏暗,我望眼欲穿也没能等来门口那个熟悉可爱的身影。眼里期盼的火花如熄灭的烟火一点一点地冷却,难过煎熬的心比雨还沁凉,终于裹紧单薄的衬衣失落地冲进雨里......一整个晚上,我一言不发。那天晚上,睡前母亲倚在我的身边,像知晓我心事似的柔声问道:“今天你不开心,是因为下着大雨,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去接你对吗?”我轻轻地垂着头,没有说话。“你要理解,我们都比较忙,”母亲的眼里流露着些许的歉意,更多的却是一种深刻的意味深长,“今后你还会遇到更多只能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父母,要记住,没有谁是可以靠父母的。我们给不了你什么,你想要的,就自己去争取。”我抬起头来看母亲。在那盏柔暗的橘暖色夜灯下,母亲好像全身都在散发着亮黄的光芒,一点点明亮起来,像夏夜天边的那颗星子,使我整个世界瞬时豁然开朗。

  父亲的训是月。

  记忆中父亲对我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我似乎从来都不满意。每当我捧着某比赛流金溢彩的奖状或是分数并不高但马虎还过得去的试卷,带着国王般的骄傲小鸟一样雀跃地蹦到他面前时,母亲总是像小孩子一样欢喜地夸奖我,鼓励我,而他每次都只是半开玩笑似的回应一句,“怎么不是第一名?”“怎么才考了这个分数?”而这时我总会不甘心地大声据理力争,“这次参赛的选手太多了,竞争力很大的。”“都是考卷出得太难了。”“这道题我会做,只是不小心看错了而已。”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委屈地嚷道:“我觉得自己做的挺好的了,都是因为……”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父亲一番深刻严厉的训话打断,“为什么别人能收获成功,能取得好成绩,而你不行?你问问自己真的付出努力了吗?真正的强者从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字字的掷地有声把我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不服气地红着脸回到房间。现在,我开始感激父亲为我上的那堂特别的课。因为父亲,我记住了一句话,“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我逐渐懂得在遇见人生的低谷与绊脚石时,以不卑不亢姿态去从容地接受,思考,再伸手反击,不再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败找懦弱的借口。

  母亲的话是星,在我内心的城堡迷失的时候铺洒遍地柔情明媚的星晖,使我的夜空晴朗透亮,父亲的训是月,用清冷沁凉的月光倾泻在我身上,教会我清醒地去做一个强者。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我成长路上最明亮清晰的光,在身后交织着无言地照我一路星辰绚烂,满地月华。

家风的征文8

  我的老家在湘中一个贫困区。自从父亲去世后,时常感念亲恩难报,每每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形影如在。父亲虽是农民的一生,却处处闪光。他常说:“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又说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与人发生口角时要“话到嘴边留半句,气到喉咙减三分”等等,因此,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我父亲年轻时很能干,我四岁那年,父亲和大伯一起建了一栋新的土砖房。在住进新房子的第一个除夕夜,父亲拿起算盘和笔记本,一笔一笔地算着:今年建房子借了谁几十块钱、几担谷子、几根树木,借了谁多少斤煤,欠了谁的工分,一一记录。我记得,那天晚上父亲用充满希望的口气说:由于今年建房子,我们家一共欠款800元,明年努力赚钱,省吃俭用,一年就可以把钱还清。

  随着三个孩子的陆续上学,家里压力大了,但我们家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落下的,都念完了高中,原因是父亲的坚持。后,姐姐没考上大学去广州打工,成了广州人,结婚后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和自学考取了大学凭,获得了会计师资格证;我高中毕业后去当兵,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在部队担任指挥军官,五年后又考上军队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弟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也一直都没有放下学习,几年后,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公司的基层骨干。

  父亲常说:“话到嘴边留半句,气到喉咙减三分”。我家屋堂的名号叫“怡和堂”,厅屋门口有一副对联:怡然春浴岭,和善德泽家。平时耳闻目染,从小就见父亲在村里帮着处理各家的鸡飞狗跳、家长里短,他不是村干部,却胜似村干部。后我经常用父亲的这些话和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也为人父之后,对我的孩子也寄予了同样的希望。正是父亲这样的形象影响了我的成长,到现在我们姐弟仨还常常说起要不忘初心,面对大千世界,还能够想起当年走出村口时的情景!

  我终于明白,父亲的一切已深入我的骨髓,父亲并没有逝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这种伴随或许就是我的家风!

