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不大推广,其对护理学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由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学专业必须通过的考试,因而导致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以考试的内容和重点为教学内容编制的标准,由过去传统的“五大类”模式(即护理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和儿科护理)调整为当前的“21章”模式(即基础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妊娠护理、分娩护理、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等),其护理学知识也由原来的分章节单独知识技能转变为整体性知识技能,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具有实用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1.2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存在临床实践操作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实践题在考试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且更加偏重于对学生临床实践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因此,这就要求护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要及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之更加适应执业考试的要求,从而更好的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2加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机制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执业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其日常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以执业考试为导向进行积极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使两者更加的统一、协调。具体改革措施包括:
2.1以执业考试要求为导向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必须要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目的和内容为指导,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采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并采用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2.2以执业考试大纲为导向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及时了解考试大纲的最新动态和变化,根据考试的内容、题型分析和研究所要考核的护理知识重点,以此为标准进行课题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对从前的一些实用性不强、考试不涉及的护理知识进行剔除,对落后、错误的一些护理观点、理论、方法等进行更新,对考试常见护理知识进行强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符合和贴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时,教师还要综合研究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真题内容,分析考试的出题规律、评分标准、答题方法以及得分技巧等,从而是备课更加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数。
2.3以执业考试标准为导向,积极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强化
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要针对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偏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增强和提高对学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培训,并通过实景模拟、实习锻炼等方式,充分强化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掌握和驾驭,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和应试能力。
2.4强化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
由于妇产科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越来越偏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而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讲解。鉴于此,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从各对口医院妇产科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在职医生或护理人员作为专职教师,不断壮大护理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将护理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进而确保学生更加顺利的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大纲内容上的不断改变,妇产科护理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时,也应该以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标准对教学观念、方式、方法以及考核准备等进行改革、调整和优化,重点突出护理学教学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从而使日常教学更加的符合考试要求,进而有效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理学教学的影响】相关文章: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06-11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习题03-26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流程03-19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精选要点03-19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资料04-08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02-21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试题练习05-12
美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介绍03-19
2017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精选要点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