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九个小方法

时间:2022-10-26 15:13:56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孩子的九个小方法

  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教育孩子的九个小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教育孩子的九个小方法

  1、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3、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四、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处在这个激烈竞争时代的人,若没有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及各种能力,就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家长应教育子女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应积极参加其它各项活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应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我们家长一定会努力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父母仅告诉孩子上学很重要是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说明学习并不因长级或是得一文凭而终止。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不必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孩子们看到你在读书。你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或展览会,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会让孩子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愿望。

  曾获得过美国教育部颁发的“爱因斯坦式青年”称号的梅布得老师极力主张父母必须参与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做会向他们表明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很关心。

  你不必具有一项特长或是用许多业余时间帮孩子们做什么。多数老师欢迎家长陪伴孩子们郊游,与其他家长通通电话以及打印孩子的学期特别报告等。经常向老师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5、开诚布公地交流

  找出时间与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询问、观察孩子正在学习什么,得到这些的确实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得知孩子在课上学习了些什么内容,并且留了什么作业。

  6、帮助孩子做到有条理

  帮孩子建立学习计划,并把所有的作业都标在日历上,这样,孩子就会提前做好。

  最重要事就是父母要花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研究表明,全家在一起用餐很重要。一般来说那些全家一起用餐的孩子的识字能力较强。用餐时的谈话越生动明了越有助于孩子对词汇的学习,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就强。

  7、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

  家长需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许多时候家长只看重分数。如果孩子是个全优生却不能告诉你他为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都做了些什么,那么这时父母还要对他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

  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给他们一些启示,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与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问他:“你认为在哪儿能找到答案呢?在字典上还是在因特网?”

  考试成绩差是该同孩子谈一谈的信号。是什么原因使他落后了?他需要辅导吗?还是因为他没有做作业才使成绩不发好的?这些父母都要清楚地了解到。

  8、对孩子持有较高的期望

  一种鼓励孩子为他的未来着想的方法是设立家庭目标。家长写一份自己家本年度应取得哪些成就的任务书,其中包括孩子应取得怎样的进步。老师也有自己的任务,不要让任何学生落后,尽力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取得好成绩,帮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对孩子持有较高期望并让他们知道这一点,能鼓励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不断进取。

  1、让孩子喜欢受教育。作为一个家长,你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喜欢教育本身,让他们认为受教育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所以,我希望孩子们每天上午是带着笑容去学校,下午又带着笑容回来。”要让孩子们喜欢受教育,要做到这点真不容易。家长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每天早餐的时间是一定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下午放学后,和孩子们一起喝下午茶,听他们讲一些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可以说只要孩子想和家长在一起,家长就会和他们在一起。所以家长安排工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因为那正好是孩子们上学的时间。”

  2、性教育和上网。对于国内大多数家长来说,在子女教育方面可能会感到有两个困惑的难题:一个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另一个是对孩子上网如何控制。“性教育很容易,就是全家包括孩子一起观看介绍人体知识的录像,和孩子一起学习人体知识,就这样,很简单。关于上网的问题也很容易处理,把孩子们的电脑和家长的电脑连在了一起,所以孩子的电脑是受家长电脑的监督的,他们上网的内容让家长都很清楚。”

  3、和孩子没有什么代沟,除了在玩电脑游戏的选择上有分别之外,并不存在代沟的问题。。

  4、有关分数、爱好和期望。对于孩子们的考试分数,家长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这也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有必要的话和学校联系,找出分数不理想的原因。”对于孩子们爱好的培养,要基本上是不干涉他们的。既然是爱好,只要没什么坏处,只要他们喜欢就行了。孩子们自己对未来是什么期望,但是不管他们将来做什么,对于现在来说,教育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和礼貌是很重要的。”

  9、每一个家长要做的

  鼓励孩子们,去听他们说话,从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并把时间留给孩子。最后,作为一名家长要时刻保证孩子在正确的轨道上走!”