家风的征文9

  我生长于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却很好的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勤劳与宽厚。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爸妈,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全是勤劳的血液。经历过年少时的饥饿,从结婚时的“一穷二白”起勤劳就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身上。记得妈妈曾多次跟我讲起他们的事情,结婚当初除一间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毫不夸张,家里做第一顿饭的米也是向邻居家借来的。多年来,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培养了我和妹妹两个大学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们家条件逐渐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见妈妈停下来的脚步,她总是忙完家里忙外面。她经常说种地得有种地的样,不能让庄稼杂草丛生,所以每年地里的收成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产。妈妈没读过几天书,认识的字不多,她的许多智慧点子,却让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灵,各种美食、各种废物利用、各种巧妙搭配,总会让我瞠目结舌,让我这个自称在家学历最高的人也是自叹不如。我想这一切都和妈妈的勤劳分不开,人们常说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将一以贯之,秉承妈妈的家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我家农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观念中却不会把钱看的太重。与人交往做事中,从来不会让别人吃亏。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艺,人们做事也愿意用爸爸,因为做事扎扎实实要的价格又合情合理。村里有什么公益行动,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从来不会推辞,完全没有一点不情愿。说到家务事,也许这是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家中姥姥也是有儿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几年来只有爸妈在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生活,所谓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生活上更是离不开人,妈妈奔波于她的各个外甥之间,是爸爸一日三餐为姥姥做饭送饭,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从不会因此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计较什么,用爸爸的话说,“各人尽各人的一份心吧,强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远都没错,对父母问心无愧就好”。街坊邻里也为爸爸的这份孝心竖起了大拇指。我真的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深感骄傲与自豪。我想宽厚的品德已深入父亲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当今社会,在诸如求职简历中、年终总结中、工作升迁中等等的许多情况下,勤劳与宽厚已成为概括一个人品行的代名词了。有时我总在想,之所以把勤劳与宽厚放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层面上讲,必定有它的可贵之处。此刻,我也深深意识到爸妈用一辈子去践行勤劳与宽厚的内涵,这不正是其可贵之处嘛——这就是实践与坚持。

  当我看到以“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时,也是与我多年来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想写一些东西讲讲我的父母,所以借此机会,虽不能说一气呵成,也是很顺畅的就完成了初稿,因为其人其事确实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掺假。在这,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同时也感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给我树立的榜样,祝福我可亲可敬的`父母,愿我们的家风家教故事永驻心间、代代传承。

家风的征文10

  良好的“家教”之于良好的“家风”至关重要,良好的“家风”之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睦、和谐、文明、进步也是不可或缺,这个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根,也毫不为过。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家风的征文1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这艘快乐的小船每天都生活在家里这片蔚蓝、温暖的港湾里,虽然无拘无束,却有着家规这条看不见的航线在指引着我一路向前的方向。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家风。

  爸爸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家的饭桌是长方形的,每次吃饭,爷爷会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边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边第一位,妈妈坐在右手边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边第二位。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座位安排却包含着长幼尊卑和浓浓的孝义。吃饭的时候往往是爷爷先动第一筷,我们才捧起饭碗在浓浓的香气中吃饭,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对爷爷的孝顺与恭敬。妈妈经常说“只有小事情的孝道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情的孝道”

  姥姥告诉我,为人处世一定要有“礼”。

  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得出评价。我们家姥爷、姥姥、妈妈都是老师,呵呵,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我一出生就被大人教导要有礼貌,要知书达理。我没能达成长辈们的心愿,整天疯玩,遇到开心的事就哈哈大笑,一有不开心的事就会闹情绪。姥姥就会一直耐心地给我讲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写过一篇《朱子家训》。我到现在仍能熟练地背诵其中一段:“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我成了邻居、老师眼里文明、稳重的好孩子,还经常会成为其他孩子的“学习榜样”呢。

  妈妈告诉我,生活要“干净”。

  妈妈是是个勤快的女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每当看到我的房间有一点小凌乱的时候,就会逼我把房间收拾干净,把东西各就各位放好,直到她顺眼了为止。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家成为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家里的每个人在她的影响下都变得干净利落。我也因此被学校评为“十星少年之卫生星少年”。

  “讲孝道”、“有礼仪”、“爱干净”代表了我家的良好家风。我会继续把他们发扬光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家风的征文12

  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现实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现在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是通过了挖掘学生‘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

家风的征文13

  我问妈妈:“家风家训是什么?”妈妈笑着说:“家风家训啊,就是一个家庭里应该遵守的原则,比如说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做事认真,这些都是我们家每个人应该做到的,这也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爸爸妈妈在我的小的时候就不时的给我做示范。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不随地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我却牢记在心跟着去做。长大后,虽然科技发达了,可是人们的素质却降低了——满大街都是垃圾、人们都在街上打闹吵架、红灯的时候人们都抢着过马路。所以我也放纵自己,不再遵守规则了。而爸爸妈妈却告诉我说:“不要放纵自己,如果社会没有规则,不就乱套了吗?”那天我看到了酒后驾车后出的车祸现场,虽然是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恐怖的血淋淋的镜头妈妈不让我看,但是带给我的震撼却在我心中抹不掉。

  小时候爸爸就教我背《弟子规》,第一句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我问妈妈:“孝是什么呢?”爸爸笑着对我说:“孝就是孝顺。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看着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忍不住抢先拿起筷子准备开吃。这时候,爸爸说:“锦尘,爷爷奶奶还没动筷子呢,你怎么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齐了,爷爷说:“吃吧。”才开始享用我的美食。爸爸一边把

  好吃的往爷爷、奶奶碗里夹,一边赞许地对我说:“这才是孝顺的好孩子!”以后每逢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帮爸爸妈妈摆碗筷。因为我知道孝顺既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妈妈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有一次,在我的座位下发现一个与自己的本子不一样的漂亮作业本,我赶紧捡起来,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美哉美哉地用起来。晚上我让妈妈检查作业时,她发现了这件事,耐心地教育我:做人一定要诚实、正直,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并且,第二天妈妈就买了相同的本子让我还给同学,我还向同学道歉。

