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7-20 12:10:48 王娟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

  一、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三、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

  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四、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4

  (一)乘除四则运算

  1.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3.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3=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6

  1、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3、种类

  ①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②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③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制作步骤

  ①搜集数据: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她人、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数据。

  ②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③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④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7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乘整数b整除等于整数C,a和 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a.b.c都为非0整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注:0也是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和0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 .0和1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4、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1、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8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6)同头无除商八、九,如:404÷42(被除数的位和除数的位一样,即“同头”,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即“无除”,不是商8就是商9。)

  (7)除数折半商四五,如:252÷48(除数48的一半24,和被除数的前两位25很接近,不是商4就是商5。)

  4、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前两位有余数,如:576÷18

  (2)前两位没有余数,如:930÷31

  5、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不够除,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除,商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

  1、商变化: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2、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四)简便计算:

  同时去掉同样多的0,如9100÷700=91÷7=13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9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减法性质 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法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商不变性质m≠0 a÷b=(a×m)÷(b×m) =(a÷m)÷(b÷m)

  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推广: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缩小AB倍。

  商不变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推广: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A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

  如:8500÷200= 可以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来除,即85÷2= ,商不变,但此时的余数1是被缩小100被后的,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100。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1” 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

  解方程的方法

  1、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2、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

  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3、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5×4-x=4.2,要先求出2.5×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4.2,然后再解。

  4、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2x+7.8x=20

  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2.2+7.8)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0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1-27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01-24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05-19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06-24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1-11

二年级数学下册优秀知识点总结06-15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07-11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1-22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