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养生常识

时间:2023-05-23 11:55:18 路燕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关于小满的养生常识

  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关于小满的养生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关于小满的养生常识

  小满养生的三个原则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原则三: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如某些人已有疰夏、伤暑、暑湿、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症状出现,那么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注意针对性,辨证用膳,或补脾肺气虚,或气、阴双补。

  小满时节的养生要点

  祛火。

  “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北方气候相对干燥,如果此时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就会产生内热。这样,外热、内热一起来,就会出现一系列热病。所以要注意祛火,饮食清淡。

  除湿。

  随着天气变热,人体消耗增大,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此时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

  重在养心:

  夏季心阳最旺,这个时候更应该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的保养。有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所以,小满时节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切勿贪凉。

  此时吃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就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饮食养生。

  饮食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西红柿、鲫鱼、鸭肉等,忌吃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温馨提示:

  1、颈椎最怕空调吹;

  2、喝水最怕快,宜少量多次;

  3、眼睛最怕晒,记得太阳天戴墨镜;

  4、晨练最怕早,不宜早于6点;

  5、家里最怕灰,建议夏天增加清洁的次数;

  6、肠胃最怕凉,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

  拓展:小满养生五型体格该怎么调理身体

  金形人:

  减少运动量润肺最紧要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生活调养:早睡早起,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服,防止外邪侵袭而患上呼吸道疾病。戒暴戒怒,以免加重肺脏的功能负担。减少运动量,慎防运动后大汗淋漓耗气伤津。

  饮食调养:可多吃润肺益胃、益气生津食物,如枇杷、木瓜、香瓜、荸荠、甘蔗等。

  木形人

  莫劳心多虑多吃黑木耳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生活调养:早睡早起,避免劳心思虑,暗耗阴液。可适当减轻运动量,以太极拳等静态运动为主,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饮食调养:可多吃清热养阴生津之品,如绿豆、冬瓜、黄瓜、荸荠、黑木耳、西红柿等食物。

  药膳可选择“薏苡仁百合粥”:

  薏苡仁50克,百合20克,粳米200克。上述用料淘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祛湿,清心安神的功效。

  水形人:

  忌久居空调房宜化湿清热气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生活调养:避免熬夜以防耗气伤津,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及时增加衣物,避免感受外邪。适当减轻运动量,多进行太极拳等静态运动。

  饮食调养:可多吃健脾清热化湿食物,如薏苡、赤小豆、绿豆、白术、茯苓等。

  药膳可配合“化湿消滞粥”:

  鸡内金15克,麦芽30克,莱菔子20克,香附15克,苍术12克,苡米15克,粳米150克。前5味同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加苡米、粳米按常法熬煮成粥即成。有行气化湿,消积导滞的功效。

  火形人:

  睡好“子午觉”枇杷正当时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生活调养:每天子时、午时两个时段的睡眠要保证,戒怒戒躁,避免情绪激烈波动引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宜选择在清晨,在公园或河边的林荫道上运动。

  饮食调养:可多吃清热、养阴、降火食物,如鲜茅根、玉竹、百合、香瓜、枇杷等,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药膳可配合“鲜茅根煮猪瘦肉”:

  鲜茅根150克(干品100克),猪瘦肉250克。将茅根截成2厘米长,猪瘦肉切成丝,两味加适量水共煮熟,加精盐,分顿食用,每天饭后服6~9克,1日3次,连用1周。有健脾清热祛湿的功效。

  土形人:

  少处湿潮地食宜祛湿健脾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

  生活调养:睡眠时居室通风,少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运动过后不可立即饮用冷饮。

  饮食调养: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淮山、苡仁、荷叶、赤小豆、香瓜等。

  药膳可配合“车前草瘦肉汤”:

  鲜车前草150克,猪瘦肉30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将鲜车前草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白术、茯苓洗净,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1小时,加味精、精盐即成。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功效。

  药膳可配合“玉竹二汁饮”:

  玉竹20克,甘蔗250克,鲜生姜片15克,冰糖末10克。将甘蔗去皮,切成小段,与生姜片共同压榨取汁。玉竹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甘蔗、生姜汁调匀,加入冰糖末,待冰糖末溶化即成。有滋胃阴,清热生津的功效。

  小满节气期间华东地区大宗茶生产进入后期采收阶段;从保护优势天敌种群角度出发,春茶生产已结束的茶园是全年较理想的施药时期。当前茶叶农事的重点是继续做好大宗茶加工和茶园病虫害防治。

  1.大宗茶加工

  初制工序分为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可使用锅式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程度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叶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折梗不断,手紧捏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粘性,青气散失,显露清香。

  揉捻:嫩叶揉20-25分钟,中等嫩叶揉30-40分钟,老叶揉40-50分钟,揉捻程度嫩叶成条率80-90%以上,低级粗老叶成条率60%以上,细胞破坏率45-65%,匀整度以70%为好。

  干燥:毛茶含水量6%左右,条索紧结、圆直、油润、色绿、香气清高,手捻成末。

  2.病虫害防治

  当前主要虫害有茶毛虫第一代、黑刺粉虱第一代、茶橙瘿螨,病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参考防治药剂及用量如下:

  茶毛虫第一代:80%敌敌畏50—100ml/亩;2.5%天王星20ml/亩+敌敌畏50ml/亩。

  黑刺粉虱第一代:25%扑虱灵50g/亩;10%吡虫啉15—20g/亩;90%万灵粉20—30g/亩。

  茶橙瘿螨:15%扫螨净30ml/亩;1.8%虫螨光20—25ml/亩;赛丹50ml/亩。茶芽枯病:50%多菌灵100—125g/亩;70%甲基托布津75—100g/亩。

  茶白星病:75%百菌清95—125g/亩;70%甲基托布津75—100g/亩。

  5月21日,是小满。这个节气似乎不太受大家重视,但实际上,从养生的角度看,小满可是个不容忽视的节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说,从小满开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不只天气炎热起来,雨水也开始增多,“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就是民间对这个节气的描述之一。由此可知,小满预示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将要来临。针对这个特点,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注意“防热防湿”。

  首先,防热病。少吃辛辣,多吃苦瓜、喝绿豆汤,及熬凉茶都是降暑的好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到了,人们夜晚的活动开始增加,熬夜变得司空见惯。在小满这样的节气里,熬夜更易令人产生内热,这样内热、外热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因此,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

  其次,防湿病。有些人在夏季容易胃口不好,并将其归因于天气太热的缘故,其实“热”并非主要原因,“湿”才是罪魁祸首。“湿”是贯穿于整个夏季的,不单指下雨的那些日子。“湿”的开始就是小满,中医认为,小满时节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样的气候最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满防湿,要经常吃点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红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西瓜、山药;少吃鱼虾、羊肉、鸭肉等,水果中芒果、榴莲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易生湿伤脾。

  另外,小满节气也是脚气、湿疹等皮肤病的高发期,其原因仍然与湿热气候开始盛行有关。除了上面谈到的一些饮食、起居的注意要点外,针对皮肤病,要特别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穿着透气性好、能吸汗的衣袜,才能避免湿气郁积。

【小满的养生常识】相关文章:

小满节气的养生常识05-19

小满养生原则02-24

小满如何养生02-21

小满节气养生01-21

小满节气养生攻略05-20

小满节气的饮食养生05-13

小满节气养生及习俗01-21

小满养生注意事项05-22

小满养生祝福语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