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作文400字(精选2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扭秧歌作文4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扭秧歌作文 篇1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扭秧歌作文 篇2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扭秧歌作文 篇3
过年时,老家四川都会举行扭秧歌儿的节目。当时是下雨天,地滑,我只能站在门口远远观望。来了,表演扭秧歌儿的队伍来了,只见一队身穿红红火火的舞衣的大妈们沿着大路走来,她们一个个神采奕奕,笑语不绝。
大妈们停在了下面一点的一户人家的地坝里,放下音响,列好队伍,音乐走起。大妈妈尽情的舞动着,瞧那脸上自信的笑容,那欢快的舞步,那手中的红扇飞舞,犹如一只只不食人间烟火的火红媚蝶在大妈们的周身翩翩起舞,惊艳了众人,大妈们红衣翩翩,脸上的皱纹淡去了,头上的白发被周身的深红色浸染了,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如火如荼的舞蹈,热烈欢快的音乐为其伴奏,再加上大妈们的热情,众人响亮的掌声和笑语做陪衬,整个村子都浸在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中,饶是我这个对舞蹈不感兴趣的人也不由得被其吸引去了注意力。
几分钟后,一曲舞毕,“舞者们”远去,人们还沉浸在先前的气氛中,意犹未尽。我相信,当时所有的人们心中都产生了共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果然魅力无限。
扭秧歌作文 篇4
“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
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扭秧歌作文 篇5
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平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欢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一刹那,广场上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绝不逊色于那些小伙子。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喇叭声,锣鼓声,把这个寒冬的冬意吹得一干二净。我们都在看着,听着,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
扭秧歌作文 篇6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扭秧歌作文 篇7
今天是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秧歌会。我很是期待。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中心街。
我原本以为我们去的很早,会有一个好位置,但是一到那儿,我就知道我们错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警察早已拉好了警戒线,任何人不得跨越。可人们还是想尽量把头探出去,把脖子伸长。把脚尖尽量踮起,可又不能持久,身子前后晃动或脚上下颤,大概正在恨自己不是姚明。
妈妈放下车以后我们就找地方,跑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合适的,不是前面有人挡着看不见,就是地方太偏。很多小朋友也在呼朋引伴,前前后后的跑,想找个观看的最佳位置。叫声,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这儿也引来很多卖小吃的,如糖葫芦、米花糖等,成了小吃一条街,我马上让妈妈买了条铁板鱿鱼吃,美味极了。突然锣鼓喧天,人群一阵骚动,舞狮开始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物,后来好不容易看见了一辆三轮车,也不顾谁的就站了上去,看见了上下翻腾的龙和花红柳绿的秧歌队:老年队的有骑毛驴的,跑旱船的,卡通队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听大人们说一个单位一个队,旁边跟着的是本单位的乐队。
人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脸上喜气洋洋,庆祝元宵佳节。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下一年我一定也让姥姥来看看我们这儿的秧歌。
扭秧歌作文 篇8
“瑶瑶,快起床。”我睁开眼一看是姐姐在叫我起床,我穿好衣服发现奶奶不在家便问姐姐:“姐,奶奶呢?”“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秧歌大赛了。”姐姐接着说:“快点起床,一会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我飞速洗完脸、梳完头,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和姐姐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了。
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我和姐姐像两只小耗子似的挤进人群中,走到了第一排,比赛情形一目了然。比赛开始了锣鼓喧天,鞭炮齐呜。
比赛的节目分三类,一类是舞龙;一类是高跷,还有一类是秧歌儿,舞龙的节目只有一队,是由十几人人组成的,这条龙每一段就会有一根杆子。他们一个人一个杆子,左右摇动,他们的动作那么协调、那么有序,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的。
高跷的节目也只有一队,他们衣着整齐,站在高跷上如履平地,近看他们的服装你就会知道他们平时有多么累了。
轮到奶奶的队伍出场了,他们一场就响起阵阵欢呼声,叫喊声连成一片。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奶奶带着红帽子,穿的是绿色上衣和裤子,上衣还乡着一条龙,亮眼极了。随着锣鼓声轻盈的舞动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现在的奶奶好像年轻了二十几岁。我和姐姐都暗暗的想:奶奶一定会进前三名的。我们看见奶奶就向她招手此时的奶奶笑着更加灿烂了。
最后爷爷、奶奶们用实力告诉我们他们是最棒的。人们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他们让我看见最绚丽多彩的夕阳红。
扭秧歌作文 篇9
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老少皆宜的呢?
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把锣鼓敲得震天响的呢?
