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文章

时间:2024-11-16 18:01:20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文章实用【13篇】

  家庭教育文章 篇1

  最近在和家长课后沟通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对我说去参加一些有名的育儿讲座和培训班,有些爸爸妈妈们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的家长等待区还进行了相互交流,甚至有些还约定要在某个时间一起去参加某场讲座。可这些看似热烈兴奋的学习热情与实际的应用效果却相差甚远。

家庭教育文章实用【13篇】

  在这周和思思妈妈沟通的时候,我们也谈到了相关的问题,“我本来觉得通过听育儿讲座,很多育儿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回到家思思出现类似问题行为时,我也按照讲座的方法做了,仍然无法解决。我现在特别困惑应该如何去教育我的孩子?”思思妈妈的疑惑,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遇到过或者是现在正在面临的苦恼。那么在家庭教育中,你如何避免看热闹呢?

  一、家庭教育中你在看热闹么——家庭教育要对症下药

  我们经常说成功没有捷径,实际上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没有捷径。家庭教育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采用最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来进行引导。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某种科学教育方式的前提是,当孩子出现某种问题时,这种解决方法对孩子是否真正有效。这就好像我们在沙漠中遇到了一位渴得要命的人,我们给了他最美味的食物,最好的防晒设备,最强壮的骆驼,但是却没有给他最需要的水!家庭教育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成长。

  二、家庭教育中你在看热闹么——心动不如行动

  我们都知道,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才会发现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如何恰当的去应用这些知识,才有可能真正了解这些知识。

  很多爸爸妈妈在参加完一些相关的教育培训和讲座之后,对这些教育方法极为认同,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真正的行动。例如: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先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在引导孩子时,避免用自己的消极情绪来教育孩子。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认可的理念,但是有多少爸爸妈妈没有压得住自己的火气,对孩子大吼甚至给孩子来一顿竹板炒肉。在家庭教育中心动不如行动,不管你自己多么认可的教育理念,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最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是直接参与者,尤其是爸爸妈妈们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父母要引导孩子朝着健康方向的成长,拒绝做家庭教育的旁观者,积极对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文章 篇2

  谈起家庭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教育方式方法把子女培养好。教育方式方法就像是过河的船或桥,是完成家庭教育任务、实现家庭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实,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方式方法,决定着教育方向,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是一代接一代延续下来的。现代家庭教育不可能不受到传统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一贯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所以,要批判地继承家庭教育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家庭教育服务。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的生存、生活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应重新审视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需要树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哪些呢?

  正确的评价标准。评价子女的标准是一个指挥棒,指引着子女的发展方向。方向正确,才有可能成才。长期以来,家长们评价子女的首要标准是“听话”,这其实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产物。今天,劳动场所早就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社会生活首先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意识和能力。若再沿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就会束缚子女的思想和行为,以致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应把独立意识和能力作为评价子女的重要标准。

  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子女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传统家庭里,家长往往是一家之主,地位特殊,权力极大,对子女有支配权,甚至能决定子女的前途命运。在这种关系下,子女很容易形成俯首帖耳、唯唯诺诺的个性,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需要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性格。这就要求父母树立以子女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子女的合法地位和权益,注重运用民主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

  丰富的实践教育。家长教育子女,天经地义;子女接受家长教育,理所当然。但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灌输式的。家长说什么,子女就听什么;家长让做什么,子女就做什么,子女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这种教育模式,束缚、禁锢人的头脑,很容易扼杀子女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子女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家长应解放思想,让子女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主动接受教育。要变被动接受家长的“言教”为主动接受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增长才干,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寓教育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素质起着“型塑”的作用。培养现代素质,需建立现代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模式。应立足家庭,面向社会,主动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让子女充分接触社会生活,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生活为教材,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应让子女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问题,向社会生活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经验,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性。

  家庭教育文章 篇3

  前段时间李天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常人看来,李天一是天之骄子:4岁学习钢琴,曾得到主持人“根红苗正”的高度赞赏,5岁成最小的申奥大使,8岁开始学习书法,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少儿冰球比赛,荣光闪闪。但为什么出现了今天如此骇人听闻的事件?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孩子就好比是父母手中的一块宝玉,许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看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是“锄头”。