  这些平凡的家风家训教会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做事认真的人,也教会我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家风的征文14

  我家的家风,只能用两个字来代替——严格。也正是这个家风,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名言经常被妈妈当口头禅。每次写完作业拿给父母检查的时,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错了,必定会把我的耳朵听出老茧来才肯罢休。

  一天,表组她们来我家玩,妈妈临上班时交待我们打扫卫生——拖地和抹灰,一个小时后,干完了所有的活。我们各自干自已的事,我写作业,云云看电视,轩轩上网。下班后,妈妈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当面检验。忽然,妈妈问道:“是谁抹的灰,是谁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静轩说道,刹那间,妈妈怒气冲天,大声说道:“‘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务,你看看,这就是你抹的灰,为什么书柜书下面没有抹?还有,为什么地上还有灰尘?”话音刚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声来,但却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妈妈不等我回答,又冲着她们使出了狮子吼:“轩轩、云云,你们怎么回事,妹妹没干好活,你们当姐姐的,居然干得比妹妹还离谱,瞧瞧,这茶几跟没擦一个样,轩轩你居然连被子都叠不好,你们还怎么当紫怡的榜样?……”唉!可怜我们三的耳朵。

  做人,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爸爸的口头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撒谎。

  星期五,放学回来的我冲回家,打开书包,拿出笔和作业就努力奋斗,想快点写完作业好出去玩。可楼下不时传来的笑声使我写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没写完还可以留到明天写,我还是下去玩吧。”就这样,我和楼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看见我在玩,没写作业,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妈妈就严厉的问我:“紫怡!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拿来给我看。”“还……还没,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写。”妈妈听了生气的说:“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课,明天何其多,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行?现在立马去写。”我不敢怠慢,立马跑进房间……

  其实,严格只是我们小孩对大人的代名词,实质上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们不爱学习,大人怎么办;我们有了判逆心态,大人怎么办……我原本不爱英语,爸爸坚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读,现在我的英语很好,经常在比赛中获奖。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总是让我在作文网或报纸上投搞,开始写作时,爸帮我写好提纲,经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过爸爸这关,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质的提高,经常在作文网征文中获奖,报纸也多次刊登了我的习作,还有两篇习作入选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让我受严格的家教,受爱的呵护,受心灵的洗礼……

家风的征文15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是对我们人生影响最最深的地方。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族的精气神。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风是一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导,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涵养。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身上的品质就是我们家无形的家风。

  勤俭节约,是我的父母潜移默化教会我的第一个品质。父母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从小马车到手扶式拖拉机再到货车,车子的变化始终伴随着我们家庭的成长。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事要勤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故事父母讲述了一遍又一遍。在我眼中,父母是一刻也闲不下来的人,就连房前屋后的空地上也总是瓜果飘香。也正是因为勤恳,家里的日子才蒸蒸日上。爸妈常常教育我们“死水经不起瓢舀”,金山银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母亲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于是我和妹妹有了补了又补的“新”书包。

  孝老爱亲,是我的父母言传身教的第二个品质。俗话说:“有爱才有家”。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家里飘香的饺子味又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父亲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太奶奶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但母亲那次给老人家送去一层一层认真包裹的糖葫芦的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仅仅是因为太奶奶说想吃串糖葫芦,母亲便大老远买回来给她尝一尝。太奶奶在86岁高龄去世的时候还在一个劲夸儿孙孝顺。去年年初的时候奶奶突然查出得了肺癌,一家人一下子像泄了气一样。沉寂了几天,大家心照不宣地忙碌起来。有的想方设法给奶奶找名医找偏方,有的天天陪着两个老人聊天。奶奶病重吃不下饭,大家竟然不约而同给奶奶买了酸奶,那天爷爷奶奶的房间堆满了各种类型的酸奶。一听说老人家想吃什么,下午的饭桌上肯定就有这个菜。三个月以后奶奶还是离开我们了。奶奶去世以后,家里人遵从爷爷的意愿,给爷爷换了房间,换个新环境。没有奶奶的陪伴,家里人就尽可能陪着爷爷聊天看电视,让爷爷在儿孙满堂的热闹气氛中生活。爷爷最终还是突发疾病离开了我们,但家里人孝敬长辈的故事也被村里人连连称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也都有老的一天。从古至今,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却始终不变。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淳朴的家风伴随着我成长。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将这份淳朴的家风传承下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看到女儿把啃了两口的苹果丢到垃圾桶里,我是又气又急。苦口婆心给她讲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故事。饭后又牵着她到村后的地里去看看她爷爷奶奶刚种上的菜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好像渐渐明白了要节约粮食。吃饭的时候也不再动不动就倒掉碗里的饭了。吃东西的时候也学会先把东西分给爷爷奶奶了。父母看着我把自己学到的家风传给孙女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风和家教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精神营养。只要我们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汇聚起来,社会和谐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梦想之花定能遍地开花。

《家风的征文(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风的征文(15篇)】相关文章:

家风征文:好家风01-14

廉洁家风征文12-06

家风征文:好家风5篇01-14

家风家训的征文【推荐】01-09

家风家训的征文【热门】01-09

家风家训的征文【精】01-09

家风家训的征文【热】01-09

我的家风家训征文01-05

我家的家风家训征文01-01

有关家风家训的征文12-20

家风的征文(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征文了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风的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风的征文(15篇)

家风的征文1

  中国是文化大国,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每个名人的家庭里都有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中国一句古话,虽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们家也有家训,家风。

  今天老师给布置了一个关于家风的征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着这个问题。我心里想:我家有家规吗?什么家规?回到家,吃完饭,我就把老妈拉到写字桌前,把写征文事情告诉了老妈。她一边写一边对我说,我认真听着,当老妈写到尊敬师长是,我半懂不懂问问着老妈:“怎么才能做到尊敬师长?”老妈说:“师长就是老师,长辈。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上课不搞小动作,不说话,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参加学校的手拉手活动和各项活动。长辈比方说在过年时,吃饭时端上了你最喜欢的菜,不要因为你喜欢吃。而不顾别人,不要因为自私,而忘了别人,这样就没有人喜欢你了。”

  老妈不停的写着,不一会儿就离十来条。老妈一直强调最重要是以孝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学习,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让父母生气,有时间要多帮老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路边捡到贵重物品必须上交,当天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我记得10时我一次洗完,浪费了很多水,老妈对我制定了一条家规,勤俭节约是中华文化名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要节约用水,并且不剩饭不挑食,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节约用水“。一个家庭里有好的家规是关键,在老妈不在的时候,家规像老妈一样,一直管着自己!

  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我一直记在心里,约束着自己。

家风的征文2

  家风、家教、家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认为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团结友爱。

  妈妈常常教育我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要尊老爱幼。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我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妈妈看了我一眼,我边吃边问妈妈:“妈妈,您为什么看着我?”妈妈没有说话,我还是享受着自己的美食。妈妈还是用失望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有失望的眼光。原来我的外公、舅妈都坐在我的旁边,我没有让她们一起来分享我的美食,我只是一个人自私的享受。我的脸红了,低下了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没做到尊老爱幼。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尊老爱幼。

  还有一次,妈妈把饭菜都做好,喊我吃饭,我当时正在看电视,没理她。等我看完动画片,去吃饭,一看妈妈只盛了自己的正在吃。我很生气,凶妈妈:“怎么没有给我盛。”妈妈很生气,教育我:“我做好饭叫你吃,你都不过来吃,自己在那儿看动画片,你自己动手盛饭吃。妈妈很累的做好饭了,你还凶妈妈,太不孝顺了!”妈妈说我不会感恩。我从那天知道了,不能老是自己看动画片,要帮妈妈做饭,洗碗,扫地等,哪怕有些事像做饭我不会,也可以帮着做一些会做的,像淘米、择菜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孝顺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忙工作已经很累了,我要帮着他们多做些事情。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风、家训、家教。如果没有家训、家教就会把我们宠坏,只有知错就改,慢慢教育,才能把家风、家教、家训的风格,传扬光大。

家风的征文3

  清朝著名人物曾国藩,不但自己有所作为,他的后代也是人才济济。他的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一个是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是著名的数学家。孙子曾广钧,从小博览群书,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第四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多数学有所成。是严谨的家风家训促使这个大家庭辉煌起来。

  同样,我的爸爸妈妈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家织起了一张家风家训。

  爸爸常说要勤俭节约。

  又到了春节,大家都愉快而紧张地准备年货。而家里充满了我的抱怨声:“今年的年货又只准备这一点点,真小气,春节可是一年才一次,也不会多买点。”一旁沉默的爸爸忍不住开口了:"这不是小不小气的问题。之所以买这么少,是因为春节一年才一次,大家走亲访友,大多时间不在家,东西也就吃得少。买多了,春节过后就没人吃了,不就是浪费。我国自古以来,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你应该学一学。不然即使有几千万,都要给铺张浪费光了。“”哦“我轻声应道。

  妈妈常说要勤劳。

  走出门,肉肉还没睡醒的眼睛。”咦,已经很晚了,妈妈怎么还没有睡呢?她在干嘛?”一连串的问题想我砸来。我轻轻的叫了声妈。妈妈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轻声问道:”你怎么起来了。“”那个,我起来喝水。”我应声到。“你怎么还没睡呀?”“我手里的活还没做完,你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读书呢?”妈妈依旧忙着手上的活。那天晚上她似乎很晚才睡。

  原来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编织着一张严密的家风家训。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就是良好的家风家训让中国闻名世界。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去传承这些良好的家风家训。

家风的征文4

  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家。

  因为我们家是一个懂感恩的家,父母常用感恩来教育我们,也把感恩付诸生活当中,父母教育我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回报,感恩之心,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因此,我们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情感激,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引导我们前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做为子女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给我们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正所谓“你爱吃的三鲜馅,她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相儿时一袋闷烟,半壶老酒”,这就是父亲,是我们“登天的梯”是给我们“拉车的牛”。人不能忘本,人要懂得感恩,孝心不能等待,不善待父母就难取善于人,不感恩父母就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为人们所鄙视,善待父母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我们对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日后儿孙的效仿的模样。

