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20 20:34:27 制度 我要投稿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大全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大全

  第一章劳动作息制度

  第一条全体员工有责任和义务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条全体员工应在正常上班前作好自己岗位的清洁卫生,当日清洁值班人员按清洁值日规定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第三条因工作需要通知员工加班时,员工不得无故不到岗或中途脱岗。员工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加班时应向负责安排加班的领导说明理由,不得无故推诿。

  第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办公人员的作息时间拟定为:每周为六个工作日,休假一天。

  每个员工按国家规定享有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的权利,节假日加班享有加班工资。每个工作日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上午8:00—11:30,下午12:30—17:00;生产作业班按计件工资制度的,实行弹性工作时间,按生产需要实行两班或三班制。

  第二章考勤制度

  第五条公司考勤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执行,各车间(部门)考勤员分管本部门的考勤事务。考勤记载要求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因顾及私情和讲求面子而故意遗漏、隐瞒。

  第七条公司严禁无故缺勤,擅离职守。

  第八条员工均须按规定时间上下班。未经公司批准任何部门或个人均无权更改或缩短工作时间。

  第九条公司员工上下班,实行刷卡制。要实事求是,不托人、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得弄虚作假,为难考勤记录人员。

  第十条员工考勤分出勤、出差、事假、病假、工伤假、婚假、产假、丧假、公假、旷工、迟到、早退等。

  第十一条员工请四小时以下事假,按半天计算,超过四小时而不足八小时按一天计算。

  第十二条迟到。除班车原因之外,上班迟到20分钟内为迟到。超过20—200分钟以旷工半天论处。凡在本厂规定的开会、学习和领导通知的活动时间,不按时出席的,均作为迟到(事先经过批准可不作为迟到)。

  第十三条早退。未到下班时间提前20分钟之内下班者为早退,早退超过20分钟,为旷工半天论处。末到正点离开工作岗位或中断学习、活动,又未经批准,作为早退,经主管签证请假或公出者除外。提前就餐,一经发现一律以早退论处。第十四条各车间(部门)在每月5日前把上月出勤情况进行汇总,并附请假手续,报车间(部门)领导签字,送劳资部门作为编造工资、奖金及有关福利的依据。

  第三章请销假制度

  第十五条事假

  1、员工上班,因公外出,须向领导报告,并在办公室去向登记本上认真填写外出日期、时间、事由等。

  2、员工如因私事须请假,应提前一天向部室(车间)领导提出书面申请,注明请假原因和天数,经领导批准,办妥手续后才可离岗。特殊情况可电话、传真请假,但事后应履行补假手续,经所在部门领导签字同意,报主管经理审核后,可作为事假。不得托人代为请假。事假手续不完备均作旷工论处。

  3、非特殊情况事假,一律严格控制。

  4、已批准事假的职工,按请假天数,扣发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按日工价_请假天数)。

  第十六条病假

  1、员工因病请假,回公司后应出示医院证明。

  2、非因工负伤需休息,可参照病假处理。

  3、因病长期休息达六个月的,病愈后要求复工,必须持医院复工证明,报人力资源部同意在原岗位试工一个月,能正常工作,方可办理正式上岗手续,如在试工期间原病复发,病假连续计算。

  4、长病职工应每月到公司,将复查报告送人力资源部,如有违者,停发病假工资。

  5、员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也不能胜任另行安排的工作,应解除劳动合同。

  6、员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连续休息时间在六个月以内者,根据劳保条例规定,连续工作八年以下者,发本人月基本工资的60%;连续工作8—15年者,发本人月基本工资70%;连续工作15—25年者,发本人基本工资80%;连续工作25年以上者发本人工资100%。员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连续休息超过六个月以上者,发本人基本工资的60%。病假期间,岗位工资全部扣除。

  第十七条工伤假

  1、工伤假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需要治疗、恢复,不能正常上班的假期为工伤假。

  2、员工在企业外因抢险救灾或见义勇为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而负伤,凭有关证明,可比照工伤。

  3、符合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第二章

  第八条的按工伤假处理。

  4、工伤假由工伤人员持医院鉴定,经企业生产部确认责任工伤或非责任工伤,审定后方可作工伤处理。

  5、工伤人员待遇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四章中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执行。

