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热)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知识点总结1
电学是中考的重要内容,每年中考电学都有30多分,电学也是学生掌握比较不好的部分,中考的压轴题也都在电学。因此,复习好电学,将是取胜中考的关键。下面,我把我在电学复习上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课标要求
中考物理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xx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课标对电学的要求主要分布在电磁能、电和磁以及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一)电磁能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电学69)(括号标注为20xx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对应考点,下同)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电学62、63)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电学58、59、60)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电学61)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学66)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电学67、68)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电学64、65)
(二)电和磁
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电学70)
2.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电学71)
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学73)4.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信息、材料、与能量74)5.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材料、与能量75)
(三)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力学26)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力学27、28)
20xx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容易理解,因此,可以把重点放在学习和研究泉州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上。
20xx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考试说明(电学部分)
考试内容58.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电59.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路60.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6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探究电路6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6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6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65.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要求BCACDBAD电电功率学66.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67.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68.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69.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BDAADADD电70.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71.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磁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72.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73.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二、中考呈现考题以填空、作图、选择、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题形式出现,总分30分左右,实验与探究、计算题所占分数较大。
历届中考电学所占的分数05年中考28.5分06年中考31.5分07年中考32分
三、中考预期
预期08年的中考,电学考试的内容会保持相对稳定,稳中有变。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流表和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仍是考试的重点。07年未出现的考点,今年很有可能考,07年出现的一些考点,今年会变化考试题型考,比如,把选择题变成填空题。当然,这只是预期,我们要做好充分、全面的复习。四、复习建议
1、认真研究08年中考考试说明、历届(05-07年)中考试题、市质检卷、复习指南。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之一;市质检卷是中考的“风向标”,从中可以感受今年中考的一些信息;从历届中考试题中可以找出中考命题的方向、规律和重点;复习指南是复习指导书。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
2、重视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物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本质特征,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中形成物理要领和物理规律的能力。
中考命题加强联系生活实际。物理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蕴涵的物理知识。坚持学以致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加强实验、科学探究和计算的教学,重视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教学。电学实验、计算题是中考的重点。
历届中考电学实验、计算占、实验方法占的分数
06年中考07年中考
2
实验10分11分计算12分14分实验方法3分实验考点:主要是测小灯泡电功率、小灯泡电阻。
计算考点:主要是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方法和归纳能力的教学;重视电功、电功率、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的计算的教学。
4、精选练习,加强审题、解题方法的指导。
要针对考点和历届中考规律选择有代表性、难度适宜的试题,供学生练习。讲评练习要对审题和解题方法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加强学生解题规范化的训练,重视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5、激发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整天做题,容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因此,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和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注意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节奏,愉快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应当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努力使复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谢谢大家!
物理知识点总结2
第5章
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4、类似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物体的一个运动结果可以和它参与几个运动的共同结果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运动称为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称为这个运动的分运动。求几个运动的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求一个运动的几个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高中阶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通常指运动学量(x,v,a,F)的合成与分解。
重要结论: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
(4)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同体性
5、抛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所发生的运动。分类:平抛运动,竖直上抛,斜抛运动。
特别注意: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g,它们都是匀变速运动。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
Omv0x6、平抛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所发生的运动。如右图所示:s平抛运动的规律:
hv水平方向的分运动:速度为v00的匀速直线运动分速度:v0;分位移:xv0tvyv竖直方向的分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分速度:vgt;v22gh;分位移:h1gt2yy2
y平抛运动的速度:vv2v2vy0y方向:tanv0平抛运动的位移:sx2h2方向:tanhx7、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学量及其单位:
v(m/s),(rad/s),n(r/s),T(s),an,a(m/s2)
各物理量间关系:vlt,t,n圈数时间,v2rT,2T,vr,n1T向心加速度表达式:av22nr2r(T)2rxmv22m2rm()2r向心力表达式:FnmanrT特别说明:匀速圆周运动中,质点的线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不变,
但是线速度方向、向心加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完全等于向心力。
变速圆周运动、一般的曲线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一部分提供向心力,一部分提供切向力。
第6章
1、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完善,但是日心说的观点并非都正确。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3、在高中阶段,把行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
4、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Gm1m21122,其中G叫做引力常量,G6.6710Nm/kg2r5、两个重要的等量关系:
(1)设天体M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该天体自转,则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该天体表面所受重力等于该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mgGMm,其中r为物体到天体中心的距离2r(2)在高中阶段,天体的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来处理,环绕天体所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ma向2r