  扩展

  从小教育孩子方法

  一、从小教育孩子方法

  1.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我要喝牛奶。”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去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2.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孩子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千万不要假装知道。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5.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报纸拿给妈妈,好吗?”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在家中陈列孩子的作品

  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7.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8.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9.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10.让孩子偶尔当当家

  带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少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让孩子选择自己的衣服

  给孩子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12.和孩子平等相处和交流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13.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14.鼓励孩子表演特长

  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15.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

  让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他的自信心。

  16.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并提醒他执行

  比如帮孩子制订练琴计划,制订计划时和他协商时间。执行时提醒他“宝宝,我们现在该练琴了,对吧?”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满自信。

  17.不要制止他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不要武断制止他。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你制止他的兴趣,也就挫伤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帮助孩子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

  帮助孩子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让他成为有个性的人。孩子是急性子,就锻炼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锻炼他的条理性。强迫他改变秉性会让你对他失去信心,更让他失去自信。

  19.教他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

  比如告诉他虽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

  20.尽量让孩子在生活中脱离依赖

  上幼儿园要准时,争取让闹钟叫醒他而不是妈妈一遍遍呼唤。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充满自信。

  21.让孩子从小见多识广

  带孩子旅游时多给他讲述所遇到的动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种知识。见多识广才能自信倍增。

  22.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帮他分析

  孩子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下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3.玩游戏时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在拼七巧板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24.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表扬

  和孩子相处时,经常寻找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宝宝知道自己小便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宝宝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

  25.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承诺

  本来并不想带他去麦当劳,却随口答应他去,承诺了却不去实现。你的失信让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对你的信任。

  26.支持孩子的梦想

  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梦想做的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会更有自信。

  27.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的过错

  辱骂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8.父母努力做受人尊敬的人

  父母在社会中受人尊重,能大大增长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应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努力做个受人尊敬的人。

  二、父母要了解哪方法来帮助没耐心的娃?

  1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都知道孩子模仿性很强,父母和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平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做事虎头蛇尾没有耐心,孩子也会“学习”,所以我们父母还是要认真有耐心的做好事情,言传身教对孩子很重要。

  比如,到了晚上的时间不太适合和孩子玩剧烈运动,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果孩子在身边一会躺着玩、一会又坐起来玩,但是他能看见父母耐心阅读书也会受到感染,可以借机会和和孩子讲一下说好的事情要耐心做完,同时还可以培养阅读习惯以及孩子的耐心。

  2帮助孩子学会等待

  孩子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做些好玩的事就总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实现,比如,看喜欢的动画片,玩想玩的玩具、去外面的游乐场……有时候不光是要尽快实现,还没什么长性,一集动画片没看完就想要看下一集,一副看图添色的画没做完就像要画下一副,这些也体现了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平时我们父母陪孩子一起互动和玩玩具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学会等待,引导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耐心完成。

  3家里准备一些益智玩具

  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互动,现在很多智力玩具也很有特点,当然了我们不一定选择那些昂贵的,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类、拼图类的就可以,这些很常见但是作用可不小呢,完全可以利用玩具来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耐心。

  比如,积木类的玩具,都是一个个不同形状,需要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拼图类游戏更是需要学会观察和细心,这些和孩子一起游戏互动的时候就是锻炼了孩子的耐心,有时间不妨陪孩子来做一些益智玩具的互动。

  4让孩子尝到“甜头”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不管做什么能够促使坚持下去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成就感。

  比如,一个孩子学习下棋但总是处于输的状态,那么他内心的积极性可能就不会高,自信心也会受打击,如果体验到赢,那内心的感受就大不同。同样,父母需要找出孩子有兴趣且发引导孩子发挥了耐心品质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好的效果,尝到“甜头”也会明白耐心发重要性。

【教育孩子的九个小方法】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的方法12-01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08-21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08-22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08-22

教育顽皮孩子的方法08-19

教育叛逆孩子的方法08-20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08-22

孩子的教育方法随笔01-30

孩子的教育方法随笔12-17

教育孩子的方法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