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管理制度

时间:2023-02-15 16:49:54 制度 我要投稿

党员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员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党员管理制度

党员管理制度1

  一、党支部学习制度

  为巩固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全镇党员的政治素质,特制定党支部政治学习制度:

  1、党支部书记应在了解、协调好支部成员工作时间的基础上,结合每月支部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并安排好学习地点。集中学习有支部委员统筹负责,具体的组织者可以由党员轮值。

  2、支部学习委员应在每月学习日的前两天通过适当途径向全体党员公布学习内容、发言提纲和学习的时间、地点。

  3、党员参加政治学习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故要提前请假。党支部对每次的学习情况,应认真做好纪录。

  4、党支部应灵活多样地开展学习,如结合主题活动安排参观展览、红色旅游、影视艺术欣赏等。政治学习时应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学习。

  5、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学习态度认真的党员同志,支部将定期通报支部综合党委予以表彰。

  二、党员责任落实制度

  为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根据每位党员的特点组织党员不同单位,不同工作岗位、实际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范围,把需要党员承担和应完成的工作任务、社会工作以及党支部分配的各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党员责任并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制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责任制度。

  1、在社会活动中要敢于亮明自己的政治身份,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生活中要主动与居住地党组织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活动,关心邻里和其他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积极配合完成居住区党组织安排的工作。

  2、在工作中明确自我的工作岗位,向党支部申报责任区域,团结和带领员工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目标。带头学习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带头勤奋工作、岗位奉献;带头开拓经营、甘于吃苦。落实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经济指标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3、积极配合党支部完成工作目标,认真实践主题活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培养、考察工作,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具体教育影响和帮助周围的群众完成党和政府倡导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提醒告知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全镇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党性党风教育,确保支部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现制订党员教育管理提醒告知制度:

  1、自觉遵守党支部的“三会和一课”制度,积极参加每月一次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及支部组织的各项党内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的要做到事先请假,并主动与支部书记联系及时补课。连续3次无故缺席的,党支部书记要找其谈心,了解原因,并要求其书面向组织汇报近阶段思想,教育其增强组织观念。

  2、每次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前,支部要将组织生活会内容告知全体党员。会上支部书记要引导党员积极发言,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对会上不作为、不主张、不发言的党员,支部要及时给予提醒,增强其党员意识。

  3、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任何时候党员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做维护稳定、破解不稳定因素的表率。一旦发现党员有信谣、传谣、受蛊惑和引诱、介入违法行为的现象,支部要对其严肃批评,责令其写书面检查,严格按党纪党规处置。

  4、按期转接组织关系,对于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要调查了解,个月以上的,经党组织教育有思想认识后方可接受,逾期六个月以上的要书面说明情况,经支部上报后,上级党组织同意方可接受。

  5、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党组织,要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报到。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的,可保留在原党组织,但必须参加支部各项活动,如连续三次无故缺席,则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出。

  四、“双向”评估制度

  为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全镇党支部组织活动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激活基层党建,评估党员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发挥作用等方面的表现,党员评估党支部在贯彻落实、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等有效性方面的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双向”评估。

  1、党员的评估内容:

  (1)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和党支部建设。

  (2)工作胜任、业绩率先、关注公益,党性意识强,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会议和各项活动,认真负责的完成党支部交办的各项任务。

  2、党支部的评估内容:

  (1)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党支部实际,支委一班人团结有力,有效组织“三会和一课”的实施,积极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任务,开展富有本支部特色的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积极培养有梯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发展工作。

  (2)在方法上要创新,在形式上要多样,以服务为抓手,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凝聚力工程,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领导好工会、青年团、妇代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做好党和政府倡导的事,如: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创建等,切实维护好业主和员工的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开展评估的主要形式

  各支部每半年可以通过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由党员对支部半年来开展组织学习、发展党员、加强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方面的情况做出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支部对党员半年来在理想信念、工作作风、理论学习、党员作用发挥等各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估意见。党支部和党员通过双向评估,积累经验,巩固成果,整改不足,并在下一阶段互相监督落实。

