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的暑期十大安全提醒

时间:2022-08-05 12:23:55 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必看的暑期十大安全提醒

  孩子们快乐的暑期生活已经开始了,儿童暑假的安全问题也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必看的暑期十大安全提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必看的暑期十大安全提醒

  1、动物咬伤:

  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夏天应看护好孩子远离猫狗。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就医打疫苗。

  2、浴缸:

  约2.5厘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所以孩子在浴缸洗澡时,父母必须始终在孩子身边,因为接个电话的时间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3、交通安全:

  永远站在黄线后等车,教孩子认识轨道交通上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在等待时不要让孩子玩会滚动的玩具。

  4、滞留车内: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窒息。高温、缺氧等情况都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5、误食:

  将药品存放在孩子取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误服了药品,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家长如果不知道孩子吃的是药物还是毒物,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

  6、拐卖诱骗:

  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多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且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应多关注此类新闻和公安部门总结的预防帖子。

  7、烫伤:

  家长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粥等放置在安全位置。一旦发生烫伤要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及时送往医院做专业处理。

  8、触电:

  在插座上安装防电盖,一旦触电,立即关闭电开关;如果离开关较远,先用干木棍把孩子与电源分开,再将孩子移到通风处,解松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9、溺水:

  家长应教育孩子远离野外水塘、水库等,更不要单独下水。即便是去正规场所游泳,最好也要有成人陪同。

  10、坠楼:

  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最好在阳台门口加围栏,使孩子无法通过,不要在阳台放置垫脚的东西,以防万一。

  扩展资料:其他安全提醒

  交通安全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他们的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孩子们在骑车时被挂车辆撞伤的事情时而发生。每年假期,都会发生一些学生被撞伤、刮伤的交通事故,虽然一些事故属于意外,并不是孩子的过错,但如果家长们能在平时注重一下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这些意外和悲剧完全有可能避免。

  在假期里,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中小学生在街上骑飞车,有时还带人互相追逐,在自行车道甚至机动车道上钻来钻去,而且车速很快,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非常容易发生危险。还有些孩子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见到车流缝隙就跑着横穿马路,有时发现跑不过去,再突然掉头跑回来,这样的做法都非常危险。

  家长们应该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如果横过大型路口走到人行横道中间时,遇到人行横道的指示灯变成了红灯,千万不要和两侧来往的机动车抢行,也不要急着后退,而是要站在斑马线内的黄色三角形框内,这是行人二次过街的“安全岛”,等绿灯亮了后再过街;骑车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要互相追逐,在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强制隔离的马路上骑自行车,注意不要任意越过白色的标线,如果遇到前方有障碍,需要借机动车道时,要先注意观察后方有没有机动车行驶过来,然后再借道行驶。此外,孩子们还应注意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不要雨天打伞骑自行车。如果是乘坐公交车,一定要在车停稳之后,再上车、下车,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抢上抢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家电安全

  (一)微波炉

  假期里,很多孩子的午饭都是独自在家解决,家长们则通常在早上把饭菜准备好,告诉孩子到中午用微波炉加热。但家长可能不知道,如果使用不当,微波炉也可能造成意外,如烫伤、崩伤等。首先,微波炉不能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其次微波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容易烧焦食物,甚至引发危险。另外,因为微波会产生辐射,所以家长应告诉孩子,微波炉启动后,不要贴近炉体观察炉内的食物,并尽量与炉体保持一定距离。

  (二)热水器

  不论是煤气热水器还是电热水器,操作过程中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独自使用热水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往,鞍山曾发生过多起学生独自在家洗澡造成触电或煤气中毒的事故,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使用热水器,也不要随便动热水器的开关,避免危险发生。

  饮食安全

  (一)饮食卫生

  夏季天气热,湿度大,而孩子抵抗力又相对较低,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经了解,现阶段,已经进入了肠道疾病高发期,肠道门诊内的小患者时有出现,因此,家长们应尤其注意孩子暑期的饮食卫生。

  在暑假中,许多家长都会事先为孩子做好午饭,中午孩子自己热一下就行了。不过,留饭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家长给孩子留的午饭最好是当天早上做的,并放入冰箱保存,最好不要留凉拌菜。过凉的水和食物都应该让孩子在常温下放5-10分钟再吃,尤其是在感觉特别热的时候,不能马上吃太凉的东西。冰果一次只能吃1-2个,大盒的冰淇淋不要一口气吃完。此外,要叮嘱孩子,吃水果之前要洗净,必要时可以在冷水中泡半个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吃。

  此外,暑假期间,一系列的同学聚会和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诱惑着我们,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暑假期间应加强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生活规律,放松心态,做好预防工作,增强抵抗力,少熬夜,多吃清淡健康食品。对美味佳肴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过饱。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同时,更要注意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摊上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和场胃的疾病发生。

