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的当中,有许多的传统美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希望有所帮助!
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馄饨
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冬至饮食注意什么
食宜多样
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多样化,身体的滋养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冬至要养生就一定要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最好是做到谷、果、肉、蔬合理搭配,最好是适当地选择一些高钙食品。
食宜清淡
冬季养生最好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腻的食物,特别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较弱一些,所以最好是保持饮食的清单,如果吃太多油腻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出现健康状况,现代营养学的养生要求是老年人最好是“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最好是多多摄入;糖类、脂肪、盐最好是保证能少则少。
食宜温热熟软
冬天的时候老年人脾胃比较虚弱,阳气比较衰微,脾更是喜欢温热讨厌寒冷,所以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温热,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脾胃,而且老年人牙口一般都不好,吃东西的时候喜欢糯软的,讨厌冷硬的,所以最好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做到遵循养生原则,保证温热熟软的饮食摄入,放弃冷硬的食物。
食宜少缓
冬至养生一定要注意保持饮食的适度摄入,最好是让饮食保持八分饱,不要吃得太饱,太饱的话会给身体的消化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细嚼慢咽,最好是保证食物被充分地咀嚼,这样不仅仅对脾胃比较好,而且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冬至日该吃什么
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和冬至,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冬酿酒
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北方说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饺子了吧,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想想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也是极好的。
每至冬至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冬至吃饺子饺子可以是猪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葱、西葫等作馅。冬至吃饺子,是纪念医德高尚的“医圣”张仲景。当然,在北方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冬日进补的养生食俗。
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回娘家
在我国北方有些城市认为冬至不能回娘家。这是由于过于传统的习俗中,“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媳妇的约束。过去的媳妇会在秋收后回娘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时候回婆家的习俗。虽然说现代社会如果还要再严格遵守很没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别在意这些传统习俗的,作为晚辈的我们最好和气的与家人商量,冬至是团圆的节日,切不可因此与家人失了和气。
冬至结婚
一般来说节气前后都不宜结婚。古人认为结婚的日子,要避开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传统习俗中认为此为四绝日及四离日,在此时结婚为不吉。
通常我们选择结婚的吉日都比较慎重,因此小编建议大家最好避开冬至日另择他日,让婚姻有一个大家都放心满意的开端会更好。
冬至出门
在冬至的传说中,不是不能出门,是不能出远门。
因为冬至的白最最短,因而有传说这天是天狗来人间寻找化身的时候,所以你不光不能出远门,天黑了也不要乱走哦。也有说在盘古开天之时,正是冬至的时候这时候由于天才刚被打开,万恶无首,天地遨游。不过在现在城市中夜晚也灯火通明,人们工作学习也经常夜归,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不需要太过在意。
当然如果能再点回家,既能防止夜晚的寒冷,又能防止各种意外发生,则肯定比夜晚还在外游荡更为安全。
冬至是鬼节
有许多人会认为冬至这一天是鬼节,其实许多有祭祀习俗的节日节气都会被人认为是鬼节,但是为人所承认的我国鬼节只有三个节日:清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一般当天都会早点回家,因为天黑的早,阴极之至,故有鬼节之说。
冬至历史渊源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二十四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在传承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一个重要部分。
冬至养生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内刚刚生发的弱小阳气,使其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但是,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相关文章:
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02-01
江西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11-08
冬至北方吃什么传统食物07-25
冬至吃什么食物10-27
广东冬至吃什么食物10-25
霜降吃什么传统食物10-24
小寒吃什么传统食物01-06
大雪吃什么传统食物12-08
惊蛰吃什么传统食物03-06
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