  其次父母教我们要感恩师教诲之恩,因为恩师对我们孜孜不倦,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像父亲一样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我们人生之路;像春蚕一样,执着付出,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开化了我们的蒙昧,给我们信心和力量,教我们学知识,懂做人,会感恩。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我们要懂得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提携帮扶之恩,社会是个大熔炉,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就业、提升能力、成长成才的机会,但我们作为一沧海中的一粟,实在太渺小了,工作中有我们的同事,还有给我们就业机会的企业,培养我们的领导,关心我们的朋友,所有这些人不仅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使我们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还使我们做出了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正因为如此,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充满阳光。

家风的征文5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在我们家,妈妈总是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讲明,懂礼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家的前面是村里的一些宣传画,有一天,我和我的侄子在街上玩耍,跑累了,靠在墙边休息时,他一不小心把宣传栏拍了个大洞。我一看说:“哇,这是什么纸啊!我还以为是布呢,怎么这么不结实?”我玩心大发也在宣传栏里拍了个大洞,就在这时,门开了,走出了个人,是妈妈!她对我们说:“你们干什么呢!”

  我低声对妈妈说:“雷雷不小心在宣传栏里拍了个大洞,我眼一热,也跟着拍了一个。”

  “你们都看一下这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点了点头,对妈妈说:“知道,这是我们家的家风!”妈妈又说,:“村里贴上这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一起学习村风家风的。你们弄坏了,这让村里人怎么看,你都上六年级了也不小了,你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让它在你的心里扎根。”

  这些事让我想了好久,恶事再怎么小,但它始终也是个恶事,我也是不能做的,但善事再小我也要去做,而且要做好,才能充分说明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恶事小到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善事小到把小树扶正,随手捡起地上的每一片纸屑,现在我每天看到宣传画中的两个洞,心里还很不是滋味呢!

  在每个家庭中,家风是很重要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是否是健康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是与家风分不开的。

家风的征文6

  我生活在农村的新时代,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风祖训,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对我唠叨:做人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之类的话。唠叨长了,我也就只当耳旁风,现在想想这几句话大概应该是我们的家风祖训吧!

  我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从我上学前班的时候,爸爸就叮嘱我上课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不要和同学打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不许撒谎,做诚实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记爸爸的话,在学校谨遵老师的教诲,团结同学,认真学习,从不和同学闹矛盾,每当同学有困难如没有笔写字、没有笔擦等,我都会主动帮忙;当在某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时候,我总是笑笑说:“那就那么办吧!如果不行,再采取别的办法。”就这样,班级同学都很愿意和我交流问题。到头来,常常还是我的办法好,同学们都说我是“乐于助人的小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笔擦丢了,我就帮他找,正在这时,一名同学说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里,是呀,我的笔擦和他的一模一样,可是我的是爷爷早上新给我买的,不是他的,后来老师经过仔细调查,真相大白了。老师夸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听,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并鼓励我今后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诚实的孩子。

  记着有一次,爷爷来学校接我,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张开双臂奔向爷爷,此时爷爷手中正好拿着几个被人乱扔的塑料瓶,于是,我疑惑不解的问:“爷爷,捡塑料瓶有什么用?”爷爷不慌不忙地回答“卖钱,给你买雪糕呀!”我当时就愣住了,爷爷看到我此时的情境,就笑眯眯地对我说:“勤俭节约,才能有吃有穿吗。”我和你奶奶就是这样勤劳节俭才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当我乱扔纸张、还有半截铅笔时,爸爸也总是这么说我:“不要浪费,要勤俭节约。”从此以后,我就慢慢养成了一个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到尊老爱幼,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去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特别想吃一根雪糕解解凉,正在这时,从南边的胡同口走过一位饱经风霜奔波劳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爷爷来接他的“心肝”放学回家,他看到别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买雪糕,他也从兜里掏出一张旧的一元钱,也买了一颗递给了我,当我接过雪糕送到他的嘴边,爷爷轻轻地舔了一下说:“你快吃吧!回家好写作业。”我的这一举动被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情不自禁地说:“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现在的孩子能有几个这样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美德给丢了,您老人家为有这样的孙子多自豪呀!”听了别人的夸奖,我高兴极了,爷爷也笑了。从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给爷爷奶奶吃,再给爸爸妈妈吃,最后我在吃,现在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紧着她吃。我的行为不仅受到家人的夸奖,也受到老师同学及亲朋好友的赞许。

  好的家风,能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能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印证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让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更强大。作

家风的征文7

  细数风雨兼程的成长旅途中,父亲与母亲对我不曾刻意,却点滴渗透在生活中的家教,深刻而不乏色彩,有如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月。