  (二)药物安全

  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孩子由于好奇心强,趁家长不在家想方设法取出来玩弄品尝,吃错药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所闻。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药不能乱吃,吃错药物会中毒,然后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常用药品,让他们了解药品的名称、用途以及误吃的危险性,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那些毒性很大的药物,要特别保管。

  意外伤害

  (一)烧伤烫伤

  暑假里,孩子穿衣单薄,肌肤裸露较多,容易造成磕碰伤和烧烫伤。据了解,夏季里,外伤和烧烫伤的小患者都比其他季节要多。万一孩子放暑假时一个人在家被烫着了应该怎么办?下面给您介绍了一些处理烧烫伤的小常识。

  由热油、热水等造成的小面积烫伤如未造成皮肤裂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减轻疼痛,又可降低损伤程度。在烫伤两小时内,最好不要将油性外用药涂在伤口上,以免阻止热量散发。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表皮起泡,千万不要将泡弄破,以免造成伤口恶化或感染。刘主任还指出,人们烫伤后,习惯将牙膏、大酱或酱油抹在伤处,岂不知这样不但不会减轻症状,而且阻止了热量散发,会使症状加重。一旦烧烫伤引起皮肤破裂或伤到眼睛,孩子应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到烧伤专科就医。

  家长平时还应教育孩子,万一遇到轻微外伤,造成少量流血的,应该首先用流水冲洗伤口,再使用一些外用消炎药,如果外伤严重,流血较多,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家庭烧烫伤小贴士:

  1、家中暖壶等高温容器放在高处或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在厨房做饭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突然闯入

  3、做饭时,将热壶把手尽量朝向炉灶后壁,使孩子不易碰到

  4、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5、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6、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时,再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

  7、盛有热食物的热容器,如电饭煲等,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8、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检查暴露在外的电线是否有破损或有明显暴露

  9、用微波炉加热的婴儿食品或奶类,取出后要摇匀并冷却片刻

  10、教育孩子不要碰浴缸的水龙头,洗澡时,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源

  居室安全

  (一)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即便不出门,孩子独自在家,也是一件让家长不太放心的事。据了解,以前每个假期都会有歹徒诱骗独自在家的儿童开门,然后入室抢劫的案件。本站提示: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戒备不足,警惕性差、容易哄骗的特点,骗取孩子信任后实施犯罪。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加强防范危险的教育,告诉孩子,独自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应拨打110报警。

  据了解,不法之徒通常会用以下方式诱骗独自在家的孩子开门,如:“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给你买好吃的了,让我给你带回来”;“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出事故了,让我来接你”;“我是你的亲属,从某地赶来看你”;“我是看煤气表(水表)的”等。

  作为家长,应告诉孩子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是一个人在家的实情,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来暗示、吓退陌生人。即便真的是孩子认识的同事、邻居或是远房亲属,也应告诉孩子提高警惕,开门前最好先打电话大声通知家长,并尽量让门外人听到。

  (二)严防不速之客

  每到暑假,很多双职工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这时一定要教会孩子防范不速之客。每年全国发生的绑架案中,70%都是撕票的。

  要教会孩子父母离开家后就锁好防盗门,将能够进人的窗子也关好,防止坏人破门而入或从窗子潜入室内;有人来访,可以隔着门窗与他对话,千万不能开门;对自称是修煤气管道、修水表、修电表、修电话的来人,要先给爸爸妈妈或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打个电话,问清情况后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发现窃贼已经进屋,千万不要惊慌,尽快躲藏起来或伺机逃走,不提倡与坏人搏斗。

  另外,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如果是在独自外出时遇见不认识的人前来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如遇问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

  警惕“三电”综合征

  暑假期间,不少学生把时间都耗在玩电脑、看电视、玩电游上,专家提醒,这样极易患上“三电”综合征,不但损害视力,而且易产生心理疾病。

  所谓“三电”综合征也可称为视疲劳综合征,它是由于长时间接触电脑、电视机和游戏机引起的。这种病症主要包括干眼症、角膜损伤、结膜炎、眼压升高、青光眼和近视,其症状表现为眼疲劳、眼皮沉重、眼干涩、异物感、畏光流泪、眼酸胀疼痛、视线模糊等。

  近段时间,因患“三电”综合征前往医院就诊的学生比平时有所增多。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学生们,终于在暑假得到一个放松和休息的机会。但由于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生活也没有妥善的安排,而孩子们又缺乏自制能力,因此,他们不是成天玩电脑和电子游戏,就是守着电视机,时间一久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三电”综合征。