  相信李天一的父母并不怀疑自己是一位雕玉高手,深知“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们却不知他们用的正是“锄头”,一次次为孩子的错误埋单,却不懂得如何在道德行为上进行引导,不懂得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接触了不少所谓的“问题学生”,其中有个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说话表达不清楚,智力水平相当于2岁的小朋友,但他也经常偷偷拿走同学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一种特殊情况使得他在班里更加地不受欢迎,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和嘲笑。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帮助这位学生,我从他姑姑那里了解到,原来父母早在他2岁的时候就离异了,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喜欢打麻将,就放任他自己玩,甚至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捡地上的烟头点燃了抽。后来姑姑看着可怜,心疼他,就把他送进了武术学校进行封闭式的学习,不想学校的教练与同学也对他拳脚相向。我想这个学生的情况是这个社会的个例,却又不是个例。这就是典型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在孩子幼小时,每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能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20xx年10月上天给我带来了一份天使般的礼物,我的宝贝女儿诞生了。初为人母的我初尝了养育的艰辛,但也让我在女儿一天天成长的步履中享受了她带给我的惊喜和幸福。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女儿以前有个坏习惯,一生气就扔东西。有一次,她因为没有满足她的要求而大发脾气,把她心爱的玩具狗扔在地上,这时的我不是急着批评或安慰她,而是假装很心疼地说:“哎呀,狗狗被摔得好疼啊,有可能流血了呢!”此时的她马上忘记了自己在生气,急忙抱起小狗,也很心疼地抚摸。从那以后,她生气摔东西的现象少了。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想这也是女儿道德人格形成路上的一砖一瓦吧!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叛逆,不上进,说孩子自己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这就是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很大的问题:父母可以为了孩子付出生命,付出金钱,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那些把干事业和养孩子对立起来的人,那些根本不在乎和孩子相处时间以及相处质量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喜怒哀乐,成长中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在孩子那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她的话虽然比较尖锐,但也一针见血地道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角色扮演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玉,让我们用一把精美的刻刀一起雕塑孩子美好的未来吧!

  家庭教育文章 篇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希望家长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误区。

  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当幼儿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废时,就应及时地给予督促、鼓励,使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戏中让幼儿担任某些他们不喜欢的角色,以使他们的行为服从集体要求等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三、走出氛围不良的家庭教育误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形象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

  四、走出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

  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的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完全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例如:让孩子在洗澡的时候很听话,晚上给他多讲个故事是比较合适的奖励。而如果你答应改天给孩子买个新玩具,那就会走入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另外,物资刺激实际上意味着对幼儿能力的怀疑,所以经常接受物质刺激的幼儿,在依赖于物质刺激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幼儿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五、走出迫切“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学问,更优的待遇,更好的声望。因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爱动、自我约束力差的天性,家长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而盲目地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家庭教育文章 篇5

  家庭教育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体系下的关键性补充点,现目前已经取得了极为良好的实践效果。幼儿所呈现出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指的是家长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家庭本身作为儿童第一个接触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关方案。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过早的送入幼儿园,将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在幼儿园的教育上,进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学前儿童所能够接受的初始性教育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使儿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出生之后,所面对的第一个世界就是家庭,也是家庭为儿童这张白纸添上了第一道色彩,这其中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基础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及重要性

  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生于家庭之中,与幼儿园的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对于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早期性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成为儿童生命的摇篮。在家长的指引下孩子在第一声啼哭后,由父母引导着进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了人生的教育,所以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具有早起性的特点。

  2.广泛性

  幼儿园时期的家庭教育,其本质上来说是帮助孩子完全融入到整个家庭生活当中。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其不仅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知识,还包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的文明习惯、伦理规范、生产技能、自然知识、社会知识。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工作存在于每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社会全员都能够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对于当前人类社会来说,一个孩子出现在一个家庭中,那么家庭教育也就涌现出来,这使得家庭教育越来越广泛。

  3.权威性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为了使得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作为家长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正是这种亲情,使得孩子对于父母,家庭产生了依赖之情,进而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权威的体系。在年幼的儿童严重,父母是权威的化身,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权力和威力的。子女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母,而且父母也是孩子们在早起摹仿的榜样,所以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其本身愿意得到家长的表扬和管教,这直接促使家长本身的教育工作更好的号召力及感染力。

  4.差异性

  由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背景不同,不同的家庭都有着自己不用的教育模式及方法,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身上出现的性格上的巨大差异。由于家庭的成员构成不同,所带来的家庭传统、家风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