2MmvGm2rr
MmG2mr2rMm22)G2mr(rT
6、宇宙速度:
MmF万有引力Fn
a向GMr2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卫星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卫星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vGMrGMr3r3GMT2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在天体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GM,其中M、RR为天体的质量、半径。
对于地球来说,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又叫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km/s又叫脱离速度,挣脱地球的引力,绕太阳运动;第三宇宙速度为16.7km/s又叫逃逸速度,挣脱太阳的引力,逃离太阳系。
第7章
1、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WFlcos
功是标量,在SI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1J=1Nm
2、正功、负功取决于公式中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当0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该力一定是动力;当2时,力对物体做负功,该力一定是阻力;当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该力一定垂直物体运动方向。
3、求总功的方法:
(1)求各个力做的功的代数和WW1W2W3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WF合lcos
4、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把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即:PW功率是标量,在SI单位制中单位是瓦特,1W=1J/st额定功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这个力的大小、受力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余弦三者的乘积,即:P解决汽车的两种启动问题关键:1、正确分析物理过程。2、抓住两个基本公式:
(1)功率公式:PFv,其中P是汽车的功率,F是汽车的牵引力,v是汽车的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Ffma,如图1所示。
mg正确分析启动过程中P、F、f、v、a的变化抓住不变量、变图1化量及变化关系。
5、重力势能: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即:Epmgh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关系:WGEp1Ep2Ep(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减少量等于重力做功的大小
(2)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增加量等于重力做功的绝对值
重力势能是标量,它的大小与参考平面选取有关,在参考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在fFNFvcos参考面以上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为正值,在参考面以下其值为负。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指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6、弹簧弹力做功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关系:
W弹Ep1Ep2Ep(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减少,减少量等于弹力做功的大小(2)弹力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加,增加量等于弹力做功的绝对值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p12kx212mv2
7、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表达式:Ek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
W总Ek2Ek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8、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E1E2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低压交流电源)、重锤(重物)、复写纸、刻度尺、导线
实验原理: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mgh12mv其中h为下落的高2度,v为某点的瞬时速度,v等于与该点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由于阻力的存在,所以mgh12mv2实验数据:若以
12v为纵轴,以gh为横轴做图像,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2率为重力加速度g
10、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源耗散过程中反映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选修3-1第1章
1、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静电感应:靠近带电体一端带异种电荷(近异),远离带电体一端带同种电荷(远同)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3、电荷量(电量):电荷的多少,用Q、q表示,单位:库仑,用C表示。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C,自然界中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比荷(荷质比):带电体的电量与质量的比值
4、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即:Fkq1q2922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k9.010Nm/C2r
5、电场强度(场强):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与该电荷电量的比值。即:EF,国际单位:V/m、N/Cq特别说明:电场强度与F、q无关
方向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跟负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相反。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场强表达式:EkQ,其中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r2若场源电荷是多个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6、电场线:电场线上某点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电场线是假想的曲线。
7、匀强电场: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间隔相等的平行线。
8、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点到终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有关,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ABEpAEpB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9、电势: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即:Epq式中各个量数值有正负之分,电势是标量,单位:伏特用V表示
特别说明:电势与EP、q无关
零电势(零电势能)位置的选取:通常选取无限远处或大地,电势和电势能都有正负值。
10、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11、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记作:
UABAB,UBABA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WABqUAB
12、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ABEd
13、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
静电平衡状态:指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其内部场强为0。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静电屏蔽就是利用了静电平衡原理。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的电荷分布有两个特点:
(1)导体内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C
14、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即:
其中C的大小与Q、U无关。单位:法拉,用F表示,还有常用单位:F,pF1F106F1012pF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QUs,是极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s是两极4kd板相对面积,d为极板间距,k为静电力常量,C的大小取决于,s,k,d的大小。有关结论:
(1)正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的电势降低
(2)正电荷逆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场的电势升高
(3)负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场的电势降低
(4)负电荷逆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的电势升高
(5)在匀强电场中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场的方向
(6)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的电势逐渐降低。
物理知识点总结3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⑶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⑷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⑸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⑹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⑺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⑻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⑼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⑽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⑾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⑿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⒀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物理六个重要规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4.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能量的改变只能等于传入或者传出该系统的能量的多少。总能量为系统的机械能、热能及除热能以外的任何内能形式的总和。
