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500字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1
过大年压岁钱 一个字爽
爆竹声声辞旧岁,在连绵不绝的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春节。春节,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打爆竹,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除夕夜守岁,据说是为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春节那几天,家家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大人们忙忙碌碌,小孩们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除夕那天,天公很作美,在连续的阴雨天气后终于放晴。寒假里每天都起床很晚的我,那天却起得格外早。因为,想想新衣服,想想压岁钱,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在凌晨的睡梦中,我笑着笑着就醒了,一醒了便再也难以入眠。我干脆一骨碌穿衣起床,吵着磨着爸爸妈妈早点起床去奶奶家。因为今天不仅是过年,关键是还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压岁钱。
一到奶奶家,没想到大伯家和叔叔家也刚好到了,于是大家互相问好,我把早已准备好的祝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向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一遍遍说过去,一个个压岁红包装进了我和堂妹堂哥的口袋。我想:现在各家生活都好了起来,一过年,我们小孩的口袋也跟着鼓了起来。
打爆竹放烟花 一个字乐
除夕夜,当大人们还在喝酒聊天时,我们小孩早就溜下桌子去玩爆竹了。我和妹妹用压岁钱买了许多的爆竹玩,每当我在门前街道上点燃爆竹时,七岁的堂妹总是把耳朵捂得严严实实的,躲得远远的,十分害怕。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放鞭炮,这句话用在此时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爆竹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噼哩啪啦的,热闹非凡。点燃的爆竹在空中、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
正当我和堂妹玩爆竹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从杭州回来的堂伯来了,我和妹妹赶紧跑过去说:大伯,新年好!大伯说:看,我给你们带来的新年礼物,啊!原来是烟花和爆竹,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和妹妹迫不急待地把烟花摆在门前的道路中间,点燃引线,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朵朵鲜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远处的高楼也依稀可辨,随着一朵朵璀璨的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阵惊喜的欢呼声;烟花在空中飞舞,光彩夺目,绚丽多姿,一会儿象孔雀开屏,一会儿象飞龙在天,一会象大鹏展翅,一会儿象银河飞瀑&&,好看极了!
其中一种名叫降落伞的烟花,特别好玩,当点燃的引线烧完后,会从烟花的底部喷口喷出一团火花冲向天空,砰的一声,火花炸开了,一个降落伞从空中飘下,我跑过去接住,看着这完好无损的降落伞,心想:如何把这降落伞再废物利用呢?如果在降落伞上再连着一个
鞭炮会怎么样呢?说动手就动手,我找来了一些线和废纸,把鞭炮包在纸里,用线和降落伞连起来,然后跑到二楼的阳台上,点燃鞭炮后向下抛,只见鞭炮在空中随风慢悠悠地飘荡,突然,砰啪,鞭炮在空中炸响。
哈,太有意思了!妹妹在楼下高兴得手舞足蹈,哥哥!太好玩了,再来一个!。我不禁为自己发明的新玩法而兴奋不已。我想:不管干什么事,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除夕夜看春晚 一个字喜
在我和堂妹放完烟花爆竹后,大人们也已吃完年夜饭,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自己家中,早早地打开电视坐到床上,准备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妈妈在床头柜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零食。想到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零食的那种甜蜜的感觉,心里的那种兴奋啊,甭提了!在我们的焦急等待中,春晚终于开始了。
