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时间:2022-05-26 16:09:42 制度 我要投稿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精选5篇)

  现如今,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精选5篇)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1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一)空气净化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二)洁净手术室

  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三)自然通风

  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五)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四、空气净化方法

  (一)通风

  1、自然通风

  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通风。

  2、机械通风

  (1)工作原理

  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利用风机、排风扇等运转产生的动力,使空气流动。

  (2)通风方式

  A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机械送风口宜远离门窗。

  B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场所。室内排风口宜远离门,宜安置于门对侧墙面上。

  C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根据通风的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内的正压或负压。

  3、注意事项

  (1)应充分考虑房间的功能要求、相邻房间的卫生条件和室内外的环境因素,选择通风方式及室内的正负压。

  (2)应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加强卫生管理,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及检测方法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规定。

  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评价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规定。

  4、集中空凋通风系统的清洗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规定。

  (三)空气洁净技术

  1、设计要求

  洁净手术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的设计应遵循GB50333的要求。

  2、维护与保养要求

  (1)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2)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月~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3)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4)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5)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6)专门维护管理人员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养与维护;并制定运行手册,有检查和记录。

  (四)紫外线消毒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2、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安装时紫外线灯(30w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应≥1.5W/m3,照射时间≥30min。

  3、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2)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五)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消毒原理

  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杀灭进入消毒器窄气中的微生物,并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3、使用方法

  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产品使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内正确安装使用。

  4、注意事项

  (1)消毒时应关闭门窗。

  (2)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3)用湿布清洁机器时,须先切断电源。

  (4)消毒器的检修与维护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5)消毒器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六)化学消毒法-薰蒸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 消毒原理

  利用化学消毒剂具有的挥发性,在一定空间内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其挥发达到空气消毒。

  (3)消毒方法

  采用0.5%~1.0%(5000mg/L~10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1g/

  m3)或二氧化氯(10mg/ m3~20mg/ m3),加热蒸发或加激活剂;或采用臭氧(20mg/ m3)熏蒸消毒。消毒剂用量、消毒时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4)注意事项

  A消毒时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应适宜。

  B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应耐腐蚀,大小适宜。

  五、不同部门空气净化方法

  (一)手术室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

  1、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2、空气洁净技术;

  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4、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二)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

  1、通风;

  2、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

  3、空气洁净技术;

  4、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5、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6、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三)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

  1、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4、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化学消毒;

  6、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六、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方法

  (一)有人情况下可选用下列方法:

  1、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4、空气洁净技术;

  5、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二)无人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

  1、可选用(一)的空气净化方法;

  2、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化学消毒;

  4、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适宜于超低容量喷雾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所处场所可选用以下方法:

  1、可采用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

  2、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四)普通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

  1、通风;

  2、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五)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可选用以下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2、化学消毒;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七、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一)监测部门

  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等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要求

  1、监测频度

  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2、监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A洁净手术室监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B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部门,其监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应符合GB15982的要求。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2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进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换,保持清洁。

  2、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9、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凉干,定期消毒。

  10、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1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3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4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根据工作流程穿戴隔离衣、防护用品,只能在限定的区域操作,不能随意违规走动。

  2、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不同感染症病人应分开安置,挂隔离标志,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教育病人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不互串病房,食品、物品不混用。

  4、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用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再根据要求消毒或灭菌。

  5、每日按常规做好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的消毒工作,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病房污水经消毒后排放,固体污物防入双层感染性污物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7、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减少探视、陪伴人员,并做好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5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进入室内时应衣帽整洁,带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防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名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有记录。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地面湿式清扫,清洁用具要专用,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卫生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精选5篇)】相关文章:

卫生院防疫工作阶段总结(精选5篇)05-19

卫生院防疫工作总结(精选7篇)05-17

卫生院防疫员个人总结(精选8篇)05-25

卫生院虎年新年贺词(精选80句)01-27

卫生院防疫专干个人总结(精选6篇)05-19

卫生院防疫员工作总结(精选5篇)05-18

卫生院防疫志愿者总结(精选8篇)05-17

参观卫生院心得体会(精选5篇)05-16

2022卫生院护士辞职信(精选11篇)05-16

卫生院个人自查报告(精选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