5.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物理学习方法
.加强训练:
(1)物理实验有条件自己做就自己认真做,把自己的想法问题等及时与老师同学交流并解决。
(2)基础习题、中考专题、重难点题型要适当多练习,达到练通为止,这样能扩展自己的思路,避免掉入陷阱,提高做题效果,加深概念知识等的灵活应用。
(3)培养物理思维,多深入思考各种概念、规律间的联系
注意事项:
(1)物理用语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工具,必须学好。物理用语中专用词、专用符号、相关的科学家名字及贡献需要一定的记忆。这些内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每个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数都是用物理名称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心准确的记忆。
(2)有些物理量的修饰语也要注意,比如只能说“由于”或“”“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物理规律或定律的陈述,一般都是条件式陈述或因果关系式陈述,不能因果倒置,是要扣分的。比如在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像与物大小相等”不能说成“物与像大小相等”。理解并灵活运用上述规律,正确使用物理用语,记忆物理概念,陈述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就无需死记硬背,也不用担心表述不自如的尴尬。
(3)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熟练。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物理知识点总结4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a、两物体相接触;
b、相接触面不光滑;
c、两物体有形变;
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
若f>f1>fsinθ有两组解
若f
(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具体的方法是:
1、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
物理知识点总结5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费力杠杆:门把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B.F1=F2>GC.F12=2GD.F1>F2>G
解析: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物理知识点总结6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3、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6、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7、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8、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9、"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0、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11、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2、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3、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4、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5、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6、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17、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1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1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2、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3、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4、人们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结论主要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25、严格地讲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在空气阻力影响较小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近似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6、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27、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g是已知的,但有时题目中不点明这一点,我们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隐含条件。
28、自由落体运动是无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实际物体的运动有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过大,这时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如雨滴下落的最后阶段,阻力很大,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9、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可取9.8m/s?或10m/s?,但并不是不变的,它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30、四个重要比例式都是从自由落体运动开始时,即初速度v0=0是成立条件,如果v0≠0则这四个比例式不成立。
31、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32、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但这并不是一定的,也可取与v0相反的方向为正方向。
33、汽车刹车问题应先判断汽车何时停止运动,不要盲目套用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求解。
3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3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36、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37、某个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是由于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于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38、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39、胡克定律公式F=kx中的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更不是弹簧原长。
40、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41、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42、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43、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4、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45、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46、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47、画力的图示时要选择合适的标度。
48、实验中的两个细绳套不要太短。
49、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50、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51、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52、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使用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53、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54、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55、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56、一个力分解成的两个分力,与原来的这个力一定是同性质的,一定是同一个受力物体,如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其重力可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不能说成下滑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57、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认为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58、所有认为惯性与运动状态有关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59、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惯性。
60、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时受力不一定为零。
61、牛顿第二定律 F=ma中的F通常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应的加速度a就是合加速度,也就是各个独自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当只研究某个力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仍成立。
62、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无先后之分,力改变的同时加速度相应改变。
63、虽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但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没有体现。
64、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65、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a,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66、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时注意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计算。
67、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选择正方向,一般我们选择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6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有改变。