  母亲的话是星。

  从小学起家里人就忙碌,谁都没有空闲接送我上下学。我总是每天一个人往返于那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流连一路独好阑珊的风景。开始我从不抱怨,直到某个大雨瓢泼的雨天,焦虑忐忑地站在校园门口,看着三三两两的同学一个个被赶来送伞的笑意嫣然的父母接进干净温暖的小车,直至天色昏暗,我望眼欲穿也没能等来门口那个熟悉可爱的身影。眼里期盼的火花如熄灭的烟火一点一点地冷却,难过煎熬的心比雨还沁凉,终于裹紧单薄的衬衣失落地冲进雨里......一整个晚上,我一言不发。那天晚上,睡前母亲倚在我的身边,像知晓我心事似的柔声问道:“今天你不开心,是因为下着大雨,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去接你对吗?”我轻轻地垂着头,没有说话。“你要理解,我们都比较忙,”母亲的眼里流露着些许的歉意,更多的却是一种深刻的意味深长,“今后你还会遇到更多只能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父母,要记住,没有谁是可以靠父母的。我们给不了你什么,你想要的,就自己去争取。”我抬起头来看母亲。在那盏柔暗的橘暖色夜灯下,母亲好像全身都在散发着亮黄的光芒,一点点明亮起来,像夏夜天边的那颗星子,使我整个世界瞬时豁然开朗。

  父亲的训是月。

  记忆中父亲对我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我似乎从来都不满意。每当我捧着某比赛流金溢彩的奖状或是分数并不高但马虎还过得去的试卷,带着国王般的骄傲小鸟一样雀跃地蹦到他面前时,母亲总是像小孩子一样欢喜地夸奖我,鼓励我,而他每次都只是半开玩笑似的回应一句,“怎么不是第一名?”“怎么才考了这个分数?”而这时我总会不甘心地大声据理力争,“这次参赛的选手太多了,竞争力很大的。”“都是考卷出得太难了。”“这道题我会做,只是不小心看错了而已。”一次我终于忍不住委屈地嚷道:“我觉得自己做的挺好的了,都是因为……”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父亲一番深刻严厉的训话打断,“为什么别人能收获成功,能取得好成绩,而你不行?你问问自己真的付出努力了吗?真正的强者从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字字的掷地有声把我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不服气地红着脸回到房间。现在,我开始感激父亲为我上的那堂特别的课。因为父亲,我记住了一句话,“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我逐渐懂得在遇见人生的低谷与绊脚石时,以不卑不亢姿态去从容地接受,思考,再伸手反击,不再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败找懦弱的借口。

  母亲的话是星,在我内心的城堡迷失的时候铺洒遍地柔情明媚的星晖,使我的夜空晴朗透亮,父亲的训是月,用清冷沁凉的月光倾泻在我身上,教会我清醒地去做一个强者。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我成长路上最明亮清晰的光,在身后交织着无言地照我一路星辰绚烂,满地月华。

家风的征文8

  我的老家在湘中一个贫困区。自从父亲去世后,时常感念亲恩难报,每每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形影如在。父亲虽是农民的一生,却处处闪光。他常说:“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又说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与人发生口角时要“话到嘴边留半句,气到喉咙减三分”等等,因此,他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我父亲年轻时很能干,我四岁那年,父亲和大伯一起建了一栋新的土砖房。在住进新房子的第一个除夕夜,父亲拿起算盘和笔记本,一笔一笔地算着:今年建房子借了谁几十块钱、几担谷子、几根树木,借了谁多少斤煤,欠了谁的工分,一一记录。我记得,那天晚上父亲用充满希望的口气说:由于今年建房子,我们家一共欠款800元,明年努力赚钱,省吃俭用,一年就可以把钱还清。

  随着三个孩子的陆续上学,家里压力大了,但我们家三个孩子没有一个落下的,都念完了高中,原因是父亲的坚持。后,姐姐没考上大学去广州打工,成了广州人,结婚后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和自学考取了大学凭,获得了会计师资格证;我高中毕业后去当兵,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在部队担任指挥军官,五年后又考上军队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弟弟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也一直都没有放下学习,几年后,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公司的基层骨干。

  父亲常说:“话到嘴边留半句,气到喉咙减三分”。我家屋堂的名号叫“怡和堂”,厅屋门口有一副对联:怡然春浴岭,和善德泽家。平时耳闻目染,从小就见父亲在村里帮着处理各家的鸡飞狗跳、家长里短,他不是村干部,却胜似村干部。后我经常用父亲的这些话和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也为人父之后,对我的孩子也寄予了同样的希望。正是父亲这样的形象影响了我的成长,到现在我们姐弟仨还常常说起要不忘初心,面对大千世界,还能够想起当年走出村口时的情景!

  我终于明白,父亲的一切已深入我的骨髓,父亲并没有逝去,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这种伴随或许就是我的家风!

