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5-29 16:59:33 知识点总结 我要投稿

(热)物理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总结1

  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简介(轨道、面积、比值)

  丹麦开文学家开普勒信奉日心说,对天文学家有极大的兴趣,并有出众的数学才华,开普勒在其导师弟谷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研究的基楚上,通过四年多的刻苦计算,最终发现了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太阳则处在这些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过程中,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定律是在丹麦天文学家弟谷的大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的,给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成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引力方向沿两个物体的连线方向。

  引力常量,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179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

  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卡文迪许扭秤

  实验原理是力矩平衡。

  实验中的方法有力学放大(借助于力矩将万有引力的作用效果放大)和光学放大(借助于平面境将微小的运动效果放大)。

  定律的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无限靠近时,不能再视为质点,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不能依公式算出F近为无穷大。

  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的物理意义是:G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kg的两个质点相距1m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

  3.综上所述

  重力大小:两个极点处最大,等于万有引力;赤道上最小,其他地方介于两者之间,但差别很小。

  重力方向:在赤道上和两极点的时候指向地心,其地方都不指向地心,但与万有引力的夹角很小。

  怎样学好物理

  学物理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在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清楚的基础上,然后再去做题,才能理清做题思路,独立做会物理难题。学物理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懂得推理与分析、学会总结。

 物理g是什么意思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同样,当m一定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g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9.8N是一个平均值;在赤道上g最小,g=9.79N/kg;在两极上g最大,g=9.83N/kg。N是力的单位,字母表示为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物理知识点总结2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 参考系

  3、坐标系

  4、时刻和时间间隔

  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而且保持加速度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实验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由此可知,无论Δt取何值,无论在什么时间阶段,Δt对应的速度变化Δv都相同,即Δv/Δt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在数学函数图象中,Δv/Δt叫做图象的斜率,故v—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高一必修1物理知识点归纳: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

  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

  (3)注意点: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

  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

  2、关于超重和失重: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易错现象:

  (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2)些同学在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认真审清题意,不注意题目条件的变化,不能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3)些同学对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误认为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啦,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啦。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m(2π/T)^2_

  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物理知识点总结3

  重力势能

  1.电势能的概念

  (1)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AB=εA-εB。

  ①当电场力做正功时,即WAB>0,则εA>εB,电势能减少,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即Δε减=WAB。

  ②当电场力做负功时,即WAB<0,则εA<εB,电势能在增加,增加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功的绝对值,即Δε增=εB-εA=-WAB=|WAB|,但仍可以说电势能在减少,只不过电势能的减少量为负值,即ε减=εA-εB=WAB。

  说明:某一物理过程中其物理量的增加量一定是该物理量的末状态值减去其初状态值,减少量一定是初状态值减去末状态值。

  (3)零电势能点

  在电场中规定的任何电荷在该点电势能为零的点。理论研究中通常取无限远点为零电势能点,实际应用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能点。

  说明:①零电势能点的选择具有任意性。

  ②电势能的数值具有相对性。

  ③某一电荷在电场中确定两点间的电势能之差与零电势能点的选取无关。

  2.电势的概念

  (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物理知识点总结4

  物理电场知识点

  1.两种电荷(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2)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作用的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以致带电体的体积和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但点电荷自身不一定很小,所带电荷量也不一定很少.

  3.电场强度、电场线

  (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媒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力的特性和能的特性.

  (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定义式:

  E=F/q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

  (3)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做电场线.电场线的性质:①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③电场线不相交;④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⑤电场线不一定是电荷运动轨迹.

  (4)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如果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的直线.

  (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是矢量,当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

  4.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UAB=WAB/q电势差有正负:UAB=-UBA,一般常取绝对值,写成U.

  5.电势φ: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相对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1)电势是个相对的量,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因此电势有正、负,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

  (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6.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ε=qU

  7.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3)画等势面(线)时,一般相邻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8.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计算方法有:由公式W=qEcosθ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电场中),或由动能定理计算.