一个大型的舞蹈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表演者那优美、婀娜多姿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赞叹不已!接下来还有几首歌曲,男女演员的婉转歌喉、悦耳动听。终于,我最喜欢的歌星周杰伦出场了,他用独特的歌声演唱了他自创的歌曲《兰亭序》,我还随着他的节奏在床上摆动起来,惹得妈妈怨声载道。赵本山、小沈阳等人表演的小品《同桌的你》让我们全家笑得合不拢嘴。
但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魔术《大变活鱼》,场上有一缸金鱼、一幅画和一个水族箱,魔术师先要让金鱼听他的话,我当时根本不相信,可是金鱼真的听他话,魔术师说什么,金鱼就做什么,太神奇了!之后,他还说要把画上的金鱼变到鱼缸里,全场的观众都说不信,可是当魔术师说张开你的眼睛,不要眨眼时,画上的鱼居然动了,慢慢地游进了水缸里,天啊!这是真的吗?让人无法相信啊!我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真是太厉害了!魔术明明是假的,可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真实,这也许就是魔术的神奇之处。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2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都会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是贴春联。说起春联,诗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联。过年时,每家都要换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
自从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书法起,每年春节,写春联、送春联成了我的必修课。亲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联。
牛年春节书写春联我觉得更牛气。前年我是习楷书,去年我又开始练习隶书,用楷隶两种字体各书写了一幅唐诗作品,参加了全国书法七级的资格考试。因此今年的春联我全部采用隶书书写。经过几年的书法练习,我觉得自己读帖、临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分析、处理字体结构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长进,分析和运用基本笔画的技巧更熟练,因而今年春联写得较得体,隶书的特点也表现的较逼真。
在书写春联中,我也加深了对春联寓意的理解。注意对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联。例如我给快90岁高龄的太太送了这样一幅春联:上联是“春风惠我财源广”,下联是“旭日临门福寿康”,横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阳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长寿,全家快乐。太太高兴极了,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我特别注意读春联,在写春联中去解读春联,值得一提的是领悟欣赏了三幅独特的趣联。其一是“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巧用数字和谐音,补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种意思。字面看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横批没“东西”。我理解应为“缺衣、少食、没东西,这家人很穷。其二”上联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联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横批。字面上看,上联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为丰富,即丰衣(壹)壹,下联足够多的“拾”可以理解为足食(拾),“丰衣足食”正好配为横批。我理解这幅对联要表达的是:有衣、有食、丰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缺横批。这是妙用多音词不同读音构成的一幅趣联。真正意思的读法是changzhangchangzhangchangchangzhang,下联zhangchangzhangchangzhangzhangchang”。据说这是一位从事豆芽生产的人写的对联,他希望自己生产的豆芽天天长(zhang),天天长(zhang)长(chang)。我给配一个横批应该是:越长(zhang)越长(chang)。