  5.感染性

  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亲缘及血缘关系,使得孩子对于父母的“喜”“怒”“哀“乐”都能够心领神会。在处理一些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进行学习和模仿,逐渐成其以后处理问题的方式。

  二、完善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关对策

  1.父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存在早起性及连续性,孩子在家庭中度过其生命中模仿欲最强的两个时期,而这个两个时期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生活在乐观、向上并有着良好的兴趣习惯的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在其个性心理的建立形成中就会倾向于乐观向上;如果是父母每日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肆吵闹,耽于大牌娱乐,则会对孩子兴趣与人格的形成有消极的影响。由此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园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提升家长自身素质

  父母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及权威性使得孩子将父母作为其摹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及道德水准,孩子都会加以摹仿,由于幼儿园中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关于价值标准以及道德标准还尚未成型,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孩子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决定什么应该摹仿,什么应该摒弃 孩子无知的在学样,父母作为孩子学习的一面镜子,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宽阔的胸怀,正直的品格,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上的模范。

  3.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目前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及特长,没有根据自身孩子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合理的培养目标,盲目的追随自己的意愿,最终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应该建立一个对孩子的合理期望,进而制定出合理的、适宜自己孩子特点、、兴趣需求、发展水平的培养目标,促进孩子进一步发展。此外,最为家长应该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父母对于子女应该采取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教育方法。充分理解子女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地信息,并且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尊重自己孩子的想法,使得孩子有勇气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及想法。

  综上所述,幼儿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及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成为传统教育体系下所无法替代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积极配合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工作,完善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使得儿童能够在更好的家庭环境之下保持茁壮的成长。

  家庭教育文章 篇6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

  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对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住小学关键期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

  “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认识的大学生、高中生中均出现过要父母给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取“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儿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

  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

  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

  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者,不染恶习。

  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

  贪婪痴慢,人心堕落要因。一切时,一切事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一切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要做到爱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将来踏进社会,不为自己,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

  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

  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家庭教育文章 篇7

  对于幼儿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品德的培养。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充满期望的,希望他(她)的学习成绩出色,高人一等,因此个别的父母会不顾幼儿的感受刻意地去培养他(她)。这样反而可能会限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睿智的父母会根据自己幼儿的特点,从品质的培养入手正确加以引导,会让年幼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快乐,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处在中班的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我们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过于苛求,担心过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动。更多地应着眼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二、做好幼儿的榜样。

  思想家休谟告诉我们: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可见习惯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情感受外界的影响大,而家长与幼儿有着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彼此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因此每位家长都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榜样,从而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一些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便会自然的形成。

  三、教育意见要一致。

  也就是说在教育幼儿时,家长的态度要和气,教育意见要统一,不要出现两种声音,不要把家长之间教育幼儿的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不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从谁的教育。同时对孩子的要求和态度要一以贯之,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不能忽严忽松,以自己的情绪来对待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让我们正确把握教育的尺度,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同时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文章 篇8

  家庭教育是个长久的话题,“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引发多方讨论。教育局虽有文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但这个都是个大框架,到底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对此,有几位权威教育专家为我们来做个指导:

  【对话人:刘焱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善坤代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济顺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孙惠玲委员(天津市河西区副区长),李冬妮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

  孩子不是家长手中的风筝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盼望子女光耀门楣,这背后反映出一种不当的子女观。”刘焱委员强调,“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并没有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与看待,而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私有,视为自己手中的风筝。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国家长为孩子设计太多、奉献太多,却也牺牲得太多的原因。”

  “除了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有现代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选拔机制等原因,让家长感到压力重重,不由自主地将孩子的培养视为一场无形的比赛,总希望能让孩子起跑早一点、竞技能力提升一点,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鲁善坤代表指出,“事实证明,对孩子严厉,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不当的教育方法还容易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甚至出现叛逆、轻生。”

  张济顺委员也强调:“压力式的家庭教育是站不住脚的'。大部分棍棒式的家庭教育违反基本人性,压抑了儿童自由发展的天性,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重压之下会自暴自弃。”

  不能把孩子当成“投资”

  经常听到不少家长抱怨:“人家孩子行,咱家孩子凭什么不行?”很多代表委员表达了这样的观念: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个体特点与差异,学会发现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是目前我们家庭教育急需的。