家风的征文9

  我生长于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却很好的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勤劳与宽厚。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爸妈,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全是勤劳的血液。经历过年少时的饥饿,从结婚时的“一穷二白”起勤劳就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身上。记得妈妈曾多次跟我讲起他们的事情,结婚当初除一间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毫不夸张,家里做第一顿饭的米也是向邻居家借来的。多年来,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培养了我和妹妹两个大学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们家条件逐渐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见妈妈停下来的脚步,她总是忙完家里忙外面。她经常说种地得有种地的样,不能让庄稼杂草丛生,所以每年地里的收成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产。妈妈没读过几天书,认识的字不多,她的许多智慧点子,却让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灵,各种美食、各种废物利用、各种巧妙搭配,总会让我瞠目结舌,让我这个自称在家学历最高的人也是自叹不如。我想这一切都和妈妈的勤劳分不开,人们常说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将一以贯之,秉承妈妈的家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我家农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观念中却不会把钱看的太重。与人交往做事中,从来不会让别人吃亏。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艺,人们做事也愿意用爸爸,因为做事扎扎实实要的价格又合情合理。村里有什么公益行动,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从来不会推辞,完全没有一点不情愿。说到家务事,也许这是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家中姥姥也是有儿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几年来只有爸妈在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生活,所谓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生活上更是离不开人,妈妈奔波于她的各个外甥之间,是爸爸一日三餐为姥姥做饭送饭,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从不会因此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计较什么,用爸爸的话说,“各人尽各人的一份心吧,强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远都没错,对父母问心无愧就好”。街坊邻里也为爸爸的这份孝心竖起了大拇指。我真的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深感骄傲与自豪。我想宽厚的品德已深入父亲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当今社会,在诸如求职简历中、年终总结中、工作升迁中等等的许多情况下,勤劳与宽厚已成为概括一个人品行的代名词了。有时我总在想,之所以把勤劳与宽厚放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层面上讲,必定有它的可贵之处。此刻,我也深深意识到爸妈用一辈子去践行勤劳与宽厚的内涵,这不正是其可贵之处嘛——这就是实践与坚持。

  当我看到以“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时,也是与我多年来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想写一些东西讲讲我的父母,所以借此机会,虽不能说一气呵成,也是很顺畅的就完成了初稿,因为其人其事确实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掺假。在这,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同时也感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给我树立的榜样,祝福我可亲可敬的`父母,愿我们的家风家教故事永驻心间、代代传承。

家风的征文10

  良好的“家教”之于良好的“家风”至关重要,良好的“家风”之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睦、和谐、文明、进步也是不可或缺,这个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根,也毫不为过。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家风的征文1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这艘快乐的小船每天都生活在家里这片蔚蓝、温暖的港湾里,虽然无拘无束,却有着家规这条看不见的航线在指引着我一路向前的方向。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家风。

  爸爸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家的饭桌是长方形的,每次吃饭,爷爷会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边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边第一位,妈妈坐在右手边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边第二位。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座位安排却包含着长幼尊卑和浓浓的孝义。吃饭的时候往往是爷爷先动第一筷,我们才捧起饭碗在浓浓的香气中吃饭,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对爷爷的孝顺与恭敬。妈妈经常说“只有小事情的孝道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情的孝道”

  姥姥告诉我,为人处世一定要有“礼”。

  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得出评价。我们家姥爷、姥姥、妈妈都是老师,呵呵,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我一出生就被大人教导要有礼貌,要知书达理。我没能达成长辈们的心愿,整天疯玩,遇到开心的事就哈哈大笑,一有不开心的事就会闹情绪。姥姥就会一直耐心地给我讲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写过一篇《朱子家训》。我到现在仍能熟练地背诵其中一段:“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我成了邻居、老师眼里文明、稳重的好孩子,还经常会成为其他孩子的“学习榜样”呢。

  妈妈告诉我,生活要“干净”。

  妈妈是是个勤快的女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每当看到我的房间有一点小凌乱的时候,就会逼我把房间收拾干净,把东西各就各位放好,直到她顺眼了为止。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家成为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家里的每个人在她的影响下都变得干净利落。我也因此被学校评为“十星少年之卫生星少年”。

  “讲孝道”、“有礼仪”、“爱干净”代表了我家的良好家风。我会继续把他们发扬光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家风的征文12

  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现实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现在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是通过了挖掘学生‘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

家风的征文13

  我问妈妈:“家风家训是什么?”妈妈笑着说:“家风家训啊,就是一个家庭里应该遵守的原则,比如说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做事认真,这些都是我们家每个人应该做到的,这也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爸爸妈妈在我的小的时候就不时的给我做示范。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不随地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我却牢记在心跟着去做。长大后,虽然科技发达了,可是人们的素质却降低了——满大街都是垃圾、人们都在街上打闹吵架、红灯的时候人们都抢着过马路。所以我也放纵自己,不再遵守规则了。而爸爸妈妈却告诉我说:“不要放纵自己,如果社会没有规则,不就乱套了吗?”那天我看到了酒后驾车后出的车祸现场,虽然是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恐怖的血淋淋的镜头妈妈不让我看,但是带给我的震撼却在我心中抹不掉。

  小时候爸爸就教我背《弟子规》,第一句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我问妈妈:“孝是什么呢?”爸爸笑着对我说:“孝就是孝顺。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看着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忍不住抢先拿起筷子准备开吃。这时候,爸爸说:“锦尘,爷爷奶奶还没动筷子呢,你怎么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齐了,爷爷说:“吃吧。”才开始享用我的美食。爸爸一边把

  好吃的往爷爷、奶奶碗里夹,一边赞许地对我说:“这才是孝顺的好孩子!”以后每逢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帮爸爸妈妈摆碗筷。因为我知道孝顺既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妈妈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有一次,在我的座位下发现一个与自己的本子不一样的漂亮作业本,我赶紧捡起来,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美哉美哉地用起来。晚上我让妈妈检查作业时,她发现了这件事,耐心地教育我:做人一定要诚实、正直,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并且,第二天妈妈就买了相同的本子让我还给同学,我还向同学道歉。