  五、激励保障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高党员参与党支部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党员的学习、交流、互动,确保党员在社会活动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激励保障制度。

  1、对于按照《党章》要求建设规范,活动组织开展有效,能按照要求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年度考核达标的党支部,全额返还党费作为活动经费,以保障党支部运作的活力。获得“五好党组织”称号的支部在“七﹒一”前后予以表彰。

  2、对于能结合支部自身建设的特点开展党员拥护、群众欢迎、企业需要、业主理解的主题活动、组织生活的党支部,可向上级党组织列项申报,经上级党组织审核决定,给予适度的财力支持以保障党支部活动的有效开展。

  3、党支部能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全镇党建中探索、开创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被上级党组织肯定推广或在媒体上宣传报道的,根据情况给予创新奖励。

  4、对于学习认真、乐于奉献、诚信守礼、关注公益、见义勇为,在支部建设中和社会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的党员,党支部可于每年“七一”前夕向上级党组织进行申报,经上级党组织审核决定,予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党支部可以结合“七一”表彰,申报党员单项奖励。

  5、对于成材奉献、知识创新、业绩一流、在企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党支部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将其纳入人才库。上级党组织按照党员贡献大小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奖项,颁发荣誉证书。

  6、对于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并能结合支部情况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支部凝聚力、带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式的党务工作者,党支部可于每年“七一”前夕向上级党组织进行申报,经上级党组织审核决定,予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党员管理制度2

  (1)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为方针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按党章规定做好接收新党员工作。

  (2)支部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做到每半年讨论发展党员工作一次,每两年至少发展一名党员,对有发展对象,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支部,支部书记必须向党委做出检查并说明原因。

  (3)支部保持3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常数,经常吸收他们参加党课等形式的.活动,增加他们党的基础知识,并分配一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考察锻炼。

  (4)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培养一名积极分子,使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指导他们学习政治理论,在市场经济中锻炼成长,奋发向上,尽快成熟。

  (5)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6)对发展对象,要进行政治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发展入党。发展对象须经为期5—7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小时的短期集中培训,因客观原因不能集中进行培训的,应安排他们学习指定的檔,并搞好辅导;未经培训的,不能发展入党。

  (7)发展新党员以妇女和35周岁以下青年、业务骨干为重点,文化程度一般在高中以上。

  (8)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由党支部组织仪式的,须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党支部每季度听取一次预备党员的工作思想汇报,并进行讨论和回馈。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及时讨论其转正问题,不得拖延。

党员管理制度3

  一、党员因各种理由要求外出流动的,应在外出流动前向村党组织提出申请,经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流动。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职。

  二、党组织支持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或自谋职业、带头创业的党员,如本人提出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总支支持其合理流动。

  三、党员外出流动前,必须向村党总支报告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从事活动的内容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的联系方式等。党总支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在党员流动前对其进行党员管理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党员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四、党总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记载清楚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和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实行有效管理。

  五、流动党员要自觉与党总支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打工情况,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流动党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巧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带动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总支报请党委政府对遵纪守法并能对巧峰建设和家乡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予以奖励;对外出不向党组织报告,长期不转移组织关系,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按照党章和民主评议党员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必要的组织处置。处置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对违法乱纪的党员,按照党纪党规进行处理。

  八、没有转移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应回村党总支参加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因特殊情况无法返回参加民主评议的,必须向总支写出书面自我总结材料,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总支负责将评议结果转达党员本人。

党员管理制度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各类党员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据《党章》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社区党员年龄、职业特长、身份及其活动规律,对社区党员有针对性地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管理办法。

  第三条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必须坚持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居住在街道社区的社区直管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

  第二章直管党员的管理

  第五条直管党员是指党的组织关系由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的党员。

  第六条社区直管党员按照“从严治党、制度规范、方法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实行属地管理。