  “孩子在独立发展过程中,会遵循一般的发展规律,也会呈现出个体特点,同样是学习一样东西,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家长应该善于了解与发现,从而创造条件,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优势领域得到全面发展。”刘焱说。

  “和郎朗同时练钢琴的孩子成千上万,但真正脱颖而出的有多少?这说明孩子的成长是个性化的,依据其自身天赋和个性发展,家长不应以模仿、从众、单一的模式教育孩子,而忽视了固有的家庭文化。”孙惠玲委员强调,“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投资’。教育要有前瞻性,培养孩子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当下,而是要考虑到20年、30年之后,要让孩子具有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只看到智力开发,注重知识和才艺的学习,却忽视了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及审美情趣的培养等。以学钢琴为例,很多家长并不会带孩子听音乐会来提升音乐兴趣与素养,而是将钢琴课变为课程训练强加于孩子。其实,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才是家庭教育需承载的重要内容,是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逐渐形成的。”刘焱强调,“别把家庭教育当成家庭课堂,那就失去了家庭教育本真的意义。”

  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代表和委员们强调,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家庭教育的困境是整个教育制度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的显现。倡导理性的家庭教育,离不开教育制度的改革。

  张济顺强调,首先要从完善高考制度做起,深入探索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自主招生制度、一年多次考试、提升高中综合能力评价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等“稀释”高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帮助家长和学生以平常心来对待学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说‘非985不要’、‘非211不要’,这是一种显性歧视,背后还隐藏着中国社会对教育评价的误区,名校与一般校的差距被刻意强化了。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机制更将名校塑造成一个神话,成为父母的唯一目标,从而进一步促成了不当的家庭教育观。”李冬妮委员强调,“改变这一状况还有赖于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只有当基本生活不再成为难题,人人有能力追寻自己的爱好时,人们对教育的评价才更趋于合理。”

  孙惠玲说,“我发现很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更强调对孩子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与技能的开发,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从国家发展与民族强盛的长远来看,培养出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下一代更加重要。”

  家庭教育文章 篇9

  顺其天性更重要

  对孩子教育更重要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然后才是适时因势利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放手,善于把握好“有为”和“无为”之间的度。

  以往的家庭教育,往往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孩子大都只有服从的份儿。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势必会限制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发掘孩子的天赋。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家长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走向以孩子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看孩子想学什么,再引导孩子怎么学,要勇于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让孩子自由地成长成才。

  多沟通常反思

  家长应放下架子多与孩子沟通。当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时,我们不要总以家长自居,总是板起面孔,一味地训斥孩子;要首先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是否存在问题。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以成人的思维,去一味地否定、指责孩子。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把一些观点强加给孩子,给予孩子的自由度不够,不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导致孩子厌学;或过分溺爱孩子,凡事越俎代庖等。

  孩子固执怎么办?

  Jane:我的孩子快14岁了,性格很固执,家长说不得,真不知道该如何纠正!

  霞菲菲:都说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很难沟通。

  巧克力:怎样当好知心朋友?如何来当?能否指导一下?

  一生何求:老师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生知识上,而父母的职责是要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如果父母在家看电视,却让孩子去学习,而且还唠叨个不停,何以能让孩子有优越的条件去学习。这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不会去听、去做的。

  风伴花:我家孩子天天小嘴嘟嘟个不停。

  一生何求:把孩子当知心朋友,他会把心里话讲给你听,你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就会把性格固执改过来。

  一生何求:多陪陪孩子,知道孩子和什么人交往,为什么和他们交往,是不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在孩子面前适当把威信降低,让孩子接近,没有惧怕,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娱乐。

  茉莉花:抽空跟孩子谈谈心。家长给孩子讲讲生活中开心的事情,工作、生活中的难事也给孩子讲讲,让孩子帮忙出主意,让孩子参与家里的事,打开孩子的心扉,慢慢地,孩子就不再固执。

  从引发兴趣开始

  像往常一样,我慌慌张张地将锅碗瓢盆洗刷干净,然后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开始给女儿出题。女儿不情愿地斜我一眼,但不再怨声载道,她知道,怨也没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再答好我出的题才能获得自由身。