通过学习春联、书写春联。使我懂得了中国的汉字十分丰富。春联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精品。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节日里春联衬托了节日的喜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作为炎黄子孙,我爱中华民族文化,我喜欢学习、书写春联。
“欢度春节”这些标语在电视机广告上经常可以见到,也正是这些标语为春节添上了欢喜的气氛。
每个人都在春节前上街购物,买件新衣服,新鞋等等。而我也不例外。听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换然一新,来一个好运。我觉得春节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是好的,有假放,有利是收。而对于清洁工来说,新年可是很辛苦的一段时期,他们在春节期间要打扫的`垃圾增了很多。其实我们在开心的同时也不要破坏东西和乱扔东西,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们不要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不要乱扔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政府也为人们能做到“欢度春节”,特意举办了一个烟花晚会。这个晚会是在十九那晚举行的,那晚有许多人到来,人们甚至要挤到出公路去了。烟花开始放了,首先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束束多彩多姿的烟花射上天空,再在空中爆,好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接着又有在空中爆开时的姿态多样的烟花。人们在观赏的期间还不时传出一阵阵的“哇”声。
但是在烟花晚会完了,人们散去之后,牌坊(地方名)却变成了“垃圾场”了,垃圾是随地都是。这是清洁工人可忙个很,他们个个都弯低腰捡垃圾。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想:那些清洁工捡完后一定是很累的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也要做得那么累,真是很痛苦!所以我们不要乱扔东西了,使清洁工人也能做到“欢度春节”。到大年初一那天,我很高兴得的和家人到广州玩玩。当我们来到广州后,广州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繁荣国际大城市,街上往来的人很多,但他们也比较是守规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能自觉得把不要的东西扔到垃圾桶里,虽然也要一小部分人是不大守规矩的。但和我的家——肇庆相比可有一定的差距了,虽然肇庆比以前有所进步,也能在电视上宣传一下环保和提出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我觉得还是不够。这些规章制度还不是对广泛的人民起作用,而我们本身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必须加强教育,而只有加强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3
过春节点旺火,是以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为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虽然近些年因为污染问题不少地方开始适当限制或严禁点旺火,但城市周边源于祖祖辈辈的旺火情结,大的是不垒了,小的或纯劈柴的,总得在大年三十晚上点一个,以图日子过得红火安康、吉利旺顺。
与内蒙古医院毗邻的桥靠村没有城市化以前,83号我们高家大院从1979年把后院的旧房子翻盖一新,到村子被拆成平地的20xx年,院子里一年不落,年年都要垒个大旺火。我们家的旺火一开始也和别人家一样,是大年三十下午垒起来,夜里十二点点着,等着旺了,就开始响炮接神。可从我姐结婚后第二年开始,我们家年年要点两个旺火,三十晚上一个,初一晚上一个,真可谓旺上加旺。
初一晚上的旺火是专门给外孙女和闺女女婿们准备的;同样要在点旺火的时候放礼花和鞭炮,烤旺火更是不能少。也因此,我们养成了初一下午就回娘家的习惯。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天一擦黑就盼着快点儿吃饭,快点儿到夜里十二点,盼着姥爷领她们到院儿里点旺火、放鞭炮。
从前的旺火,是大年三十下午后院的三大爷过来给垒,但所用的劈柴和炭,是我爸一入冬就开始一点儿一点儿选拔好的。劈柴是把结实的圆木或木板锯成一尺来长的段,然后劈得粗细一致,捆成碗口粗的捆就行了。炭要打成一头大一头小的扁状,大的那头最好还是平面。这些炭块儿得有大有小,因为旺火是圆的,得由下而上一层一层往回收,直到收成个圆锥形。
不知从哪年开始,三大爷把垒旺火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三哥。