  第七条根据直管党员的数量,不断完善党的组织领导体制。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建党委或党工委,在社区建总支,在居民小区、楼院建支部,单元建小组。

  第八条社区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创新和改进直管党员的教育形式,完善组织生活,严格教育管理制度,使直管党员能力强、作风正和纪律严明。

  第九条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直管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争当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员、社区环境监督员、社区服务工作员、社区治安联防员、科技信息普及员、青少年教育辅导员“六大员”等争先创优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广阔舞台。

  第十条加强社区党员阵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社区业余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站、“五老”联络站等载体,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场所和设施。

  第三章在职党员的管理

  第十一条在职党员是指居住在社区内,党组织关系隶属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在岗干部职工党员。

  第十二条在职党员由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对社区直属之外的在职党员逐步实行居住地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双向监督、双向管理”的办法。

  第十三条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召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加,每半年研究一次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工作站,作为联席会议的常设机构和在职党员日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站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站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

  1、做好社区在职党员的登记、建档工作;

  2、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

  3、加强在职党员的监督,侧重于“八小时”以外的监督,负责记载并定期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其在社区表现情况。

  第十四条建立“双卡”,即:建立在职党员基本情况及参与社区活动卡,登记居住在辖区内的在职党员的职业、年龄、专业特长、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并记录社区内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情况;建立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卡,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情况,每半年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

  第十五条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根据社区内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按照自愿就近、灵活务实的原则,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六大员”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组织社区内在职党员开展扶贫济困、医疗保健、法律咨询、文体娱乐、科技宣传、环境保洁、治安保卫等方面的志愿活动。

  第十六条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将单位党员介绍到所在社区,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所属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主动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反馈意见,并把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活动情况作为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目标管理和评比表彰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第四章离退休党员的管理

  第十七条离退休党员是指居住在本社区内的、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党员。

  第十八条根据新形势下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

  1、原单位党组织因破产、转制、改革已撤销的,以及异地转入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离退休党员,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

  2、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离退休后,原单位党组织要将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按程序转入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由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和离退休党员单位党组织“双重管理”,在原单位享有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不变,仍由原单位负责。

  第十九条建立社区离退休党员支部或党小组,由社区离退休党员推选产生支委会或小组长,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1、负责离退休党员的登记、建档工作;

  2、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组织离退休党员定期开展组织生活;

  3、定期对离退休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

  4、组织离退休党员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者活动。

  第二十条建立“双卡”,即:建立离退休党员基本情况及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卡,登记离退休党员的年龄、特长、身体健康状况、家庭住址等情况,并记录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情况;建立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卡,对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情况每半年向原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

  第二十一条离退休党员是城市繁荣和稳定的重要力量,离退休党员的教育要按照“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总要求,建立离退休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制度,每月至少组织集中学习或教育活动一次,方式要多样,次数要适当。要经常组织形势会和会,加强离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离退休党员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做到退岗不褪色。

  第二十二条建立联系离退休党员制度。各单位党组织要制定专门在职党员干部联系本单位离退休党员,及时了解离退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第二十三条根据离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多方面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把他们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来。

  第二十四条根据离退休党员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照“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发挥离退休党员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挥余热,为社区做贡献。

  第五章流动党员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流动党员是指组织关系在我市,连续外出达三个月以上的党员;党组织关系没有转入街道社区或临时转入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与党员和学生党员;劳动关系、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的下岗失业党员;组织关系在外地,由异地进入我市城镇务工经商的党员。

  第二十六条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对流动党员实行属地挂靠和分层管理,服务站主要职责是:

  1、建立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及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卡,对社区内的流动党员和流出党员进行登记、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2、办理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进出接转手续;

  3、协助社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

  4、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就业门路和有关务工经商手续的政策咨询和服务等。

  第二十七条对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流动党员,通过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行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对没有党组织的企业、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建立活动证制度和定期报到制度,实行动态监督和动态管理。

