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举,科即分科,举是举拔,就是指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关于科举起源,有多种说法,在此不做历史考究,就按照多数史学家认定的开始于隋朝,在唐朝加以完善成型。
科举不同以往的官员选拔办法,其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投牒自进,允许读书人自己报名参加考试,而不是只能通过当地官员的推荐;第二,定期举办考试;第三,严格考试,一切以考试结果定去留。
科举,历经多朝多代,都有哪些变化与不同?
1、隋唐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时期由世家大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587年,设立“志行修谨(道德情操)、清平于济(政术学问)”两科。隋炀帝606年,增设“进士科”,以时事策问录取士子。
隋朝灭亡后,唐朝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成型。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定期举办的考试,是常科;皇帝临时下诏举办的考试为制科。
常科的考试科目包含:诗赋、明经、进士、算学、法律、文字等,后开设武举。
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因唐朝国教是道教,也考《老子》,此科应试士子最多。
进士科,考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此科难度大,但最荣耀尊贵。
诗赋科,考验应试者的文学才华。
唐代科举的应试者,主要分为“生徒”和“乡贡”。生徒即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即读书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就读,到县、州应试,经地方考试合格,再到京师应试。朝廷设立国子学,地方政府设立官办府学、州学、县学。
唐朝科举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朝廷。
2、宋朝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弥封、誊录,是两项重要的改革。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糊名。誊录就是考试试卷一律让专人抄写,再交给阅卷官审阅。
宋朝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王安石改革科举,只设进士科一科,将明经并入进士科,取消诗赋与杂科,同时编著《三经新义》,对经义有统一的解释,作为科举取士的新标准,明清的八股文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宋初,承袭唐代的科举两级考试(即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后把殿试设为定制,形成了发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其第一名分别是解元、省元、状元。殿试,一般由皇帝监考,只排名次,不黜落士子,皆为天子门生。
宋朝皇帝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极大提升士大夫的地位,同时大幅增加科举的录取人数。
3、元朝
元朝科举每三年一次,分乡试(即唐宋的发解试)、会试(即唐宋的省试)、殿试。
元朝把人分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最早归附的西域人),第三等汉人(原金国境内各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境内各族)。因此,元朝科举体现了巨大的民族不平等。为了维持上等人的民族特权,每届科举,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的录取人数相同,但汉人、南人的'人口却是蒙古人、色目人的很多倍。
大量的读书人不能参加科举,也无法在科举中获取功名,对元朝廷的不满日益加深,这也是为什么元末的农民起义军中会有大量的儒生。
4、明清
明初颁布《科举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的科举成文法规,清朝大体承袭明朝,明清科举一脉相承,达五百多年。
明清科举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童试,最初级的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
院试,在府、省的官办学院举行,又分岁试和科试。岁试是童生的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秀才的考核,成绩优异者方可参加下一级的乡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府举行,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因此乡试是明清科举最重要的一关。
会试,乡试后次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明清科举最后一级考试,殿试内容多为时务策,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殿试结果共分三甲,第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明清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参加乡试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地方优秀生员,可报送国子监读书。
明清科举题目都出自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文章格式采用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固定段落组成。文字措辞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即揣摩孔孟和程朱的语气说话,因而八股文多含混生涩、似通非通。
唐宋也开设明经科,为何明清的八股却受到后世的批评。其实,后世批评的是所谓“代圣贤立言”,严重桎梏了读书人的思想,所读所写所考,都不能超出既定的框架,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读书人死读书,读死书。
1905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只是取消了八股取士,要进阶入仕,依然要考试,只不过考试的内容形式大不相同了。
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士族想要控制选官的野心,所以从创立以来选官比较注重门第,形成了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所以不利于选拔真正有学识的见解的人做官,所以后期隋朝为改变这样的弊端,就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在创立之处,隋文帝只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分成秀才和明经两科。这时科举制还未成一种严密的考试制度,只是科举的雏形和基础。而隋炀帝时期“始置进士之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形成了一层级分明的完整的科举考试体系,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在唐朝,科举考试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分成常科和制科,每年都进行的称为常科,科目包含50多种,大大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但后期常考的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唐朝大多数宰相也进士出身。到了武则天时期,大大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在整个唐朝比较重视进士科。
明朝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的历代统治者对科举都非常重视,科举的方法也非常严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了出题的唯一来源,考生只能机械作答,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弊端。所以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逐渐显露。最终在清朝末年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彻底废除。
二、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士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了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繁荣和传承了我国优秀的儒家文化,并且对西方的考试产生重大影响,是西方考试制度的雏形。并且促进了考试公平,让寒门学子有了出路。但是科举所造成的消极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机械化和僵化,使得大多数人读书只为考试取得官名,机械背诵四书五经,思想逐渐狭隘,使人们的眼界和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相关文章: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03-06
古代科举制度词语的解释05-02
科举制度对我国制度文化的价值体现分析论文06-22
初一历史《科举制度的创立》教案06-16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09-13
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皇帝是谁09-04
清朝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09-17
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什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