世界上还有哪个剧种是表演时既要舞着大扇子又要转着花手绢的呢?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宁静的小城,那里没有都市的热闹喧哗,多了几分宁静。但是,一到晚上,你就会看到小城热闹的一面,尤其是街心广场的扭秧歌,是这个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到夕阳西下,你走在街心广场上,就会看到许许多多扭秧歌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有的举着扇子,有的舞着手绢,有的穿着花红柳绿的秧歌服,脸上涂着有点土的红胭脂。鼓一架,锣一敲,人们便开始扭起了秧歌。不论男女老少都随着鼓点扭动起来。会的,就站在全面领着大家扭;不会的,就跟在队伍后面学习扭秧歌,还有好多可爱的小朋友也站在队伍外面扭来摆去的学秧歌;每到高潮,外面观赏的人便兴高采烈的喝彩!
在扭秧歌的队伍中,还有不少老年人呢!你可别不相信,这些老年人可都是秧歌队里的精英,他们动作灵活协调,让很多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从他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就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把扭秧歌当做健身娱乐的一种方式,而且通过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这就是扭秧歌,会一代一代师传身授下去。
扭秧歌作文 篇10
“咚咚,锵!”“咚咚,锵!”在走廊上,一个中等个子的男生,为了耍酷在头发上沾满了白开水,车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配上一张能麻能说会道的嘴巴,正起兴地跳着东北扭秧歌!
只见他双手指尖上顶着两条眼镜布,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他的指尖上跳着轻盈的舞蹈,来来回回地旋转着,脚尖稍稍踮起,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这样一直反复。他的腰就如水桶一样,挺着油光的肚子,但他还是卖力地像蛇一样扭动着,他的样子就像一只小肥猪踩到泥塘里要滑倒似的,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却用无知的眼神望了望我们又望了望自己,一个劲儿傻笑。
看着我们的笑容,他越跳越起劲,嘴里还配着小曲:“咚咚,锵……”此时此刻他像一个杂技员,粗黑的眉毛像被浓墨描过,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变成笑眼,像月牙一样弯,红润的嘴唇也做着“运动”,不停地哼着东北扭秧歌,时不时对一旁的同学发出“邀请”:“喂,帅哥,要不要一起跳?”语音略显调皮,又带着好奇心,加入这扭秧歌“盛典”,一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繁忙的学习生涯中,他带给我们一丝快乐,调皮是他的本性,活泼是他的特点,作为“开心果”的他总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扭秧歌作文 篇11
最近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昨晚放下工作去了解了一下。
在我家北边的一个十字路口,有许多老人。哦,我在跳秧歌!有两个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打锣。由于没有桶,所以改用塑料桶。“敲”和“我”两种声音相互呼应,却又有趣!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动。他们手里拿着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甩着他们,手从左向右摆动。他们走了前三步,第二步,左边一步,右边一步,停顿了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老奶奶们嘴里还在说:“咚,咚!”,“敲门,邓永锵!哎!”……
一些调皮的孩子,也时不时的跳进人群,扭来扭去。舞蹈动作让人发笑。细心稳重的女生在看。看着奇怪的动作,我说:“我看起来像个酒鬼,走不稳。就像打醉拳!”“哈哈哈。”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币,几根棍子,几个“秧歌人”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钟,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现场。睡在床上,耳边响起了锣鼓声。秧歌的声音陪伴着我入睡…
扭秧歌作文 篇12
今天中午刚吃完饭,我就听到有“咚咚咚锵锵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就和妈妈下楼看个究竟。原来,是秧歌队正月十五进社区呢。
大院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只见乐队在前面,有打鼓的,有吹笛子和唢呐的,还有敲锣的。看那儿,广场中间有个手提小洋包的老太太,其实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滑稽:头戴大红花,身穿格子衣,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老远就能看见她嘴角的那颗媒婆痣。嘻嘻,太好笑了,你看她摇头晃脑,挤眉弄眼的随着音乐做着各种怪动作,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秧歌队有男有女,大约五六十人,好长的队伍像一条舞动的长龙,不时变换成各种造型。他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天空中就像飞起了一只只美丽的彩蝶。
好热闹呀!妈妈说这些画面在城市里一般是看不到的。谢谢秧歌队的叔叔阿姨们,给大家带来了喜庆和欢乐!