  第二十八条对流出党员,建立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登记联系制度、驻地报到制度、亲属联系制度。原则上,流出党员分三个层次管理:

  1、连续外出时间达一年以上的,联系其本人或亲属转出组织关系,到流入地社区或务工单位党组织报到;

  2、外出时间达半年以上的,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并由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详细登记流入地、联系方式、务工单位等信息;

  3、季节性流出、时间不足半年的,指定专人与其本人或亲属联系,经常掌握其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每次返回时,采取书面或口头方式主动听取党员本人的思想和。

  第二十九条根据流动党员分散、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业余、小型、分散”的原则,合理安排流动党员组织生活的时间、内容和形式。

  第三十条引导流动党员经常采取电话联系、书面等形式向社区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党员管理制度5

  为了使党员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党员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基本任务

  引导党员严格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组织党员参加党的活动;严格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三、基本要求

  指导党员编入党的一个组织,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通过严格管理,使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通过严格管理,使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四、基本原则

  坚持从严治党原则、注重实效原则、制度规范原则、组织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五、党员管理的.方法

  1、坚持用党章以及各类党内法规严格规范党员的行为。这是党员管理最根本的依据和最重要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党章所规定的党员八项义务,按照党章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六条基本条件去要求自己。同时,要坚持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重要法规来激励和约束自己。

  2、严格组织生活。这是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的主要途径。要坚持和完善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谈话制度、谈心制度、党员定期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等。

  3、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函询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社区党员管理制度

  1、社区党员应当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按照社区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社区的各项工作。

  2、党员应参加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按时参加“三会一课”,过好组织生活,因事不能参加的党员,事先必须请假。

  党员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社区党组织要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培训,主要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政治理论、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和业务技能学习,做到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效果明显。

  4、社区对党员实行登记建卡管理,党员因工作变动等原因流动时,必须及时按规定做好组织关系接转。

  5、党员必须按中组部文件规定自觉按月足额缴纳党费,特殊情况时不能超过3个月。

  6、社区内单位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党组织要定期把在职党员在居住社区的表现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

  7、社区党员必须按规定参加支部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8、党员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缴纳党费或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进行组织处理。

党员管理制度6

  一、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

  二、党员必须按时交纳党费。

  三、每个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对违纪的党员,党委织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四、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劝其退党,并报上级党委批准。

  五、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做出决定,将其除名,并报党委批准。

  六、党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到组织部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在有效期内接转组织关系,组织关系介绍信遗失者,要及时向党委织报告,待问题查清后,方能补转组织关系,对遗失组织介绍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

  七、党员借出一个月以上者,由局党委开出党员证明信,到所在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费仍在原支部缴纳。

  八、发展党员要坚持党员标准和个别履行手续的原则,制定发展党员计划,加强培养工作,把好政审关。

  九、预备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党小组每季度应对预备党员谈一次话,党支部半年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鉴定。

  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月检查、季小结、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工作。

党员管理制度7

  引言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一个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政治生活轨迹及参加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党组织考察和了解一名学生党员政治表现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一名学生党员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民族地区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日趋增加,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所形成的各种相关材料不断增多,这给管理学生党员档案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必须进一步改革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1.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管理行为不规范,使学生党员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不全,质量不高,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高校学生党员的全貌,甚至出现档案等严重问题。

  1.1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意识薄弱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民族地区高校只能以高就业率来吸引新生的眼球,以便广泛招生。这使得部分高校往往只重视教学和财政等其他档案管理工作,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提到日常议程。

  1.2民族地区高校缺乏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行为不规范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不仅普遍存在归档文件材料不齐全问题,而且还存在对已归文件材料缺乏规范化整理问题。[3]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缺乏重视,缺少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行为不规范。如民族地区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经费不足,导致档案收集不齐、文字材料规格不一、书写不规范、遗失等一系列问题,管理体制明显不完善。