  (2)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荷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3)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

  9.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场强处处为零,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

  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

  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

  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

  由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①正交分解法;②等效“重力”法.

  11.示波管的原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偏转电极′上加扫描电压,同时加在偏转电极YY′上所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其周期与扫描电压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2.电容定义:电容器的带电荷量跟它的两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注意]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本身贮电特性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3)单位:法拉(F),1F=106μF,1μF=106pF.

  十、稳恒电流

  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

  2.电流强度:------(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2.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3.电阻定律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4.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

  (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物理电场学习方法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之一,兴趣是一种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机。从学生的角度看,培养兴趣的途径有很多:应该注意的是,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物理现象,运用了很多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在空气中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耳膜振动,产生听觉;当饮用沸水、饮水、墨水笔、大气压时有所帮助;行走时,脚与地之间的静态摩擦有所帮助。将杂货从米中移除,用浮力知识,用直筷子斜入水中,看上去就像筷子在水中弯曲、闪电形成等。在实践中有意识地与物理知识相联系,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表明,物理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是有用的。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实例,视觉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文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的历史和进步,以及物理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够看到物理学的应用,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学生介绍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生动物理典故、轶事和神秘故事,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思考问题。教师从这些方面,也可以使学生被动地对物理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物理电场学习技巧

  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预习教材后,如果“没有”疑难,那么马上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所应该准备的一个环节。

  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教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

  三、回顾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顾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若记忆模糊,则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

  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如果作业完成很好,则新课学习可以到此结束;如果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则回归教材,再仔细认真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如果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

  五、勤于反思,分析原因。如果参考答案有分析说明,则此时比照分析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原因,去除疑点。如果没有分析说明(或分析说明看不懂),则自己不要太费神,寻找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交流、咨询任课教师或家庭教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原因。

物理知识点总结5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

  (2)受力物体

  (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

  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

  三、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

  N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

  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2)隔离开受力物体

  (3)顺序:

  ①场力(重力,电磁力......)

  ②弹力:

  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

  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

  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

  求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

  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

  (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摩擦力分析静摩擦力分析

  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

  2、大小0≤f≤Fmax

  3、方法:

  ①假设法

  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

  1、接触时粗糙

  2、相对滑动

  七、补充结论

  1.斜面倾角θ

  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2.三力合力最小值

  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

物理知识点总结6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

  汽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219℃时,氧为固态。-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高于78℃时为气态)

  2.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相信上面对物理中汽化的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上面很好的帮助。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物理知识点总结7

  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很亮.

  理解:同种材料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同一色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率不同。

  8.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2、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2.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n=0,1,2,……)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3.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爱心专心恒心用心

  戴氏教育集团高三物理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4、光的偏振现象:通过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偏振光。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5.光的电磁说

  ⑴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预言、赫兹用实验证明了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种类产生主要性质应用举例

  红外线一切物体都能发出热效应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能发出化学效应荧光、杀菌、合成VD2X射线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穿透能力强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规律:实验装置、现象、总结出四个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4)康普顿效应(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证明光具粒子性光波粒二象性:

  情况体现波动性(大量光子,转播时,λ大),粒子性光波是概率波(物质波)任何运动物体都有λ与之对应(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物理知识点总结8

  1、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

  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

  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本身并不存在;

  ②磁感线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③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④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指南针:小磁针指南的叫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物理知识点总结9

  牛顿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10

  1、晶体

  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2、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的微观结构:

  固体内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较大,绝大多数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晶体内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周期性地排列(即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正由于这个原因,晶体在不同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晶体的'各向异性)。

  4、表面张力

  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5、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光学各向异性,可自由移动,位置无序,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各向异性: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齐的,从另一方向看去则是杂乱无章的。

  6、饱和汽;湿度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3)饱和汽压

  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②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4)湿度

  ①定义:空气的干湿程度。

  ②描述湿度的物理量

  a.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b.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c.相对湿度公式:

  7、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②这两种方式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

  ③区别:做功是系统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发生转化;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物理知识点总结11

  1.两种电荷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作用的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以致带电体的体积和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但点电荷自身不一定很小,所带电荷量也不一定很少.

