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4-17 14:46:39 3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杏树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杏树的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杏树的作文300字四篇

杏树的作文300字 篇1

  我家院子中矗立着三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如今变得更美更美。远远望去,银杏树像一朵黄绿色的云,从地上慢慢升起。我走近银杏树,看见树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许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非常粗糙,也很硬,像老人裂开的皮肤。银杏树的叶子形态也不一般,有的.像扇子,有的像美丽的蝴蝶。冬天来了,叶子变化很大,有的还是那么绿,有的已是绿中带黄,还有的全部变成黄色的了。风轻轻地一吹,枯黄的叶子慢悠悠地从树上落下来,宛如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树上仍有一个个圆溜溜的果实挂着,在风中好像随时都会滚落下来。我真想吃银杏树结的果子!我自言自语的说:“银杏果的味道怎么样呢?是甜滋滋的?还是没味道啊?”妈妈回答说:“稍微有点苦。”我想:为什么这么漂亮的银杏树,果子却是苦的呢?”爸爸说:“银杏树是我国珍稀保护植物,要几十年、上百年才结果,它长得很辛苦,所以结出的果实是苦的。”我想,这也许是银杏树在提醒我们:“大家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我的生命!

  我真喜欢小院的三棵银杏树!

杏树的作文300字 篇2

  在学校的蕊春园里,有一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它已经经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

  瞧,银杏树真高呀,比三层楼房还要高。银杏树真粗啊,两个小朋友才能合抱得过来。

  银杏树的每一根枝条都斜着伸向天空。枝条上长满密密麻麻的叶子。春夏季节,叶子是绿油油的;秋天来临,它就逐渐变黄;到深秋,全部变得金黄金黄的。一片片叶子如同一把把小巧玲珑的扇子,可爱极!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飘飘摇摇的落下来。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旋转。我跑过去伸出双手接住一片,哈!活像一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树下,地上就像铺满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好似一首美妙的乐曲。我捡起一片像宝贝似的放在手心里,留作秋天的纪念。

  我爱银杏树!

杏树的作文300字 篇3

   你想知道银杏树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在冬季,银杏树从裸露的枝干上生出无数小粒,它们是雪白色,像一朵朵美丽的雪花。这些雪花似的小粒慢慢长大,就像牛的奶头。 到了春天,绿油油的'嫩叶从“奶头”里悄悄地钻出一个小脑袋看着美丽的世界,不一会儿它把身子伸展开来,咦!怎么它是一把扇子?

  在夏天,银杏树的一样东西非常容易被人们忽略,这就是它的花。有一次我问爸爸:“银杏树怎么不开花就结果了呢?”我和爸爸在电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银杏树的花非常小,只有0.5平方厘米那么大,所以人们很容易就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在前年的秋天,我们一家人在贵阳偏坡玩了一天。在两棵大银杏树下我看到有成千上成只金黄的蝴蝶在树上停留,慢慢的又从树上飞落下来。风儿一吹,金黄的蝴蝶随风飞舞到空中。我在拾银杏树的果子时,爸爸在后面大喊:“烫手罗,热白果!”爸爸还趁我大笑之时,扔了一颗剥壳的白果噻到我的嘴里,我嚼了嚼,眼睛一亮,真好吃!我立马跑到爸爸那儿大声叫道:“我还要吃,我还要吃……”那可口的白果就是掩映在树叶中的银杏果实。

  我爱银杏树叶,我爱它一年四季的样子。

杏树的作文300字 篇4

  一个大而粗的树干,支撑着绿色的伞面,再加上满技的“蓬发”形成了一颗蓬蓬勃勃的银杏树。

  春妹妹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和柳树一样,银杏树上也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大家争先恐后的想看一看春妹妹的模样。

  夏天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新芽已经换成了大片的绿装,呵呵!

  正是我们乘凉的好地方。一下课,同学们手拉着手围在银杏树下一边转着圈儿,一边唱着歌儿。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儿随风起舞,好像在为我们伴舞哩!

  夏姐姐走了,秋姑娘也随后而来。银杏树上硕果累累,一些果子像调皮的孩子挣脱妈妈的`怀抱,“啪”掉落地上,金黄的树叶儿似乎舍不得果子的离开!自己也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伴随着果子来到了大地的怀抱。

  冬爷爷赶走了秋姑娘。呼啸的北风赶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蓬蓬勃勃和秋天的硕果。却赶不走银杏树的挺拔。它的生命力还是像以前那样富有生机,永远顽强!

  我爱你!校园的银杏树!

【杏树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杏树作文10-16

杏树的作文10-13

家乡的杏树作文01-28

窗外的杏树作文10-17

那棵杏树作文05-07

杏树小学作文01-27

杏树优秀作文05-23

描写杏树的作文08-08

关于杏树的作文08-08

《杏树》片断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