扭秧歌作文 篇13
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猪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平平安安,不再有tai独zang独。不再有地震,中国越来越强大。
扭秧歌作文 篇14
星期四晚上,我和姥爷去广场散步。
来到广场,呵广场个真热闹呀!有的在跳集体舞,有的踢毽子,然后还有的在扭秧歌……我和老姥爷来到扭秧歌地方,呵扭秧歌人可真不少啊!足有100多人。他们大多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每个人拿着一把扇子,一条手帕,身上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排成四排,高兴的扭着,他们扭的姿势不断变化,一会将扇子打开抬过头顶真有点像孔雀开屏一样,一会又把扇子摆到了左侧或右侧,好像蝴蝶飘飘起舞,好看极了!
在队伍的后面,有一伙人扭的特别欢,我问姥爷:“这是什么。”老爷说:“这是老汉推车。”只见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坐在里面对微笑扭的正起劲,一位老汉头戴着草帽,然后屁股一扭一扭的向前推着车,周围有几个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花花公子使劲的扇着扇子,还不时向小媳妇做鬼脸逗的观众哈哈大笑。
呵,广场可真热闹呀!
扭秧歌作文 篇15
春节期间,我的家乡四川举办了一个秧歌节目。下雨了,很滑,我只能站在门口远远的看着。来了,表演秧歌的队伍来了。我看到一群大妈穿着烧红的舞衣走在路上,精神抖擞,笑哈哈。
大妈们停在下面一户人家的大坝上,放下音响,排好队,音乐开始了。大妈妈尽情地跳舞。看她脸上自信的笑容,欢快的舞步,手里的红扇子。就像一只燃烧的蝴蝶在阿姨们身边飞舞,让每个人都很惊讶。大妈们一身红衣,皱纹褪去,白发被全身绯红的颜色浸透,浑身充满了青春气息。舞蹈如火如荼,伴随着热烈欢快的音乐,再加上大妈们的热情和响亮的掌声笑声,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而对舞蹈不感兴趣的饶,也情不自禁地被它吸引。
几分钟后,一场舞会过后,“舞者”都走了,人们还沉浸在之前的气氛中。我相信当时所有人心里都有共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真的很有魅力。
扭秧歌作文 篇16
我家在东北,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秧歌这种独特的故乡,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秧歌~,在我们东北,很出名很出名,谁都可以扭~!夜幕降临时,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随着欢快的唢呐和鼓声,从小队伍扭到长龙,还有孩子在一旁扭捏。无论男女老少,都扭着扇子和手帕。
广场上的商贩和小商小贩在秧歌队旁边摆摊,广场上更加热闹。周围的观众乐此不疲,聊起了日常用语。唢呐音乐在不断变化,秧歌队也在不断变化,真的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持续到深夜。
秧歌是每个庆典或节日以及中国新年不可或缺的。这时,跳秧歌的人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装扮成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有的骑着小跑的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蹈给人们带来快乐。
啊!你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流下了多少欢笑和欢乐!你给人带来了多少疲惫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四溢,陶醉在家乡人的心中!美化家乡人的生活!
扭秧歌作文 篇17
色彩鲜明的红衣绿裤,节奏欢快的锣鼓唢呐,兴高采烈、旁若无人的舞者,展现出淳朴浓郁的北方民风,这便是东北大秧歌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
“龙咯里咯龙咯龙,里咯龙咯里咯龙……”东北大秧歌的锣鼓二胡一响,嗬,广场上就沸腾了!人们就像弹簧一样,聚拢起来,中老年人纷纷拿起手绢、扇子,跟着锣鼓点舞动着,扭起来。看似“笨拙”的老爷爷、老奶奶来了精神,舞动轻巧,左摆右扭,不时地挽个花样,手中的扇子、手绢也富于了生命,一个个不同的造型,一片片欢快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
顽童们也扭摆腰腿凑热闹,跃跃欲试,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大人不时笑弯了腰。
扭秧歌的队伍逐渐一圈圈扩大、扩大着……东北大秧歌与海派等南方秧歌不同。东北大秧歌更加突出豪爽、热烈的.氛围,有更多令人兴奋、夸张的肢体语言。
也许,有人觉得东北大秧歌粗俗,入不得大雅之堂,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无拘无束的洒脱欢畅,我认为,是不需要高雅之势来展示的。简朴中洋溢着平凡的热情,舞动中舒展释放着全身心的快乐。
这就是东北大秧歌。
扭秧歌作文 篇18
说起我们朔州独具特色的舞蹈,那么,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朔州的大秧歌啦!