  3.电场强度、电场线

  (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媒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力的特性和能的特性.

  (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定义式:

  E=F/q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

  (3)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做电场线.电场线的性质:

  ①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

  ③电场线不相交;

  ④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⑤电场线不一定是电荷运动轨迹.

  (4)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如果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的直线.

  (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是矢量,当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

  4.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UAB=WAB/q电势差有正负:UAB=-UBA,一般常取绝对值,写成U.

  5.电势φ: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相对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1)电势是个相对的量,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因此电势有正、负,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

  (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6.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ε=qU

  7.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3)画等势面(线)时,一般相邻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8.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计算方法有:由公式W=qEcosθ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电场中),或由动能定理计算.

  (2)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荷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3)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

  9.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场强处处为零,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

  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

  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

  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

  由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

  ①正交分解法;

  ②等效“重力”法.

  11.示波管的原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偏转电极--′上加扫描电压,同时加在偏转电极YY′上所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其周期与扫描电压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2.电容定义:电容器的带电荷量跟它的两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注意]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本身贮电特性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3)单位:法拉(F),1F=106μF,1μF=106pF.

  13、稳恒电流

  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

  2.电流强度:------

  (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

  (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

  2.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

  (2)定义式:R=U/I,单位: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

  3.电阻定律

  (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4.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

  (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

物理知识点总结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最基本,同时也是考察做多的一种运动形式。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应着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着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提条件

  物体到底在满足什么前提下才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这个前提条件,主要是对比曲线运动的前提条件来说的。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1,受恒外力作用(保证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

  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保证物体运动方向不变)。

  当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时,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四个最基本公式,分别如下: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vt=v0+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x=v0t+1/2at2

  (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

  vt2-v02=2ax

  (4)位移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公式

  x=(vt+v0)·t/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使用与选择

  一般来说,题目中含有t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第一个、第二个方程。

  题目没有时间t时,优先考虑的是第三个方程(位移和速度关系)。

  从上述的四个公式中不难看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主要是研究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

  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确定了。

  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例如: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竖直上抛物体的上升、回落过程对照:最小速度、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相同,因此经历时间和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这四个量都是矢量。

  一般做题的过程中选定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当然,这是王尚个人的意见,有的老师喜欢规定a的方向为正方向,这也是可以的。正方向的规定并不严格,但是我们在运用上述四个公式的时候,必须带入矢量进行运算,否则就很容易导致计算错误。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推论

  在打点计时器及其纸带数据处理的实验中,我们用公式Δs=aT2来求加速度。

  这说明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这个结论可以推广位:sm-sn=(m-n)aT2;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个问题也总是出现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题中,大家要注意。

  提醒大家的是,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不小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且常考的运动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运动模式。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

  虽然地球的引力和物体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地球的半径远大于自由落体所经过的路程,所以引力在地面附近可看作是不变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即是一个不变的常量.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1:3:5:……:(2n-1)。

  通过第1个s、第2个s、第3个s、……、第n个s(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t1:t2:……:tn=1:√2:√3……:√n。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样也可以类比运用这些规律。

物理知识点总结13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

  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

  u>2f f倒缩小实照相机

  f2f倒放大实幻灯机

  u放大正虚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或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I1=0.4安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答:(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单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物理知识点总结14

  生活用电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插座)。

  2.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且开关接靠近火线那一端。

  3.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保险丝串联在干路火线上。

  4.三孔插座与两孔插座的`区别和连接方法:

  三孔插座多的一孔与大地连接,三脚插头多的一脚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

  5.电笔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手必须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氖管发光则为火线,氖管不发光则为零线)

