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作文

时间:2022-09-17 13:45:37 自传 我要投稿

【必备】自传作文汇编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传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自传作文汇编八篇

自传作文 篇1

  偶的大名是吴紫芊,我今年芳龄十二,用一句话来评价我,就是"甜美笑容脸上挂,口才就是顶呱呱!'是的,我有着甜美的笑容,这是我可爱之处.我也有着好的口才,哈哈!我是一个调皮的女孩.讲起我的光荣事迹呀,真是一天一夜也讲不完.咳!挑一两件给你听吧!还记的有一次,我看到奶奶的鞋子在地上,我突然突发奇想:把奶奶的鞋子藏起来!我看了看奶奶,一下子把鞋子拿了过来.为了不引人瞩目,我偷偷的把鞋子藏到了米袋里.于是,我有像没有发生过似的,回到了房间.晚上,奶奶找不到鞋子,问我:"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鞋子呀?给回我呀!不要那么调皮!'我镇定自若的说:"我没有拿你的鞋子,我哟直在写字,不要冤枉人呀!'奶奶见我不像骗人,便又去找鞋子了.我在偷笑,嘿嘿!奶奶不知道我那了鞋子,哈哈!一天很快就过了.地二天,我放学回来,看到鞋子在地上,预感大难来临,刚想跑,不料奶奶一把抓住我,说:"你拿我的鞋子去米袋了,啊!你太过分了吧!'耳朵里钻入了好多唠叨的话哦!听完了奶奶的话,我想跑,可是,我还是吃了一顿打,我的屁屁开花了!555!555!那晚我不可以吃饭,好可怜哦,又想到了一种情景:风拂过我的脸庞,一排乌鸦飞过......欲知下回的事情怎样,请看下回我的自传!顶我哦!我会好好写的哦!!

自传作文 篇2

  几日后,我的主人抱着我,走向一辆在雪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的白色轿车。“上车吧!”那人温柔地将我抱上了车,放在柔软的粉色坐垫上,然后我就听见了轮胎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碾过的声音。我嘴里嚼着美味的火腿肉,思量着接下来的路途。

  夜色逐渐蔓延,天上的星星亮了一颗又一颗,像一盏盏月色的银光灯,我陶醉在这样的美景里,黑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到窗外,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竟然进入了传说中的都市。

  我所在的车旁边全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厦,霓虹灯点缀着夜景,前面是无穷无尽的车流,它们的都有两只眼睛,散发着黄澄澄、白花花的光芒。好亮,好亮。

  我兴奋地叫出声来,两只小爪子支撑起身体。我从前听住在隔壁栅栏狗窝里的另一条狗说,只有小巧可人、出身高贵、智商极高的名犬才有机会进入五彩缤纷的城市里。没想到我也有这扬眉吐气的一日!

  我心中激动,又隐隐夹杂着苦涩,如同墙角小小的草尖。如果,妈妈爸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在,就更好了。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喜悦去了大半,平静下来。我撞了大运,碰到了好心人,妈妈说过,乡下的人养我们是为了看家护院,城里的人也只不过是施舍怜悯。所以我还是不要奢求太多。

  怀着这样卑微、思念、平静的心里,车子载着我和主人,穿过了繁华的街道、喧嚣的小区、拥堵的路口,终于停了下来。

  主人抱着我,进入电梯。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他打开了门,明亮的灯光射出来。

自传作文 篇3

  1995年5月8日上午,一女婴呱呱落地,不用说,那就是我。

  本人自幼发如弹簧,面色红润,脸形稍大状如苹果,五官端正。在班里的文坛还小有名气,一出班坎就只是一只蝼蚁。公信力还凑和,人缘不咋的,但交朋友甚广,两岁余月幸遇一友,又很投机交作知心友,愿为其肝脑涂地(咳,话说得有点过)。父爱絮絮叨叨,母常眉头深锁,师评我多愁善感,心灵脆弱。

