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2024-10-21 16:30:31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1

  本学期通过参加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让我在教育教学上了很大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校本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景中,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景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却不大。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因为教学研究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理念中重要一点,我认为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把发现的问题提升为校本教研的问题,再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通过学习以及自己对校本教研的理解,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自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注重引课的艺术:引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具,挂图、设问等,一定要有创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

  在采取以上各种教学手段的每节课的教学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的所在,叫做补改吧,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虽然以前每节课后也都写教学反思,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把课上出现的问题真正的记录下来,通过这次的学习、讨论,自己深有启发,对于每节课后,一定写出详细的教学反思,有情景描述、问题分析,既要针对教学的闪光点、失误点、困惑点进行反思,使之具有针对性,把反思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课课有反思,形成理论性问题,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通过学习,自己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是校本教研的“点火器”,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发动机”,两者互相依靠,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

  20xx年x月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2

  下学期,我们的信息技术团队开展了四次教学和研究活动。本组教师发扬团结合作精神,使教学科研工作质量和数量保证,取得良好效果。

  1、认真开展专题研究,积极作课,以“我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

  9月10日上午,老师在二年级开设了一门题为《设计与编辑课程表》的研究课程。本课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课,问题设计.,并充分展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最终在小组合作中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后讨论中,我们以本研究课程为出发点,讨论和肯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这项活动使我们对课程的掌握有了新的'理解。

  二、进行学科探索

  9月10日下午,老师在一年级开展了“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由于课前教师与综合实践教师多次沟通讨论,充分发挥本网络资源的优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很自然的。在老师的评论中,我们对学科的地位和如何更有效地实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以质量抽样为样本,发现自身差距不足,认真讨论“两个标准”

  9月13日下午,由多位教师牵头,三年级对信息技术抽样测试的质量分析和“两个标准”进行了探讨。活动中,本组教师在抽样测试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缺乏对课程的把握,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论坛交流展示,为我镇网站健康高效发展搭建强大平台

  9月29日下午,我镇信息技术组的展示交流活动如期在学生论坛上拉开帷幕。由于网络问题,只有部分人参加了活动,我校排名第一。

  在活动中,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争相进入自己的论坛,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

  为了在校园里营造氛围,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关注自己的论坛,老师们为这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多准备。

  这项活动不仅为学生和同龄人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他们在交流中的快乐,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真正关心和关注我们自己的论坛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3

  物理组于20xx年x月初至20xx年xx月xx日开展了高一、高二物理教师的研讨课活动及优质课比赛活动。本次活动促进了学校物理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我物理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教研主题进行了实践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动中,全体教师都花费了很多心血,作了精心的准备,基本能够贯彻新的课改理念,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现总结如下:

  本次物理组有湖北援博的名师邹庆、刘进军、赵飞马老师及本地的晋金凤、季春、倪向新、钱翔、周豫东等教师承担了此次教研活动的教学任务,他们在此次活动中都能在课件中具体、明确的展示教学目标,展示的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并能向学生详细地解释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整堂课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有较系统性的把握。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准确把握学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了民主教学等特点。

  几位老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思路明确,课堂教学环节把握比较好,拓展延伸环节有效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上做得很充分,使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能关注到。

  具体来说,刘进军老师能根据学科特点,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创新实验装置,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整堂课刘老师贯彻了从实验走向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他的课物理味特别浓。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老刘在演示

  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电熨斗的双层金属片、电子秤的感压应变片、电饭锅的感温磁体及自动门的红外遥感装置等敏感元件对各物理量的感知试验都是通过自制试验装置展示给学生。在这些自制试验中刘老师独具匠心、巧妙地利用身边材料、并达到了显著的试验效果。

  邹庆老师在高三(15)班上了一堂精彩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复习示范课,邹老师以扎实的功底,在复习的各个细节和教学环节上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为《电阻的测量》是高考的热点,难度极大,挑战性强,本堂课充分展示了邹庆老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赢得了全体老师的充分肯定。 季春老师把摄像头拍照功能引入课堂,通过电脑把学生的实时作业和实验操作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及时、快捷地展示了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处理教学的衔接,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同时季春老师做到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整堂课学生从组装试验仪器、设计试验步骤、动手试验、采集数据到分析数据、作出w-v、w-v2 、w-v3、w-v、w-v……的关系图像和得出结论都是自主的,这堂课下来可以肯定学生的收获是十分丰富的,这样的试验课堂是非常高效的,学生从试验中不仅运用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体验同学间协调工作的愉悦、还有试验的成功和挫折。

  倪向新、赵飞马、晋金凤老师的课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以问题引环节,使学生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学法指导上能积极探索采用合作学习,自主交流的学习方法,注意给学生留有课堂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在教学中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困生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学中难易的梯度明显,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有所体现。

  钱翔、周豫东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即保留了传统教学的要素,又有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根据我校学生物理学科普遍薄弱的特点,加强课

  堂师生互动环节,知识点讲授精细到位,课堂纠错、答疑环节态度亲切耐心。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顺畅,学生课堂活动比较积极,主动性比较强,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讲究针对性。

  活动期间,教育局彭晓厚局长、及学校王会军书记、杨国红校长、王爱杰校长等同志先后参加了我组的听课、评课活动,全体老师就听课的感想以及新课程背景下的如何组织教学和高考复习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总之,承担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以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我校还要进一步落实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针对我校学生特点的其它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寻求适合我校目前学生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更有效的途径。

  物理组 倪向新

  20xx年xx月xx日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4

  下学期,我们信息技术组共开展了教研活动四次。本组教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教研工作保质保量,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认真开展专题研究,积极作课,以“我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

