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祭先祖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芋头也要上供桌。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里,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起旧来。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祖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纸钱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二、“炝火盆”
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除夕那天晚上还要吃甘蔗。说到甘蔗,闽南地区过年时一般都要买甘蔗,少则两三根,多则七八根、十几根。一般是连带叶的蔗尾都留着,根部也不削皮,这样才能够存放得久一点。买回后一般放在门后,特别是大门。旧时大门为双扇门,左右两扇门后要各放一根连根带叶的甘蔗。除夕一夜连两岁,闽南人在除夕那天晚上要吃甘蔗,寓意“甜头甜尾”,一年到头生活甜蜜幸福。吃完的蔗渣正好“炝火盆”。“炝”在闽语中就是“燃烧”的意思,一般是傍晚时分在家门口用田里的稻草、拾来的枯枝等东西堆成一堆成盆状,然后放火点燃,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同时也有驱邪避灾之意。到了晚上,“火盆”快烧尽时,就用蔗渣放入火堆,充当燃料。
而晋江,特别是安海一带,除夕晚上流行的是“跳火盆”,所谓“跳火盆”,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火堆,然后家中所有的男性成员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男婴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的兄弟替跳,同样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和驱邪避灾。
泉州、晋江、石狮沿海一带过春节还要蒸碗糕,有的还把碗糕叫做“发糕”。闽语的“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因为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整日笑嘻嘻。碗糕大都是做成甜味的,寓意生活甜蜜,吉祥如意。
三、拜天公
古人认为天是老大,岂能不敬天公?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昊天上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所以正月初九这天与过年一样隆重。
敬天公是闽南地区最盛行的民俗,再穷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庆节日也会杀猪宰羊来敬天公。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闽南地区,在台湾和东南亚一带的闽南华侨也广为盛行,祭祀的风俗与闽南地区大致一样。除了祈福保佑的含义外,“敬天公”更是华侨们思乡的一种表达方式。
祭拜天公必须隆重,供品也比较讲究,顶桌主要以清素斋品为主,下桌摆五牲荤食献给天宫部属神明。
顶桌除了斋品外,还要鲜花、蜡烛各一对,并且以红龟粿、发粿来敬奉。红龟粿代表吉祥,上头的龟甲图案表示长寿,说明天公有保育万物之德,地位远超人类祖先。
献给天公的银纸钱则需要用特别制作的“天公金”,来代表人们对天公崇高的敬意。
“敬天公”从大年初九凌晨开始。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开始放鞭炮,厅堂上点燃红烛灯,称为“老天爷灯”。然后,长辈们领着一家大小跪在桌前,连抱在怀中的婴儿也不能免,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家人平安、事业昌隆。婴儿往往由母亲抱着,点着的香要塞在孩子手中,象征性地拜几拜。母亲的口中还要念念有词,祈祷孩子平安长大。一家人中若有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仪式一般会进行到初九清晨五点左右。拜天公时还会焚烧一些纸钱和一种叫“补运单”的红纸,上书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
这一天还有一些不可触犯的禁忌。如不可曝晒女性内裤、不可随便倾倒便桶、口出秽言等等,以免亵渎玉皇大帝。
四、神明游
在传统节日以及特殊日子,闽南大部分村庄都有神明“巡游”的习俗,也叫“菩萨过生日”。通俗地说即到别的村庄或庙宇“换香火”,也可以说是神明之间的联谊,寓意互相保佑各自村庄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神明,所以春节那几天非常热闹,今天这个村的神明到我们村,明天那个村的神明又来了,后天我们村的神明再去其他村。大人抬着神明小孩跟着,到了地点就摆香火祭品,进行祭拜。
我所在的村庄就以供奉“清水岩祖师爷”为祖先神。去年的正月初四,我就去参加了一场祭拜,随香的人那叫一个多啊,鞭炮声响遍整个村庄。这样的习俗也随闽南人的外迁而传播到了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每年春节或在神明“生日”的时候,都会有大规模的神明进香团,最为出名的是台湾的妈祖进香。
五、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
六、闽南过年习俗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芋头也要上供桌。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里,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起旧来。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祖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纸钱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相关文章:
德国过年习俗07-17
英国过年习俗12-28
中国的过年习俗作文11-24
各国过年的饮食习俗12-27
春节习俗作文600字:过年的习俗09-09
过年习俗作文-春节12-22
北京过年习俗作文11-24
我家过年习俗作文11-24
过年的习俗作文450字01-27
过年习俗的作文9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