  三年级家中购以电脑,在老姐的引导下迷上泡网,故儿改变了我的光辉形像,由于太过刁蛮,邻里送了我一个名字――刁民,(爽,这么快就得到了个新称谓,还是免费的)。可偶父母不悦,我仅有尽力挽回,我的新称谓又没了!现今,街坊对我称赞有佳,美其名曰乖乖女。幼时学舞蹈两年,没坚持下来就白费功夫了,随即又习古筝,但因兴趣不佳又之放弃,近练一书法,兴趣愈浓,师又赞我有天赋,想必日后苦练,定成一带名家。

自传作文 篇4

  “哎呀,好疼!”我叫道。原来是一只鸟把我落在了一个花盆里。

  我是一粒草籽,来到花盆中,本以为能就此生根发芽,繁殖后代。可是,当我破土而出,穿上嫩绿色的衣裳没多久,狠心的园丁就将我连根拨起,扔到墙角。那里是一片干土——一块没有绿色生命的“死亡区域”。

  我以为自己会死在这片坚硬的干土上。但天无绝草之路,一场太阳雨来喽!有雨、有阳光,灵魂顽强的草还怕活不了?雨停后,土地也湿润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沃土。我立即享受起雨水来,我的根须一点一点地往柔软的泥土里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贪婪地吸取着养分,茁壮成长。我的根越伸越长、越深,牢牢的进入了大地的怀抱。我的身体也越长越高、越壮,我碧绿的手臂随风摇摆,仿佛绿色的千手观音。阳光照在我的叶片上,人们可以看到我的不断地运送着水分的透明的绿色经脉。是的,我就是这墙角的绿色使者,带来春的气息,给夏天注入更多活力。再看看我的旧家——花盆,经历几次风雨,有的花儿已开始凋谢,有的甚至已枯萎了。

  一天醒来,我看见身旁长着一株株小草,看来我已经成功繁殖了。那些小草就是我可爱的孩子呀。它们是那么细嫩、那么娇小,在风中跳着舞蹈。看到它们,我想起自己被园丁拨掉时候的样子。此时此刻,我在默默的祈祷:希望它们拥有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希望它们继承我们草族的顽强的血统,在任何的困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没人管,没人理会,我的孩子们慢慢地长大。盛夏时节,我们在烈日下快乐地生活着。再看一看花盆中现在的居民吧:兰花、杜鹃花、迎春花……它们已经全部凋谢,花瓣早已褪尽了颜色,在烈日下耷拉着脑袋。而我们草族的子孙们,个个昂头挺胸,生机盎然。

  阳光下,我们草的家族,用我们的绿,用我们昂扬的风貌,为夏天注入澎湃的活力,为人们呈现出旺盛的生机。

自传作文 篇5

  在我记忆的海洋里,有许许多多充满童趣的故事,它们像一颗颗奇形异状的珍珠,点缀着我童年的梦……

  听奶奶的回忆,两三岁时的我可不是一个乖乖女。幼时的我特别喜欢玩弄窗户的木窗扇,用手掰开来又使劲地关上去,反反复复地玩弄着,我听着一声声“啪!啪!”的清脆响声,开心极了,我越扇越起劲。突然,“咣!”的一声,木窗扇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着了我的脚。“哇——哇!”我本能地放声大哭,也许是木窗扇坏了,我不能玩儿的缘故吧!

  渐渐地,哭声和笑声送走了幼儿的时光,岁月带来了朝气蓬勃的我。

  六岁时,我上了幼儿园。可是懒散惯了的我怎么会自觉听老师的话呢?我经常上课吃东西,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当老师批评我时,就放声大哭。我不喜欢做作业,每次妈妈要我写作业,我都会用许多借口搪塞她:“我做完了。”“今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过一会儿再做。”……令妈妈头疼不已。后来,爸爸“斥巨资”把我送去暑假补习班上课,终于把贪玩、爱撒谎的我打造成一个规规矩矩的小女孩。可谓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哦!