  第十八条婚假

  1、凡符合婚姻法规定,已领证结婚的员工,均可享受婚假。

  2、婚假一般为三天,如双方年龄达晚婚,其婚假为十天。

  3、经批准的婚假,按公假处理,基本工资照发,岗位工资扣发,月奖、营养费、津贴适当扣发。

  第十九条产假

  1、企业在职女员工,符合计划政策,本人申请,持部门和工会意见,办理休假手续,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凡符合婚姻法规定生育第一胎达法定年龄的女员工,享受产假为90天(包括产前假15天);符合晚育条件的,并有医院上环证明的,增加女员工产假30天;属难产的或双胞胎的,增加休假30天。

  3、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根据医疗单位证明和工会意见,可休20—30天产假;三个月以上至七个月以下的,产假60天,七个月以上的,产假90天。

  4、产假期间待遇:聘用人员、合同工、计划内临时工其基本工资照发,计划外临时工按其基本工资的80%计发,岗位工资扣发。月度奖金、年度奖金中的此月所得部分,月度营养费(在夏季包括冷饮费和高温费),劳保用品均不享受。

  5、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员工,不安排晚班劳动,每班劳动时

  间内安排休息1小时。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算作劳动时间。

  第二十条护理假

  1、双方达晚婚年龄,女方生育孩子后,男方享有护理假。

  2、男方护理假一般为5天。

  3、护理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

  第二十一条哺乳假

  1、符合计划政策,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员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二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每次30分钟,双胞胎每次增加30分钟。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二次喂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

  2、哺乳时间,单位应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

  3、女员工产假期满后,上班有困难者,经本人申请,单位领导同意,工会出具手续,原则上可考虑半年的哺乳假。

  4、哺乳假待遇:聘用人员、合同工、计划内临时工,工资按基本工资的80%计发,岗位工资扣发,国家规定的补贴照发,效益工资、月度奖金、年终奖金中此月所得部分、月度营养费(在夏季包括冷饮费、高温费),劳保用品不予享受,计划外临时工不休哺乳假。

  第二十二条丧假

  1、员工本人直系亲属(父母、养父母、岳父母、公婆、兄弟、姐妹、配偶和子女)死亡时,由单位领导批准给假3天。旁系亲属死亡时,经单位领导批准,休假一天。

  2、员工去外地料理丧事,根据路程远近,另给路程假,车船费自理。

  3、假期基本工资照发。

  第二十三条公假

  1、员工根据国家规定,参加由国家、地区组织的各类考试或竞赛活动等,凭有关方面证明,由当事人申请,部门负责人同意,特殊情况由总经理批准,可享有公假。

  2、人大代表、党、团、女代表等参加有关会议可作公假。

  3、由单位组织的员工健康体检、妇女病普查按公假处理。

  4、经单位领导同意,按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和地方法规规定的公益事项,可享有公假。

  5、公假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

  第二十四条其他假

  员工违反治安管理被传唤,其缺勤时间作事假处理。第二十五条旷工

  1、未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或请假末获批准而擅自离岗者,一律作旷工处理。

  2、员工无故不服从组织调配,经教育仍坚持错误拒绝分配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3、无故擅离生产、工作岗位,以及生产、工作时间不从事生产、工作满半天以上者,以旷工论处。

  4、上班干私活或无事生非、争吵打闹、寻衅斗殴,一律以旷工论处。

  5、各种假期无正当理由无故超假者。超假时期作旷工论处。

  6、对经常无故旷工,经说服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单位通知本人期限不回的),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7、其他条例中规定为旷工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准假权限

  1、副总经理请假,由总经理批准。

  2、各单位中层干部请假,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3、部室、车间管理人员请假,三天内由所在单位负责人批准。

  4、职工请假,一天内由主管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下,由部门经理批准,三天以上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5、公假由分管副总经理批准。

  6、工伤假需持医院医疗证明,经劳动部门鉴定,报单位领导批准。

  7、婚、产、哺乳假,凭单位工会意见,经本单位领导批准。

  8、任何员工请假必须递交书面申请,按照程序得到批准方可休息,否则一律按旷工论处。

  9、如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先请假者,需电话征得部门主管同意后方可休假。事后必须在第一个工作日内补办请假手续。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5-27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6-21

公司劳动纪律管理制度11-08

医院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4-16

车间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4-17

企业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6-15

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2-01

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规定03-20

劳动纪律规范管理制度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