三哥和三大爷一样,都是慢工出细活。他先用砖在已经被土填平的大铁锅上摆出风口,把劈柴捆立在锅中央,把引火的软柴摆到每一个风口里,再掂量着给每一块儿炭找到合适的位置。每一层都是炭块儿平的、大的那头朝外,小的那头朝里,紧紧围着劈柴捆,错落有致,由下而上,垒到封顶。这时候,我爸把黄纸剪成的网子往上一盖,用炭块儿压住,或用柴火棍儿插住,然后跟三哥回屋抽烟喝茶去了。
我家的旺火架子,是个周身糊了黄纸的大铁炉子,迎街门的那一面,要贴上大红竖联“旺气冲天”。这样,黄架,红联,黑炭,黄网,再加上屋檐下的彩旗和灯笼,就珠联璧合出一种春节特有的乡村年俗气息。
写到这里,我还想起个故事。那年腊月,有人早早送来一卷裁好的红纸,请我爸有工夫时给写写对子。写对子那天,我们替我爸铺平那些红纸条时,发现有一条上用铅笔写了几个字。细看,前两个是“王气”,然后一个顿号,最后是个“天”字。原来是提醒我爸记得写“旺气冲天”。那以后,我们总爱把“旺气冲天”说成“王气一点儿天”,笑话那人不会写字。
点旺火可不比点炉子,当软柴引着旺火心儿里的劈柴,为了让炭快点儿燃烧,我们就用三合板、硬纸片或者铁簸箕,一起对着那几个风口使劲扇。除了扇风,适当的时候,还得给炭上浇点机油或柴油助燃,但万万不能浇汽油。
和接神响炮时不能说“呛”一样,点旺火被烟熏的咳嗽流眼泪也不能说“呛”,因为大人告诉我们,说“呛”,就等于是说财神爷把你给“呛着啦”,那他老人家还能接到家?除此,点旺火时也不能说“点不着”“着得不旺”等不吉利的话。等旺火着旺着红,一家人就围着旺火烤,烤身体的健康,烤日子的兴旺,烤事业的发达。
大年三十晚上接过神,大人因为一腊月的忙碌,此时感觉累了,便都和衣而卧。孩子们可不,精神着呢,一大帮围着旺火边玩儿边捡瞎捻儿鞭炮,如果大门不锁,还去评论各家旺火的好赖。我家大门开始也不锁,但后来村里流动人口多了,为了安全,接过神休息时就得锁大门。我妈和我爸休息前,年年不忘嘱咐我们,说天亮前不能洗手,也不能扫地,因为那是对所接之神的大不敬。
我爷爷和我大爷都在世的时候,初一早上,天不亮就得把大门打开,一来住在桥靠兔场的大爷要回来吃饺子,二来给爷爷拜年的人也来得早。有时,煮饺子水还没烧开,拜年的人已经坐在桌边喝上茶了。
年一个接一个如期而至,我们一个接一个成家,一个接一个有了孩子。高家大院里的又一代小女孩儿围着旺火捡瞎捻儿鞭炮的劲头,一点儿也不比我弟弟当年差。她们也有过自己做礼花的想法,但被我们大人严厉制止了。
如今小侄女也长大了,虽然小区不允许点旺火,但她们自有办法。仍旧是初一晚上,姐妹几个边放鞭炮边跑到楼前楼后去搜集那些大礼花筒子。把搜集到的炮筒子拆散,把里边儿的黄泥踩碎倒出去,就成了垒旺火的好材料。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4
作为一个牛逼而低调、大气而含蓄的岳阳宁,这句土话你应该晓得:细伢崽盼过年,代宁(大人)望种田。
因为在20年前,那时候小朋友们只有过年滴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有零食吃还有压岁钱,平常几乎没有新衣服,零食也很难吃到,基本没有零花钱,所以小朋友都盼望过年。大人们只有种田了才有收入,所以就盼望种田。
当我们渐渐长大,过年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每过一年,心底难免会哀叹: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
特别是近几年,年味越来越淡,我们越来越怀念曾近的过年……
1、杀年猪
过大年,吃字当先。在二十年前的岳阳,杀年猪当然是过大年的重头戏。那时候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要杀年猪。记得邻居大伯家的猪圈门口有对联一副,曰:人人要读书,户户要养猪!那时候的猪肉,没有瘦肉精,没有催肥饲料,大都是红薯萝卜大米谷糠喂大的,吃起来就是香!
2、打糍粑
腊月间,家家打糍粑。小伙伴们,说起打糍粑(又称粑子、叫仔),你是否隐约中透过手机屏幕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糯米香味?
二十年前的岳阳,一般十几户人家都共同置办了一个石槽,也就是打糍粑的工具,岳阳土话叫做“蒂臼”。蒸熟的香喷喷的糯米倒进“蒂臼”,几个壮年执“粑锤”——也就是茶杯粗的木棍,将糯米饭碾成泥状。妈妈们将其做成圆圆的粑粑,象征幸福和团圆。
3、烫粉皮里
二十年前在岳阳农村过大年,家家户户都会烫绿豆粉皮,刚出炉的热乎乎的粉皮里面包上一些大蒜、剁辣椒吃起来格外滴香,一个屋场只要哪家烫了粉皮就会送给左邻右舍,一起恰,今天你家烫了送给他家吃,明天他家烫了又送给你家吃,O(∩_∩)O哈哈~好一幅和乐的画面!
余下大部分粉皮就晒干之后等正月亲戚来滴时候一起享用。也会送一部分给城里的亲戚。
4、干鱼塘
二十年前在岳阳过大年,鸡鱼肉是餐桌上的主菜。过年前,自然要干塘抓鱼吃。那时候,岳阳似乎还没有有着柴油味的鱼卖。农村干塘的时候,一般壮实的男人都会下水忙活,妇女们则在岸上帮忙,小孩子们当然少不了凑热闹,几十个人围着池塘,吆喝声、笑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干完鱼塘还拣好多蚌壳回来吃蚌肉,那鲜美~~是不是要流口水了?那时候爸爸破蚌壳的时候,小鬼总蹲在旁边看,心里是想着会不会出现一颗珍珠?