  这种生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我有半年多没看过电视,而且每晚11点之前没有上床睡觉过。因为监督女儿学习之后,我还要拖地洗衣、收拾零乱的屋子。我有一年多没轻轻松松过周末,因为周六要陪女儿上两个培训班、周日除了家务和看望老人,我还要抽时间陪女儿复习上周学习的功课、预习下周将要学习的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不忍心剥夺女儿的业余时间,可眼看着邻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四级、同事的孩子舞蹈在省里荣获第三名……我的心便揪了起来,我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

  洗好衣服之后,我蹑手蹑脚地去为女儿掖蹬开的被子,转身时忽然听到女儿梦呓:“妈妈,我要是小鸟就好了,那样就不用每天学啊背啊,就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刹那间,我百感交集。

  是的,虽然女儿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女儿只为成绩而学习,而并不是为兴趣而学习。而自己小时候,虽然业余时间几乎没摸过书本,可成绩总是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原因恰是对学习感兴趣,因为感兴趣,所以学习的时候才会集中精力,才会事半功倍。

  我开始改变教育方式,不再追究女儿是不是取得了好成绩,不再将女儿从开心的玩乐中拉回,逼着她学习。只是在不露声色地给她讲有趣的地理、历史故事,给她讲文学,想方设法激发她对知识的探索欲。

  孩子没了学习的压力,成绩开始稳步上升,前几天期中考试,女儿捧回了数学100分、语文98分的好成绩。

  家庭教育文章 篇10

  一、转变观念

  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想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责任。孩子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从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之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也许很多家长说对孩子我已经尽上了最大责任。但我的观察却不是这样,我们在渴望孩子成材的同时,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全托”的大有人在;我们在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为了一些纯粹的娱乐我们可以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独享我们自己的快乐;还有的家长因为有钱了,把孩子送到了贵族学校,等等。我对这种选择的看法是,当你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时候,你至少输掉了一半,因为你把本来属于你的一份责任也推给了学校。好多家长说,现在的社会竞争的这么激烈,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要忙于应酬,哪有时间带孩子。再说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孩子。我也承认这个现实,但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对多数人来说,就现在的基础,追求权利,混到个市委书记了不起了;追求金钱,就目前而言,这辈子挣1000万顶天了,这也算是给孩子创造了发展的资本,但换一个角度,就算当了市委书记,能把的孩子提携到什么位置?就算提携到了那个位置,假若他干不了呢?就算有了1000万,也许不够他花一天的,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花,这样的孩子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还是尽量挤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和爱人只要能抽出时间,我们就一定陪孩子。我在济南听过一个讲座,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他说:如果一个男同志一周能辞掉两次喝酒的时间,一个女同志能把每天化妆、卸妆的时间拿出来陪孩子,那你的孩子就是半个天才。前段时间,方正周考得了第七名,李老师搞了个“方正现象”让同学和家长讨论。我不想对这件事情本身说什么,只是后来我看了孩子和家长写的感受后,很受感动。我感受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殷切的希望,但也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几乎每个孩子写的部分都有个别错别字,没有家长给予改正;另一个是绝大多数是妈妈签的字,不知我们的爸爸们忙什么去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还是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重要。

  二是观念。经历了贫穷愚昧之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懂得了知识了重要性。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光考上大学还不行,还必须考上重点大学才行。但在这同时我们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还很落后。我们在座的家长大都是75-80年后出生的,这个年龄段意味着我们都经过了贫困年代的边缘,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不免对过去充满了回忆。常听一些家长说,过去我们也没有早期教育,也没有这么多作业,我们不也上了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对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应该都记忆犹新,我说让现在任何一所普通高中的孩子回到当年,那一定是北大、清华,因此,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反思。有家长说对孩子的发展要“顺其自然”,这个观点很对。“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绝不是“任其发展”。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关于孩子玩电脑的事,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说道底就像自行车和汽车一样,在玩不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对此意见不一,应该说02年北京发生的“蓝极速”事件给了我们很深刻的教训,在孩子玩电脑这个问题上只能疏不能堵。我主张让孩子玩,但有一个如何引导孩子玩的问题,第一,要诱导孩子对电脑有正确的认识。电脑不仅可以用来娱乐,更是学习的工具。除了查找资料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把作文、语文、英语的一些作业让孩子在电脑上完成。第二,玩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第三,每次玩之前我都和他约定玩多长时间,让他自己说,到了时间就得下。还有一个对孩子投入的问题,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家长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大了,我们在孩子吃穿上,高档玩具、名牌服装、麦当劳、肯德基,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一点也不心疼,但我们用于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又有多少了。麦当劳、肯德基常常是人满为患,书店什么时间能看到这种场面。请问,你带孩子去过几次书店,你给孩子买了多少课外书?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孩子的存书达到了一千多册,我认为这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我们的投入还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们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我们可以买房子、买汽车,甚至孩子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前几天听张校长说,今年考入某高校的个别学生,尽管学校给出了分期交纳学费的优惠条件,但还是因为没有钱放弃了。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买房子,钱都花光了,并且还贷了款。说到这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理解不了住宽敞房子让孩子上普通学校的滋味。朋友乔迁,有时带孩子去祝贺。有一次我问孩子,叔叔家的.房子好不好,孩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书。说到投资,我的态度是:我不会给孩子攒钱,如果我在他18岁之前有能力给他攒够100万的话,我会把这100万从现在开始投到他身上,等到他18岁时留给他一个零。他有本事生存他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没有能力生存我也问心无愧。