  6.低压电路中的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7.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I总=P总/U)。

  8.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物理知识点总结15

  电学基本要求:

  1.会求解描述静电场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场强度E和电势V。

  2.掌握描述静电场的重要定理: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公式内容及物理意义)。

  3.掌握导体的静电平衡及应用;介质的极化机理及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主要公式:一、电场强度1.点电荷场强:Eq40r2er计算场强的方法(3种)1、点电荷场的场强及叠加原理

  Qir点电荷系场强:E3i40ri连续带电体场强:E

  rdQQ4r30(五步走积分法)(建立坐标系、取电荷元、写dE、分解、积分)

  2、静电场高斯定理:表达式:EdSqes0物理意义:表明静电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曲面的面积分),等于该曲面内包围的电荷代数和除以。

  0对称性带电体场强:(用高斯定理求解)EdSqes3、利用电场和电势关系:

  UExx二、电势电势及定义:

  1.电场力做功:AqUq00l2l1Edl

  2.静电场安培环路定理:静电场的保守性质

  表达式:Edl0l物理意义:表明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为0。

  B3.电势:UaEdl(Up00);电势差:UABEdl

  aAp0电势的计算:

  1.点电荷场的电势及叠加原理点电荷电势:Vq40rQi40ri点电荷系电势:Ui

  dq40r连续带电体电势:VdV(四步走积分法)(建立坐标系、取电荷元、写dV、积分)2.已知场强分布求电势:定义法

  v0VEdlEdr

  lp三、静电场中的导体及电介质

  1.弄清静电平衡条件及静电平衡下导体的性质

  2.了解电介质极化机理,及描述极化的物理量电极化强度P,会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对称或分区均匀问题中的D,E,P及界面

  处的束缚电荷面密度。3.会按电容的定义式计算电容。

  典型带电体系的场强均匀带电球面E0球面内典型带电体系的电势均匀带电球面Uq40REqr40r3球面外均匀带电无限长直线lnU20ar(U0)(a)均匀带电直线E(cos1cos2)4020r无限长:E均匀带电无限大平面E均匀带电无限大平面UEdd20xx

  磁学恒定磁场(非保守力场)基本要求:

  1.熟悉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会用右手螺旋法则求磁感应强度方向;

  2.掌握描述磁场的两个重要定理: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公式内容及物理意义);并会用环路定理计算规则电流的磁感应强度;

  3.会求解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

  4.理解介质的磁化机理,会用介质中的环路定律计算H及B.

  主要公式:

  0Idler1.毕奥-萨伐尔定律表达式:dB4r2I(cos1cos2)4r01)有限长载流直导线,垂直距离r处磁感应强度:B(其中和分别是起点及终点的电流方向与到场点连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12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垂直距离r处磁感应强度:BI02r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过端点垂线上且垂直距离r处磁感应强度:

  B0I4r02)圆形载流线圈,半径为R,在圆心O处:B0I2R0I4R半圆形载流线圈,半径为R,在圆心O处:B3)螺线管及螺绕环内部磁场自己看书,把公式记住2.磁场高斯定理:

  0表达式:mBdS0(无源场)(因为磁场线是闭合曲线,从闭合曲面

  s一侧穿入,必从另一侧穿出.)

  物理意义:表明稳恒磁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磁场强度沿任意闭合曲面的面积分)等于0。

  3.磁场安培环路定理:Bdl0Il(有旋场)

  表达式:Bdl0Il物理意义:表明稳恒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该路径内包围的电流代数和的倍。称真空磁导率

  004.洛伦兹力及安培力

  1)洛伦兹力:FqvB(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2)安培力:FIdlB(方向沿IdlB方向,或用左手定则判定)

  l积分法五步走:1.建坐标系;2.取电流元Idl;3.写dFIdlBsin;4.分解;5.积分.