  1.3民族地区高校档案管理员缺乏档案保护和归档意识

  民族地区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保护和归档意识,表现为档案保密制度缺失,档案归档意识不强。例如,在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常出现:“个别工作人员、教职工为了工作方便,常没有证明审批手续就要求借用、查阅学生档案,有的档案材料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等问题,[4]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档案管理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保全最原始的学生党员档案资料。

  2.常见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2.1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觉悟。[5]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培训,与时俱进,增加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量和提高管理档案的质量,同时不可忽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及时了解档案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再者,可以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纪守法,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工作的优秀管理人员,进行表扬赞美,通过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档案工作队伍。

  2.2民族地区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保证。民族地区高校的各院系内部应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如《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保管制度》、《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移交制度》、《高校学生党员档案借阅制度》等,用规章制度规范每位负责人的管理行为,实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学生党员档案各项基础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防止档案资料的流失与泄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2.3民族地区高校应建立切实有效的学生党员档案监管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各院系要加强对学生党员档案资源的监管,从源头抓起,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少数民族的民族性质多样及人员多的特点,各院系要明确具体的责任人,档案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求经手人签字记录,严防作弊,杜绝工作方法上衔接不上的问题,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4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应该加强档案保护意识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属于机密档案,民族地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规范管理行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保护档案的安全与隐私,不得泄露档案内容。如借阅者要严格制定查阅、借阅制度,不得私自复印、拍照、不得在材料上批注、划线、剪裁等。[7]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加深对学生党员档案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和保护意识。

  总结

  档案是历史的轨迹,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8]搞好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并归纳总结,我认为以上的措施对于解决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十分有效,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

党员管理制度8

  一、党支部每季度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一次,所有党员必须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二、学习内容主要是《XXX》、党的`基本知识以及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具体学习内容由党支部根据上级要求确定。

  三、党员集中学习实行签到制。学习结束后根据需要写出学习心得体会。

  四、除参加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外,每个党员要结合自身需要主动开展自学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五、集中学习过程中,支部要作好记录。每位党员也要认真作好学习笔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依据之一。

党员管理制度9

  党员活动室是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政治生活、“三会一课”及其他形式党员教育活动与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反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阵地。为搞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党员活动室的管理由支部负责,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二、党员活动室的一切设施要登记造册,派专人进行管理;

  三、活动室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固定开放,其他时间需使用活动室时,须征得办公室同意方可使用,并实行申请人负责制。活动室使用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

  四、活动室所配备的'所有物品,应妥善使用,用后按原样摆放好,不得随意外借,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五、室内报刊杂志阅后请放回原处,未经同意不得携带外出;借用书刊需按规定办理手续;

  六、 活动室内严禁大声喧哗、吃零食、乱扔脏物等,与会人员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提倡自带茶杯,严禁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杂物,保持党员活动室干净卫生,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打扫,保持整洁。

党员管理制度10

  一、电教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落实播放场地,加强对电教网点的管理,每个播放点每季度播放电教片不少于次。规范党员电教工作的“三簿一册”。

  三、电教设备必须专人管理,专人使用。按技术要求存放、保养、维修和使用,保持设备的'完好、整洁。设备外借,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按规定履行借用手续并机随人走,设备归还时,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设备要进行登记,并坚持一年一次清理。对人为导致设备损坏,要追究责任。

  四、制定党员电教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考核计划,及时总结电教工作的经验。

  五、建立《党员电化教育管理卡》,达到教育内容与效果相统一。电教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播放前的辅导工作,将党员电教片的内容及时传递给广大党员群众。要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党员电教片内容,组织广大党员讨论,力求通过电教片的观看、讨论,帮助农民为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一些人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

【党员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党员管理制度通用02-15

党员廉政总结06-11

党员自我评定06-11

古文经典党员座右铭07-02

企业党员报告02-15

对党员除名的决定01-22

党员自检自查总结06-11

关于党员的个人鉴定06-11

党员的个人鉴定范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