69、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70、有时加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但只要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也处于超、失重状态。
71、两个相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态,整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也会比重力大(小)。
72、国际单位制是单位制的一种,不要把单位制理解成国际单位制。
73、力的单位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
74、有些单位是常用单位而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如:小时、斤等。
75、进行物理计算时常需要统一单位。
76、只要存在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力是否为恒力无关。
77、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该点所在的轨迹的切线,而不是合外力沿轨迹的切线。请注意区别。
78、合运动是指物体相对地面的实际运动,不一定是人感觉到的运动。
79、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8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就是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如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81、运动的分解并不是把运动分开,物体先参与一个运动,然后再参与另一运动,而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从两个方向上分析物体的运动,分运动间具有等时性,不存在先后关系。
82、竖直上抛运动整体法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方向问题,初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列方程时可以先假设一个正方向,再用正、负号表示各物理量的方向,尤其是位移的正、负,容易弄错,要特别注意。
83、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故其v-t图象的斜率不变,应为一条直线。
84、要注意题目描述中的隐蔽性,如"物体到达离抛出点5m处",不一定是由抛出点上升5m,有可能在下降阶段到达该处,也有可能在抛出点下方5m处。
85、平抛运动公式中的时间t是从抛出点开始计时的,否则公式不成立。
86、求平抛运动物体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时要注意应该用矢量相减的方法。用平抛竖落仪研究平抛运动时结果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与同时平抛的小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但此实验不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87、并不是水平速度越大斜抛物体的射程就越远,射程的大小由初速度和抛射角度两因素共同决定。
88、斜抛运动最高点的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89、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但弹道曲线不具有对称性。
90、在半径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由角速度大小判断线速度大小,也不能由线速度大小判断角速度大小。
91、地球上的各点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及角速度均相等,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故各点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92、同一轮子上各质点的角速度关系:由于同一轮子上的各质点与转轴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因此各质点角速度相同。各质点具有相同的ω、T和n。
93、在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摩擦传动中接触面不打滑)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皮带上各点及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9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物体的合外力,但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一定是合外力。
95、当向心力有静摩擦力提供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运动状态决定的。
96、绳只能产生拉力,杆对球既可以产生拉力又可以产生压力,所以求作用力时,应先利用临界条件判断杆对球施力的方向,或先假设力朝某一方向,然后根据所求结果进行判断。
物理知识点总结7
力学部分:
1、基本概念:
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
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
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
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
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
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3、基本运动类型:
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
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1.匀加速直线运动
2.匀减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
(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
(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向心力的受力分析
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
4、基本: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
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
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
5、常见题型: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斜面类问题:(1)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2)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物体除受常规力之外多一个某方向的力的分析);(3)整体(斜面和物体)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整体法、个体法)。
动力学的两大类问题:(1)已知运动求受力;(2)已知受力求运动。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注意向心力的分析;绳拉物体、杆拉物体、轨道内侧外侧问题;最高点、最低点的特点)。
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几个近似;黄金变换;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动量机械能的综合题:
(1)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的题型;
(2)系统应用动量定理的题型;
(3)系统综合运用动量、能量观点的题型:
①碰撞问题;
②爆炸(反冲)问题(包括静止原子核衰变问题);
③滑块长木板问题(注意不同的初始条件、滑离和不滑离两种情况、四个方程);
④子弹射木块问题 高中英语;
⑤弹簧类问题(竖直方向弹簧、水平弹簧振子、系统内物体间通过弹簧相互作用等);
⑥单摆类问题:
⑦工件皮带问题(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
⑧人车问题;人船问题;人气球问题(某方向动量守恒、平均动量守恒);
机械波的图像应用题:
(1)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互推;
(2)依据给定状态能够画出两点间的基本波形图;
(3)根据某时刻波形图及相关物理量推断下一时刻波形图或根据两时刻波形图求解相关物理量;
(4)机械波的干涉、衍射问题及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电磁学部分:
1、基本概念:
电场、电荷、点电荷、电荷量、电场力(静电力、库仑力)、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功、等势面、静电屏蔽、电容器、电容、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阻率、电热、电功率、热功率、纯电阻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内电阻、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磁感线、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感应电动势、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感抗、容抗、电磁场、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
电量平分原理(电荷守恒)
库伦定律(注意条件、比较-两个近距离的带电球体间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的三个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定义式、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及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容的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总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及其分配关系)
焦耳定律、电功(电功率)三个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基本电路的动态分析(串反并同)
电场线(磁感线)的特点
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特点
常见电场(磁场)的电场线(磁感线)形状(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点电荷与带电金属板间的电场、匀强电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
电源的三个功率(总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电动机的三个功率(输入功率、损耗功率、输出功率)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及其应用;注意点、线、面、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楞次定律(三条表述)、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的判定条件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垂直切割磁感线
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电阻、感抗、容抗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变压器原理(变压比、变流比、功率关系、多股线圈问题、原线圈串、并联用电器问题)
3、常见仪器:
示波器、示波管、电流计、电流表(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电压表、定值电阻、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电动机、电解槽、多用电表、速度选择器、质普仪、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日光灯、变压器、自耦变压器。
4、实验部分:
(1)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各种静电场的模拟;各点电势高低的判定;
(2)电阻的测量:①分类:定值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电表内阻的测量;②方法:伏安法(电流表的内接、外接;接法的判定;误差分析);欧姆表测电阻(欧姆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读数);半偏法(并联半偏、串联半偏、误差分析);替代法;*电桥法(桥为电阻、灵敏电流计、电容器的情况分析);
(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读数);
(4)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定(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注意曲线的变化);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流表内接、数据处理:解析法、图像法);
(6)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改装(分流电阻、分压电阻阻值的计算、刻度的修改);
(7)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及黑箱问题;
(8)练习使用示波器;
(9)仪器及连接方式的选择:①电流表、电压表:主要看量程(电路中可能提供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②滑动变阻器:没特殊要求按限流式接法,如有下列情况则用分压式接法:要求测量范围大、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总阻值太小、测伏安特性曲线;
(10)传感器的应用(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而减小、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常见题型:
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的功能关系;
一条直线上三个点电荷的平衡问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示波器问题);
全电路中一部分电路电阻发生变化时的电路分析(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或应用“串反并同”;若两部分电路阻值发生变化,可考虑用极值法);
电路中连接有电容器的问题(注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电路变化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通电导线在各种磁场中在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注意磁感线的分布及磁场力的变化);
通电导线在匀强磁场中的平衡问题;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一段圆弧运动:找圆心-画轨迹-确定半径-作辅助线-应用几何求解;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闭合电路中的金属棒在水平导轨或斜面导轨上切割磁感线时的运动问题;
两根金属棒在导轨上垂直切割磁感线的情况(左右手定则及楞次定律的应用、动量观点的应用);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正交、平行两种情况):
①.重力场、匀强电场的复合场;
②.重力场、匀强磁场的复合场;
③.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的复合场;
④.三场合一。
物理知识点总结8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 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例题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物理知识点总结9
一、能量量子化
1、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ε=hν
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二、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图在课本)
(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
新教材:
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②存在遏止电压;
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老教材: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电管的玻璃泡的内半壁涂有碱金属作为阴极K(与电源负极相连),是因为碱金属有较小的逸出功。
2、光子说:
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
3、光电效应方程:
EK=h-WO
(掌握Ek/Uc—ν图象的物理意义)同时,h截止=WO(Ek是光电子的初动能;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物理知识点总结10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这个要注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注意描述惯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原来的运动状态
(2)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改变之后的运动状态``
3、合力
合力,顾名思义就是合成的力。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两个力合成后的合力就相当于一个作用力对该作用点的作用力一样。
合力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总和(矢量:有方向的量)。
合力=0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方向不能变,)
合力不为0时就是说物体不受平衡力它就要变速运动(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分力就是组成合力的力。
重点: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完全相同,他的合力为F1+F2。
难点:力的方向。
4、力的平衡
平衡力就是两力的合力为0。
(1)平衡力是作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矢量和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说得简单一些,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初中只考察一对平衡力的情形。
(2)一对平衡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
如果物体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
(3)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共点力。
第七章
1、质量~质量的定义你要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质量的单位:kg,测质量的工具:天平(注意天平的使用,这个很重要,先干嘛后干嘛,由于板块有限,麻烦你自己看书吧````)
2、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符号ρ。单位为千克/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密度的物理意义。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阿基米德原理: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侵入深度有关
4、物体的沉与浮
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自己注意一下~
第八章(版面有限,不好意思)
压强的定义~自己总结咯~这个很简单
压强的计算:p=F/S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
液体的压强要注意连通器的应用,以及他的基本定义~公式~
大气压强要注意他的计算方法~一个大气压有标准的数字,看下书就知道了~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注意流速快,压强小。
物理知识点总结1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物体只受重力,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
可推广为物体做类平抛运动的条件:物体受到的恒力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垂直。
(3)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且合外力方向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即在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内)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物理知识点总结12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是G=mg,g称为重力加速度或自由落体加速度,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低和纬度有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南北极或赤道上指向地心。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2、万有引力
存在于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万有引力F与两个物体的质量m1 、m2和它们之间距离r的关系是,G称为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其大小通常取。 万有引力的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3、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的弹力F与其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是F=kx,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与弹簧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弹簧都有弹性限度,超过弹性限度后,前述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不再成立。
4、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两个物体刚刚开始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两个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N之间的关系是f=uFN,u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6、静电力
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力。静电力F与两个点电荷q1、q2和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是,k称为静电力常量,其大小为。两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两个点电荷带异种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静电力也称库仑力。
7、电场力