  3)载流闭合线圈所受磁力矩:

  M=mB(要理解磁矩的定义及意义)

  5.介质中的磁场

  1)介质的磁化机理及三种磁介质

  2)有磁介质的安培环路定理:HdlIlHB电磁感应基本要求:

  1.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内容及物理意义;2.会求解感应电动势及动生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了解自感及互感;

  3.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及意义,了解电磁波。主要公式: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方

  dt向。

  Bdl(vBsin)dlcos2.动生电动势vll是v与B的夹角;是vB的方向与L方向的夹角.注: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沿vB的方向,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

  B3.感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场:E感dldS;

  tLs4.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电磁波:

  qi1EdSs00dV

  VBdS0

  sBEdldStLS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波动光学

  DHdlJ0dSdStLSS基本要求:

  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劈尖干涉、光栅衍射公式;理解光程差的含义与半波损失发生条件及增透膜、增反膜原理;主要公式:

  1.光程差与半波损失

  光程差:几何光程乘以折射率之差:nr11n2r2

  半波损失:当入射光从折射率较小的光疏介质投射到折射率较大的光疏密介质表面时,反射光比入射光有的.相位突变,即光程发生的跃变。(若两

  2束相干光中一束发生半波损失,而另一束没有,则附加的光程差;

  2若两有或两无,则无附加光程差。)

  2.杨氏双缝干涉:(D-缝屏距;d-双缝间距;k-级数)D明纹公式:xkk明d(2k1)D暗纹公式:xk暗2dD相邻条纹间距:xd条纹特征:明暗相间均匀等间距直条纹,中央为零级明纹。条纹间距

  x与缝屏距

  D成正比,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与双缝间距d成反比。

  3.会分析薄膜干涉

  例如增透膜增反膜,劈尖牛顿环等

  4.单缝衍射:(f-透镜焦距;a-单缝宽度;k-级数)

  (2k1)(2k1)f明纹公式:asin,xk明22a暗纹公式:asink,xkfk暗af中央明纹宽度:l20af其它条纹宽度:la

  条纹特征:明暗相间直条纹,中央为零级明纹,宽度是其它条纹宽度的两成反比。

  5.衍射光栅:(dab为光栅常数,为衍射角)

  光栅方程:(ab)sink,k0,1,21(a为透光部分,b不透光部分,d,N为每米刻痕数)N倍。条纹间距l与透镜焦距f成正比,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与单缝宽度

  光栅明纹公式:dsink,x2k明kfd

  第K级光谱张角:

  第K级光谱线宽度:xxxf(tgtg)

  (dsink,dsink,400nm,紫光,760nm红光)条纹特征:条纹既有干涉又有衍射。6.光的偏振:(I为入射光强度,为两偏振化方向夹角)

  1212111221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II0cos2马吕斯定律:I0偏振光通过偏振片:I20布儒斯特角:(i为入射角,为折射角)

  niarctg20n1当入射角满足上述条件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且偏振化方向与入射面垂直;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即:i90

  00量子物理基础

  主要内容: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不能从经典物理获得解释。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假设,从而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并导致了量力

  学的诞生和许多近代技术。

  量子概念:Eh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无法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设。用爱因斯坦方程hν=mv2/2+w解释了实验规律。康普顿散

  射也证明了光的量子性。

  3.德布罗意波(物质波)假设:任何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当vc时,m用静质量;德布罗意关系式:hhPmv当vc时,m用动质量.Emc2h光子:hPmv4.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微观粒子状态用波函数Ψ描述,波函数Ψ是概率幅,波函数的平方|Ψ|表示粒子在某点于某时刻出现的概率密度。微观粒子状态的演化用薛定谔方程描述。5.不确定关系:

  xpxh其中:pxmvx2

  (h6.6310,普朗克常数)

【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06-09

物理知识点总结03-26

物理知识点总结11-19

物理知识点总结04-25

物理知识点总结05-28

物理知识点的总结07-19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06-08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08-17

物理知识点学习总结12-18

物理知识点学习总结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