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作文800字
篇一:
看《穆斯林的葬礼》,体会那个年代的爱情与悲情
我实在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穆斯林民族的思想,也庆幸着自己没生活在那样的年代。
看《穆斯林的葬礼》,看三代家族的兴亡。
我的思想一直随着文章的交错而转换着。
霍达不愧为一奇女子!竟然会以那样独特的写作方式将故事描绘的清晰而又深刻。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也许是电视剧看多了,书只看到一半多,对剧情就有了个差不多的掌握。读这本书最大的收益就是对穆斯林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不过不知道时过境迁,现在的穆斯林是否还如书中所描写的那般有着对信仰的执着?也不晓得是不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亲如兄弟姐妹?
作者巧妙地玉与月作为全文的线索。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
在故事里,我对天星的母亲是有着淡淡的反感的。总感觉家族是因她而衰亡的,她的倔强、固执、迂腐、落后甚至是瞑顽不化而导致了家族的衰败!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偏见罢了!真正的原因还是来自于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推动。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衰亡已是必然事件。所以她也没有错,她没有什么文化,甚至可以说她是坚强的。父亲的惨死、家庭的衰败。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带着幼小的妹妹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所以,在妹妹与丈夫的背叛后,她才彻底的崩溃。但是,她爱她的丈夫,也爱她的妹妹。她的怨气无法发泄,于是,新月便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
看了《穆斯林的葬礼》才懂得真正的一见钟情,才懂得正的爱情。
还记得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当时我正在上中学,每天中午总能从学校广播里听到一阵悠扬神秘的唱礼声,然后是一个广播剧,名字就叫《穆斯林的葬礼》。吸引我的,主要还是对这一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或多或少了解一点的一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接触。小说描写的一个穆斯林家族,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以往听朋友说一见钟情的故事,我总是嘲讽性的说是扯淡。
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所谓的一见钟情往往是俩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不小心碰在了一起擦出了火花。
开始时满怀激情,但时间长了之后便会转化为淡淡的反感。
兴许,真正的一见钟情也只能在小说里出现了。
楚老师满腔的爱恋与新月少女的纯真与爱慕,他们的爱情就这样悄悄的拉开了帷幕。可惜好景不长,那样令人羡慕的爱情随着新月的去世而消逝了。
不!他们的爱情没有消逝!至少在故事末,还有楚老师一个人在墓地里拉着小提琴独奏着″梁祝″可惜新月已经去世,而且墓地也被移平,只剩一片荒芜。但,楚老师依旧执着的演奏着。他深信新月能够听得到,又或许是他为了弥补以前的缺失。他记得以前新月一直想听他拉曲子的。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斯人已去,空留痴情人独自伤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楚。"在新月生日时,楚雁潮只寄来了这十六个字。
我的室友说这本小说的结局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色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 。。。她一把抱住了少女似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玉抱着的人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的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一个希望。
没有妖艳的玫瑰,也没有精美的蛋糕。但在新月的心里,有这十六个字已然知足。
他们的爱情如此平凡,如此平淡,如此纯真,但却让人不得不为之感动!
那个年代的人总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表达爱意的方式,不是轰轰烈烈。但却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
但他们的爱情又是不被允许的。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摆在他们头上。在世俗与宗教的阻挠下,这段爱情也被贴上了不可能的标签。因为楚雁潮不是一个穆斯林,一个残忍而有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个让我特别讨厌反感的一个人。她的名字我早以忘记,是楚雁潮的学生。在发现楚老师和新月的恋情后,她义无反顾的对楚老师进行了思想教育。当然,这也不是她的错,她只是那个年代忠实的信徒、忠厚的奴隶罢了!
在小说里与新月他们所相反的一对恋人便是新月的父母亲,他们恰恰是日久生情。也可以说是新月的父亲把寂寞当作了出轨的理由。他是一个好父亲,但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但是他也没有错,错的是时间、错的是虚幻的爱情!
梁君璧:一深受旧社会束缚的无知女性,用她自私的观念毁掉了天星和亲月一双儿女的爱情。新月以随风而去,而天星仍在,看着母亲为k精心布置的婚姻,k又能怎么办?也许@就是真主的安排吧!