  心理咨询医生认为,最严重的荧屏综合征是心理障碍,经常接触“少儿不宜”的暴力恐怖片、、网络游戏等会产生情绪障碍和攻击行为,模仿武打动作,甚至模仿自杀。同时,孩子长期被动地接受荧屏传出的信息,想像力变得贫乏、性情孤僻、失去创造力,由此也妨碍孩子与父母在语言、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影响口头表达能力。患上这一综合征,一旦不能上网、玩游戏,就会情绪激动,产生心理强迫现象。

  珍爱生命

  教会孩子珍惜生命

  许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忍心让他们知道死亡的可怕,这是不对的,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死亡的概念,并教育他们懂得珍惜生命。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对家中的一些金属用具如剪刀、小刀、锯子、缝衣针等发生兴趣,家长应教会孩子某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告知他们危害在哪里,哪些工具是不允许小孩使用的;某些动画片中人打不死摔不死的场景也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淡化对死亡的恐怖感,家长要适时地告诉孩子这是虚构的,不可以模仿。

  而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有时候会因为心理问题而轻生,就曾有学生因为怕爸爸负担不起学费而自杀。家长要教育孩子珍视生命,一旦有困难或情绪不好,可以拨打心理热线,也可以找家长、老师和同学聊聊,打开心结。学生也可以给学校的心理老师打电话。

  安全自救

  (一)溺水现场急救:溺水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应争分夺秒。

  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3、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夏季多雨水,下雨时不要去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空旷野外、大树底下、高压电线和变压器旁、沟底或河边避雨,可以在山洞暂时躲避;也不要去河道游泳。

  (二)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三)交通伤现场急救: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

  5、尽快转送医院。

  (四)火灾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安全小帖士:

  家长有必要在家中明显位置将各类求助电话粘贴明示:

  如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14(查询电话),并且将各类求助、报警电话的作用详细说明;让孩子背熟家长、亲戚、属地居委会的电话、地址,一旦遇到困难,就可以快速求助。

  逃生有术好脱险。

  倘若在暑期遭遇火灾,千万不可慌乱紧张,要做到及早报警求援,讲清火灾发生的具体方位、燃烧物质以及现场危险性,并积极处置火情,尽力控制发展;面对浓烟烈焰,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逃生时不可贪恋财物或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设施往室外逃生;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时,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贴近地面等方式撤离;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也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暑期到,放假了,笔者希望各类学生群体能将这首网络流传的《消防安全儿歌》熟记心间,一旦遭遇险情,定会受益匪浅:

  同学们,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

  电风扇,莫瞎开,手湿不要去动电;

  不玩火,不动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关键时,一一九,发生火灾不乱走;

  心不慌,意不乱,镇定冷静快疏散;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

  逃生术,要记清,孩子家长都放心。

  1、常念家庭防火经。

  进入暑期,部分留守乡村或进城与父母团聚的学生相对缺少安全监管,如何做好学生假期家庭防火十分重要。家长除了注重加强对暑假在家的中、小学生日常防火安全教育外,尽量不要将小孩子独自留在家中,以防孩子玩火引发火灾。同时,还要防止孩子私自使用明火照明、玩火和吸烟。要经常提醒并教育孩子熟记家庭火灾逃生线路,掌握用火、用气、用电的安全注意事项及相关应对措施。

  2、外出旅游多留心。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假期带孩子外出游玩的家庭不在少数,做好消防安全必不可少。要切记出行往返坚决不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下榻宾馆旅社或者到商(市)场居住消费先看清“安全疏散示意图”,找准陌生环境的“出路”;进入旅游景区不携带和乱扔火种,杜绝林地生火、玩火等危险行为。

  3、娱乐不松安全弦。

  暑期高温燥热,电影院、网吧、游泳馆等公共场所多会成为学生娱乐消暑的好去处,进入上述场所后,要事先留意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通道方位和设置路线,并仔细查看其是否畅通,灭火器具配备是否齐全,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逃生。

  随着暑假的来临,家长们的心里却多了好几样操心事儿——自己白天上班,孩子独自在家,跑出去玩儿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跌伤、磕伤怎么办?即便孩子呆在家里,又担心孩子会不会玩火?能不能触电?遇到陌生人敲门孩子会不会应付……总之,到了假期,孩子们的安全就成了家长最挂心的事儿。

【家长必看的暑期十大安全提醒】相关文章:

暑期安全提醒标语(通用170句)07-18

提醒家长防台风安全通知范文(通用6篇)12-27

寒假安全提醒家长的一封信(通用26篇)12-23

寒假安全提醒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16篇)12-23

暑期的家长评语01-29

暑期安全家长会记录(精选5篇)08-22

孩子做事不认真怎么办?家长必看!09-04

暑假安全每日提醒标语(精选320条)08-03

防溺水的安全提醒标语(精选120句)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