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师带徒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队师带徒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为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提高我队综合竞争力,“十一五”以来,结合局推进的“人才强局”战略,我队实施以“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一定程度上了缓解了队伍发展与人才余缺并存的矛盾,推动了我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我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成效。
“十一五”前期,地质市场逐渐升温,商业地质市场异常火爆,造成地勘队伍人才断流和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凸出,特别是综合性技术人才更为明显,地质技术力量在地质市场剧增情况下捉襟见肘的局面日益凸显。为了防止人才断层的出现,我队实时加大了人才补充力度,自“十一五”以来,我队先后接收了6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在20xx-20xx三年间接收了近40位毕业生,但是当时由于生源走俏,高学历毕业生大都进入了地质科研机构,所吸纳的毕业生多为中专或大专毕业生,他们中一些人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实践经验不足,在工作中还不能把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为使这些年轻技术人员早日成才,我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师带徒”活动。
一是开展岗位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了尽快使这些年轻人进入角色,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去,我队坚持每年组织春季业务培训,并针对年轻地质人员多的现状选择培训内容。充分发挥队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将他们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刚刚从事地质工作的年轻人,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阅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缩短“学习”周期,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挑起业务大梁,实现新老对接。
二是采用“树枝状”式的师带徒,加快技术人才培养的速度;云南文山项目是我队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的一个范列,更是培养复合技术人才的典范。我队在项目实施之初就采用“树枝状”式的师带徒模式,由队副总工、首席专家带领几名项目负责为徒弟,结合每一个人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从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有针对性的把他们分别向技术负责、管理人才等方向培养。同时又让每个项目负责分别带领几名新毕业生,让年轻的技术员从基础学起,掌握牢靠的基础知识,培养锻炼一线工作的能力。经过这种“树枝状”式的师带徒,几年下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实施“走出去”项目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快了人才培养速度。三是利用师徒角色转换法,加快年轻地质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开展以项目为单位的“师带徒”活动中,采取师徒角色互换的形式,把年轻的地质员推向前台。在项目实施之初,让师傅(项目负责)分别做出项目运作计划,然后对他的计划的合理性给予分析指导,规范他们工作程序、确保质量、工期,在工作过程中项目负责首先干主要工作,让年轻技术员做助手,通过手把手地教,一个项目做完,年轻的技术员熟悉了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后。在另一个项目中,让徒弟做主要工作,师傅给徒弟做助手,让徒弟唱主角。通过这种角色转换,年轻地质员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使他们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融合到具体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师带徒”活动,我队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已经能够挑起重任,相当一部分能够独当一面工作,成为各自岗位的技术骨干。在20xx年项目负责的任命中,近年来的新毕业生有:1位同志被聘任为项目负责,8位同志被聘任为副项目负责,6位同志被聘任为项目负责助理。纵观“师带徒”活动,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活动的意义好;“师带徒”活动是在局倡导“突出主业、做强主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我队经济不断增长,尽快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矛盾,增强队伍发展后劲,保持地勘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而确立的一项旨在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实现人才兴队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是“师带徒”活动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只要方向把握好,就会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我队团委对团员青年思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团员青年认为业务技能不够,希望单位提供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及“导师带徒”活动,来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因此我队开展“师带徒”活动受到广大职工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但由于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师傅少,徒弟多,地质项目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多数项目出现一师带多徒现象,“师带徒”工作一开始面临较多困难。我们通过指定队首席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作为师傅,以项目班组为单位进行师徒派配。师傅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所带的徒弟,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队首席专家黄仁生,地质公司副经理李昭升、李潘华,项目负责陈洪明、张早勤等,不但能做好领导表率作用,还认真抓好传帮带工作。他们能始终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徒弟进行技术业务的帮教和指导,徒弟们也紧跟着师傅的指导进行认真学习和提高,把学习培训工作落实在岗位实践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师带徒”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年轻地质技术人员在各自师傅的精心教导和自觉努力下,渐渐成长起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显示了“师带徒”活动良好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从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或者说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是由于地质项目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流动性大,“师带徒”活动的成效还不够突出;虽然年轻地质人员中涌现出来了一些优秀分子,但是成功的比例不高,与期望相差甚远。这其中原因很多,有重视不够开展的不够好,也有的是人员岗位变动,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更有因工作任务重而忽视了“师带徒”工作。
二是制度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整的师带徒实施办法,师徒没有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具体目标不够明确,奖罚机制不够健全。
三是地质学知识领域宽广、复杂,“师带徒”周期性长;地质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地质找矿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对地质找矿理论本身的创新和发展,才可能实现地质找矿新的突破。这需要有经验的师傅传授,更需要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刻苦钻研、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和理论水平。
总之,随着地勘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大,传、帮、带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将以师带徒活动为突破口,寻求做好轻年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思路,力求在几年时间内培养一批适合队伍发展需要的地质技术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二件事:
一要抓难点,丰富“师带徒”活动内涵;丰富和完善《师徒协议书》内容,对师徒的“责、权、利”做出明确规定,制定明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按有关规定跟踪、测评、考核、评比。
二要抓热点,不断提高青年技术人员的技能素养;可举行诸如“争创名师高徒”等活动,秉承“师道传承”这一概念,激励师徒们树立“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进步”思想,在工作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新职工主动学习新技术,钻研业务,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展“师带徒”活动是实施人才强队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项目班组开展现场培训的重要手段。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仅要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还应大力拓展师带徒活动内涵,逐步解决目前独当一面技术人才断层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职工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为始终保持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职工队伍,为地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开展“师带徒”活动,同时学习兄弟单位的典型经验,为我队的发展培养和储备更好更多的人才。
【队师带徒总结】相关文章:
师带徒总结01-18
师带徒的活动总结02-06
师带徒徒弟总结07-29
师带徒个人总结09-30
师带徒总结范文07-12
师带徒总结范文07-12
师带徒总结范文07-12
师带徒总结范文07-12
师带徒总结范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