跳舞这门艺术,我奶奶可是精通得很呢!奶奶年轻时就爱跳舞,退休后组织了一个中老年的舞蹈团。她们在各个地方表演,因为这样,奶奶的人缘很好。奶奶还给我讲过朔州大秧歌的由来。
朔州大秧歌形成于清初,是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衍变而成的。朔县地处边塞,民风尚武,各大村寨都没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佩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踢鼓秧歌。小秧歌是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以民歌演唱为主,以歌赢人,群众喜闻。后来两种表演方式相互渗透,融合壮大,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表演方式,即载歌载舞,俗称“土摊秧歌”。
大秧歌还有“过街”的表演。小时候,奶奶带我去看过一次,是在人民公园里。一列列的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表演服装,身上挂着锣,手里拿着镲,嘴里叼着喇叭,还有人扮演着猪八戒。人们伴着欢快又喜庆的音乐,边跳舞边向前走去。
朔州大秧歌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我们大朔州的独特的民风民俗。
扭秧歌作文 篇19
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带我去过东北的一个小镇上,那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尤其是那个大秧歌。一提起大秧歌镇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给你扭上一段。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就会想起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就像有了魔力一般,之后全镇的都陆陆续续的到广场上,有的手里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有的就空着手。一时间广场上就热闹了起来。
大秧歌开始了。虽然队伍中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可他们瓷胎优美,脚步轻盈,动作十分的协调,究其是他们手里的扇子和手绢,舞起来出神入化,尽情挥洒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小孩心里也有点痒痒,不时的加入队伍之中跳了起来,一条条色彩的“长龙”不断的快长。队伍四周的一些围观的人,他们有的在一边欣赏优美的舞姿一边拍手叫好,有的不会跳也跟着学,左脚前,双手回来回去……吹唢呐的人时不时的改变曲调,秧歌的动作和队形也不停的随着音乐更换,让人看就了也不困。这样的表演若演到晚上是绝对不会结束的。
大秧歌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我的心。
扭秧歌作文 篇20
我的家在东北,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也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独有的大秧歌,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大秧歌~,在我们的东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谁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大小的广场上,挤满了人,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从不起眼的小队,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扭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开心的不得了。
广场上的小贩小商在秧歌队旁边支起了小摊一时间广场上更是热闹非凡。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每个庆典或节日,过年也少不了秧歌,每到这时候,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他们用各种动作和舞姿给人们送来了欢乐。
啊!家乡的秧歌,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美,陶醉着家乡人的心!美化着家乡人们的生活!
扭秧歌作文 篇21
我的家乡在黄河边的一个小镇上,那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但最能吸引我的还是家乡那赫赫有名的大秧歌!
提起大秧歌,在我们那儿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家乡里的女人,小孩和老人,哪一个都能扭上一段!只是那些年青力壮的男人们只愿意坐在家里看电视,而不愿意出来做这别具一格的饭后运动。
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小镇里的广场上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那优美的唢呐声,那些乐器是从自己家里带的,可是这声音像是一种号令一样,过不了多长时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陆陆续续的来到广场上。在人群当中,有的带扇子;有的带手绢;有的竟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热闹非凡。
大秧歌扭了起来,你看队伍中大多是中老年人,你可别小瞧他们,他们虽然年龄上大了点,可是他们个个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或是手绢舞弄得更是出神入化。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乃至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
扭秧歌作文 篇22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这天早晨,作为横山教育系统秧歌队伍中的一员,我早早来到学校,学校里早已有人排在队伍中等待化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我们整装待发,就等校长一声令下。在确定全部化妆完毕后,校长宣布出发。
大街上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一辆车也没有,三百的大队伍顺着大街浩浩荡荡向横山中学方向行进,来赶红火的人们投来异样的目光。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横山中学操场,操场一眼望不到边,操场中心已经有秧歌队偶开始表演了,他们拿出了拿手绝活,展示着他们特有的风采。
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准备用尽洪荒之力一决高下,拼个你死我活。一阵锣鼓声响起,只听指挥哨子一吹,同学齐喊:“啊!”全场顿时掌声响起,观众的眼球被我们整个团队的阵容、造型、动作震撼了。最后,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那可是无尚的荣耀。
元宵节已过,但是这段经历成了我美好的回忆,经历了风雨,才有了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的,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要克服艰难险阻,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扭秧歌作文】相关文章:
扭秧歌英语作文03-26
扭秧歌小学作文12-30
儿时扭秧歌趣事作文01-26
正月十五扭秧歌作文02-01
家乡的扭秧歌作文(精选20篇)02-28
扭秧歌作文300字3篇08-22
以正月十五扭秧歌为话题作文02-03
正月十五扭秧歌的作文(精选9篇)05-27
正月十五扭秧歌的作文四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