  三是榜样。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我们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不玩电脑、不看电视,可我们家长做的怎么样,我们好多家长往往是让孩子做作业,自己玩电脑、看电视,这对孩子没有说服力。其实孩子有他的思维和判断方式。我儿子4岁时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的家长是混蛋,天天打扑克,不管孩子。我想也应该引起我们在座的家长的思考。

  二、注重方法

  孩子是可爱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被孩子感动。我想我们的家长肯定被孩子感动过,反正我是经常被孩子感动着,孩子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孩子幼稚、纯洁的心灵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很多人问我教育孩子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啊,四个字“三心二意”, “三心”就是爱心、恒心、耐心,“二意”就是不经意、不介意。其次,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或者叫欣赏。我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孩子考试的了59分,他怕回家挨揍,就怯生生的找到老师说,你能不能给我加1分,老师说,加1分可以,但这是我借给你,这次借给你1分,下次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孩子答应了。下次这个孩子考试得了71分,老师说你很讲信用,这次我再借给你10分,结果下次这个孩子考了81分,以后这个老师继续借给这个孩子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继续提高,最后这个孩子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奖励孩子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比如周末孩子要我带他出去玩,只要时间允许,我会马上答应他,但我也会给他提出条件,今晚先做完作业,再看完几本书,结果孩子学习的高兴,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引导孩子。方正在小学时当过班长,来新元后曾一度为没当班干部耿耿于怀,我就对他说,以你的表现,当个班干部没问题,主要是李老师考虑到你小,再说你的成绩还要再提高提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有对他说,李老师让你给她当助理,这个职务比班长还大。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张老师,说起了孩子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正好孩子过来了,我就转过脸去对孩子说,刚才张老师说了,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考好了,下学期让你当数学课代表。谁都免不了做错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可以从中崛出生命的新水源。孩子做错了事,我就对孩子说,你认为你做的对吗?孩子一旦认识到错了,我就接着对孩子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是进步,关键是以后尽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再就是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空间,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在防盗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孩子隔开了距离。其实防盗门、防盗窗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的是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儿子带同学来我家玩,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我家玩,我住的离公园很近,到了周末,家里能有5、6个孩子,我的朋友都说我们家是儿童乐园。

  我陪他们玩玩具、玩电脑、看书,带他们去公园。给他们做饭吃、陪他们去麦当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乐趣。孩子在一起玩时发生矛盾是经常的,我一般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太不象话了,我就对他说:我很尊重你的朋友,如果你不尊重你的朋友了,我就干脆把他们撵走,让你从此没有了朋友。再以后他就知道尊重同学了。第三,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在座的可能都有体会:孩子只有自己想学习,他的学习才能见到效果;若他自己不想学习,你怎样逼他也没用,做家长的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起来,让孩子坚信自己不笨,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学习才会有劲头。孩子还小,今后的路还很长,学习差了今后可以努力,一旦孩子失去了自信,也许就失去了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我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家长在看似关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孩子的自信。比如说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晚上陪孩子做作业,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刚开始还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等到讲了两遍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就开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你真笨,你真笨,再没有比你笨的了。我说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孩子还小,他可能因为害怕你,不敢反驳你,等到孩子大点了,他就会说,我就是笨,你怎么了!真到了这个地步,你也就没有招了。我在辅导孩子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结果是我还没失去耐心,孩子就着急了。这时我就会安慰孩子,我会说这道题确实很难,我和你这么大时也不会,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始有了自信,然后我再仔细的讲给他。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马上就问考了多少,你看人家,你就是不行。我对孩子,从来就是以表扬为主,方正来这里第一次测验39名,我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的很好,第一次你考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年龄优势,你已经是第一了!下次一定考的更好,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不断上升,期中考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经常开玩笑喊孩子“傻瓜”,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给孩子建立了绝对自信。孩子经常反驳我:我是傻瓜你就是傻瓜的爸爸大傻瓜。