5、熏腊肉
看着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觉得熟悉又陌生?年猪杀完,肉腌好再晒半干后就开始熏了,小时候老家基本都是这样的:上面挂着腊肉,下面大人们边烧柴火边聊天,每次去了有这样柴火炉子的亲戚家,都要拿几个红薯烤来吃!格外香!不过这个对火候掌握要求比较高,一不小心就全部烧焦了。
还记得小鬼小时候家里的腊肉放在阳台上熏,经常就跟哥哥偷偷拿着小刀割一小坨腊肉下来,用锡纸包着,再用火烧一下,吃起来格外香!现在很难再吃出那种带着童趣的味道咯!
6、打年货
那时候打年货,应该是小朋友们除了收红包外最开心的事情了!小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家里零食不断,天天跟过年似的。对于那时候,一坨放盐罐子里的生姜都能当零食,美美的啃上半天的我们来说,打年货是一年里能够一次性买最多零食的时候了,小吃货们能不开心嘛!
7、压岁钱
二十年前的农村小孩,一年到头难得有多少零花钱。三十夜里收压岁钱,那可是一条冠冕堂皇的生财之道。再吝啬的父母,在这个晚上也得对孩子表示表示。10块或是50块,能拿到100块那得是家境比较富裕的亲戚给的!嘿!你可别瞧不起那几十块钱,那时候,买本连环画图书才几毛块把钱。
不过我小时候的压岁钱也不敢乱花,家里拮据,知道爸妈挣钱不易,最重要我知道我的压岁钱最多在我身上放3天就要被爸妈收回去……如果他们心情好或许会给你留个5块、10块。
8、拜大年
“嗲嗲,帮恩哪噶拜年哦~”、“伯伯,恭贺(夫)嗯哪噶过哒腻闹年哦!”。作为80后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们,应该有过挨家挨户拜年的经历。
初一一黑早,就开始拜年了,挨家挨户,一家不漏,整个屋场都是孩子们喊拜年滴声音,我们小时候喊的讨包西,遇到有些大人还会捉弄我们,说拜年一定要跪着拜~哈哈,我竟信以为真!
大人们则迟些出门相互拜年,那场面再配上冰雪美景和满地的炸开的红鞭炮,过年的气氛是相当浓厚滴!那时候物资不丰富,拜年可以讨得一大袋糖果或是花生非常开心。回家把所有滴收获往床上一倒,一样样数跟哥哥比看谁的糖果更多!
9、玩狮子
狮子进哒门,恭贺嗯哪噶过哒腻闹年,北是粑子就是钱!
没错,玩狮子的上门拜年来了!从正月初二开始到十二,每天都有玩狮子滴来拜年,还有玩龙滴。举着灯笼,敲着锣鼓,先是狮子进堂屋拜年,然后是武术表演,刀枪剑棍,南拳北腿。表演完毕后由一些读了古书的老者开始“锻灯”,应该就是说吉利话,开场白我还记得:鼓莫敲啊,锣暂停啊,几句粗言表深情……“锻灯”的每说一句,底下一干人等都高声应和:是哦!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5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6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现在福清仍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吃完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
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
福清的元宵节自有特色。这天晚上,工农商学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利桥就是瑞云塔附近的龙首桥,人们过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这种过利桥习俗被当作吉利之举。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们还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烟花,观看彩灯游村,当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还要给“游灯”的人分烛,以示吉庆。
【春节的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_春节作文03-18
春节作文500字《家乡的春节》_春节作文03-05
春节作文800字:家乡的春节_春节作文03-10
春节800字作文:难忘的春节_春节作文03-10
春节作文:过春节01-13
关于春节的作文:春节01-30
家乡的春节春节作文02-17
春节作文:快乐的春节01-19
春节拜年_春节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