一口气完成了那漫长的40万字旅程,在书里的主人翁都得到应有的结局时,我的心并没有随着书的最后一页的闭合而释然。我把书在从头翻了几遍,思绪也开始烦乱,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本不是为了简简单单地向读者阐述几个回族的穆斯林之间恩爱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几个悲惨的人物向世人表达着什么,呼喊着什么。
在故事里,天星,他是一个大孝子、也是一个好哥哥、更是一个好丈夫。但就是因为他的孝顺,把自己的爱情丢失了。事实上在全书中他是最苦命的人。但不能说他懦弱,他只是老实罢了。他无法得到幸福,却默默为他人制造着幸福。
所有不幸的爱情只是因为一个穆斯林的身份。一如历史长河中,所有不幸的爱情只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多么可笑!却也拆散了多少相爱的有情人。世俗它总是有着淡淡的嘲讽性。
当然,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所以,我的见解与观点也是幼稚的。但是,从《穆斯林的葬礼》中我也只能读出这些。因为,我的思想还是幼稚的。或许,再过二十年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但也只是或许,必竟,我们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
篇二:
全书的章节是这样安排的:月梦;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缘;月明;玉王;月晦;玉游;月情;玉劫;月恋;玉归;月落;玉别;月魂。“月”演绎的是韩新月与楚雁潮最最至纯的爱情;“玉”描绘的是新月的妈妈和爸爸遗憾却冷峻的爱情。这其中又穿插了一系列人物的感情纠葛,作者的用意也是在突出新月和楚老师纯洁、高尚、辛酸的爱情。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史诗,展现了广阔的穆斯林的生活画卷;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诲人们何为爱情,以及爱情的真谛的“教科书”。
不要一听到“爱情”的字眼儿就想到“靡靡之音”,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稳定的细胞,那么,爱情就是家庭的核心内容了。就如同孟子说的“食、色,性也。”,意即,“食”、“色”,是人的本性。旅美作家刘墉也说过,“不食无以维持生命;不色无以延续生命。”爱情,每个人在豆蔻年华的时候都要经历过的,那么,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挚的爱情,什么是高尚的爱情,这些都是很多哲人探索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生命是否会增添一些完整的幸福呢?答案是否定的。瞧瞧,“爱情”还是没有明确的对错、高低、是否的划分,所以,还会有作家在文学作品里描写它,还会有乐师用曲子歌颂它,“赞美”——值得肯定。
但是历史却实实在在无法重写呀!不管它是牵动亿万人的命运的一切巨变,还是值不得写在纸上的区区几人的一段寻常经历。
我读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主要想在此文里说些什么呢?不是读后感,只是絮絮的心语罢了。买这本书是想重温一段爱情故事,陶冶下情感,但我没做到,因为我读不下去,只是审视了一些片段。昨夜我伏在被子里还读了好一会儿,今夜,早早地靠在床头,读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这本书,从此该被我贮藏在书架里了,不会引我去注意它。你问为什么?我也只能笑笑说,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有社会性的。人所经历的无奈和无法推卸的责任都源于人的“社会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有中国人推崇的“中庸之道”都是有可取之处的,是经受了千年文化的检验的。还有一点,《穆》一书的爱情主题我是熟悉的。我曾写过一篇散文《生命是怎样诞生的和怎样延续的》,是我目前最优秀的作品,虽仍显稚嫩,却是结合了我自身十年的感情经历。我体验过的爱情,还没有在哪个作家的作品里看到,只要稍有点儿共鸣,就不再吸引我了。因为我看了几行字,就能猜到后面的部分,没有了“期待遇挫”的阅读享受,呵呵。
再说,我已经很心酸了,才更爱品味最终能团圆的结局。谁说只有“悲剧才能显示崇高之美”啊?象《简爱》的结局不是也给人“崇高”的震撼么?所以,过阵子我要重温《简爱》,回味一下我十六、七岁读它时的感动,并且期待在32岁时还能有点儿新的体验!所以,我会对别人说,我喜欢的书是《简爱》了。
夜深了,用几天时间舒缓一下情绪,下周三我休息时去买《简爱》,买个精装本的。
她热爱的翻译事业,她陶醉的小提琴《梁祝》,她的爱,也都随着临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躯一并进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审判,相信她一定能进天园的吧!摁,一定的!