  9月10日上午,老师在二年级做了一节题为《设计和编辑课程表》的研究课。此课根据学生实际,备课精心,问题设计合。,并充分展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学习,最终在分组合作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课后的研讨中,大家以本节研究课为出发点,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微机课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与肯定。此活动使大家对于课程的把握方面有了新的领悟。

  二、进行学科探索

  9月10日下午,老师在一年级进行了一节“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合”实践的活动。由于课前老师与综合实践学科教师多次沟通探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本络资源的优势,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已经水到渠成了。在各位老师的点评中,我们对本学科在。合中的地位及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实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三、以质量抽测为样本,寻找自身差距有不足,认真进行“两个标准”的研讨

  9月13日下午,由多位老师牵头,在三年级进行了信息技术抽测质量分析和“两个标准”的研讨。活动中,本组教师基于抽测质量分析,查找自身在教学中对于课程的'把握方面的欠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论坛交流与展示,为我镇网站健康、高效发展搭建有力平台

  9月29日下午,我镇信息技术组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如期在学生论坛中拉开了帷幕。由于网络问题,只有部分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校独占第一。

  活动中,同学们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争相进入自己的论坛,切身处地的、真正的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为了在校园内创建氛围,使学生们能真正做到关心、关注自己的论坛,老师为了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此次活动,不但给学生们与自己的同龄人能有交流的机会搭建了平台,促使他们在交流中体味到快乐,也锻炼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们真正关心、关注我们自己的论坛搭建了有力平台。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5

  一、研讨主题

  说明文的教学

  二、研讨目的

  说明文的“枯燥”,是因为它一般只有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这类课,往往上成科学课,或是上成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致迷失语文的自我。

  我们希望通过对本主题相关资料的搜寻、整理和学习,同过“一课多磨”或“同课异构”的反复操练,达到掌握说明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使课堂既有说明文教学应具有元素,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打造尽可能漂亮的说明文课。

  三、研讨过程与收获

  1、听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

  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可以比文本更有诗意。课堂上,老师要用诗一般的情怀,歌一样的语言,去承载学生的生命长城。

  具体地展开,即“好课三味”。所谓好课,要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上出“语文味”?

  2、资料学习

  a.《“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关于“语文味”的一些界定:

  “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语文味”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b.《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这个材料,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语文课不是德育课、美育课、思维训练课。

  说明文教学中,过分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自然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忽略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合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要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美感、和语感来。

  3、扎扎实实的磨课。

  理论的习得并非能力的真正提高,得在课堂这块舞台上反复操练,才可能将辛勤的汗水凝固成丰硕的果实。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扎实有效的磨课。

  最近,各种活动不断:大会小会频繁、抽查视导忙乱。戴老师向大家展示的《秦兵马俑》一课,我们依然毫不怠慢,事先抽出时间进行了认真的试上与听课活动。

  再拿《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来说吧,沈诗红一人就上了四回。

  (1)初稿

  当沈老师有了初步的备课方案后,我们教研组专门利用时间进行讨论研究,梳理出一个当时认为比较合适的上课思路。

  (2)第一次试上

  效果不错。但是,我们教研组每个成员仍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付出热情,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教研活动记载簿上写了近三页纸的讨论稿时,教案第二稿有了雏形。与第一稿比,对文本的解读(尤其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入。

  (3)第二次试上

  教学流程的大环节处理得相当不错,音乐、图片等的合理运用烘托了气氛,激发了学生情感。本着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

  我们的讨论内容在会议记录上写了整整三页:除若干细节外,稍大的改动是2、3、4自然段与5、6自然段分别采用细品慢嚼与放手演说的方式教学。

  至此,第三稿方案初步形成。

  (4)第三次试上

  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老师精当的指点、精妙而诗意的导语,换来学生对文本精深的理解和精彩的朗读。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得心应手。这是一堂相对完满的课。然而,追求卓越的意识,使我们再一次围坐一起,精雕细琢起来:一句句子的独特语气、一个字词的多种预设等都再三推敲,直至教案第四稿浮出水面。

  (5)第四次上

  经过这么几轮的磨课,沈诗红老师驾轻就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详尽而丰富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恍如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世纪的维也纳,聆听欧洲古典音乐最初的梦想;斟字酌句,使平面的文字立体起来,一条条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街道、一座座古朴的音乐家雕像,友好地出现在孩子的想象世界里;伴着悠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把所有同学和听课老师的心激活了,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的蓝天,陶醉在掺合着花草芳香的晚风里……真是一堂熔书卷味、语文味、人情味于一炉的好课啊!

  写到这里,我很想代表我个人,也代表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感谢学校领导,感谢你们组织的各种活动,使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使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使人与人的情谊更深!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6

  本年度七年级数学组的教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三位数学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我们数学组的老师齐心协力,积极投身教改和教研活动中,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长。下面将本年度我们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开学初,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本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各教师的教案都较为规范,质好量足。全体教师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批改工作,力求做到及时反馈矫正,讲求实效。

  二、从思想、理论着手,实践课程改革:

  思想不到位的课程改革实践则为夸夸其谈、蜻蜓点水。因此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本学期中教研组每位数学教师按时完成数学教学案例和数学教学反思的书写,教师们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反思,不断进取。

  三、紧抓课堂教学,为创建作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分年级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独立备课的方式,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研组再安排全体数学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等全方位的进行指导,努力提高了每位教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方向: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还可以多观看名教师的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下学期教研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教研活动总结11-16

教研活动总结05-19

教研活动总结教研活动记录总结怎么写05-29

教研员教研活动总结09-24

教研课的活动总结11-30

音乐教研活动总结12-05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06-14

健康教研活动总结01-09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02-28

地理教研活动的总结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