  其实,直到今天我都还怀念童年的时光,怀念那个调皮、天真的我。也许你们能从我的自传中,看到隐身的我吧!

自传作文 篇6

  随着一阵“哇哇”的哭声,小小的我来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如今,我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

  听妈妈说婴儿时期的我很好动,就连睡觉时也停不下来,非得翻来覆去地才睡得着。

  一转眼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幼儿时期的我喜欢画画。别人画一幅画的时间我能画两幅。在学校里一下课我就开始画画,直到上课了才恋恋不舍的把它放进书桌里。

  光阴似箭,人月如梭,转眼间,我上了小学。我有很多优点,比如: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待人有礼貌……但粗心是我最大的缺点。

  记得二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时,我专心致志的作答。写完后我也就是随随便便地检查了一次,然后就坐着发呆。考试成绩出来了,还差一分才得90分了。老师让我们把试卷带回家给家长签名。我心想:糟了,我考得了89分,可其实我能考90分的,但因为我太粗心被扣掉了1分。

  回家后,我把试卷拿给爸爸看了,爸爸看完我的试卷后说:“考完试不好好检查是考不了好成绩的。”我惭愧极了,低着发红的脸说:“知道了,下次我会注意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快要小学毕业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

自传作文 篇7

  本人姑娘一名,额无刘海,一个高马尾扎在脑后。双眼不大,但鼻梁挺高,驮着个黑框眼镜。嘴唇泛红,下巴还算挺尖,自以为长的清秀。出生了12个春秋。

  小时候的我可称为一头名副其实的散养猪,胖嘟嘟的,乖巧可爱。并且在妈妈忙活工作的时候,自己吃喝玩乐睡,一点也不给妈妈添乱。

  处在幼儿园大班时期的我自信大方,口才十分不错。还记得那一年幼儿园老师还让我去担任六一儿童节的主主持人。那时我盛装出场,主持内容声情并茂,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一致的称赞。

  时光飞速流逝,我也成长了许多,不再那么懵懂无知,变得成熟了一些。从前几年开始我开始接触乐器,我学习了钢琴。也正是因为钢琴这一门才艺,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让我了解了许多乐理知识,体会到了沉浸在音乐里的乐趣。

  小学六年级的我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这时我突然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当然我也有自己的闺蜜。每一件小事,无论是有趣的还是气愤的、难过的都可以向她们倾诉。最近我们的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了,不过我和闺蜜已经下定了决心,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各科成绩。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的成长历程也是独一无二的。

自传作文 篇8

  在孤独中回归自我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荣格

  唯有极少数的灵魂拥有宁静的心灵,以洞悉自己的黑暗,而开创分析心理学的大师-荣格,便是这少数之一。荣格以科学的态度,直面复杂而隐微的人性。他自喻为提着一盏小灯在黑夜的浓雾中行走的人; 他探索世界文化中幽暗的深处,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中,来理解人类的幻想和梦境; 他提出的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心理类型等概念, 深刻影响了整个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

  不止一次阅读这本书 ,但每次走进这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都有新的启迪和发现。

  荣格于自传中称呼自己的童年是一个"拥有秘密的孤单的小孩,"到了80 岁时,则以下列文字表明心迹:"我是个孤儿,举目无亲;我浪迹天涯,我是一个人,与自己对立,我是个年轻人,也是老人。…对每一个人来说,我是必死的,我不在时光的轮回中。"依此看来,荣格对自己的定义由孤儿开始。孤独,孤独感是古今中外不可避免,富含丰厚信息的感受。而荣格,这位心理学的重要开创者如何将自身成长经验中的孤独转化成创造和自由,乃至发展出博大精深的荣格心理学,正是对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看待孤独的角度。纵观荣格的生命轨迹,亦会发现是如何将其个人的孤独经验转化为其独特理论的。