  最近我读了阳光家庭亲子书系《最伤孩子心的10句话》一书,把这10句话送给大家共勉。“笨蛋,没用的东西”,“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我说不行就不行”,“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又做错了,真笨”,“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最后我想对父母们说,作为父母不应该不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拨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家庭教育文章 篇11

  《虎妈猫爸》热播,让家庭教育成为了时下热门话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双方该扮演怎佯的角色,也成为了现实生活中让很多家庭困惑的难题。而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北京西城教研中心王老师,她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一个观点:身为孩子的父母,本就不该成为“猫”,威为“虎”,而是要用人的思维和孩子进行沟通,这远胜过当“猫”做“虎”。

  王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虎妈猫爸,还是虎爸猫妈,这样的定位在家庭教育中非常不人性化,这无异于把父母双方划分成了两个类型,而这两种类型恰恰是强弱对比分明的“虎”和“猫”。这样的局面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非常不利的。“若孩子年纪尚小,在家庭内部这样小小圈子中都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日子一长,那在他(她)幼小的心灵中,就会产生心灵的扭曲和对人生的误解――准强势谁有理。倘若孩子逐渐长大,这样当‘猫’做‘虎’的'局面无法改观,那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去钻空子――要么糊弄‘猫’,要么糊弄‘虎’,这是孩子寻找亲情呵护的天性。可是,正因为如此,家中的‘老虎’便更不能容忍,而‘猫’也会更深度地做和事佬。在这样家庭成员之间都不能做到人与人平等的教育,最终极有可能导致失败,这种失败往往不是表面现象,而存在于孩子的内心深处。”

  王老师表示,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同时,在教育孩子前,一定先私下达成共识,而后在家教的过程中,让孩子看到父母态度的一致,思想的―致,不仅没有“猫”和“虎”,甚至连一个昌红脸,一个唱白脸的都没有。当然,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让孩子体会被尊重的过程,而不是在责备训斥一只“虎仔”或“猫仔”。王老师说:“用人的思维彼此沟通,远胜过在孩子面前当‘猫’做‘虎’。反过来,当孩子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够有人倾听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作为―个完整独立的人,向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战战兢兢地面对无法沟通的‘猫’和‘虎’。”王老师坦诚地告诉记者,“虎妈猫爸、虎爸猫妈其实是我们家庭教育存在多年的误区,而这个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正在潜移默化地伤害着我们的孩子。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希望打算或正在做着虎妈猫爸、虎爸猫妈的家长们,赶紧收手,给孩子―个身心更加愉快的生活空间。”

  家庭教育文章 篇12

  暑假里第一次翻开《赵忠心谈家庭教育》这本书时,凭感觉认为它只是本普通的教育丛书,仅此而已。可仔细阅读之后,我却汗颜了,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类书籍。为我们做家长的指引了一条怎么教育好孩子的光明之路,从此帮助孩子在各方面能健康成长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本书籍的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从内容上说:有胎教问题,智力开发问题,有文化学校问题,有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有道德品质教育问题,有家长和子女的关系问题,有家长的修养问题,有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问题,也有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等等。从教育对象的年龄跨度上说,从孩子尚未出生,学龄前儿童,中小学学生,直到成年子女。

  书中例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家庭教育的事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的孩子各不相同,书中的事例应该因人而异地去效仿,其实最重要的是在每个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道理,围绕着这个道理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结果。我被书中一个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学习着。

  当今社会,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望孩子成龙成凤,但怎样才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也就给当父母的提出了一个怎样教育的问题。

  家庭教育文章 篇13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 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

  “狠心”——让孩子经历磨难 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教育文章】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文章12-17

家庭教育文章08-14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选)07-21

家庭教育孩子的文章03-14

家庭教育文章(精选28篇)10-13

家庭教育文章15篇03-13

[通用]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0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7篇02-26

家庭教育文章必备【15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