  这些平凡的家风家训教会我要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做事认真的人,也教会我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家风的征文14

  我家的家风,只能用两个字来代替——严格。也正是这个家风,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名言经常被妈妈当口头禅。每次写完作业拿给父母检查的时,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错了,必定会把我的耳朵听出老茧来才肯罢休。

  一天,表组她们来我家玩,妈妈临上班时交待我们打扫卫生——拖地和抹灰,一个小时后,干完了所有的活。我们各自干自已的事,我写作业,云云看电视,轩轩上网。下班后,妈妈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当面检验。忽然,妈妈问道:“是谁抹的灰,是谁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静轩说道,刹那间,妈妈怒气冲天,大声说道:“‘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务,你看看,这就是你抹的灰,为什么书柜书下面没有抹?还有,为什么地上还有灰尘?”话音刚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声来,但却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妈妈不等我回答,又冲着她们使出了狮子吼:“轩轩、云云,你们怎么回事,妹妹没干好活,你们当姐姐的,居然干得比妹妹还离谱,瞧瞧,这茶几跟没擦一个样,轩轩你居然连被子都叠不好,你们还怎么当紫怡的榜样?……”唉!可怜我们三的耳朵。

  做人,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爸爸的口头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撒谎。

  星期五,放学回来的我冲回家,打开书包,拿出笔和作业就努力奋斗,想快点写完作业好出去玩。可楼下不时传来的笑声使我写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没写完还可以留到明天写,我还是下去玩吧。”就这样,我和楼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看见我在玩,没写作业,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妈妈就严厉的问我:“紫怡!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拿来给我看。”“还……还没,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写。”妈妈听了生气的说:“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课,明天何其多,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行?现在立马去写。”我不敢怠慢,立马跑进房间……

  其实,严格只是我们小孩对大人的代名词,实质上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们不爱学习,大人怎么办;我们有了判逆心态,大人怎么办……我原本不爱英语,爸爸坚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读,现在我的英语很好,经常在比赛中获奖。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总是让我在作文网或报纸上投搞,开始写作时,爸帮我写好提纲,经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过爸爸这关,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质的提高,经常在作文网征文中获奖,报纸也多次刊登了我的习作,还有两篇习作入选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让我受严格的家教,受爱的呵护,受心灵的洗礼……

家风的征文15

  家,是成长的摇篮,是休憩的港湾,是对我们人生影响最最深的地方。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族的精气神。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风是一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引导,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涵养。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身上的品质就是我们家无形的家风。

  勤俭节约,是我的父母潜移默化教会我的第一个品质。父母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从小马车到手扶式拖拉机再到货车,车子的变化始终伴随着我们家庭的成长。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事要勤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故事父母讲述了一遍又一遍。在我眼中,父母是一刻也闲不下来的人,就连房前屋后的空地上也总是瓜果飘香。也正是因为勤恳,家里的日子才蒸蒸日上。爸妈常常教育我们“死水经不起瓢舀”,金山银山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母亲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于是我和妹妹有了补了又补的“新”书包。

  孝老爱亲,是我的父母言传身教的第二个品质。俗话说:“有爱才有家”。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家里飘香的饺子味又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父亲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太奶奶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但母亲那次给老人家送去一层一层认真包裹的糖葫芦的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仅仅是因为太奶奶说想吃串糖葫芦,母亲便大老远买回来给她尝一尝。太奶奶在86岁高龄去世的时候还在一个劲夸儿孙孝顺。去年年初的时候奶奶突然查出得了肺癌,一家人一下子像泄了气一样。沉寂了几天,大家心照不宣地忙碌起来。有的想方设法给奶奶找名医找偏方,有的天天陪着两个老人聊天。奶奶病重吃不下饭,大家竟然不约而同给奶奶买了酸奶,那天爷爷奶奶的房间堆满了各种类型的酸奶。一听说老人家想吃什么,下午的饭桌上肯定就有这个菜。三个月以后奶奶还是离开我们了。奶奶去世以后,家里人遵从爷爷的意愿,给爷爷换了房间,换个新环境。没有奶奶的陪伴,家里人就尽可能陪着爷爷聊天看电视,让爷爷在儿孙满堂的热闹气氛中生活。爷爷最终还是突发疾病离开了我们,但家里人孝敬长辈的故事也被村里人连连称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也都有老的一天。从古至今,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却始终不变。勤俭节约,孝老爱亲,淳朴的家风伴随着我成长。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母亲,将这份淳朴的家风传承下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看到女儿把啃了两口的苹果丢到垃圾桶里,我是又气又急。苦口婆心给她讲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故事。饭后又牵着她到村后的地里去看看她爷爷奶奶刚种上的菜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好像渐渐明白了要节约粮食。吃饭的时候也不再动不动就倒掉碗里的饭了。吃东西的时候也学会先把东西分给爷爷奶奶了。父母看着我把自己学到的家风传给孙女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风和家教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精神营养。只要我们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汇聚起来,社会和谐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梦想之花定能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