  孤单的童年

  这个孤单内向的孩子,花了最多的时间自己游戏和思考,许多影响荣格一生,甚至贯串其终生思想的早期记忆,包含了梦境、自创的仪式、游戏…等,都在荣格的童年时间发生。比如说他常常坐在石头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思考着:"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如此认真的思考这样的抽象问题,的确不是常见的事。这样的提问法,和中国道家思想家庄子,梦后醒来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是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在蝴蝶的梦中成为庄周?"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会创造一些属于自己或是同伴的仪式,这些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是学习社会化,但是小荣格将这些点点滴滴都藏在心中,并认为自己童年岁月的本质就是"心中藏有秘密"的小孩。他从来不对人说对于耶稣会修士的恐惧,或是对于石头和小人之间的对话,或是三岁时关于*具的梦…这样努力藏住秘密,对他的生命造成一种几乎难以忍耐的孤独。

  一个三岁的孩子,没有将让他恐惧的梦告诉任何人,而选择将秘密藏在心中,这是和一般孩子很不一样的决定,他的本能似乎已经告诉他,他必须一个人孤独的探索这些秘密。可能正由于自身深刻了解保守秘密的痛苦,和经由遗忘秘密可能对人造成的心理和行为伤害,他在后来和病人的工作中,致力了解他人心中的秘密,透过让隐藏的秘密曝光,避免沉重的秘密(如被人格面具压抑而深潜在无意识的阴影)影响个人正常的思考和生活。为了探索人心中的秘密,他并且实际发展出不同的工作法,如:"字词联想"、梦的分析",了解潜意识底下未被意识知晓的秘密…

  在这里我们看到"秘密"对于孤独造成影响的两种面貌,一是因为要保有秘密,而努力培养自问自答、独立思考的特质;二是因为秘密压抑在心中,而造成内心的疏离甚至扭曲,当扭曲的情形越来越严重,要隐藏的越来越费力的时候,则成为精神疾病,这方面已经由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研究的发现,而逐渐为世人了解,荣格则在瑞士以字词联想来对这方面做研究。所以荣格认为隐私并不等同于孤独,却是孤独的重要家族。当有秘密藏在心中,不能对人诉说,以荣格的语言就成为:对生命造成一种几乎难以忍受的.孤独。心中藏有许多秘密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会觉得孤独,这种情形称为在互动中的孤独。我们从荣格的回忆中,可以看到这种形式的疏离。

  中学时代

  "我觉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被迫成为某种对人有威胁的东西,因为这便意味着受孤立,而这对于我来说是更为不愉快的,而我也较以往更为经常和不公平地成了替罪羊。"

  作为 12 岁的小学生,荣格有一次特殊的体验,他认为自己被迫产生了一些恶毒的想法,他极度害怕自己会因此犯下最恶毒的罪:反对圣灵的罪愆。但是他越是反抗思考,力量越是强大,终于,当他抱着进入地狱的决心,让思想直接冒出来而不加以抑制的时候,他看到了坐在天上宝座的上帝,拉下屎来打坏地面上庞大精美而辉煌的教堂。这样的画面对一个努力跟随上帝的孩子来说,真是沉重。他觉得自己是得不到恩宠者,同时又是上帝的选民;既被诅咒,又被祝福。荣格用了强烈的字眼来形容这个情境,而这又成了另一个要被保守的天大秘密,让他更清楚自己的孤独,同时,也和父亲和家人的距离越见遥远。

  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因为服从上帝、不再对抗,于是上帝才向他显示他的智能和仁慈,给予了小荣格重要的信息:他召唤人们,分享自由,强迫人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确信的事物,好毫无保留执行上帝的命令。上帝反对遵守传统,不论何等神圣。在荣格的回忆中,这个非常重要的经验,从此影响了他对上帝、耶稣、和教会的想法,并认为个人要从自身体会上帝的恩典,否则会陷入他父亲后期所面对的困难:没有实质体会的干枯信仰。从完全孤独中,直接从内在体会上帝恩典,()形容为"回归自我"的完成。