试探电荷(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到的力。电场力F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之间的关系是F=Eq,E称为电场强度,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其单位为N/C。
8、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当直导线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安培力F与导线中电流强度I,导线的长度L,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BIL。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
9、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力。当粒子运动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与粒子的电荷量q,粒子运动的速度v,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F=qvB。安培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是大量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10、分子力
存在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力比较复杂,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为0,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r
11、核力
存在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一种力。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之内。
总结
重力的本质是万有引力,是物体和地球之间万有引力的具体化,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弹力、摩擦力、静电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的本质是电磁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还有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与放射现象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构筑了力的体系。
物理知识点总结13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重力基础概念
即:重力定义、图示、符号、计算公式、重心等(详见课本P5153)。
二、重点摘要
1、重力属于性质力中的场力,即物体并不互相接触,跟距离有关系。
2、重力方向:指向地心(竖直向下)。
3、g重力加速度g单位:m/sm/s加速度。
4、g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例:在南北极,g=10N/kg在赤道,g=9.8N/kg。
第二节弹力
一、弹力基础概念
1、弹力定义:当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变回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弹塑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的大小:由外力决定。
4、弹力的方向:点、面、曲面。
5、弹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
注意:有弹力一定有接触面,有接触面不一定有弹力。
6、更多基础概念(详见课本P5456)。
二、重点摘要
1、胡克定律:
F=k△x(F弹力;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注意:胡克定律只能应用在常值物体。
2、弹力的受力分析:
弹力与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与接触点垂直;弹力与曲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3、特殊物体上的弹力:特殊物体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关系能否发生突变轻绳相当于沿轻绳方力的大小处处相否向的拉力。等弹性绳相当于沿弹性绳力的大小处处相否方向的拉力。等弹簧沿弹簧轴方向的力的大小处处相否压力或拉力。等。杆任意方向。力的大小处处相能等。注:
1、突变指力的大小发成突然改变。
2、在做受力分析时,杆上的力在任意方向上,所以不可先画出来。
第三节摩擦力
一、摩擦力基础概念
1、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属于动摩擦力;滚动摩擦本质是既属于静摩擦力又属于动摩擦力。
3、动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弹力,有正压力(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符号Fn)。
4、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有关,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5、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有关,表面越粗糙,μ越大。(用Fn表示)公式即:f动=μFn。(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
6、静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正压力,有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
7、在作受力分析时,不要先把静摩擦力画出来,应先通过计算,若再没有计算静摩擦力前,各个力已经平衡,则无摩擦力,若反之,则有摩擦力。8
、其他(详见课本P5760)。
二、重点摘要
1、判断摩擦力的`做题步骤:
①找到有弹力的接触面,看一看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②再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③最后判断,方向是否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最大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刚能被推动时,此时静摩擦力最大,称为静最大摩擦力。
此时,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关系是:f最大≥f动,一般最大静摩擦力是动摩擦力的1.2倍。
3、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是动力;反之,则是阻力。第四节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基础概念
1、合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力定义: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3、力的合成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4、其他(详见课本P6163)。
二、重点摘要
1、力的合成应用条件:
①一个物体只受到三个方向上的力,且这三个方向的力中,有2个方向的力互相垂直。
②这3个力中必须有一个不变力(如重力)。
③必然有一个变化角。
④力的合力用于求出某一个力的变化情况,并不能求得数值。
2、力的合成原则:
①平行四边形原则:让力作成平行四边形,合力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②三角形原则:将两个分力平移,首尾相接,从出点到末点的连线就是合力,并且表示它的大小和方向。
3、力的合成公式:
物理知识点总结14
常识物理: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那么接下来老师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流和电路,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记忆了。
电流和电路
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
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
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①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②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
上面整理的是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流和电路,希望同学们用心记忆了。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物理讯息尽在。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物理知识点总结15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2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
成正比,表达式为. Q=I2Rt
25.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
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27.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 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0.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3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 是南极(S极)
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3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
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3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40.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41.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4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线圈的匝数
43.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改变.
44.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45.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46.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4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48.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9.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50.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 学 特 点 与 原 理 公 式
第六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物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06-09
物理知识点总结04-25
物理知识点总结05-28
物理知识点的总结07-19
物理知识点总结03-26
物理知识点总结11-19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06-08
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05-18
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01-09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