  这种孤独感与一八三三年诞生在孟加拉国地区的拉玛克里希纳的故事有相识之处。拉玛克里希纳试图透过孤独和苦修,一个人住在森林里隐修,历时十二年。他祈祷和静坐的时候,会有小鸟在他头上啄食东西,而蛇则盘缠在他身体上。不管是蛇、小鸟或是拉玛克里希纳,都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荣格只有十二岁,并且与家人同住。但是感受到的孤独感却是相似的,他以自己的形式,奋力完成内心中与上帝的直接会遇。荣格似乎为我们指出一个可能性,从孤独中完成"回归自我"的旅程,不一定是在遥远的地方,或是远离市集的山林,甚至与年龄无关,而可能更与坚持和勇气有关。正如,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追求自我完善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在孤独的极致中,体会到最深沉的交会。

  1913 年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崩溃,和自己精神上的父亲—弗洛伊德决裂,严重打击荣格,使他陷入后来将近十年的黑暗期。这种陷落的严重程度,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丧亲历程,必须透过长时间的疗伤、自省…才得以走过。但是当他走出这段黑暗时期后,他以自身经验提出中年危机亦即转机的看法,丰厚了自体化历程的理论。这段时间,他与同事朋友们疏离,停止大学的教职,接个案量减到最少,几乎完全从俗世退出。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这段时间他多在湖边散步,观察水中生物、玩沙、玩石…在和自己相处的过程中,他看到内在意象、也听到声音,从看到的景象,他甚至预测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这些奇特的经历,有人将之描述为荣格的精神分裂过程。

  在此时期,他也遇见了自己的心灵导师——费尔蒙,费尔蒙是一个有翅膀的智慧长者,他在荣格接下来的生命中,一直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荣格的描述中,费尔蒙则是只有荣格才能看到的个人心灵指导者。

  以荣格的处境来说,他的孤独中有家人环绕作为背景,有拟人的费尔蒙代表智慧的对话者,有整个大自然作为间接的思索对话对象。使他虽在精神上退居个人的孤独世界,生活上仍有家庭支持,内在则有智者和大自然与之对话。在这片交织的立体网中,我们看到退避孤独状态中的荣格,仍有外在世界的存在,他曾经特别提过:"家庭是支持他不崩解的重要因素。"

  荣格形容自己是孤独者,但是从他的回忆录中,我们看到他在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工作期间,有能力聚集众人组织研究机,与弗洛伊德相识之后,担任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会长。隐居湖边的同时,则在附近与友人共组联谊性的俱乐部,一直到后来分析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后,他组织或是支持参予了各种大小不同的活动,互动的人群涵盖心理研究人员、物理学家、艺术家、政商贵贾、新兴媒体到一般大众。这样的人际互动其实是非常全面而广泛的立体网络,网络中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分析心理学提供贡献,也在其中找到各自完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荣格除了有他自己较为熟悉并认同的内倾人格,同时也具备有和人沟通互动的外倾人格特质。后者让他在往内以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希望找到适宜的沟通和对话方式,透过这样的沟通努力,他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摘自原文"在交会的极致中,人有可能会突然体会到最深沉的孤独,而在孤独的极致中,人又可能会突然体会到最深沉的交会。"

  孤独中回归自我

  荣格在自我感到孤独的过程中,渴望了解与被了解,他以此为动力和养分,探讨如何将个体我中感受到的一切,用他人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发展出理论、概念,最终成为思路严谨又同时保持变动弹性的分析心理学。他在孤独的自我探索中,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将孤独之感受发挥到极致之美。

【自传作文】相关文章:

自传的作文05-19

关于自传作文05-19

我的自传作文05-18

自传的作文【精】06-10

我自传作文06-10

自传的作文【荐】05-22

【热】自传的作文05-22

【推荐】自传的作文05-22

【热门】自传的作文05-22

有关自传作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